第一研 黄晖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表达对歌曲“两只小鸟”的感受和理解。 2、初次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鸟手偶人手一套、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猜测提问,引出主题:今天树妈妈过生日,你们猜猜,谁会来
2、教师启发幼儿大胆猜测,说到小鸟时出示图片,并鼓励幼儿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二、表达表现“两只小鸟”
1、欣赏歌曲“两只小鸟”:歌曲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幼儿随歌曲进行指偶表演“两只小鸟”(幼儿手套两种不同颜色的小鸟指偶,自己分配选择哪种颜色作为丁丁,哪种颜色作为东东,并分别向它们问好。)3、和指偶做游戏:师生演示丁丁飞走了,东东飞走了,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角色的巩固)
4、随音乐,一边操作手偶,一边跟唱歌曲。 5、分组表达表现“两只小鸟”
——老师扮演大树,一部分幼儿扮演丁丁,一部分幼儿扮演东东。 ——三个幼儿互相结伴,协商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三、理解小鸟与大树的依存关系,激发爱自然爱大树的情感。 1、引导幼儿说说小鸟和大树的依存关系。 2、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多种方式演唱) 反思:
活动中通过手偶的操作,帮助幼儿生动形象地理解了歌词内容,幼儿在一边操作一边欣赏的过程中,对歌词和歌曲旋律都有了很深的感受。又通过分组的角
色扮演来表现歌曲,进一步巩固了对歌词的掌握,也培养了幼儿协商合作能力。在幼儿对歌曲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再来借助不同的演唱方式学唱歌曲,幼儿兴趣很足,唱的效果也很好。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
第二研 姚柳华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玩玩唱唱中,感受并初步学唱歌曲。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鸟手偶、多媒体、小树。 活动过程:
一、我的小鸟飞来了: (小鸟飞入场)
听听谁来了——原来是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东东来了呀红颜色的是(丁丁)黄颜色的是(东东) 二、欣赏歌曲:
丁丁和东东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请你听一听。 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飞走了,又飞回来了。 为什么飞走了它飞回来了么
——冬天到了,小鸟飞走了,现在是春天了所以小鸟要飞回来了。 三、学唱歌曲: 我们怎样才能把小鸟叫回来
——用好听的歌声告诉小鸟春天来了,请小鸟飞回来。 1、你们想不想变成丁丁和东东呢我们也来做丁丁和东东。 2、幼儿戴指偶一起表演。 四、分角色扮演
幼儿自由分组,每三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一人扮演大树,一人扮演丁丁,还有一人扮演东东。
活动反思:
《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因为有了前面“故事”的铺垫,所以学习歌词也就迎刃而解。在演唱歌曲时因为有手偶的帮助,有角色扮演,所以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音乐活动:两只小鸟
第三研 沈威巍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唱唱中,感受并初步学唱歌曲。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学过歌曲《交朋友》、音乐、手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流程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引出小鸟,比较一、导入活动。 1 、鸟飞动作进入教室。 2、引导幼儿观察教具,认识小鸟。 两只小鸟的不同。 ——树上坐着谁呀提炼歌词: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这两只小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颜色的 3、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丁丁、东东) 二、演唱歌曲1、教师完整朗诵歌词。(弹奏歌曲) 引导幼儿说《两只小鸟》,——丁丁和东东坐在小树上会发生什么说歌词里说些什理解歌词的内事情呢它们为什么会飞走了 容。 么,帮助幼儿理解——那小树没有朋友了,心里可孤单了,歌词内容,感受小怎么办呢(叫丁丁和东东回来。)那我们鸟与大树相亲相一起帮助小树把丁丁和东东喊回来吧。爱的情感。 (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 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 2、师幼完整朗诵歌词。(弹奏钢琴) 三、.表演《两只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 学习合作表演小鸟》。 演示提示幼儿,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歌曲。 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自由分组,每三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一人扮演大树,一人扮演丁丁,还有一人扮演东东。 活动反思:
在音乐活动《两只小鸟》的教学中,教师简单的让幼儿学唱,孩子们的学唱枯燥而无味,感情也平淡。因此,在教学中,我就根据歌词内容向幼儿解释这样的一种意境:我们站在树下,抬头发现茂密的树上正停着两只小鸟。一只叫丁丁的小鸟在说话:喳喳,你好,冬冬。我们玩玩吧。好呀,冬冬与丁丁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他们玩的正开心呐。突然,一阵北风吹过,丁丁飞走了,冬冬也飞走了。我们看不到小鸟失望极了,一起叫丁丁、冬冬快快回来。我把这样的一个意境带进孩子们的脑海。孩子们被感染了,很好的唱出了歌曲的味道,感情也被激发了。
在学唱歌曲时,有一部分孩子不经意的随歌曲摇晃身体或点头拍手,说明孩子对音乐有一定的敏感度,同时折射出对歌曲的表现欲。于是我鼓励孩子大胆的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孩子们都兴致勃勃的翩翩起舞,虽说舞姿并不是很优美,动作也并不到位,但他们带着自信快乐着一直走进尾声还意犹未尽。他们那股激情也感染了我,让我也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孩子们分享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