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现状
大量个人投资者充当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特色,我国很多证券投资者入市并不是看重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而是企图从中获取超额回报。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为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而获利,这类人群多是为赚钱买卖差价进行短线操作;只有少数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公司分红收益;而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很少,即使有分红的公司所分红利也是大大低于投资者的预期,所以仅有少部分的投资者把手里的闲置资金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把股市看成是一个长期投资场所。更多的投资者是短线投资、投机,而没有把股票作为长期的投资,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诱发了这部分人的赌博心理,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由于证券投资者容易产生羊群效应,使这种市场短期行为具有很强的蔓延性,从而极大地加重了投资者孤注一掷的心理,一旦认为找到了机会,就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顾,冒险参与高风险的证券投资活动。高比例的企图赚取短期收益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这也是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剧烈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投资者入市动机上分析,就已经预示着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短期行为比较明显。
调查显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以中低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主,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工资收入,参与证券市场的时间普遍较短,证券投资意愿很强,希望通过财产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使自己的收入多元化,但投资经验相对缺乏,股市投入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较大,这充分说明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很弱,投资者对投资股市的行情有强烈的依赖性。而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知识来自于非正规教育,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股评专家的讲解以及报刊、杂志的文章等获得,在做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大多依据“股评推荐”、“亲友引荐”以及“小道消息”,在投资决策的方法上,20%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决策几乎不做什么分析,而是凭自己的感觉随意或盲目地进行投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视对其他信息的关注和深度挖
掘。大多数投资者在评价投资失误时,往往将失误归咎于外界因素,如国家政策变化、上市公司造假以及庄家操纵股价等,而只有少数个人投资者认为是自己的投资经验或投资知识不足,大部分投资者对新出现的金融品种如开放式投资基金的认知程度有限,这种情况导致了投资者投资风险的放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