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摇摇Apr.2019摇
2019年4月
摇摇
阴教育科学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张摇彦
(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安徽蚌埠233030)
摘摇要:高校作为人才产出的的基地,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的人才,实施“新经管冶工程,提高高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从而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此,大力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十分必要。文章立足当前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现状,通过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提出建议。认为应通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加强组织管理、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协同育人,从而为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6摇摇文献标识码:A摇摇文章编号:1008-2638(2019)04-0155-03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latform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摇摇Abstract:Asthebaseofpersonneltrain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cultivatetalentswithpracticalabilityandentrepre鄄
development,whichweretheimportantfunctionsofHigherEducation.Therefore,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inno鄄problems,thispap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lat鄄shouldbeactivelypromoted.Thatprovideguaranteeforthecultivationofhigh-qualitytalentswithpracticalabilityandinnovativeen鄄trepreneurshipforprompting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
(DepartmentofTeachingAffairs,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ngbuAnhui233030)
ZHANGYan
neurialspirit,implementthe\"neweconomicmanagement\"project,improvetheabilitytodeveloplocaleconomicandpromotesocial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latform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Focusonthecurrentsituationandanalyzingtheexistingform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tisbelievedthatscientificpracticeteachingsystempracticebasesinsideandoutsidetheschoolshouldbeconstructed,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shouldbestrengthened,andthecombinationofproductioneducationandresearch
摇摇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latform;construction
摇摇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冶要求,当前高校应该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顺应国家发展趋势,满足产业转型需求,将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用。因此,作为我国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校,构建全面立体的协同育人新机制,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冶时代摇摇收稿日期:2018-12-24
潮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意义(一)实施“新经管冶工程的需要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财经类高校纷纷提出了“新经管冶建设工程。该建设工程对经济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全新要求,其中特别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综合素养。从
摇摇作者简介:张彦(1981-),女,助理实验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
摇摇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项目:“互联网+冶视角下实验实训平台创新与开放(2018JFYB042)
156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新经管冶工程关于人才的定位、学生培养方向和方式上不难看出,同以往的教育理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迫切的要求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良好发展作为载体和基础保障。
(二)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规模扩张以后,已经进入注重质量和内涵的阶段。只有主动的融入产业转型过程,顺应区域经济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培育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才能切实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度。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发展建设。因此,功能齐全、体系完善的“双摇
摇
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不难看出: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懂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企业大多都倾向于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实践能力和技能较优的大学生,这可以大大节省员工的培养成本,极大地为企业创造效益。然而,在现行高等教育政策体制导向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实践机会比较少,即使有也大多流于形式,相当多的学生参加程序化的实践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实践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冶与“各行各业为聘用不到合适的职员而心急如焚冶的“悖论冶,造成人才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冶和“有效2.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与人才需求的矛盾突出。根据当
创冶实践平台,对于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意义重大。
(三)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
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依然和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够拥有大量的创造性人才,哪个国家就可以在将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培养素质过硬、具有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是高校办学目标,也是提升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二、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现状及分析(一)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现状
本研究在安徽蚌埠市大学城四所高等院校内随机发放问卷调查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问卷内容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封闭式内容包括对实践课满意程度、对创新创业的态度和意愿、创新创业想法的起源,开放式内容围绕创新创业对自身的影响。
在大学生对实践课的满意度调查中,大学生对实践课表示满意的仅占10.13%,表示对实践效果不满意的高达57.
48%度的统计数调查中,持一般态度的是,对创新创业持支持态度的近32.49%。在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态40%,相当大部分保持中立,持反对态度的不到15%。总体来讲大学生们对创新创业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的来源上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的主要来源中企业成功人士的影响要占到64.98%,实践课堂教学仅占比1.69%,新媒体是25.31%,国家政策宣传占比是8.02%。
(二)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的问题分析
中进入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后1.学生的实践意识不强、实践能力受限,没有明确的目标也缺。很多同学从高乏相应的规划,通常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部分老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对学生创造性缺乏必要的引导。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不善于把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做不到到举一反三,更没能把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学生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找不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途径。
供给过剩冶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的影响3.,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和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受传统教育思想
,人们普遍认为:理论教学体现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而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无足轻重。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实践教学基本上依附于理论教学,许多实验课的设计并没有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出发,通常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缺乏科学的规划。另外,目前的实践大多局限于校园内进行,与社会及企业对实践经验的需求存在脱节,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新创业素质不高。
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4.校企合作不协调抑制实习实践发展、缺乏校企双方沟通交流平台。目前,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层次上,这种合作周期短、收效微,而且这种通常靠人脉关系来维系低层次的合作缺乏科学规范性。关于共同培养目标设定、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践基地的构建、激励和评估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尚未开展;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因此,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没有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校企合作意识淡薄。校企合作不协调,没有将校企合作转化为学校和企业自身发展所需求的内生动力,严重抑制实习实践发展。
三、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构建科学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灌输式1.优化课内实验结构冶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要发挥。转变主导,积极引导激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要勤思考、多实践,鼓励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内容空泛、理论实践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充分利用实验设备,优化实验课内结构,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充实、更新实验内容,以验证性课内实验类型为主,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1]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
质量标准2.切实提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质量,课程设计要科学化、规范化,能满足大学生实践能。细化课程设计力培养的要求,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目标。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提升的培养作用,把
摇
第4期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摇
157
社会、市场、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形成学生自发加强实践实验的现实推动力。[2]通过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3.推进创业实践。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可以分为三个层
估。加快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建立完备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实践教学各环节、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完善实践质量评估体系,定量定性相结合,要突出客观公正性。[3]
2郾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实验实践管理部门负责校
次: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创新和创业训练主要集中在创新型研究、成果交流、试验性的模拟实践层面。创业实践着力于采用前期创新创业训练(或创新型实验)的成果,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市场前景的创新型产品及服务,并将其付诸实践。将理论或者概念性的创新切实的应用到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对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包含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模拟仿真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包含实习基地、大学生孵化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物理空间环境和场所。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强化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要尤其注重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模拟银行、模拟法庭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借助校内现存的便利条件,比如校内餐饮服务、招待所、打复印社等经营性场所,利用起来打造成学生的实践场所,安排学生的经营实践活动,发挥其实践教学的功能,为学生开展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可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通过实地宣讲、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赛事等多种途径,不拘一格寻找各类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省级、校级的若干稳定的校外基地,对接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等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加强组织管理
养方案撰写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具体的实践方案,筛选优质实践项目,敦促实践现实履行,并给于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评
1郾加强对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根据人才培
外实践基地日常联系和使用管理,要及时向学校汇报或沟通其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年终与校外实践基地所属单位共同作出工作总结,落实后续实践计划。由实验实践部门和教务部门共同负责校外实践基地运行的监督、考核和评估工作。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及时调整校外实践基地的规模和布局,实现科学动态管理。
(四)产学研相结合协同育人
要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在资金和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和高校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师生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途径,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4]这不仅能够解决高校在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中财力物力方面的不足,而且能够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验实践环境,提高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实现真正意义上“产、学、研、用冶的紧密结合,达到办学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总之,加强现有的实验平台的建设、形成专业认知、实验实践、科学研究逐级递进、课内外有机结合的“理论+实践冶训练平台,能加快校内跨专业跨学科实验实践课程建设的步伐,建成跨学科交流、创新训练的实践平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洞察、思考、策划等思维能力培养和知识综合应用,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构建专业基础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相互融通的“双创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顺应众创趋势,协同育人。大力推进与兄弟院校、研究所、企业、各级地方政府的广泛合作,能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业创新精神,切实提高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摇摇参考文献:
摇摇[1]张俊杰,杨利.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7).
[2]陈树良,史宪睿等.大学生实践能力体系建设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7,(04).
[3]陈强强,宋雪梅等.地方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8,(04).[4]刘红军,张英彦.校企深度融合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03).
(责任编辑摇董翔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