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同步练习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同步练习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1 / 34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来回穿梭(suō)。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

1.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

2 / 34

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欣赏。

瓜香不减来时路

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每当从卖瓜的摊前车旁走过,那缕来自大地的清香便会钻入肺腑,叫人口舌生津。那一声声熟悉的叫卖会拦住你匆匆而去的脚步,

3 / 34

让我们循着地气向着乡土做一次深情的回眸。 .....

乡间八月,正是香瓜开园的时侯,爷爷便带着我走上那条林长草丰的沙土公路。相距或远或近的路旁就会有一筐筐粘着泥土带着芬芳的瓜摆在绿阴下,等待那颠簸往来的汽车。

卖瓜的都是熟稔的乡亲,看到领孙子的爷爷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听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声音,我便跟在爷爷身后一步步过去,羞涩地接过瓜,洗也不洗就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

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往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为了解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

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摸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人因总摘青瓜而得名“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

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大摇大摆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了。当我们迷迷糊糊地暗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暴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害人啦!"如此骂骂咧咧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

4 / 34

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懂得,其实无论吃瓜还是偷瓜,那其中都流淌着一股绵长悠远的乡情,编织着一段青葱美好令人怀念的故事。童年如梦,相信这样的美梦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

1.结合全文,说说第1自然段末句“深情的回眸”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意蕴深厚,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题目“瓜香不减来时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5 / 34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_________)

(2)指尽眼力之所及望向远方。(_________)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A.描写环境,暗示心情愉悦 B.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思想

6 / 34

C.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 D.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3.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荷兰宁静、悠闲牧场风光的有( )

A.一条条运河在碧绿色的低地上纵横交错

B.安静的老牛、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生活在草原上

C.傍晚时分,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在安静地挤奶

D.动物沉睡、低地无声的夜晚还能看到灯塔射出的微光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你知道每次都是在赞叹什么吗?请选择。

第一次(____) 第二次(____) 第三次(____) 第四次(____)

A.夜晚安谧静美 B.草原与骏马的和谐之美

C.牧场景致壮观 D.动物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解码汉字“行”

①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7 / 34

解码汉字“行”。

②“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ɡ,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ɡ)”,“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③“行”字的本义是道路,所以由“行”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如“街”“衢(qú)”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④“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了。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⑤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ɡ,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1.读了本文,我们知道“行”字有____个读音,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行”字的本义是_____。

8 / 34

2.在第①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将汉字比作__________,将______比作侦探破案,显得形象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本文围绕汉字“行”,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知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

A.由“行”引申出的与“道路”相关的词义、词语。

B.由“行”引申出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

C.“行”字本来的读音、词性、词义。

D.由“行”字构成的汉字,都和道路有关。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旁的______。

5.本文对汉字“行”的解码是为了说明( )

A.汉字“行”意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多种含义。

B.汉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微笑的含义

9 / 34

前几日,与好友在外面吃饭,落座后,发现正对我视线的是门口站立的一位迎宾小姐。看得出,这是个外地姑娘,二十出头,高高的个子,身着与其他饭店迎宾人员无异的旗袍,每有顾客光临或离去,她总会微笑着说“欢迎光临”或“请慢走”之类的话。大概是食客们对迎宾小姐早已司空见惯的缘故,他们要么只顾着和身边的人攀谈,要么就匆匆走过,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而这个外地姑娘似乎也习惯了人们的冷落,在没有顾客经过的时候,就收起微笑,面无表情地站着。她的漠然和热闹的饭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没人注意到,除了不经意间坐在她对面的我。

一个年轻女孩走了出去,外地姑娘的脸上又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但出乎她的意料,年轻女孩并没有像其他客人一样对她视而不见,而是回过头回应了她一个微笑,一个甜甜的微笑。外地姑娘愣了一下,但很快的,笑意重新回到她的脸上。不同的是,那笑是如此由衷,如此生动。年轻女孩已经走远了,但外地姑娘的笑却依然灿烂。

原来,一个微笑足以温暖一颗心。

目睹这一切,我不禁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每天下楼,都会碰上一个女孩,她是楼下新搬来的住户。我很想跟她打招呼,但又怕她不理我,自讨没趣。一天,我下定决心打破沉默,可她板着脸,一股冷冰冰的模样,我又犹豫了。思忖半天,终于硬着头皮对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岂料,她马上回应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她也很想认识我,只是怕我拒绝她罢了。

原来,一个微笑就可以拉近两颗心的距离。

微笑,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传递着动人的情感。怪不得有位哲人曾说: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

10 / 34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_______)

(2)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_______)

2.短文画线句子中外地姑娘“愣了一下”的原因是____。

3.联系短文,为什么说“一个微笑就可以拉近两颗心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微笑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在生活中与“微笑”有关的经历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11 / 34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12 / 34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

①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

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

(注释)①榇(chèn):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

B.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子、藏帽子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袖口或衣襟下,缺乏新意,孩子们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话祖父就没有时间陪

13 / 34

“我”到后园去玩了。这里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D.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地感受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人性美的向往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不以为奇”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内阅读。

14 / 34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本义节选自《将相和》,“将”指______,“相”指______,“和”是____的意思。为文中这个故事拟个小标题:______。

2.“诸”字州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音节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__画。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做法对吗?如何评价蔺相如和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34

八、 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 )

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

16 / 34

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节选自《落花生》

1.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希望我们做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下列事物可以形容人具有怎样的品格?(写出关键词即可)

胡杨____________ 荷花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17 / 34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皱皱的毛票”说明___________, “龟裂的手指”说明__________。

2.最能体现旁边那个女人对书的看法的字是“____________”。

3.一个“塞”字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个“立刻”的句式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片段中省略号省掉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18 / 34

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大大咧咧

3.请用“ ”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19 / 34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理解。

你了解狼吗

①狼属于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尖且直立,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

②狼的嗥叫声尖厉、悠长,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它用嗥叫声来发泄情绪、确定领地、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20 / 34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同伴进行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可见,狼是一种智商较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重伤时,其余的狼便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它的肉。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却充满了爱。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觅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⑥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有害动物,大肆捕杀。由于捕杀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据说,某国牧民发起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了,但是兔子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政府只好从别的国家进口了一批野生狼,将它们放入牧场。两年后兔子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分类别 B.作比较 C.举例子 D.列数字

2.下列对狼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21 / 34

A.狼与同伴的沟通方式很单一。

B.狼的嗥叫声“内涵丰富”,共有三种。

C.狼的本性在任何时候都只有残忍的一面。

D.狼是一种生性多疑、行事机警、智商较高的动物。

3.下列哪一项不能表现出“狼的适应性很强”?( )

A.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

B.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

C.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D.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4.文中“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一句中的“通常”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应该被大肆捕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本文内容简单地说明理由。

22 / 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你了解狼吗”为题,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课外阅读”拦截,请攻破难关!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23 / 34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文章,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 瞬间——(______)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_______比喻为_________的宴席。把_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_的快餐。

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4 / 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别的爱

妈妈对儿女的爱各不相同,我妈妈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我摔了跤,妈妈从不扶我一把,非要我自己爬起来。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不给我冰糕钱,叫我带水壶。平时,不管是扣子掉了,带子断了,还是鞋袜脏了,妈妈都叫我自己处理。

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妈妈就逼着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早晨六点半钟,我就被妈妈从梦中叫醒,无可奈何地揉揉眼睛,嘟着小嘴,拖着无力的双腿走向食堂……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特别地冷,我两手端着盛满烫稀饭的饭盒,一步一挨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进了宿舍,快上楼了,我两手发烫,双臂酸疼,脚下一滑,滚烫的稀饭泼了一身。我烫得跳了起来,边哭边看,两只手背都烫红了一大块。哭声惊动了底楼的王婆婆 呀 不得了 王婆婆急忙返身拿出她家的烫伤药 直往我手背上抹 她边抹边说 你妈妈也真是的 叫这么小的孩子去打早饭 今天要不是穿得厚 身上准会烫起泡 我哭得更伤心了。妈妈闻迅跑下楼来,拉着我的手看了看说:“没事,不就是烫红了一点皮吗?路路是个勇敢的孩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快回家洗一洗,换身衣服,重新去打早饭。”我想:妈妈怎么这么不心疼我呢?

晚上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痛醒了。听见隔壁房间爸爸妈妈在议论着什么,只听妈妈说:“一个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我这样对孩子,虽

25 / 34

然无情了点儿,但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会使她终生受益的……”

说话声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到妈妈来到我身边,替我把被子盖严后,轻轻走出了房间。顿时,我的泪水禁不住顺着眼角流了出来,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的。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1.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一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

3.用“|”线把第一自然段分为两层。

4.写出有“△”号的自然段的段意。

5.填空。

1.“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我”中的“这样在爱我”是指

2.文中两次出现的“特别”一词,意思不同。第一次的意思是 ,第二次的意思是 。

3.本文着重记叙了一个冬天的早晨 的事,说明了我的妈妈是一个 。

26 / 34

答案

1、

1.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

2.恋怜爱儿子,欲增强儿子的自信心 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3.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4.竞争中认真、自信,比赛后能够淡定面对结果。

5.不能。因为用“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密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理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6.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

1.①乡间八月卖瓜的情景;②乡亲让“我”免费吃瓜;③孩子们结伴偷瓜;④老瓜头的善良。

2.第4自然段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属于过渡段;在内容上,一方面交代了上段“我”吃瓜急切的原因,另一方面为下文写偷瓜作了铺垫。

27 / 34

3.采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害怕被人发现、小心翼翼偷瓜的样子。

4.表达了作者对淳朴乡情的怀念,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作者希望这种美好、淳朴的感情永远延续、长盛不衰。

5.点名文章主题和线索;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不减”;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感情永远不减的美好愿望。

3、

1.辽阔无垠 极目远眺

2.C

3.A

4.C B D A

4、

1.两 hánɡ xínɡ 银行 行走 道路

2.打比方 一台机器 解字 引出下文

3.C D A B

28 / 34

4.举例子 店铺

5.B

5、

1.自讨没趣 司空见惯

2.她没想到年轻女孩会回应她一个微笑

3.因为“我”原本与楼下的女孩互不理睬,但当“我”有一天对她微笑时,她马上回应了微笑,使两颗陌生的心拉近了距离。

4.对别人微笑,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或意识不到要用微笑待人。微笑能温暖人的心灵,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能传递动人的情感,是人类最美的表情。

5.有一次坐公交车,上车投币的时候,公交车司机亲切的微笑和问候,让我一天的心情特别好。

6、

1.祖父喜欢和小孩子开玩笑。 祖父擦祖母地榇上的摆设。

2.A

29 / 34

3.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突出表现了孩子们和祖父已经很熟悉了,他们也喜欢和祖父玩闹。

4.①祖父是个和蔼可亲的人。②祖父是个童心未泯的人。③祖父是个悠闲的人。

5.指的是充满自由、快乐的园子。

7、

1.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负荆请罪

2. Z zhu 刂 7

3.如果……就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

4.这种做法对。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两人闹不和,削弱赵国的力量。蔺相如机智勇敢,具有宽广的胸怀和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廉颇直率勇敢、知错能改,热爱祖国。

8、

1.A

2.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30 / 34

3.互相谦让 背老人过河 淳朴谦让、尊敬老人

4.一位老奶奶拿着许多东西过搭石,一个年轻人连忙过来主动帮忙提东西。

10、

1.对比

2.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 顽强 高洁

11、

1. 钱来之不易 母亲很辛劳

2.闲。

3.一定要把钱给“我”。

4. 排比 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一刻也不敢耽搁。

5.母亲忙碌工作的情形。

12、

31 / 34

1.五月的槐乡

2.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热热闹闹

3.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4.B

5.对五月槐乡的热爱之情。

6.示例:五月的槐花太美了,似瑞雪初降,如玉雕的圆球,我要用相机拍下来,把美景留在心里。

13、

1.C

2.D

3.D

4.不能去掉。“通常”是指一般情况,在文中指的是狼在一般情况下毛为棕黄或灰黄色,去掉之后就变成狼的毛一定为棕黄或灰黄色,与实际不符。“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不同意。因为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狼被大肆捕杀了,那

32 / 34

些食草动物如兔子等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绿色植被遭到洗劫,一些地方会变成荒漠。

6.好。①引出文章要介绍的对象——狼。②以问句的形式,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发读者的思考:关于狼有什么需要了解。

14、

1.搏、奈、豪、影

2.细致 永恒

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4.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5.阅读 细嚼慢咽 电视前的观赏 便捷

6.阅读书籍

7.我赞同作者的观点。比如我自己看红楼梦或者三国的时候。总是不经意想去翻翻原著,哪怕电视剧拍得再好,永远也比不上阅读文字的那种境界,并且通过读书一定能积

33 / 34

攒自己的才华和词汇,但电视剧只是消遣为主。

15、

1.,“!!”,。:“,,,。”

2.我想:原来妈妈……希望的孩子呢?

3.…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

4.“我”被滚烫的稀饭烫伤后,妈妈只是淡淡地说几句,“我”误认为妈妈不心疼“我”。

5.1.妈妈除在生活上关心“我”,更希望“我”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2.特殊 非常

3.“我”被签名稀饭烫伤后,妈妈说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实际是为了培养“我”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善于培养孩子的母亲

34 /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