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碱裂解法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方法
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是从事基因工程工作的一项基本实验技术,碱裂解法是最常用的质粒DNA提取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基于染色体DNA与质粒DNA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具体为:溶液Ⅰ使细胞悬浮并且EDTA可以与Ca2+ 和Mg2+ 螯和,抑制DNase的活性,溶液II裂解细菌,变性蛋白质和少量质粒,溶液Ⅲ使大部分蛋白质与细菌基因组DNA一起被共沉淀,质粒DNA复性,通过离心吸附柱分离,进行电泳鉴定。此方法适用于小量质粒DNA的提取,提取的质粒DNA可直接用于酶切、PCR扩增、银染序列分析等。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材料:大肠杆菌DH5α
仪器:1.5ml塑料离心管,微量移液枪,台式高速离心机,恒温摇床 试剂:质粒DNA提取试剂盒
实验步骤和各步骤相应的注意事项
一、 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
将带有质粒DNA的大肠杆菌接种在LB液体培养基中,37℃过夜培养。注意:培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2~16小时为宜,否则影响细菌质粒的得率。 二、 收集和裂解细菌
1. 取 1.5ml 细菌培养物于EP管中,4000rpm 离心2分钟,弃上清液,收集菌体,使细菌沉淀尽量干燥;注意:上清为培养基,必须倾倒干净,并在吸水纸上吸干,如有较多的培养基残留可能会影响后续实验。
2. 将细菌沉淀重悬于用冰预冷的250μl溶液 I (50 mmol/L)葡萄糖,10 mmol/L EDTA pH 8.0,25 mmol/L Tris-HCl(pH 8.0) 中,剧烈振荡;注意:为了保证菌体悬浮均匀,必须充分混匀至看不见沉淀物质,可以用移液枪吹打或者混匀器震荡。
3. 加入250μl新配制的溶液II(0.2 mol/L NaOH,1%SDS(m/v)) ,盖紧EP管口,柔和颠倒离心管(2分钟左右),以混合混合物,确保离心管的整个内表面与溶液II接触,使溶液变为澄清为止;注意:NaOH溶液最好是新鲜配制,足够的碱性保证其溶解细胞膜的效率;不可剧烈震荡,时间不要过长,否者基因组DNA会断裂。 三、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1. 加入350μl预冷溶液III(每100 ml的溶液III中含60 ml乙酸钾(5 mol/L),11.5 ml 冰乙酸, 28.5 ml H2O),盖紧EP管口,反复轻柔颠倒数次,使溶液III在粘稠的细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匀;注意:不可剧烈震荡,此时出现白色沉淀。
2. 室温下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柱中,12000rpm离心1min,将收集管中的废液倒掉(收集管继续使用);500μl Buffer HB洗1次,
700μl DNA wash buffer洗2次。每次均为12000rpm离心1min。
3. 把柱子拿出来换个收集管,加入30μl的EB(10mM Tris-HCL,pH 8.5)放置2分钟,离心之后取样5μl加到Loading buffer中混匀。
4. 电泳鉴定。 结果
讨论
溶液III加入后的沉淀实际上是钾离子置换了SDS中的钠离子形成了不溶性的PDS,而高浓度的盐,使得沉淀更完全,SDS专门喜欢和蛋白质结合,平均两个氨基酸上结合一个SDS分子,钾钠离子置换所产生的大量沉淀自然就将绝大部分蛋白质沉淀,同时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也一起被共沉淀,因为基因组DNA太长,容易被PDS给共沉淀,尽管SDS并不与DNA分子结合;醋酸为了中和NaOH,因为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DNA;基因组DNA一旦发生断裂,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没有办法再被PDS共沉淀,所以碱处理的时间要短,而且不得激烈振荡,否则最后得到的质粒上总会有大量的基因组DNA混入。
琼脂糖电泳进行鉴定质粒DNA时,多数情况下你能看到三条带,并不是理想中的超螺旋、线性和开环这三条带,碱法抽提得到质粒样品中不含线性DNA,这三条带以电泳速度的快慢而排序,分别是超螺旋、开环和复制中间体(即没有复制完全的两个质粒连在了一起)如果不小心在溶液II加入后过度振荡或者碱处理时间过长,会有第四条带,这条带泳动得较慢,远离这三条带,是20-100kb的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的片断,有时候抽提到的质粒会有7-10条带,这是由于特殊的DNA序列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超螺旋(超螺旋的圈数不同)所致。
琼脂糖电泳可以观察到一条浓浓的总DNA条带很多人误认为是溶液III加入后基因组DNA无法快速复性就被沉淀了,然而不管变性或者是复性,DNA分子都溶于中性溶液。
所有的实验用品均需高温处理,以灭活残余的DNA酶,所有试剂均需要用高压灭菌双蒸水配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