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建筑施工与管理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高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张冰川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11000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我国开通运营的高铁已经超过一万公里,在引进吸收与再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且较为成熟的用于指导高铁隧道施工的技术成果。但是,由于高铁隧道工程不同于一般道路工程,是一种处于应力场长期存在介质内的建筑结构,有着较高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加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要特别注重对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所以,应加强对进洞开挖、防排水工程、二次衬砌和超前地质预报等工序的施工要点控制,采用适宜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避免发生坍方、渗漏等问题,确保施工质量。本文就高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展开探讨。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引言高铁隧道工程建设中需要科学把握,才能建设出高品质的工程项目,隧道工程建设时,要保证各道工序控制抓住要点难点,避免出现施工中坍方、渗漏等问题,全面从根本上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1  铁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高铁隧道是一种处于应力场已经长期存在的介质内的道路施工类型,现有荷载、后形成结构,而且,施工中往往很难确定建筑结构所需要承受的荷载力,需要对隧道挖掘方式、支护结构刚度和支护时间等做动态的管理,因为这些影响着结构的受力。从整体上看,高铁隧道施工特点有:第一,隐蔽性较强。高铁隧道工程一般处于山体内,隧道只是一个可视面,绝大多数的分项分部工程都属于隐蔽工程,很难用直观的方式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分析,这就直接加大了施工隐患存在的可能性,提高了质量监管的难度。即使质量检测中发现了问题,也难以通过表象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而且返工危险系数很高。第二,不可预见性高。高铁隧道施工方案都是根据工程类比进行设计的,设计中的计算处于辅助的位置上,对实际施工的指导不具有可靠性、科学性,所以实际施工中具有较多的不可预见性因素。第三,开挖断面积大,增加了施工难度;第四,施工环境恶劣。高铁隧道施工空间一般比较小,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作业,各工序之间的扰动势必较大,加之,空气差、温度高、可见度低等,形成了较为恶劣的施工环境[1]。2  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要点2.1 隧道洞身开挖隧道是依据山体结构而建设,建设前,需要把握方案设计要点,合理设计好洞身结构形式。那么进行开挖施工的时候,需要把握好结构稳定性,因为质量好坏与结构稳定性有直接关系。既不能出现超挖也不能出现少挖,如果超挖就会增大施工面,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回填工程量增加,如果控制不好,大面积的回填不如原来的坚固持久,整体效果不好,在进行支护和围岩施工时,很难和山体相融,大大降低了隧道后期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如果欠挖,就极有可能对隧道净空和二次衬砌厚度产生影响,不利于工程向外拓展,如果规格不合格,则很难改进与提升,对质量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更埋下许多安全隐患。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表面是否保持平整,也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出现不平的现象,可能造成局部围岩应力集中,影响到后期的防水层施工和二次衬砌施工。只有全面做好技术安排,强化管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隧道洞身开挖质量,在施工中需要动态高速,保证符合工程实际,建设出高品质的精品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握需要做好几方面控制,第一,需要选择适宜断面开挖方法。找到好的挖掘方法是重点,Ⅰ-Ⅲ围岩需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Ⅳ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挖掘时60  建筑与装饰2019年10月上 掌握好“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原则,避免出现坍方事故。第二,严格预测好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中需要把握好地质情况,及时预报面前围岩和地层情况,利用仪器对情况预测,把握好当地特殊岩土、断层、暗河等方面情况,利于施工顺利推进。第三,控制住爆破方法与技术。隧道断面大,掌子面上炮眼多,爆破震动对围岩扰动大,爆破作业需要科学测量放样,均匀设置好炮眼。第四,全面把握断面尺寸。围岩较软或变形需要做好数据计算,预留出变形量和支撑沉落量,确保断面尺寸合乎标准,出现超欠挖的情况,需要及时回填,保证强度。2.2 做好防排水工程施工管理高速隧道施工防排水是一项重要工程,隧道施工出现渗水问题,会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可采用铺挂防水层、铺设排水管和盲沟、安设止水带和止水条、安装中心水沟等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排水设施布置的时候要以预报水文情况为主要依据,充分做好洞口、洞内、地表等防水处理。如果隧道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渗水问题,可以采用注浆堵漏方式进行及时处理,如果只是一般的滴水问题,采取引流堵漏方式就能够将问题解决。2.3 二次衬砌施工支护结构是保证隧道结构稳定性的根本性措施。除了初期支护外,二次衬砌作为隧道的永久性支护结构,是保证隧道质量的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二次衬砌一般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主要体现在衬砌台车就位和混凝土施工工艺两个方面。在衬砌台车就位操作中,应使用平整度的钢模板,混凝土表面不允许有气泡、孔洞等,拼装衬砌台车时要确保各板块之间的衔接是圆滑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如果出现变形、支撑刚度不够等问题,应适当增加支撑丝杠,用以增强台车的支撑力度。在混凝土施工中要选用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配比,拌和过程中避免出现离析现象。采用对称式的全断面的连续的输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泵送,落差控制在1m左右。混凝土浇筑、振捣应是连续的,中间中断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否则易出现施工缝。最后,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达到8.0MPa以上才可脱模[2]。3  结束语我国道路交通网建设不断加快,只有全面创新技术能力,探讨隧道施工质量监控方法,才能积累更多的施工经验,不断提升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隧道结构稳定。参考文献[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技术总结[R].武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6.[2] 刘军强,施建仁,王水晶,等.地应力测量在深埋长大隧道岩爆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4):776-780.建筑与装饰2019年 10月上 内页.indd 602019/10/14 星期一 下午 4:36: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