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波考题

微波考题

来源:榕意旅游网
1 一、填空题

1、在温带地区称k= 4/3 时折射为标准折射,此时的大气称为标准大气压。a e=4a/3称为 等效地球半径 。

解:在温带地区称K=4/3时折射为标准折射,此时的大气称为标准大气压, R e=4R0/3称为标准等效地球半径。

2、按k值的不同可将折射分为三类。无折射,此时k =1 ;负折射,此时k<1 ;正折射,此时 k >1。 答:折射的分类:

无折射;当dn/dh=0时,大气折射率不随大气的垂直高度而变化, k=1。 负折射;当 dn/dh >0时,上层空间的电波射线速度比下层空间的电波射线速度小,电波传播轨迹向上弯曲,k <1 。

正折射;当dn/dh <0时,上层空间的电波射线速度比下层空间的电波射线速度大,电波传播轨迹向下弯曲,k >1 。

k > 1正折射k = 1无折射k < 1负折射 3、 A 型断面,由于大气干燥,大气不均匀层引起的多径衰落概率最小。

B 型断面,水面反射和大气不均匀层引起的衰落比其他断面均严重。 答:数字微波的断面根据地形、气候等电波传播条件,可分为四种类型。

A型:其断面由山地、城市建筑物或两者混合组成,中间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B型:其断面由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组成,中间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C型:其断面由平地、水网较多的区域组成。

D型:大部分跨越水面或海面的电路。

线路设计中,微波路由应尽量避免经过多径衰落较为严重的C、D断面。对于断面不好,严重影响传播质量的接力段,一般要采用均衡措施和分集接收技术

4、平坦地形是指不考虑地球曲率,认为两站间的地形为平坦情况。在实际的微波通信工程线路中,总是将收(R)发(T)天线对准,以便接收端收到较强的 直射波 。但是根据惠更斯原理总会有部分电波射到地面,所以在接收点还有 反射波 。

答:微波传播必须采用直射波,接收点的场强是直射空间波与地面反射波的迭加。

5、在工程计算时,我国选用K标准= 4/3 、K负折射= 2/3 、考虑越站干扰时按K= ∞ 计算,即不计地球凸起的高度对电波干扰传播的影响。

6、衰落也可以按接收点场强的高低分类。高于自由空间电平值的叫 上衰落 ,低于自由空间的电平值的叫 下衰落 。 答

衰落机理衰落时间接收电平高低衰落对信号的影响自由空间传播衰落吸收衰落雨雾衰落闪烁衰落型衰落波导型衰落快衰落慢衰落上衰落下衰落平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7、多径衰落中的 电平衰落 对数字微波系统的影响等效为收信电平降低,多径衰落中的 频率选择性衰对数字微波系统的影响等效为信噪比降低。 8、微波频率规划为了充分利用频率资源一般采用 频率分集 ,即对于同一线路而言,在同一方向上隔站的频率安排一样;而波道频率的极化,采用 水平

k 和 垂直 两个极化。

答:二频制:每个中间站两个方向的发信频率相同,两个方向的收信频率也相同,但收信和发信频率逐站更换一次。优点:占用频带窄,频谱利用率高。

9、二重空间分集就是在发端用 1 个天线发射,收端用 2 个在空间具有不同位置的天线接收同一信息。

答:利用信号在不同路径的多径效应不同,从而衰落也不同的特性,采用高低不同的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天线接收同一频率的信号,然后进行合成或选择,这种工作方式叫空间分集。有几副天线就叫几重分集。

f1 10、目前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的技术主要有分集技术 和自适应技术 。 答:波形失真:频域均衡和时域均衡技术以及各种分集合成技术等。

减轻干扰噪声:交叉极化波间的干扰补偿技术、分集接收技术、改进天线方向性等。

减轻热噪声:增大发射功率或为防止接收功率降低而开发的各种非线性补偿技术以及分集合成技术等。

11、按不同工作性质,微波站分为微波终端站、 微波中继站 、 微波枢纽站 和微波分路站。

答:数字微波站型主要分为:枢纽站,分路站,终端站和中继站等。

12、微波是横电磁波,是因为它沿 传输方向 是没有电场和磁场纵向分量的。 答:

13、地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主要有 反射 、 绕射 和 散射 。 答:不同地形对电波的影响,一般分为:

反射 Reflect:地面把天线发出的一部分信号能量反射到接收天线,与直射波产生干涉,在接收点它们的矢量相加,结果收信电平与自由空间接收电平比较时大时小。对于水面或光滑地面,反射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绕射 Diffract:刃形障碍物。

散射 Dispersion:由于地面散射对电波的主射波影响不大,可以不考虑。

14、当波导元件之间的连接处的连接不理想时,会形成电波反射,这部分反射波就是回波,其振幅以及时延都不相同,并且叠加在主波之上,对主波信号构成干扰,这就是 回波干扰 。

15、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采用的备份方式可分为 波道 备份和 设备 备份。

16、Pathloss软件是一种针对无线链路全面的 路径 设计工具。

17、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频段为 300MHz-300GHz ,目前用于传输(长途中继或本地中继)的微波频段主要集中在 2GHz-20GHz 。

18、微波设备按结构分有全室内型、全室外型和 分体式 。 答

19、微波中继站有无源中继站和有源中继站,其中有源中继站又可以分为再生

中继、中频中继和 中频中继 。 答:

20、影响电波传播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大气 和 地形 。

答:大气中有对流、平流、湍流以及雨雾等现象,再加上地面反射对电波传播的

影响,就使发端到收端的电波被散射、折射、吸收,或被地面反射。 传播介质是地面上的低空大气层和路由上的地面、地物。

21、当微波工作频率一定时,天线口径越大,对应的半功率角 越小 。 答:从主瓣的中心方向向两边偏离,当偏离至功率下降一半的点,称为半功率点

(或-3dB点)。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称为半功率角。

半功率角的近似计算公式: 0.5(650~700)D

22、在进行微波工程设计时,在站距较长或较短的接力段应采取技术措施,以

保证接收机输入口的自由空间接收电平与标称接收电平之差不超 3 dB 。

23、为了在无线信道中进行传输基带信号,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 数字调制 ,使基带信号变成频带信号。

答: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叫做数字基带信号。由于基带信号不能在无线微波信道

中传输,必须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的形式,即用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

24、天线的防卫度是指天线对某方向的接收能力相对于主瓣方向的 衰减程度 。 答:天线防卫度:指天线对某方向的接收能力相对于主瓣方向的接收能力的衰减

程度。对180°方向的防卫度也叫前/背比或前/后比。

25、Pathloss软件使用的电子地图一般有软件自带的电子地图、 SRTM 和

Plant-UTM有三种格式。

26、为了方便研究分析对于电波传输受到的影响,引入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

这个概念引入后,始终是将电波视为 直射波 ,而将地球的实际半径a等效成ae;等效的规则是等效前后射线与地面间的 间距 不变。

答:由于大气折射的作用,使得在大气层中传播的无线电波将因多次连续折射而

使轨迹发生弯曲。大气折射的最后效果可看成电磁波在一个等效半径为Re 的地球上空沿直线传播。即:Re =kR0 。 等效的条件是:

设大气折射随高度变化是线性的,使射线弯曲形状是园滑对称的; 等效前后,射线轨迹上各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处处不变。

27、对于平坦、水网地区,这种地形主要防止过大的反射衰落,应按满足下标

准控制天线高度:K=2/3时,对一般障碍物:hc>= 0.3F1 ;对刃形障碍物: hc>=0 ;K= 4/3 时,hc≈ F1 ;K=∞时,hc<= 1.35 F1 。 答:单一障碍物接力段的余隙值,宜满足下表的要求。

K值 余隙要求 障碍物类型 刃型 平滑地面及其它 Kmin 4/3 说明 H0 H0.6F1 K:等效地球半径系数; Kmin:0.1%所对应的统计K值; H0:第一菲涅尔半径(m) H0.3F1 H0.6F1 (注)

28、通常在视距微波通信中,根据中继线路的余隙hc将中继线路分为三类,

hc>ho称为开路线路; 0<hc<ho称为半开路线路;hc<0称为闭路线路。 答:根据中继线路的余隙hc将中继线路分为三类:

开路线路: hc≥0.6F1 半开路线路: 0<hc< 0.6F1 闭路线路:hc≤0

29、B 断面由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组成,中间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D断面是指沿海路径大部分跨越水面的电路; C断面由平面、水网较多的区域组成; A断面由山地、城市建筑物或两者混合组成,中间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2

二、单选题

1、 型断面,由于大气干燥,大气不均匀层引起的多径衰落概率最小。( A ) A A型 B B型 C C型 D D型 2、微波工程中常用的发射功率取值范围为: 。( C )

A 大于10W B 1至2W C 0.2至5W D 5至10W 3、影响电波传播路径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的温度、大气的湿度、 。( A ) A 大气的折射系数 B 大气的折射 C 大气的压力 D 大气的绕射 4、微波按它们的波长分是指:1 到1米的无线电频率。( B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D 米 答: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频率范围:300MHz~300GHz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我们把费涅区上的任意一点到R-T连线的距离称为费涅耳区半径,这一点

为第一费涅耳区上的点时,此半径称为第一费涅耳区半径。 B 第N个费涅耳区半径表达式:Fn=n1/2F1

C 相邻费涅耳区在收信点R处产生的场强的相位相同。

D由于各费涅耳区相互干涉,使得在接收点的矢量叠加结果为收信点的场强

在自由空间从所有费涅耳区得到的场强仅近似等于第一费涅耳半径区的空间在该点产生的场强。

答:经有关研究知道:

在电波的传播空间中,在接收点的合成场强,当费涅耳区号趋近于无限多时,就接近于自由空间场强;

由第一非涅耳区在接收点的场强,接近于全部有贡献的费涅区在接收点的自由空间场强的2倍。

相邻费涅耳区在收信点处产生的场强的相位相反。

若以第一费涅耳区为参考,则奇数区产生的场强是使接收点的场强增强,偶数区产生的场强是使接收点的场强减弱。

6、在温带地区称 时折射为标准折射,此时的大气称为标准大气压。( C ) A 2/3 B 3/2 C 4/3 D 3/4

7、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分为六层:依次为对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超

离层、逸散层。我们的微波通信在 中工作。( C ) A 同温层 B 中间层 C 对流层 D 电离层

答:从地面算起,垂直向上,可把大气分为六层,依次称为对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超离层和逸散层。

对流层是指自地面10km以内的低空大气层,由于微波天线高度远不会超过这个高度,研究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只有研究电波在对流层中的传播即可。

8、 这是一种由多径传输引起的干涉型衰落。( A ) A 波导型衰落 B 电平衰落 C 闪烁衰落 D K型衰落 9、多径衰落可以分为电平衰落和 。( C )

A 快衰落 B 波导型衰落 C 频率选择性衰落 D K型衰落

10、多径衰落中的电平衰落对数字微波系统的影响等效为 。( B ) A 信噪比降低 B 收信电平降低 C 带内失真 D 同频干扰

11、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经常用到 的概念:表示与自由空间传播条件相比,

当考虑频率选择性衰落时,为了在不超过门限误码率时系统仍能工作,所必须留有电平余量。( B )

A 电平储备 B 衰落储备 C 多径衰落储备 D 有效衰落储备

12、频率选择性衰落对数字微波系统的影响等效为 。( A ) A信噪比降低 B收信电平降低 C带内失真 D 同频干扰 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D ) A 微波传播必须采用直射波

B多径衰落现象较多地发生在炎热、潮湿的夏季 C 多径衰落现象在平原和水网地区比丘陵山区容易发生 D 电平衰落对数字微波系统的影响等效为信噪比降低。

14、二重空间分集就是在发端用 个天线发射,收端用 个在空间具有不同位置的天线接收同一信息。( C ) A 1,1 B 2,2 C 1,2 D 2,1

15、视距传输深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所引起的相位干涉现象。( A )

A、多径传输效应 B、回波干扰 C、交叉极化干扰 D、同频干扰

16、数字微波的信道噪声可分为 、各种干扰噪声、波形失真噪声和其他噪声。( C )

A、闪烁衰减 B、回波干扰 C、热噪声 D、散射 17、SDH微波传输设备主要包括 、微波收发信机部分、操作管理维护

和参数配置部分。( B )

A、复用器 B、中频调制解调器部分 C、数字处理器 D、光传输接口

18、前-背干扰是指往 传输电波的一部分,绕过本发信天线而进入后方

微波站的天线的干扰。( C )

A、本站异频 B、越过本站 C、前方 D、后方 19、衰落储备包括平衰落储备和 。( B )

A、复合衰落储备 B、多径衰落储备 C、预留功率储备 D、A+C 20、在动态信道分配策略中,只要满足 的要求,所有的频道都可以使

用任何一个波束之中。( B )

A、发送功率 B、同频复用距离 C、呼叫阻塞率 D、频率间隔 21、在微波传播过程中,当刃形障碍物的尖峰正好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即

Hc=0时,附加损耗为 。( D ) A 1dB B 2 dB C 3 dB D 6 dB

22、同频的两个交叉极化波的相互耦合所形成的干扰与 的配置方案有关。( A )

A、微波射频频率 B、天线的高度 C、临近波道的发射功率 D、天线的方向性 23、我们将 的射频称为微波频率。( C ) A、300~3400Hz B、10-5Hz~10-6Hz C、0.3~300GHz D、4GHz~6GHz 3

三、多选题

1、在微波工程中,对付频率选择性衰落往往靠( )办法要用( AC )。 ) A 分集技术 B 收信机中频放大器的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C 自适应均衡技术 D 备用波道倒换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D)

A 微波在夏秋季节比冬春季节衰落频繁,衰落深度也大。

B 传输信道总比特率大于10Mbit/s小于100Mbit/s的系统,称为中容量数

字微波系统。

C 微波天线不能进行水平极化。

D 在实际的微波工程中,常会遇到刃形障碍物阻挡传输路径的情况。当障

碍物的尖峰正好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即Hc=0时,附加损耗为3dB。 3、对于跨湖面的微波路由,可采用( )方法来抗衰落。( ABCDEF ) A 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利用某些地形、地物阻挡反射波。 B 高低型天线法 C 抗衰落天线 D 微波天线交替极化 E 微波天线逐段极化 F 分集技术

4、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包括( )几个方面。( BCFGH ) A 电平衰落 B 大气吸收衰耗 C 闪烁衰落 D 上衰落

E 下衰落 F 雨雾引起的散射衰耗 G K型衰落 H 波导衰落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 频率越高,站距越长,衰落越严重。

B 对于10GHZ以上的微波频段,中继段间的距离将受到降雨衰耗的限制,

不能过长。

C 传输信道总比特律小于50Mbit/s的系统,称为小容量数字微波系统。 D 微波的发射功率不大,大约在0.2~10瓦左右。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C )

A 降雨引入的空间损耗对2GHz的微波比对7GHz的微波的影响大。 B 在微波频率规划中,采用逐段交替极化,有利于减小越站干扰。 C 在微波频率规划中,采用隔段交替极化,有利于减小天线的前对背干扰。 D 微波在夏秋季节比冬春季节衰落频繁,衰落深度也大。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CD )

A 判断光滑平面全反射的条件除与入射角有关还与工作频率有关。 B 只要在反射点能完全看见相邻的两端站就可以决定建无源反射板了。 C 微波的抛物面天线直径随频率的不同而不同。低频段(6GHz以下)的微

波天线直径大于高频段(10GHz以上)的微波天线直径。

D 在实际的微波工程中,常会遇到刃形障碍物阻挡传输路径的情况。当障

碍物的尖峰正好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即Hc=0时,附加损耗为3dB。 8、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如下( ABCDEF )

A 增大发射信号的功率、提高接收端的输入信号电平。 B 利用定向天线进行空间选择。 C 利用窄带滤波器,进行频率选择。 D 利用相关器进行波形选择。 E 改善调制和解调的方法。

F 采用纠错和检错技术,进行差错控制。 9、常用的微波调制方式有( ABCD ) A 幅移键控

B 频移键控 C 相移键控 D 正交振幅调制

10、数字微波的应用主要有( ABCDEF ) A 移动基站回传。

B 重要链路网络冗余备份。 C 光网络补网。

D 特殊传输条件(河流、湖泊、海岛)。 E 应急通信(大型会议、活动、抢险救灾)。 F 大客户接入。

11、目前分集技术主要有( ABCD ) A 空间分集 B 频率分集 C 极化分集 D 角度分集

12、分体式微波主要下列哪几部分构成( ABCD ) A 天线 B 室外单元 C 中频电缆 D 室内单元

13、数字微波常用的组网方式有( ABCD ) A 链型 B 树型 C 星型 D 环型 4

四、简答题

1、微波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衰落?微波常见传播衰落的类型有几种? 答: 在微波传播过程中,由于大气、雨雾以及地面等对电波的影响,使发射端

和接收端之间的电波被散射、折射或被地面反射,使得收信电平随时间变化,就会产生随机衰落现象。

微波常见的传播衰落有大气吸收衰落、雨雾散射衰落、多径衰落、波导型衰落和闪烁衰落。 2、在进行微波线路设计时,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步骤一:根据作业地图初步确定电路的走向 1) 步骤二:进行微波站站址选择 2) 步骤三:绘制地形剖面图 3) 步骤四:计算建站参数

3、目前我们常用的数字微波设备主要可以分为类别? 答:按复用方式分,可以分为:PDH、SDH;

1) 按容量分,可以分为:大容量、中容量、小容量

2) 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全室内型、全室外型、分体式。

4、在微波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天线高度的选取要注意哪些原则?

答:

1)天线高度的确定应满足接力段余隙标准的要求,同时应满足天线近区的净空要求;

2)确定天线高度尽可能控制电波射束反射点不要落入水面及反射系数较大的区域,同时收、发两端天线的海拔高度差尽量取大,以尽可能减小K型衰落和波导型衰落的影响

5、什么是多径衰落?减轻多径衰落的方法有哪些?

答:多径衰落是指由于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等多途径传播,造成到达接收端有多条电波,这些电波合成引起严重的干涉型衰落。

减轻多径衰落的方法主要有:

1)尽量避免传播路径平原或大面积水域;

2)当无法避免时,应调整收发天线高度,使其有高度差,并且增加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

6、什么是分集技术?目前的分集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分集是利用两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传输相同信息,并对接收信机输出信号进行选择或合成,来减轻衰落影响的一种措施。

目前的分集技术主要有: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和角度分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