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
摘要: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天赋特点和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小学音乐的学习仍存在教学质量差、学生不喜欢或不重视等实际问题。通过柯尔文手势采用更生动形象且简单的方式对小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指导和教授,对增加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均有一定帮助。本人在从事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多年以来,对音乐老师的基本素养、如何高效学习音乐、如何更好应用柯尔文教学等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和体会,并将个人心得运用到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浅谈自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做法和态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小学;音乐课;合理运用
引言:音乐的学习贯穿学生的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对小学音乐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事打好音乐基础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由于大班额授课、生源素质等的差异,另加上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特点,小学音乐的教学面临着较多的实际问题,如音乐教学质量差、学生对音乐没有学习兴趣、音乐素质不高等。而新时期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对音乐教学老师的教学质量有了新标准,将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情趣、促进各项音乐能力的发展作为其新考核标准。柯尔文教学作为一种著名的音乐教育法,已在国外应用较成熟,但关于其在国内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仍存在争议,且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难点。本项目认为,通过柯尔文特有的七种不同手势即可直观展示音乐,更好地对音乐课堂上的歌唱教学和合唱教学进行指导。本研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柯尔文手势对音乐教育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应用科尔文手势方面分析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为音乐教学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1.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需要构建人本化特征的生动性课堂,实现音乐教学的革新。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解决音准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合唱教学、培养音乐兴趣四个方面。
1.1将抽象形象化,解决音准难点
音乐学习通常需要较好的音乐天赋和音符认知,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大多是第一次接触音乐,并未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若部分对音乐不是特别有天赋的孩子,学习起来就会特别困难,不能较好地理解音准。应用柯尔文手势将音乐中的七个音的相对高度进行形象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高的不同;学会基本音后,对大二度、小二度及四度、五度进行循序引导,层层深入,让每个学生都能解决无音准或音准不好的问题。不同手势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进行记忆,掌握音准知识。这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能较好地克服音乐学习中的难点,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帮助理解和记忆。
1.2建立音乐感,提高学习效率
手势在音乐学习中尤为重要,通过基础的音乐节奏训练可较快地帮助学生对节拍进行熟悉和记忆。通过跺脚、拍肩、拍腿等简单的手势配合,提高学生的听觉、反应和学习能力,提高了音乐学习效率。比如,用拍节拍的方式制造马奔跑的声音,让音乐富有动感,小学生参与进来,大家一起通过多种手势来为乐曲伴奏。并且这些简单的练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不会存在个别学生不会的情况。通过生动具体化的练习,学生能更快且更深刻地记住乐曲。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在记忆乐曲的同时,对乐曲进行理解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3形象的和声训练,优化合唱教学
和声听唱训练可以帮助到每个学生对音乐的音高关系进行理解,可以引导其进行倾听、配合,对于合唱音准和音调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在和声训练中,通过手势位置的高低变动形象具体的表达音的高低,培养学生专注力、听力和学习兴趣均有积极作用。如通过两只手的从外向内和从内向外分别表示音高和音低,而缓慢靠拢时声音需呈现渐强或渐弱,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各小组进行配合,让学生都参与其中,一起做规范手势、手势跟着变化走,感受音高和音准。
2.将柯尔文手势更好地运用于小学音乐课中 2.1加强专业素养,灵活应用柯尔文手势
学校应加强音乐课程的优化开展,对音乐老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引导老师科研自己创设音准学习歌谣,增加学生兴趣并帮助学生记忆。例如,结合歌曲《DO RE MI》创编七个音符的手势歌谣及旋律,当把DO记忆成小手攥拳头的嘟嘟,RE记忆成“小朋友们快乐小滑梯,走到M那是我的小平台,老师夸我真棒倒过来就是FA”,等等。老师和学生一起唱出来,简单而又有趣的歌谣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且简单明了的让学生理解到七个音符的高低和特点。并且,将七个音符的高低通过身体的高低部分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do的起点在腰部,手势半握拳成O形,表明do音属于半高音。音乐的学习在于老师、家长参与到其中来,比如组织外出声音的辨别、合唱练习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寓教于乐,这是一名音乐老师的新标准,让小学生能在快乐中培养兴趣,也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应用柯尔文手势的必要条件。
2.2普及音乐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的艺术老师应成立专业小组,共同探讨和研究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案,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生理特点的基础上,能让小学生通过柯尔文手势高效进行学习。音乐老师应不断对柯尔文教学进行解读和学习,能将柯尔文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灵活的掌握,将其作为音乐辅助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音乐的魅力。在学习中,老师应多帮助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形成一种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音乐课也成为常态化课程。
2.3持续练习,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
对音乐的学习在于长期坚持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和乐趣后,老师应在课堂和课余时间里持续性地对学生加强讲解和训练。将课堂上的小学生进行分组,差的配合好的,小组成员应定期进行练习和考试,强化音乐的学习,尽可能地更快、更多地学习。同时,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和鼓励,大家在练习中学会配合和倾听,取长补短;且小组内成员互相鼓励,坚持学习音乐。遵循灵活、
创造性教学,老师反复不断地进行手势的演示,没做完一组就让学生练习,直到学生也能和老师一样边做手势边唱即算过关;在不断的练习汇总慢慢做到可以直接唱,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培养音准和音感。任何动作都是有记忆的,若学生长期根据老师的手势进行伴唱和模仿,锻炼音乐记忆。有了音准和记忆后,可以根据平时所学自己创编适合自己的手势,进而将手势应用到二声部的训练中去,慢慢的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在长期的训练和肌肉记忆中,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音高和音准概念,在音乐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效果。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将抽样的事物具象化并将其进行持续的练习,养成习惯和兴趣,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小学音乐课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启蒙,对小学音乐素养的培养创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小学的音乐学习尤为重要。而这一方面的实现必要条件之一为老师进行不断的指导和训练,将柯尔文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课中,将抽象的听觉感具象化为声势、手势,并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和参与进来,增加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柯尔文手势的应用解决了小学生音准困难、学习效率不高的难点,将音乐学习作为一种常态化在学校进行开展,持续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生动指导,对孩子音乐学习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亮为. 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手段——核心素养下柯尔文手势和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 艺术评鉴, 2020, (10):121-122.
2.
王萍.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小学时代, 2020, (4):99-102.
3.
邵小丽.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 北方音乐, 2020, 40(8):187-1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