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时间 101 1 102 1 103 1 104 1 教学内容 多种形式单手肩上投掷的动作方法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次 1 / 3 (1)本课是篮球单元的第一课时,基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的单元构建思维,技术维度1课时,体能维度2课时,运用维度3课时,基于本课为技术体能课,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多个小篮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拍球的方法。应注意在游戏中通过多种游戏的变化,让学生从不同节奏、速度、身体姿势、路线等方面体验人与球的关系感知篮球特性、丰富身体体验 、提高练习兴趣、发展球感以及协调、灵敏等体能。 (2)篮球项目的教材搭配上,适度实行单教材上课,但要避免单一内容(如一节课都是拍球)的机械性练习,而应该结合球类的综合性活动特征,在以某内容为主的基础上,通过任务的改变,将各种玩球方法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球,既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球类素养与体能发展水平。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二、教材分析 7—8周岁是培养小学生篮球兴趣最关键的年龄段。“多种形式的拍球游戏”是小学阶段篮球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通过多样的拍球方法和一些趣味游戏或比赛,提高学生的拍球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会不觉得学会拍球动作,从而和水平二的运球有机结合起来。一、二年级学生处于体能敏感期,可以通过不同身体姿态、不同信号等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如控球能力、眼手协调能力以及在拍球中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多种形式的拍球练习,提高练习的趣味性。随着趣味性的不断提高,拍球的练习量、熟练程度相应提高,最终达到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活等体能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现,但依赖性强,注意力相对不集中,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行为。一年级学生在静止状态下或者其他不同信号下的做出动作的能力相对较弱,柔韧、灵敏等素质表现的不够出色。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不断变换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个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游戏比赛无形中发展学生的体能,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理解“肩上屈肘”的动作要求。 教学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2.技能目标:能在投过线、“投降落伞”等练习和游戏中做出肩上投掷的动作,动作自然,连贯。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看到或听到结束的信号后能马上停止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肩上屈肘、自然挥臂。 难点:异侧肢体准备,快速挥臂。 三、安全措施 前后左右保持两臂以上的距离。 课前准备 225个羽毛球。 教学过程 组织形式及安全课的内容 1 课堂常规 学练标准 措施 1. 静齐快,口令响亮清晰,动作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4’) 1.二列横队学生精神饱满。 1 1.1 集合整队 正确,遵守常规,整队迅速。 1.2 队列队形 1.3师生问好 1.4宣布课的内 容 1.5检查服装安排 见习生 5 2 四列横队 2准备活动:折返2. 遵守游戏规则 (安全指示:拿球注意避让同拿羽毛球(每人五个) 学) (一)投掷;多种形式单手肩上投掷的动作方法。 1不同姿势的投掷 1.1趴垫投 1.2跪垫投 1.3弓步投 1.4站立投 1.5转身后投掷 1.6转圈圈投掷比远 1.1快速挥臂 1.2挥臂,转腰 1.3异侧手臂在前,体会腿部发力 1.4腿,腰,手臂连贯 1.5动作协调 1.6异侧手臂投掷,挥臂快速,扭腰,蹬地连贯 2 异侧手臂投掷有一定的远度 3异侧手臂投掷有一定的准度 1投掷动作连贯,做出加速跑的动作,并做出触物折返跑的动作. (安全提示;跑动的时候防止碰撞) 1投掷+快速起跑 1.放松练习 1.利用篮球拉伸充分 2.师生互动 3.师生问好,回收器材 四列横队 1 队 游戏“投降落伞” 3击中目标 游戏“击中目标” (二)田径: 横 四 列 >40 >10 >10 2’ 2 15 2 5 基本部分 (25’) 2投过线练习 >10 3 4 结束部分 2.总结本次课的情(4’) 况 3.宣布下课 学与导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