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优绿茶审评中,对干茶进行外形审评不包括(D)。A、色泽B、嫩度C、形状D、香气
7、好的洞庭碧螺春香气应该是清香香持久带(B)。A、兰花香B、花果香C、栗香D、甜香8、茶汤呈“棕色乳状凝体”的原因是(A)。A、茶汤温度下降产生冷后浑B、“CTC”茶加奶产生蛋白质沉淀C、乌龙茶浓度较高内含物质丰富D、茶叶茸毛含量较多9、小种红茶的松烟香或桂圆香属于(D)。A、茶类香B、品种香C、地域香D附加香10、茶叶叶底“花杂”最可能的原因是(B)。A、干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茶叶拼配不当C、净度较差有杂物D、杀青温度过高11、乌龙茶汤色的品质系数(权数)为(C)。A、30%B、25%C、5%D、只作参考
12、标准规定特种绿茶、乌龙茶出口水分不得超过(D)。A、7.0%B、7.5%C、8.0%D、9.0%
13、某批铁观音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的品质总分为95分,应定(B)级。A、特级B、一级C、二级D、三级14、闽南乌龙茶的产品分为(B)。A、铁观音、色种B、正茶、副茶C、粗茶、细茶D、茶梗、朴片15、闽南乌龙茶的正茶分为(A)。A、铁观音、色种B、正茶、副茶C、粗茶、细茶D、茶梗、茶朴16、茶叶“回潮”是因为茶叶具有(B)特性。A、吸附性B、吸湿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17、茶叶“串味”是因为茶叶具有(A)特性。A、吸附性B、吸湿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18、(A)适宜纸包和纸袋装茶叶。A、灰藏法B、抽气充氮C、低温贮藏D仓库贮存19、茶叶做青阶段产生红梗红叶的原因是(A)。A、茶叶在制品堆积过久,发酵过度B、杀青叶温度过低C、包揉时间过长D、鲜叶堆积过久,堆温过高20、为减少直射光对评茶的影响,评茶室宜(B)。A、坐北向南B、坐南向北C、坐东向西D、坐西向东
1/12
21、评茶时,非审评工作人员在审评室(B)。A、可以自由出入B、不宜参与评茶C、可以高声议论D、可以吸烟22、茶样盘从审评要求应漆成(B)色。A、黑色B、白色C、淡黄色D、浅褐色23、下列(D)不会妨碍评茶的准确性。A、嗜烟酒B、嗜葱姜蒜C、嗜辣椒花椒D、嗜茶24、冬天评茶,汤色易变的原因是(A)。A、气温降低B、空气含氧量降低C、环境干燥D、日照减少25、温度低于(A),对微有烟气一类异气的茶叶就难于鉴别。A、30℃B、25℃C、20℃D、15℃。
26、为提高嗅觉的敏锐度,嗅香气时,每个嗅香过程的最佳时间是(A)。A、2-3秒B、4-5秒C、5-6秒D、10秒以上。
27、冬天鼻腔粘膜干枯,嗅觉迟钝,在评茶前(C)有利于提高嗅觉功能。A、嗅风油精等芳香药物开窍;B、用沉香刺激嗅觉;C、用水蒸汽熏吸;D、带口罩。28、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B)。A、35-40℃B、45-55℃C、55-60℃D、高于70℃。29、茶汤温度低于(D)时尝味就显得迟钝、涩味加重浓度提高。A、15℃B、20℃C、30℃D、40℃。30、“绿叶红镶边”一般指六大茶类中的(A)。A、乌龙茶B、红茶C、绿茶D、普洱茶。31、(A)茶应该具有“光、扁、平、滑”的外形特征。A、西湖龙井B、铁观音C、安吉白茶D、黄山毛峰。32、龙井茶属于(C)。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33、洞庭碧螺春属于(A)类绿茶。A、炒青B、烘青C、晒青D、蒸青。34、成品茶“脱档”的原因是(B)。A、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C、外形、叶底花杂D、制作过程火温过高35、乌龙茶香气的品质系数(权数)为(B)。A、35﹪B、30%C、25%D、20%36、乌龙茶外形的品质系数(权数)为(C)。A、30﹪B、25%C、20%D、15%
37、在下列茶类的加工工艺中,没有能使原料发酵的过程的茶类是:(A)。A、绿茶B、红茶C、黑茶D、乌龙茶38、下列茶叶中属于白茶类的是:(B)。A、君山银针B、白毫银针C、安吉白茶D、东方美人39、在下列茶的加工工艺中,属于黑茶类的是:(C)。A、发酵B、闷黄C、渥堆D、做青
40下列茶叶中享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美誉的是(B)。A、东方美人B、铁观音C、龙井茶D、祁门红茶41.下面茶叶中,成品茶不应含有芽头的是:(B)。
2/12
A、黄山毛峰B、六安瓜片C、太平猴魁D、西湖龙井42.茶叶中含有的水溶性色素是:(C)。
A、叶绿素B、叶黄素C、花青素D、类胡萝卜素
43.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红梗红叶一般是因为(A)工序出现了问题。A、杀青B、揉捻C、干燥D、采摘44.下列茶叶中属于黑茶类的是(B)。A、大红袍B、六堡茶C、凤凰单枞D、普洱生茶45.武夷岩茶具有的特色韵味,被称为(C)。A、喉韵B、音韵C、岩韵D、仙韵46.下列评茶用语中用于描述滋味的是(B)。A、清高B、鲜浓C、嫩黄D、高爽47.红碎茶滋味的浓强度主要与(C)物质有关。A、多糖类B、维生素类C、多酚类D、生物碱类
48.假设需要使用250毫升容量的审评杯对绿茶进行审评,则应称取样品的重量为(D)。A、2克B、3克C、4克D、5克
49.审评茶叶时最易感觉甜味的是舌头的(A)部位。A、舌尖B、舌背C、舌根D、舌头两侧
50、绿茶在杀青过程中采用的是“高温杀青,(A)”。A、先高后低B、先低后高C、保持高温51.下列茶叶中属于扁形的是(A)。
A、敬亭绿雪B、信阳毛尖C、涌溪火青D、南京雨花茶52、长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
A、嫩度、净杂B、色泽、整碎C、嫩度、条索D、整碎、净杂53、圆炒青按形态分为(D)等花色品种。
A、珠茶特级、一至五级B、雨茶、秀眉、贡熙C、珠茶、秀眉、碎茶D、珠茶、雨茶、秀眉、茶末
54、外形特征“色黄稍枯,尚圆略扁、有朴片”属于贡熙(D)级。
A、特级B、一级C、二级D、三级55、毛峰外形审评注重(A)。
A、色泽、嫩度B、色泽、形态C、色泽、条索D、嫩度、净度56、根据舌的的生理特点、舌根对(B)最敏感。
A、甜味B、涩味C、咸味D、酸味57、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B)。
A、35-40℃B、45-55℃C、55-65℃D、高于70℃58、标准规定特种乌龙茶出口水分不得超过(B)。
A、7.0%B、7.5%C、8.0%D、9.0%
59、抓茶一把,用力紧握,微感刺手,条无显著折断,手捻成碎片,枝梗用力折断,但梗皮不脱离,用力小时呈弯曲状,香气正常。问其含水量为(C)。
A、5%B、7%C、8%D、10%60、香气审评,茶类香应注意区别(B)。
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C、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别D、地域香与附加香20、成品茶“规格乱”的原因是(B)。
A、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
3/12
C、外形、叶底花杂D、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61、品质特点“条索较紧,色泽较深暗,香气高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完
整”属于(A)名优绿茶。A、烘青型名茶B、蒸青型名茶C、炒青形名茶D、烘炒型名茶62、扁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
A嫩度、色泽B条索、整碎C色泽、形态D条索、净杂64、在自然光充足情况下,评茶较为准确,因此干评台应位于(C)。
A、直射光照射得到的地方B、南向窗下C、北向窗下D西向窗下65、评茶室要求干燥,但不宜(D)
A、设在楼上B、地面用多孔板架空C、增设除湿机D、地面打蜡67、特级黄金桂“条索卷曲紧结,翠绿,香气清幽似桂”。请问所选用的评茶术语(B)
A、不合理B、合理C、审评标准待定D、尚无标准依据68、名优绿茶内质审评(A)为主。
A、香气、滋味B、汤色、叶底C、香气、汤色D、叶底嫩度、色泽
69、以下审评术语“外形细紧,色泽绿润,香气高锐,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最有可能描述的是(C)名优绿茶。
A、蒸青型B、烘青型C、炒青型D、半烘炒型70、名优绿茶审评方法采用(A)方法。
A、五项因子B、六项因子C、八项因子D、乌龙茶审评方法71、审评名优绿茶,宜用(B)规格审评杯。
A、110mLB、150mLC、200mLD、250mL72、龙井茶属于(C)类绿茶。
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
76、秋冬乌龙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B)做青技术。A、轻晒轻摇,发酵稍轻B、轻晒重摇,发酵稍轻C、重晒轻摇,发酵充分D、重晒重摇,发酵充分77、碧螺春属于(C)外形名茶。
A、扁形B、针形C、螺形D、片形
79、抽气充氮是保管较为先进方法,但采用该方式要求茶叶含水量为(A)否则不利贮藏。
A、2-5%B、7%C、9%D、12%
80、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绿茶标准含水量为(B)。
A、6%B、7%C、8%D、9%
1、茶汤温度低于是(D)尝味就显得迟钝、涩味加重浓度提高。
A、15℃B、20℃C、30℃D、40℃。2、(A)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A、办事公道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服务群众。4、西湖龙井具有清香属于(A)香。
A茶类香B地域香C品种香D附加香。5、凤凰单枞具有独特的蜜糖香属于(A)香。
A茶类香B、品种香C、产地香D、季节香。6、成品茶“脱档”的原因是(B)A、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C、外形、叶底花杂;D、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7、西湖龙井出现“体型肥胖,外表带茸毛,色泽灰暗或暗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D)。
4/12
A、在早春气温低时进行采摘B、茶园遮阴C、高温辉锅D、鲜叶原料问题8、洞庭碧螺春香气青香持久带(B)A、兰花香B、花果香C、栗香D、甜香。9、茶叶含水量在(A)下较耐贮藏。A、3-5%B、6~9%C、9~12%D、12%以上10、茶叶“串味”是因为茶叶具有(B)特性。A吸湿性B吸附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
11、色泽浑暗是名优绿茶的致命缺点,产生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A)A、现采现制,摊放时间过短B、干燥温度过高,时间过短C、鲜叶嫩度偏老D、杀青时多抛少闷造成失水过多12、茶汤“起釉”(不溶于茶汤而在表面漂浮的一层油状薄膜)的原因不可能是(D)A、泡茶用水含有较多的Fe3+B、泡茶用水的pH值>7C、粗老茶表层蜡质和灰尘较多D、制作过程污染机油。
13、在(A)以下,茶叶褐变现象不会发生,经一年贮存仍保持原有色泽。A、0℃B、5℃C、10℃D、15℃
14、审评名优绿茶,宜使用以下哪种审评杯容量与投茶量(A)。A、150mL,3gB、150mL,4gC、250mL,3gD、250mL,4g15、在绿茶审评中,夏秋茶与春茶在汤色上主要有什么区别(B)。A、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更黄B、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发暗发青C、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更绿D、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发红发浑16、“南风天”做茶,对铁观音的香气会产生什么影响(B)。A、易带青气B、易使香气淡薄C、能使香气更高长D、有利于兰花香的形成17、秋冬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B)做青技术A、轻晒轻摇,发酵稍轻B、轻晒重摇,发酵稍轻C、重晒轻摇,发酵充分D、重晒重摇,发酵充分18、下列(C)有碍于品茶室空气新鲜A、增设气窗B、排水管下加装U形结构C、地板打蜡D、远离实验室19、(A)适宜纸包和纸袋装茶叶A、灰藏法B、抽气充氮C、低温贮藏D、仓库贮存20、抽气或充氮是保管茶叶较先进的方法,问小包装应用(C)包装A、聚乙烯袋B、聚脂聚乙烯袋C、聚脂铝箔聚乙烯袋D、铝箔袋21、“西湖龙井”标准样分为(D)A、特、一至三级B、一至三级C、一至四级D、特一、特二、一至四级23、外形特征“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属于西湖龙井(C)级A、特三级B、一级C、二级D、三级
25、乌龙茶鲜叶在采收后,如遇下雨天则无法正常进行萎凋。这种情况下加工出的茶叶容易产生(B)A、香气淡飘B、青气味C、日晒味D、水闷味27、(D)名茶品质优异,号称“吓煞人香”A、武夷肉桂B、黄金桂C、东方美人D、洞庭碧螺春28、洞庭碧螺春属于(A)类绿茶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29、平水珠茶属于(A)类绿茶A、圆炒青B、长炒青C、扁炒青D、晒青
5/12
31、西湖龙井形成“老火糙米色”主要原因是(C)A、在早春气温低的情况下提早开采B、茶园遮荫C、辉锅工艺D、夏秋茶转制龙井32、茶汤呈“姜黄色”通常是在(A)的情况下形成的。A、C.T.C.茶加奶B、茶汤温度下降C、酶促氧化偏轻D、小叶种红茶的品质较差34、乌龙茶具有特殊的“秋香”属于(B)A、品种香B、季节香C、产地香D、附加香35、评茶时,工作人员在审评室(B)A、可以自由出入B、不宜参与评茶C、可以高声议论D、可以吸烟36、常用“扁平光滑”描述(C)扁直平坦光洁平滑的外形。A、金坛雀舌B、溧阳翠柏C、西湖龙井D、南京雨花茶37、茶汤“棕色乳状凝体”的原因是(A)。A、茶汤温度下降产生冷后浑B、C.T.C.茶加奶C、茶皂素含量较高D、茶叶茸毛含量较多38、茶样盘从审评要求应漆成(B)色A、黑色B、白色C、淡黄色D、淡咖啡色
39、为判断茶叶真实形状和色泽,审评室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宜使用(C)进行补充照明。A、氖气灯B、碘钨灯C、日光灯D、紫外线灯40、西湖龙井茶属于(C)类绿茶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晒青41、为达到光线明快,审评室墙宜刷成(D)色A、青色B、绿色C、奶黄色D、白色42、有下列(C)的人员不适合当评茶员A、口才较差B、无传染病C、色盲D、容貌一般43、审评香气,冬天要求要快的原因是(A)A、温度较低B、环境干燥C、天高气爽D、光线较弱44、云南红茶具有特殊糖香属于(C)香。A、茶类香B、品种香C、地域香D、附加香45、乌龙茶中,黄金桂如兰似桂的幽香属于(B)香。A、附加香B、品种香C、产地香D、季节香
46、若要茶叶平衡水分保持在7%,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A、45%B、60%C、70%D、85%
47、随着照明度增加,视觉疲劳下降,照明度在(B)以下效果最佳。A、500LuxB、1200LuxC、1500LuxD、1800Lux48、适合嗅香气的温度是(B)。A、30℃B、45—55℃C、55—60℃D、60℃以上。49、红碎茶的审评中,对滋味的要求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A、浓度B、强度C、鲜爽度D、甜度
50、红茶审评时,茶汤如果表现出“红艳明亮,带金圈”的特征,则说明(A)。A、茶汤中茶红素与茶黄素比例适当B、茶多酚氧化程度均匀一致C、原料以中小叶种为主D、原料以大叶种为主
6/12
51、如果红茶汤色与叶底均表现出颜色发暗,且茶汤滋味平淡。可能是因为(C)。A、鲜叶萎凋不够充分B、茶叶揉捻过重C、发酵过度D、干燥温度过高
52、绿茶具有“青草气”主要是因为下列哪种香气物质含量较多(B)。A、反式青叶醇B、顺-3-已烯醇C、芳樟醇D、香叶醇53、茶汤颜色发暗,可能是因为(D)含量较高引起的。A、叶绿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D、花青素54、绿茶茶汤最主要的呈色物质是()。A、黄酮、黄酮醇类B、花青素、花白素类C、叶绿素、叶黄素类D、黄烷醇类55、若绿茶的产地、品种、采摘时间与加工工艺完全相同,则用以下等级的原料做出的干茶,理论上儿茶素总量最高的应该是(B)。A、单芽B、一芽一叶C、一芽二叶D、一芽三叶
56、红茶茶汤中,茶红素与茶黄素的比值在(C)时,红茶品质最优良。A、2~6B、6~10C、10~15D、15~20
57、红茶的发酵就是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不断发生酶促氧化的过程。那么儿茶素在氧化过程中,下列物质生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C)。A、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B、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C、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C、茶红素、茶褐素、茶黄素58、(D)是绿茶贮藏中陈化现象的主因之一。A、芳香物质的自动挥发B、咖啡碱的自动升华C、蛋白质的自动分解D、儿茶素的自动氧化
59、以下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类,能够在茶汤中溶解,并通过“喝茶”的方式被人体摄入的是(A)。A、维生素CB、维生素EC、维生素DD、维生素A
60、以下茶叶所含有的芳香类化合物中,不具有“玫瑰花香”的是(D)。A、橙花醇B、香草醇C、香叶醇D、苯甲醇
61、在评茶术语中,能够用于描述“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的词语是(C)。A、粗壮B、粗实C、粗松D、轻飘
62、以下评茶术语中,不能用于条形绿茶外形描述的词语是(A)A、细圆B、细紧C、紧秀D、弯曲
63、以下评茶术语中,被用于描述绿茶叶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的词语是(B)。A、柔软B、开展C、摊张D、单张64、在评茶室中,下列物件不应该是白色的是(A)。A、干看台B、湿看台C、茶样盘D、审评杯碗
65、哪个词语不是用于红碎茶在加奶审评时,描述汤色时使用的术语(D)。A、姜黄B、粉红C、灰白D、浅红66、主评未评出优次时,副评(A)。A、不宜穿插参与评茶B、邀请第三者复评C、与主评评议D、主持评茶67、审评杯要求使用(A)材质。A、白瓷B、青花瓷C、紫砂D、玻璃68、有(C)情况的人员不适合当评茶员。A、口才较差B、无传染病C、色盲D、容貌一般。69、汤色审评,应区别(B)A、明亮、晦暗、混浊B、色度、亮度、清浊度
7/12
C、浓淡、深浅、持久性D、绿度、黄度、清浊度70、碧螺春属于(C)名茶。A、扁形B、针形C、螺形D、球形
73、某批铁观音对样审评,加权平均后的品质总分为95分,应定(B)级。A、特级B、一级C、二级D、三级74、闽南乌龙茶的产品分为(B)。A、铁观音、色种B、正茶、副茶C、粗茶、细茶D、茶梗、朴片76、茶叶“回潮”是因为茶叶具有(B)特性。A、吸附性B、吸湿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77、春茶的祁红具有特殊的“玫瑰香”属于(B)A品种香B季节香C产地香D茶类香
78、香气审评,在香气纯正的基础上,需要注意区别(B)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C、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分D、茶类香、地域香、附加香79、茶叶做青阶段产生红梗红叶的原因是(A)。A、茶叶在制品堆积过久,发酵过度B、杀青叶温度过低C、包揉时间过长D、鲜叶堆积过久,堆温过高80、为减少直射光对评茶的影响,评茶室宜(B)。A、坐北向南B、坐南向北C、坐东向西D、坐西向东1、评茶时,非审评工作人员在审评室(B)。A、可以自由出入B、不宜参与评茶C、可以高声议论D、可以吸烟2、茶样盘从审评要求应漆成(B)色。A、黑色B、白色C、淡黄色D、浅褐色4、冬天评茶,汤色易变的原因是(A)。A、气温降低B、空气含氧量降低C、环境干燥D、日照减少5、温度低于(A),对微有烟气一类异气的茶叶就难于鉴别。A、30℃B、25℃C、20℃D、15℃。
6、为提高嗅觉的敏锐度,嗅香气时,每个嗅香过程的最佳时间是(A)。A、2-3秒B、4-5秒C、5-6秒D、10秒以上。
7、冬天鼻腔粘膜干枯,嗅觉迟钝,在评茶前(C)有利于提高嗅觉功能。A、嗅风油精等芳香药物开窍;B、用沉香刺激嗅觉;C、用水蒸汽熏吸;D、带口罩。8、适合尝滋味的茶汤温度是(B)。A、35-40℃B、45-55℃C、55-60℃D、高于70℃。9、茶汤温度低于(D)时尝味就显得迟钝、涩味加重浓度提高。A、15℃B、20℃C、30℃D、40℃。10、“绿叶红镶边”一般指六大茶类中的(A)。A、乌龙茶B、红茶C、绿茶D、普洱茶。11、(A)茶应该具有“光、扁、平、滑”的外形特征。A、西湖龙井B、铁观音C、安吉白茶D、黄山毛峰。12、龙井茶属于(C)。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13、洞庭碧螺春属于(A)类绿茶。A、炒青B、烘青C、晒青D、蒸青。
8/12
17、在下列茶类的加工工艺中,没有使原料发酵的过程的茶类是:(A)。A、绿茶B、红茶C、黑茶D、乌龙茶18、下列茶叶中属于白茶类的是:(B)。A、君山银针B、白毫银针C、安吉白茶D、东方美人19、在下列茶的加工工艺中,属于黑茶类的是:(C)。A、发酵B、闷黄C、渥堆D、做青
20下列茶叶中享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美誉的是(B)。A、东方美人B、铁观音C、龙井茶D、祁门红茶21.下面茶叶中,成品茶不应含有芽头的是:(B)。A、黄山毛峰B、六安瓜片C、太平猴魁D、西湖龙井22.茶叶中含有的水溶性色素是:(C)。
A、叶绿素B、叶黄素C、花青素D、类胡萝卜素
23.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红梗红叶一般是因为(A)工序出现了问题。A、杀青B、揉捻C、干燥D、采摘24.下列茶叶中属于黑茶类的是(B)。A、大红袍B、六堡茶C、凤凰单枞D、普洱生茶25.武夷岩茶具有的特色韵味,被称为(C)。A、喉韵B、音韵C、岩韵D、仙韵26.下列评茶用语中用于描述滋味的是(B)。A、清高B、鲜浓C、嫩黄D、高爽27.红碎茶滋味的浓强度主要与(C)物质有关。A、多糖类B、维生素类C、多酚类D、生物碱类
28.假设需要使用250毫升容量的审评杯对绿茶进行审评,则应称取样品的重量为(D)。A、2克B、3克C、4克D、5克
29.审评茶叶时最易感觉甜味的是舌头的(A)部位。A、舌尖B、舌背C、舌根D、舌头两侧30、绿茶在杀青过程中采用的是“高温杀青,(A)”。A、先高后低B、先低后高C、保持高温31.下列茶叶中属于扁形的是(A)。
A、敬亭绿雪B、信阳毛尖C、涌溪火青D、南京雨花茶32、长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
A、嫩度、净杂B、色泽、整碎C、嫩度、条索D、整碎、净杂35、毛峰外形审评注重(A)。
A、色泽、嫩度B、色泽、形态C、色泽、条索D、嫩度、净度36、根据舌的的生理特点、舌根对(B)最敏感。
A、甜味B、涩味C、咸味D、酸味38、标准规定特种乌龙茶出口水分不得超过(B)。
A、7.0%B、7.5%C、8.0%D、9.0%
39、抓茶一把,用力紧握,微感刺手,条无显著折断,手捻成碎片,枝梗用力折断,但梗皮不脱离,用力小时呈弯曲状,香气正常。问其含水量为(C)。
A、5%B、7%C、8%D、10%40、香气审评,茶类香应注意区别(B)。
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C、春茶、夏暑茶、秋茶之别D、地域香与附加香
9/12
41、成品茶“规格乱”的原因是(B)。
A、精制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上、中、下三段茶比例不当C、外形、叶底花杂D、制作过程火温过高
42、品质特点“条索较紧,色泽较深暗,香气高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完
整”属于(A)名优绿茶。A、烘青型名茶B、蒸青型名茶C、炒青形名茶D、烘炒型名茶43、扁炒青外形审评主要看(C)
A嫩度、色泽B条索、整碎C色泽、形态D条索、净杂44、名优绿茶外形项目的品质系数为(A)。
A、30%B、25%C、15%D、10%
45、在自然光充足情况下,评茶较为准确,因此干评台应位于(C)。
A、直射光照射得到的地方B、南向窗下C、北向窗下D西向窗下46、评茶室要求干燥,但不宜(D)
A、设在楼上B、地面用多孔板架空C、增设除湿机D、地面打蜡49、名优绿茶内质审评(A)为主。
A、香气、滋味B、汤色、叶底C、香气、汤色D、叶底嫩度、色泽
50、以下审评术语“外形细紧,色泽绿润,香气高锐,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最有可能描述的是(C)名优绿茶。
A、蒸青型B、烘青型C、炒青型D、半烘炒型51、名优绿茶审评方法采用(A)方法。
A、五项因子B、六项因子C、八项因子D、乌龙茶审评方法52、审评名优绿茶,宜用(B)规格审评杯。
A、110mLB、150mLC、200mLD、250mL53、龙井茶属于(C)类绿茶。
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54、名优绿茶香气项目的品质系数(权数)为(B)。
A、30%B、25%C、15%D、10%55、乌龙茶外形的品质系数(权数)为(C)。
A、30%B、35%C、20%D、10%56、名优绿茶叶底项目的品质系数(权数)为(D)。
A、30%B、25%C、15%D、10%
57、秋冬乌龙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B)做青技术。A、轻晒轻摇,发酵稍轻B、轻晒重摇,发酵稍轻C、重晒轻摇,发酵充分D、重晒重摇,发酵充分58、碧螺春属于(C)外形名茶。
A、扁形B、针形C、螺形D、片形59、乌龙茶汤色的品质系数为(C)。
A、30%B、25%C、5%D、只作参考
60、抽气充氮是保管较为先进方法,但采用该方式要求茶叶含水量为(A)否则不利贮藏。
A、2-5%B、7%C、9%D、12%
61、毛茶收购含水分一律按规定标准计价,绿茶标准含水量为(B)。
A、6%B、7%C、8%D、9%
62、茶汤温度低于是(D)尝味就显得迟钝、涩味加重浓度提高。
A、15℃B、20℃C、30℃D、40℃。
10/12
65、西湖龙井具有清香属于(A)香。
A茶类香B地域香C品种香D附加香。66、凤凰单枞具有独特的蜜糖香属于(A)香。
A茶类香B、品种香C、产地香D、季节香。67、西湖龙井形成“老火糙米色”主要原因是(C)A、在早春气温低的情况下提早开采B、茶园遮荫C、辉锅工艺D、夏秋茶转制龙井
68、西湖龙井出现“体型肥胖,外表带茸毛,色泽灰暗或暗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D)。A、在早春气温低时进行采摘B、茶园遮阴C、高温辉锅D、鲜叶原料问题69、洞庭碧螺春香气青香持久带(B)A、兰花香B、花果香C、栗香D、甜香。70、茶叶含水量在(A)下较耐贮藏。A、3-5%B、6~9%C、9~12%D、12%以上71、茶叶“串味”是因为茶叶具有(B)特性。A吸湿性B吸附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
72、色泽浑暗是名优绿茶的致命缺点,产生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A)A、现采现制,摊放时间过短B、干燥温度过高,时间过短C、鲜叶嫩度偏老D、杀青时多抛少闷造成失水过多
73、茶汤“起釉”(不溶于茶汤而在表面漂浮的一层油状薄膜)的原因不可能是(D)A、泡茶用水含有较多的Fe3+B、泡茶用水的pH值>7C、粗老茶表层蜡质和灰尘较多D、制作过程污染机油。
74、在(A)以下,茶叶褐变现象不会发生,经一年贮存仍保持原有色泽。A、0℃B、5℃C、10℃D、15℃
75、审评名优绿茶,宜使用以下哪种审评杯容量与投茶量(A)。A、150mL,3gB、150mL,4gC、250mL,3gD、250mL,4g76、在绿茶审评中,夏秋茶与春茶在汤色上主要有什么区别(B)。A、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更黄B、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发暗发青C、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更绿D、夏秋茶通常比春茶汤色发红发浑77、“南风天”做茶,对铁观音的香气会产生什么影响(B)。A、易带青气B、易使香气淡薄C、能使香气更高长D、有利于兰花香的形成78、秋冬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B)做青技术A、轻晒轻摇,发酵稍轻B、轻晒重摇,发酵稍轻C、重晒轻摇,发酵充分D、重晒重摇,发酵充分79、下列(C)有碍于品茶室空气新鲜A、增设气窗B、排水管下加装U形结构C、地板打蜡D、远离实验室80、(A)适宜纸包和纸袋装茶叶A、灰藏法B、抽气充氮C、低温贮藏D、仓库贮存
11/12
得分评阅人
二、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满分20分。)
1、在饮料生产工艺中,速溶茶粉是制作茶饮料的原料。(√)
2、茶叶审评主要有感官审评和理化检验两种。目前国内外对茶叶品质的鉴定仍以采用感官
审评方法为主。(√
)
×)
)
3、专业审评绿茶时为标准起见宜选用玻璃杯。(
4、同种红碎茶精制后的花橙碎黄白毫(FB0P)的品质不及末茶(DUST)。(×
5、中国产茶地区广泛,按照地理划分中国茶区可以分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
和江北茶区。(√)
6、菊花、玫瑰等制成的花草茶不属于茶叶之列。(7、中国优质绿茶婺绿产自江西婺源一带。(
√)
)
√)
8、在七档制评分法中,任意单一审评因子的绝对值为3分时,则判定不合格。(√9、干茶把盘审评要求能正确判别茶叶样品的形状、整碎、净度、色泽。(√10、红茶菌是利用茶叶和糖进行发酵产生的酸性饮料。(×11、高山茶比平地茶香气浓郁。(√
)
)))
)
12、南京雨花茶的外形品质特征是“紧、细、圆、直”。(√13、“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描述的是绿茶的品质特征。(×14、绿茶加工中揉捻要遵循“轻、重、轻”的操作原则。(
√)
15、西湖龙井的外形应具有扁平光滑、茸毫满披的基本特征。(×16、绿茶的呈味物质构成,有茶黄素、茶褐素、花青素等。(×(17、洞庭碧螺春的外形应具有扁平光滑的基本特征。
×)
)
)
18、茶叶中所含的甲基蛋氨酸锍盐受热分解,生成二甲硫醚和丝氨酸。绿茶制造中形成的
微量二甲硫醚与青叶醇共存形成绿茶的“新茶香”。(√
)
19、茶叶感官审评香气时,热嗅主要是判别茶叶香气的纯异,温嗅针对茶叶香气类型,冷嗅
则用于判断香气的持久性。(
√)
20、汤色审评要求对冲泡茶叶后沥入审评碗中茶汤呈现的颜色、亮度与清浊度进行评价。汤
色绿亮的绿茶品质比汤色黄暗的好。(√
)
1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