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以尔康制药为例
院 别 经济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学生姓名 蒋洁敏 学 号 013141247 指导教师 李烨 职 称 讲师
2018 年 4 月15日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所在院别 蒋洁敏 专业 李烨 会计学 职称 经济学院 学号 013141247 讲师 诚信承诺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论文中不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不篡改研究数据,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蒋洁敏 李烨 学 号 职 称 013141247 讲师 专业班级 单 位 2014级会计学12班 河北科技学院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尔康制药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进行,首先从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入手,总结了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舞弊的动因理论,然后结合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其财务舞弊主要手段,主要表现为隐藏客户、虚增利润、虚增固定资产,继而再进一步的分析该公司出现财务舞弊主要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控制度失效、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和企业缺乏竞争能力这四方面的原因,最后针对其舞弊的原因提出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增强企业会计监督的自觉性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建议。 要求:论文撰写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通顺。撰写论文前应首先阅读相关的研究资料,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对相关理论著作要很好的把握,提高理论水平及思想深度。根据开题报告和老师提出的意见对论文提纲进行修改,确定大纲后认真撰写毕业论文。撰写论文结束后要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认真反复的修改论文,并按照要求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严格按照论文进度安排进行论文的写作。论文的格式、字数等撰写方面的要求参照《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1] 代晋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防范对策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2017. [2] 王颖驰,孟雨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40-41. [3] 隋岩.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 [4] 马媛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20-122. [5] 杨毕坤.干预与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 [6] 赵雅君.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J].纳税,2017(33):44-. [7] 于兆河,张小伟.基于GONE舞弊理论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7(06):73-78. [8] 杨凌茱.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治理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105-109. [9] 黄芳,李高奎,倪敏.业务型财务舞弊的类别及其审计思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2):-91. [10] 穆玉花,吴晨.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动因分析[J].农垦经济,2015(07):88-92. [11] 杨毕坤.农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J].南方农机,2016 (06):47-48 [12] Rasa Kanapickiene,Zivile Grundiene.The Model of Fro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Means
of Financial Ratio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13):321-327. 毕业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 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 与实习相关的选题要注意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收集相关的数据。 3. 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对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4. 认真撰写论文,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 论文定稿之后,按照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 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毕业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安排 备注 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2017-10-26至2017-11-10 完成论文的任务书。 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并完成开题答辩。 进一步查找资料,作社会调查。 撰写论文,完成第一稿,并交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阅改论文。 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并交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完成中期检查表。 修改论文,完成第三稿,并交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并返还学生,修改后立即交指导教师。 专家评阅。 毕业论文答辩。 2017-11-10至2017-11-25 2017-11-26至2018-1-10 2018-1-11至2018-1-31 2018-2-1至2018-2-14 2018-2-15至2018-2-29 2018-3-1至2018-3-15 2018-3-16至2018-4-1 2018-4-2至2018-4-15 2018-4-16至2018-4-30 2018-5-1至2018-5-15 评定学生最终论文成绩,评出院内优秀论文。 2018-5-16至2018-5-31
课题信息: 课题性质: 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 教学√ 科研□ 生产□ 其它□ 发出任务书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课题性质 毕业论文题目 蒋洁敏 李烨 学 号 职 称 013141247 讲师 课题来源 专业班级 单 位 2014级会计学12班 河北科技学院 设计□ 论文√ 科研□ 教学√ 生产□ 其它□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尔康制药为例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为了更好的对财政舞弊做出反应,包括事先的预防,舞弊的发现,还有对舞弊的治理措施等,同时我国的会计法律进一步完善也要依靠对会计舞弊原因的分析。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会计舞弊,才能真正对其进行治理,这些所有都是要基于对管理舞弊原因的研究。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目前已屡见不鲜,其范围非常大涉及到文化、经济、管理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且该种现象有愈演愈烈和逐渐蔓延的趋势,对我国国民经济正常的运转、企业的形象以及的公信力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理论,进而形成全面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使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制度更加规范化。 (2)现实意义:如何有效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市场经济国家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外频繁爆发一系列极具震撼力的重大舞弊案,如我国的银广夏、万福生科,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等,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动荡和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不仅严重危及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会计师行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Rasa Kanapickiene,Zivile Grundiene(2016)在《程序-社会和行为科学》中认为,财务比率分析是识别舞弊的简单方法之一。研究区分财务比率,其价值可能表明财务报表中的欺诈行为,而财务报表是为了提供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一个平台。因此,研究财务比率对研究财务舞弊就显示的无比重要。 Lajos Zager,Sanja Sever Malis(2016)在《审计人员在预防和发现欺诈性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和责任》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是对企业财务舞弊的一种揭露与防范措施,审计效果的好坏关系着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财务报表上有重要的作用和责任,需分析财务舞弊的内涵,揭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以及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Spyridon Repousis(2017)在《使用Beneish模型来检测希腊的公司财务报表欺诈行为》中认为,一个公司财务是否造假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出来的,根据建立的模型然后再对公司的一些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计算,为公司进行打分,当分数越高时,则表明这家公司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
通常当得出的数值大于 -2.22 时则可以认为公司有极大可能出现了财务舞弊的行为。 2.国内研究现状: 代晋玮(2017)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防范对策研究》中指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滋生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原因,内控的失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残缺等,这些从根本上影响公司日常的运作,又诸如会计师事务所的不称职,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都会诱使企业冒险实施舞弊。 王颖驰,孟雨薇(2015)在《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治理》中指出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而且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的效率,并促进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金融欺诈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就会增加欺诈发生的概率。文章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危害及财务舞弊动因进行 分析,并提出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舞弊防范策略。 隋岩(2017)在《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中指出虚假的财务信息掩盖了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严重扭曲了公司股票的真实价值。更重要的是,误导了广大投资者,特别是对中小投资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也妨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财务舞弊的动因 及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已刻不容缓。于是,对财务舞弊 案例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媛媛(2017)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中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进行内部外部原因分析,进而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力求减少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 弊行为,有利于维护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杨毕(2017)在《干预与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中指出我国对上市条件要求严格,对业绩考核的要求较高,很多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便通过财务舞弊的方式粉饰企业业绩,同时部分已上市公司为了使公司业绩更为“优秀”,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不惜通过财务舞弊的方式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 赵雅君(2017)在《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中指出财务舞弊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要想根除这一现象并不容易。所以,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能正确地判断与识别财务舞弊对公司、投资者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 于兆河,张小伟(2017)在《基于GONE舞弊理论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中指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加大管理者舞弊的贪婪力度;若控股股东为国家,则可降低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的机会;增发配股引发的财务需要越高,企业发生舞弊的风险越大;审计单位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增加企业财务舞弊暴露的可能性。 杨凌茱(2017)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治理措施研究》中任务企业内部管理措施的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到位,再加上管理层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公司董事会中拥有了过大的权利。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的双重不到位,共同导致了企业走向会计舞弊行为的极端化。 黄芳,李高奎,倪敏(2015)在《业务型财务舞弊的类别及其审计思路》中指出我国从世纪之交盛行的信息流舞弊已悄然发展到如今较隐瞒的信息流+资金流舞弊,未来或趋于更为高级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舞弊。不管舞弊形式如何变化,其目的都是虚增业绩,人为制造繁荣假象以圈取更多的现金流入,也就是说,其公司运营本身是失败的,是缺钱的,如果没有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其必将难以为继。 穆玉花,吴晨(2015)在《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动因分析》中认为在公司上市的整个环
节通常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利益行为人,如上市发起人、保荐人、会计 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为了各自利益诉求,在公司上市信息不太透明的状况下,往往选择合谋,采取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谋取公司上市,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杨毕坤(2016)在《农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中指出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由于自身行业的独特性,为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便利。通常“现金收付”和“存货盘点”是其造假的重灾区。由于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进行农产品的收购时候和出售农产品加工品的时候多采用现金进行交易,由于现金交易缺乏清晰严格的凭证,在监管不严密的情况下会计造假极易发生,且隐蔽性高。 综上所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舞弊事件多频发,关联交易手段隐蔽而且复杂,而且关联交易行为大多涉及了包括上市公司自身、审计方、证券投资者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方。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关联交易相关审计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职业谨慎性,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门化的审计策略及程序,识别并审查出上市公司存在的关联交易舞弊行为,降低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 三、研究内容 1前言 2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 2.1财务舞弊的含义 2.2财务舞弊的危害和原因 3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3.1尔康制药公司简介 3.2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 3.2.1隐藏客户 3.2.2虚增利润 3.2.3虚增固定资产 4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原因 4.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4.2内控制度失效 4.3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4.4企业缺乏竞争能力 5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2加强公司内控体系建设 5.3增强企业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5.4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6结论 四、研究方案 1.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课题运用规范的会计硏究方法 ,对尔康制药公司财务舞弊进行分析,对其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探索,最后对其审计失败提出建议。 五、进度安排 1.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完成论文的任务书,2017-10-26至2017-11-10。 2.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并完成开题答辩,2017-11-10至2017-11-25。 3.进一步查找资料,作社会调查,2017-11-26至2018-1-10。 4.撰写论文,完成第一稿,并交指导教师,2018-1-11至2018-1-31。 5.指导教师阅改论文,2018-2-1至2018-2-14。 6.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并交指导教师,2018-2-15至2018-2-29。 7.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完成中期检查表,2018-3-1至2018-3-15。 8.修改论文,完成第三稿,并交指导教师,2018-3-16至2018-4-1。 9.指导教师阅改论文,并返还学生,修改后立即交指导教师,2018-4-2至2018-4-15。 10.专家评阅,2018-4-16至2018-4-30。 11.毕业论文答辩,2018-5-1至2018-5-15。 12.评定学生最终论文成绩,评出院内优秀论文,2018-5-16至2018-5-31。 六、预期结果 通过这篇文章,预期能完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研究,引起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视,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提供借鉴 七、参考文献 [1] 代晋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防范对策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2017. [2] 王颖驰,孟雨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40-41. [3] 隋岩.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 [4] 马媛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20-122. [5] 杨毕坤.干预与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 [6] 赵雅君.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J].纳税,2017(33):44-. [7] 于兆河,张小伟.基于GONE舞弊理论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7(06):73-78. [8] 杨凌茱.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治理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105-109. [9] 黄芳,李高奎,倪敏.业务型财务舞弊的类别及其审计思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2):-91. [10] 穆玉花,吴晨.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动因分析[J].农垦经济,2015(07):88-92. [11] 杨毕坤.农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J].南方农机,2016 (06):47-48 [12] Rasa Kanapickiene,Zivile Grundiene.The Model of Fro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Means of Financial Ratio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13):321-327.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审查结果: 同 意□ 不 同 意□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系 别: 经济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姓 名: 蒋洁敏 学 号: 013141247
2015 年 4 月 15日
Rasa Kanapickiene,Zivile Grundiene在《程序-社会和行为科学》中认为,财务比率分析是识别舞弊的简单方法之一。研究区分财务比率,其价值可能表明财务报表中的欺诈行为,而财务报表是为了提供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一个平台。因此,研究财务比率对研究财务舞弊就显示的无比重要。
Lajos Zager,Sanja Sever Malis在《审计人员在预防和发现欺诈性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和责任》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是对企业财务舞弊的一种揭露与防范措施,审计效果的好坏关系着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财务报表上有重要的作用和责任,需分析财务舞弊的内涵,揭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以及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
Spyridon Repousis在《使用Beneish模型来检测希腊的公司财务报表欺诈行为》中认为,一个公司财务是否造假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出来的,根据建立的模型然后再对公司的一些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计算,为公司进行打分,当分数越高时,则表明这家公司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通常当得出的数值大于 -2.22 时则可以认为公司有极大可能出现了财务舞弊的行为。
代晋玮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防范对策研究》中指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滋生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原因,内控的失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残缺等,这些从根本上影响公司日常的运作,又诸如会计师事务所的不称职,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都会诱使企业冒险实施舞弊。
王颖驰,孟雨薇在《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治理》中指出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而且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的效率,并促进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金融欺诈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就会增加欺诈发生的概率。文章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危害及财务舞弊动因进行 分析,并提出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舞弊防范策略。
隋岩在《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中指出虚假的财务信息掩盖了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严重扭曲了公司股票的真实价值。更重要的是,误导了广大投资者,特别是对中小投资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也妨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已刻不容缓。于是,对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媛媛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中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进行内部外部原因分析,进而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力求减少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有利于维护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赵雅君在《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中指出财务舞弊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要想根除这一现象并不容易。所以,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能正确地判断与识别财务舞弊对公司、投资者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
杨凌茱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治理措施研究》中任务企业内部管理措施的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到位,再加上管理层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公司董事会中拥有了过大的权利。
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的双重不到位,共同导致了企业走向会计舞弊行为的极端化。 黄芳,李高奎,倪敏在《业务型财务舞弊的类别及其审计思路》中指出我国从世纪之交盛行的信息流舞弊已悄然发展到如今较隐瞒的信息流+资金流舞弊,未来或趋于更为高级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舞弊。不管舞弊形式如何变化,其目的都是虚增业绩,人为制造繁荣假象以圈取更多的现金流入,也就是说,其公司运营本身是失败的,是缺钱的,如果没有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其必将难以为继。
穆玉花,吴晨(2015)在《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动因分析》中认为在公司上市的整个环节通常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利益行为人,如上市发起人、保荐人、会计 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为了各自利益诉求,在公司上市信息不太透明的状况下,往往选择合谋,采取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谋取公司上市,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杨毕坤(2016)在《农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中指出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由于自身行业的独特性,为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便利。通常“现金收付”和“存货盘点”是其造假的重灾区。由于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进行农产品的收购时候和出售农产品加工品的时候多采用现金进行交易,由于现金交易缺乏清晰严格的凭证,在监管不严密的情况下会计造假极易发生,且隐蔽性高。
综上所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舞弊事件多频发,关联交易手段隐蔽而且复杂,而且关联交易行为大多涉及了包括上市公司自身、审计方、证券投资者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方。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关联交易相关审计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职业谨慎性,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门化的审计策略及程序,识别并审查出上市公司存在的关联交易舞弊行为,降低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以尔康制药为例
摘 要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行,二十一世纪以来相继爆发了多起重大的财务舞弊事件,如美国的世通、安然,中国的银广夏、万福生科,从而促使大众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也为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提供动力。本文首先对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包括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动因及危害,然后对尔康制药公司财务舞弊手段进行具体分析,如虚增利润、固定资产,隐藏客户等手段,再得出具体原因,即为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制度的失效,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企业缺乏竞争能力。最后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增强企业会计监督的自觉性以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尔康制药;财务分析
ABSTRACT
Sinc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the medium of company economic signals, financial fraud, the ru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have erupted in several major financial fraud events, such as WorldCom,The United States enron, China's abandonment,Wanfu Biotechlogy,Thus prompting the public to conduct continuou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uditing standards to provide power.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fraud, includ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financial fraud, motivation and harm, and then analyzes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of erkang pharmaceutical company, such as inflated profits, fixed assets, hidden customers and other means, and then come to the specific reasons, that is, the company's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not perfect,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enterprises lack the consciousness of accounting supervision, the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s huge.At la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Erkang pharmaceutical; Financial Analysis
目 录
1前 言 ............................................................................................................................................................... 1 2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 ....................................................................................................................................... 1 2.1财务舞弊的概念 ............................................................................................................................................ 1 2.2财务舞弊的动因 ............................................................................................................................................ 1 2.3财务舞弊的危害 ............................................................................................................................................ 2 3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2 3.1尔康制药公司简介 ........................................................................................................................................ 2 3.2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 ................................................................................................................................ 3 3.2.1隐藏客户 ..................................................................................................................................................... 3 3.2.2虚构利润 ..................................................................................................................................................... 3 3.2.3虚增固定资产 ............................................................................................................................................. 4 4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原因 ................................................................................................................................... 5 4.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5 4.2内控制度失效 ................................................................................................................................................ 5 4.3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 6 4.4企业缺乏竞争能力 ........................................................................................................................................ 6 5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 7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7 5.2加强内部控制体系 ........................................................................................................................................ 7 5.3增强企业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 7 5.4增强企业竞争能力…………………………………………………………………………………………..8 6 结 论 .............................................................................................................................................................. 8 参考文献 .............................................................................................................................................................. 9 致 谢 ..............................................................................................................................................................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1前 言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前进着,我国的上市企业数量不断的增加,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所获取的利润也随之上升,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加剧。如企业的规模扩大会引起资金结构不完整的问题,尔康制药自上市以后,不断的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资金投入,利润也逐年上升,但投入的资金与产出的利润并不成正比,企业为了要掩盖这一系列负面问题,就采取一定的手段对数据进行人为的掩盖和改变,最后演变成了财务舞弊。财务舞弊的危害是巨大的,如果一个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财务舞弊就会对投资者,消费者等财务信息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其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分析财务舞弊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减少这种情况发生,这是我国上市企业在审计方面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
2.1财务舞弊的概念
财务舞弊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在不同的发展期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于财务舞弊的解释也就特别的繁杂。但这些解释可归纳为: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对财务数据进行人为的、不正当的修改、掩盖等手段,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或回报,因为通常来说,财务舞弊的直接影响者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因为使用者会针对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如投资者根据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投资,客户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决定是否与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等。
2.2 财务舞弊的动因
国际上关于财务舞弊的动因主要有四大理论:冰山理论、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冰山理论:冰山理论通常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海上部分和海平面下部分。海上部分就只是指公众从表面上就能看见的部分,属于结构、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海平面下的部分,是属于更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人们主观的、个性化的问题,更加具有复杂多变性,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三角理论:三角理论将引起财务舞弊的主要因数分为三种,即机会、动机和借口,这三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机会是指企业财务舞弊的机遇,例如相关的改变给企业掩盖财务数据带来便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财务漏洞,企业会将这种机会作为提高盈利的一种手段。动机是指企业进行财务舞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即目标,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为了提高自身所获收益,以及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而增加投资回报。借口是动机和机会的基础,简而言之就是企业为了财务舞弊寻找的看是合理的理由,但若根据法规来推论,这种理由就是完全不合理的。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GONE理论:GONE理论是西方对财务舞弊风险因素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把舞弊的诱因分成四种: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当中的“贪婪”和“需要”是与个人行为有关,“机会”和“暴露”则更多的与组织环境有关。“机会”是通过潜在的舞弊者在组织中所掌握的一定权力所表现出来的,诱发着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为舞弊提供途径和手段,并且这种“机会”是不能发生转变的。“暴露”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舞弊行为可能被发现和揭露的特性;二是对舞弊者惩罚力度和深度,它将影响舞弊者事前判断是否实施舞弊的决定。“贪婪”主要是指人个体的特性,道德价值观念低下。“需要”则是舞弊发生的实际需求。
风险因子理论:此理论认为财务舞弊风险主要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一般风险因子是指引发企业财务舞弊的常规因素,这种常规因素不外乎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润,而获得较多的利润是大多数企业的追求目标。个别风险因子是指企业由于自身原因而进行财务舞弊的因数。因此,这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2.3 财务舞弊的危害
财务舞弊作为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必然是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其危害是不可计量的。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舞弊的风险也不断上升,危害也影响更加的广大。财务舞弊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企业舞弊被查出后,企业不再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还可能打击到投资者,使投资者对整个经济形势失去信心,由此不在贸然进行投资,对该企业持观望态度。其次,财务舞弊对本企业影响也是巨大的,投资者对该企业失去信心后,不再对该企业进行投资,企业将面临资金困难的窘境;客户也对企业不再信任,公司的销售以及采买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威胁。最后,经济是立国之本,影响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越是大型的企业对经济的影响 力就越大,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使国家经济秩序混乱,而经济的混乱会造成国家政局的不稳,不利于国家平稳的发展。因此,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是巨大的,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是必要的,我们通过对财务舞弊的不断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和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
3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3.1尔康制药公司简介
尔康制药成立于2003年,位于湖南省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自成立以来专业做药辅生产,是国内同类型企业中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27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作为药用辅料第一家上市企业,这是尔康公司无比的荣耀。自上市以后,尔康制药净利润节节攀升,一举从2011年的1.09亿元,迅猛增至2016年的1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09%。
在尔康制药净利润节节攀升时,尔康药业于2017年5月9被爆涉嫌财务舞弊,尔康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制药被亮起了红灯,公司股票当日就跌停。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个开端,在5月10日时公司就被迫进行停牌自查;于5月11日收到深交所向其下发关注函,要求尔康制药就被质疑的虚增利润和固定资产做出回应;紧接着尔康制药于2017年8月8日收到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对尔康制药涉嫌财务舞弊立案稽查。
3.2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
3.2.1隐藏客户
销售是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而销售又是靠招揽客户为依靠的,大客户就是整个公司最主要的依靠。在上市公司中,并不需要公布自己的客户名称,尔康制药也不例外,但这都是以公司诚信、依法经营为前提的。而尔康制药却在已经被立案调查的背景下,同时也收到深交所明确要求列出客户名称的问询函时,坚持对客户资料进行保密,如此的畏畏缩缩、藏着掖着只能是表明尔康公司心中有鬼,不敢把公司的实际情况公之于众,不能自证清白。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尔康制药前三的种类:第一,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第二,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包含在成品药范围内);第三,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包含在成品药范围内)。通过尔康制药公司的财务报告并结合深交所发布的各种数据来看,公司最大的五个客户分别有2.34亿元、2.27亿元、1.58亿元、1.01亿元和7628亿元的销售额,而公司销售收入的前两大类分别有1.58亿元和1.01亿元的销售额,因此,公司的前两大客户,均不是出于公司销售收入的前两大类,而是属于尔康制药公司其他营业收入部分,因此,因此,公司的前两大客户,均不是出于公司销售收入的前两大类,而是属于尔康制药公司其他营业收入部分,因此,可以看出尔康制药2016年的前两大客户是非常让人怀疑的,这两大客户是否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存在的话又是什么业务能有如此高的收入,这都是尔康制药的可疑之处。
而2015年的数据更加令人吃惊,尔康制药前五大客户分别为2.02亿元、8875亿元、59亿元、5220亿元和4619亿元的销售额,但其收入的第一大类的销售额为4619亿元,因此,公司的前四大客户都是未知的,对比2016年的数据,2015年的数据更加模糊不清,而尔康制药的财务状况更加令人生疑。 3.2.2虚构利润
尔康制药虚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柬埔寨子公司的18万吨木薯淀粉生产项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截止到2014年3月底为止,该公司木薯淀粉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该年共计获得净利润1616.88万元;而又用仅一年的时间就让投资未超过1.35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到了2016年,这个数据更是达到了6.11亿元,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数字,这也占据了该公司净利润的60.04%。对此,对于这个木薯淀粉项目,我们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制作了一个关于这18万吨木薯淀粉的利润明细表,其中,我们假设这18万吨木薯淀粉满额完成,而且除了木薯淀粉以外,还有副产品木薯渣3.4万吨,详细的情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况如表1 。
表1 收入利润构成明细
产品 木薯淀粉 木薯渣 合计
销售收入(万元) 50400 2880 53280
利润总额(万元) 53 936 6290
根据表1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尔康制药公司虚增利润是通过虚增收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较少相应的制药成本。在尔康药业公布的自查报告中显示,在2016年的财务报告中存在重大差错,预计将减少2.11亿元的净利润。再相比较同类制药公司收入,尔康制药公司收入年增长率过高,已超过正常发展水平,又由于近年来新兴的同类制药公司比例上升,竞争加剧,尔康制药公司的收入不可能增长的这么快速,这就充分说明了尔康制药公司通过虚增收入来提高公司利润。 3.2.3 虚增固定资产
再怎么高明的造假手段都会留下痕迹,尔康制药近几年固定资产的账面是一路飞驰的增长,从2014年到2016年就从7.09亿(净值)增长到17.66亿(净值),共计增长了9.57亿。凶猛的固定资产增长中,有绝大部分都是从在建工程中转入的,在2015年增加的6.亿固定资产中就有6.67亿是从在建工程中转入的,2016年的5.亿中5.39亿是从在建工程中转入的,每年如此高的在建工程也就了造成了固定资产增长如此迅猛。此外,为了更好的突出尔康制药固定资产的异常,我们选取了几个化学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和尔康制药一样做纯正药辅生意的山河药辅,对比其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在总资产的占比,如表2所示。
表2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单位:元 公司
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净额
尔康制药 山河药铺 恒瑞医药 康弘药业 济川制药 信立泰
2,0,776,498.79 129,970,443.22 2,473,941,666.85 537,591,965.59 1,692,440,431.30 1,081,711,709.61
5,653,240,565.45 512,849,856.37 14,330,058,666.57 3,758,156,521.56 4,987,611,657.78 6,534,139,156.98
44.85% 25.34% 17.11% 14.33% 33.% 16.78%
总资产金额
占比
从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对比化学制药的其他企业,尔康制药的固定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例是特别的高的,这么高的固定资产占比,总是会让人们心生疑惑的;而对比其同类型的山河药辅,尔康制药也远远高出其将近20%,这是一个让人吃惊和怀疑的数字,也从侧面印证了其有虚增固定资产的嫌疑。
再从固定资产的类别来看,这其中的大部分都属于房屋建筑物,从2014年到2016年年末的房屋建筑物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9.7%、71.01%、72.32%。从中我们可以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看出从2015年开始,该公司的房屋建筑物增长更加的迅速,2015年增长了5.55亿,2016年增加了4.02亿,两年合计就增长了9.57亿,更别提还有尚未结转的。而且这家公司近两年的的房屋建筑物资产在固定资产中所占额均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么多的房屋建筑资产,必然会交不少的房产税,但经一系类的对比查证,尔康制药的房产税发生额与其实际房产金额是无法匹配的,面对尔康制药的实际房产金额的异常,我们更加怀疑其有虚增固定资产的嫌疑。
4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原因
4.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上市企业的所有权和实际控制权归股东大会所有,实行三权分 立,股东大会拥有着企业的所有权,董事会拥有着企业的经营权,监事会拥有着企业的监督权,此三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平衡内部治理机构然。而尔康制药的治理机制并不健全,首先,尔康制药的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尔康制药的股权集中,一股独大,帅放文在尔康制药尚未被爆出财务问题之前持有该公司45.69%的股权,具有尔康制药的的实际控制权,股东大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董事会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尔康制药公司的外部董事的人数过少,董事会被内部所控制,经营权容易被个人的意志所转移,容易被高层管理所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私利。监事会主要是对公司各的管理层进行监督,维护股东的利益,而尔康制药的监事会并未对股东利益进行维护,在利益取向上,也与公司管理层较为一致,使得公司的治理结构失去平衡,破坏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得公司被大股东控制,影响公司的发展。而且尔康制药公司奖惩约束制度不完善,没有针对企业员工出台具体的奖惩约束机制,如销售部门员工销售额上升但工资却还是普通级别,这样就无法激励员工做出更大的努力。
4.2内控制度失效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防止会计舞弊,而内控制度失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制定的,对于不经常发生的业务,企业并没有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自然也无法对其形成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审计。近几年年来看,尔康公司不仅再向发展精细化管理转型,积极拓展改良性淀粉等新型业务;同时也发展着境外业务,众多的海外子公司建立起来。因此,企业面临着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之间的各种信息能否及时和准确的传递的新问题。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会引起经营业务的改变,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新形成的业务正常审计,甚至有可能失效。通过尔康制药的自查报告可以看出,尔康制药其与境外柬埔寨子公司的的信息交流不够及时和准确。
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公司有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新型业务时,应更加的注意其动态,一旦发现新型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异常事项,应及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监事会进行报告,及时的对该异常进行修改。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如果没有全面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无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正常的审计,也就无法得出可靠的财务报表。综上所述,尔康制药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和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为其财务舞弊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4.3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在企业中会计监督是企业会计制度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企业会计监督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自觉性。企业所聘请的会计人员按理是为了企业而服务的,但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聘请,以及会计人员的薪资都是由企业的管理管理者所决定的,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服务的,终而,面对企业最后的经营成果,经营管理者会为了满足企业所有者对利益的追求,在经营活动中,当企业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的时候,往往会为了片面的追求更好的经营活动,从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继而干预经营成果,容易出现经营者说多少就是多少的情况,进而削弱了企业会计制度的自觉性。而对于企业的外部监督,各监督机制之间不仅标准不统一,而且在管理上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目的,不能有效的进行结合,从而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再监督作用。在尔康制药中,大股东帅放文控制着整个企业,从而导致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很好的行使职能,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不能过多的参与,面对企业不合法的财务行为,为了不被领导者所排挤,明哲保身,从而对不合法财务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4.4企业缺乏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制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结构也不断扩展,国内药用辅料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外的医药企业也不断的加大对中国药用企业的投资,纷纷竞争中国市场,加快药企实施经济全球化战略,这就使得国内药辅企业将面临更加巨大竞争压力。在这巨大的竞争中,上市公司想要持续立足在行业内,只能不断的创新、前进,保证品质,提升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扩大经营规模,保持市场占有率。扩大规模则需要资金的注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发行股票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而公司是靠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来吸引投资者投资的,尔康制药在这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选择通过虚增收入以及虚增固定资产来粉饰报表,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以提升市场对尔康制药的估值,从而吸引广大投资者的注意,最后达到融资以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所以,在越来越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前,很可能成为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的借口,从而推动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成为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诱因。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5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我国各行业中类似于尔康制药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的公司大量存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隐患,因此公司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首先,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而设置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应各司其职,明确自身的职责,弄清自身的位置,进而才能履行自身的义务以及享受自身的权利。其次,改善人员构成,起监督作用的部门不得兼任其他职务,把权利和责任分开,形成平衡和制约机制,充分的利用相互制衡的原则,不给舞弊的发生留取机会,把舞弊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最后,还应加强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思想上杜绝会计舞弊,如建立经营奖惩机制,积极的竞争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得企业换发新的生机。在我国各行业中类似于尔康制药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的公司大量存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隐患,因此公司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公司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公司的制度,并按照制度对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避免股权集中化的形成。
5.2加强内部控制体系
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首先要建立内部防范的根基,针对上市公司的不同点与现实情况完善本身的内部防范措施,为防止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的出现做好充分的准备。要阻止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一定要从根拔起,健全公司的内部制度,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公司的内部监督。只有从以上重点严格把关才能真正的实施有效的管理,从根本上预防财务舞弊的发生。然后完善公司管理机制,上市公司的管理体系如果存在漏洞无非是给作弊者提供了作弊的有利契机,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就能预防或者杜绝财务舞弊的发生。如上文所提到的因为新业务的开发就可能会对公司现有的内控制度造成冲击,使得内控制度失去效用,企业也可能利用这个漏洞进行财务舞弊。同时,有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后,还需注重对其建立的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果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话,同样会舞弊情况的发生,因此应该在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了良好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助力,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5.3增强企业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面对企业会计监督自觉性不高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三方面入手解决。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从公司方面,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从而保障各种财务行为的合法、合理,继而对于经营管理者也应学会适当的放权,使得会计工作者,以及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能更好的行使其职能,能对经营活动做出如实的账务,更好的对经营成果做出反应,引导公司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是公司会计工作人员以及内部审计机构方面,会计人员应如实的对公司发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结果进行记载,能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而企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业内部的审计机构也应做好监督的义务,对于不恰当的财务行为予以指出并勒令财务人员进行改正,使得其监督的职能得到强化。最后,是社会大众方面,各方面的监督应该更加的配合和加强,使得外部监督发挥出一加一大于而的作用,其中会计师事务所是首当其冲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会对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因此,当会计师事务所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问题的应马上向企业反映,企业对此再进行核实和更正。
5.4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面对越来越巨大的竞争压力,使得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加的困难,因此,就会有不少管理者想通过财务舞弊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从而增大公司自身的竞争能力,但这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的发展也只是假象,最后使得企业的竞争力足渐减弱,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正常手段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得企业在此本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以尔康制药这样的药用辅料企业而言,国内大多数这样的企业只是停留在生产销售仿制产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产品的附加值也低,而且市场具有盲目性,大多数企业是看着什么挣钱就生产什么,就可能造成重复生产严重,产能过剩,最后造成企业在该行业竞争力薄弱。因此,以尔康制药为例,想要增强竞争能力,就得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性产业化技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产业向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以增强产品活力,能及时的跟上和满足生产需求,从而稳固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要找准关键,通过不正当手段提升竞争能力的,也只能是一时的风光,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通过正常手段来提升竞争能力,也能避免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6结 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我们整个时代的一个难题,通过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案例,我们不断地了解着、认识着、探索着这个难题。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财务舞弊,找到避免或减少财务舞弊发生的方法,从而使经济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从论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防御要从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师事务所以及法制监管这四方面统一协调、全面改革,才能有效的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尔康制药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既不是有史以来财务舞弊的第一案例,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因此,希望我国各公司能从尔康制药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中吸取一定的教训,同时希望能够引发社会各界对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视,使得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此案例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警惕性,有助于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进步。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代晋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防范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2] 王颖驰,孟雨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40-41. [3] 隋岩.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
[4] 马媛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20-122. [5] 杨毕坤.干预与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 [6] 赵雅君.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J].纳税,2017(33):44-.
[7] 于兆河,张小伟.基于GONE舞弊理论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7(06):73-78. [8] 杨凌茱.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治理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107.
[9] 黄芳,李高奎,倪敏.业务型财务舞弊的类别及其审计思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2):-91. [10] 穆玉花,吴晨.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动因分析[J].农垦经济,2015(07):88-92. [11] 杨毕坤.农业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为例[J].南方农机,2016 (06):47-48
[12] Rasa Kanapickiene.Zivile Grundiene.The Model of Fro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Means of Financial Ratio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13):321-327.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致 谢
我们感叹时光的流逝,在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度过了四年的学习时光,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会计专业的各方面知识,我们感恩着老师、感谢着同学、感激着舍友从他们身上,不仅仅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的成论文的写作。
我感恩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济学院的所有老师们,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会计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而且还使我能够将学习的课本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我感谢在大学期间给我很多帮助的同学,在四年的学习生活里,他们不仅仅在学习上,也在日常生活中给我无私帮助,此次撰写论文,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我感激着我大学中给我温暖和爱的舍友,我们情如姐妹,一起度过的我们人生最好的年华,感激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你们。最后再次感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给了我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系 别: 经济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姓 名: 蒋洁敏 学 号: 013141247
2015 年 4 月15 日
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财务报表欺诈检测模型的财务比率分析
摘要:财务比率分析是识别欺诈的简单方法之一。理论调查表明,在科学文献中,对财务比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哪些财务报表比率对公司执行经理和雇员实施欺诈的动机最为敏感。实证研究包括以下分析: 40套舞弊财务报表和125套非舞弊财务报表(对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无条件审计报告)。研究的目的是区分财务比率,财务比率的值可以指示财务状况中的欺诈行为。此外,还建立了财务报表欺诈检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这项研究是立陶宛第一项此类实证研究。 关键词:欺诈检测;财务报表;财务比率。
1、介绍
编制财务报表是为了公允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其原因是公司所有人、投资者、债权人、机构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就公司的发展作出决定。但是,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管理部门处于独特的地位,可以进行欺诈,因为管理部门有能力操纵会计记录和编制欺诈性财务报表,从而凌驾于本来看来有效运作的控制措施之上。因此,有必要对财务报表欺诈检测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在会计和审计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下从审计的角度分析财务报表中欺诈的情况,识别欺诈风险因素并评估欺诈风险。在信息学、会计学和审计的跨学科科学著作中,对有助于发现财务报表中欺诈行为的模型的分析非常复杂,并以审计过程为导向。但最终,对于财务报表中的欺诈检测问题通常在审计过程中进行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论文没有充分的为财务报表外部用户设计的模型进行分析,例如为投资者审查财务报表是否存在欺诈行为的债权人设计的模型。财务比率分析是识别欺诈的简单方法之一。这一相关问题由外国科学家提出和研究,但在立陶宛这种研究是不够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财务报表舞弊检测的财务比率模型 (以立陶宛为例)。
该理论研究调查财务报表中的欺诈行为以及通过财务比率检测欺诈行为的可能性。分析研究涉及被调查公司的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在研究中,采用统计方法选择财务报表中显示欺诈信息的财务比率,并研究logistic回归模型在欺诈检测中的应用可能性,选择了最合适的欺诈检测模型。
2、财务比率在欺诈检测中的应用
在研究中( 弗瑞兹,1991年;史崔特,1991年;帕瑞甚,1995年;威尔斯,1997年;范宁-考格尔,1998年;贝尼什,1999年;斯帕齐,2002年;莱纳德和阿拉姆,2009年;拉维桑卡尔,2011 )比率分析被选为确定欺诈的方法之一。经过理论研究,将科学文献中使用的财务报表比率分为5组和5个子组。这证实了不同的学者选择不同的财务比率进行欺诈调查。
财务困难可能是管理人员从事欺诈活动的动机。据Fanning & Cogger ( 1998年),基尔库克( 2007年),拉维桑卡尔( 2011年) 说,较高的债务水平也可能增加财务报表欺诈的可能性。以下比率主要用于欺诈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债务总额与总资产之比或负债总额与总资产(TL/TA)之比(Lenard&Alam,2009 );总负债与权益比率(TD/Eq)等。较
低的流动性可能会激励经理参与欺诈性财务报表,流动性主要通过流动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WC/TA)、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CA/CL)来衡量。
文献资料表明,使用财务比率来确定虚假陈述,财务报告是一种方便而直接的方法。然而,出现了解释结果的问题,即财务比率的价值表明报告是欺诈性的。
3、研究财务比率的方法
数据收集,通过分析40份欺诈性(实验组)财务报表和125份非欺诈性(对照组)财务报表进行了研究。需要非欺诈性财务报表项目的数值,以确定欺诈性财务报表与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之间的差异。
研究成果,在研究的第一个实证阶段,目的是检验所有相关财务比率,并在理论部分进行分析,用于欺诈检测的确定。研究共分析了51个财务比率。每个财务比率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进行审查。
在选择统计测试之前,必须验证数据是否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检验正态性的主要方法是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如Kolmogorov-Smirnov测试的结果是显著的。
如果违反了正态性假设,我们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得出零假H0:财务比率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的分布是相等的H0被拒绝,如p<=0.05,则财务比率的分布不相等。
如果正态性假设是有效的,我们使用t检验。首先利用Levene检验对方差的相等性进行评价。然后验证了平均值相等的假设。两样本假设test:零假设H0:财务比率均值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没有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虚假陈述的可能性,采用了用于确定欺诈性陈述的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形成的研究版本如下: (1)模型中包含所有选定的自变量;(2)首先应用前向方法设置常数,然后逐步包含与因变量具有强相关性的自变量。
4、实证结果与讨论
财务比率的选择,Kolmogorov-Smirnov测试的结果报告说,这六个财务比率来自正态分布的人口。因此,用t检验对这些比值进行了探讨,用曼惠特尼U检验探讨了其它比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对研究工作中提出的欺诈敏感比率进行分析后,确定在调查的欺诈敏感比率在51个中有32个符合。
(1a)盈利率(销售回报):毛利对销售(GP/SAL)、营业利润对销售(OP/SAL)比率。同时,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报表中,EBIT与销售(EBIT/SAL)、净利润与销售(NP/SAL )等比率在统计上没有差异,而净利润与毛利(NP/GP)比率则表明存在欺诈行为。它表明,销售、销售成本或营业费用不是通常业务的典型,而是在财务报表中列出的。
(1b)盈利率(投资回报) :毛利对总资产(GP/TA)、EBT对股本(EBT/Eq)、净利润对股本(ROE)比率。
(2)流动性比率:存货对流动负债(INV/CL)、现金对负债总额(CACH/TL)、现金对流动负债(CACH/CL)比率。
(3)偿付能力比率:本集团所有比率(负债与权益总额(TL/Eq )比率除外)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均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4)活动比率:该组的所有比率(库存与销售(INV/SAL )、销售成本与库存(CS/INV)
比率,即定义库存周转的比率除外)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显示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5a)结构比率(总资产结构比率) :本集团的所有比率(应收账款与总资产(REC/TA)比率除外)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均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5b)结构比率(流动资产结构比率)。调查了该组的两个比率:存货与流动资产(INV/CA)比率、现金与流动资产(CA)比率。它们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方面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有趣的是,该公司的库存结构在总资产和流动资产上都有所不同。
(5c)结构比率(财产结构比率) :定义留存收益在总资产或财产中所占份额的比率在统计上没有不同。与此同时,流动负债与负债总额(CL/TL)的比率存在显著差异。
财务报表舞弊检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欺诈分类模型。在第一阶段,示范财务比率中包括以下各项,这些比率在欺诈性和非欺诈性财务报表中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确定了此类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这些模型无法使用,必须加以改进。在研究的第二阶段,采用正向方法,首先确定常数,然后逐步将自变量纳入模型,即与因变量有强相关关系的财务报表。
5、结论
在研究论文中,对财务比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财务报表中对欺诈最敏感的比率,即公司经理和雇员实施欺诈的动机。调查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欺诈行为都是为了表明公司持续增长并满足义务条件。文学资料提供了广泛的这种比率。理论分析表明,对盈利能力、流动性、活动和结构比率的分析最为频繁。
在实证研究中对51个财务比率进行了调查。区分了财务比率,这些比率的值可以表明财务报表中存在欺诈行为。建立了基于财务比率的财务报表舞弊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所设计的模型可供财务报表信息的外部用户进行投资决策和公司评价时使用。
拉莎·康珀克尼 兹维乐·固丁尼 2015年4月
外文原文
The Model of Fra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Means of Financial Ratios
Abstract:Analysis of financial ratios is one of those simple methods to identify frauds. Theoretical survey revealed that,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financial ratios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designate which ratio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the most sensitive in relation with the motifs of executive managers and employees of companies to commit frauds. Empirical study included the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1、40 sets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2、 125 sets of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unconditional audit report was issued for the se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se companie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distinguish financial ratios, the values of which could indicate the fraud in financeastatements. Moreover,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f fra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search is unique for being the first empirical study of its type in Lithuania. Keywords: Fraud detection;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ncial ratios
1.Introduction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drawn to present fair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cash flows of the company. The reason for that is that the owners of companies, investors, creditors,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make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 management is in a unique position to perpetrate fraud because of management’s ability to manipulate accounting records and prepare 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overriding controls that otherwise appear to be operating effectively.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analys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fra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 works the detection of frau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most cases is analy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t – fraud risk factors are identified and fraud risk is assessed. I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works of informatics, accounting and audit the analysis of models that could help detect frau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very complex and oriented towards the audit process. The problem of frau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also researched.This notwithstanding, issues of fraud detection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usually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audit.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models designed for the external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analysed in scientific papers insufficiently, for investors, creditors who examin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fraud. Analysis of financial ratios is one of those simple methods to identify frauds. This relevant issue is dealt by foreign scientists, but such studies are insufficient in Lithuania.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develop the model of fra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means of financial ratios (case of Lithuania).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vestigates frauds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possibilities to detect frauds by means of financial ratios.The analytical study deals with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surveyed companies. During the study (1)financial ratios exhibiting information about frau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were selected by applying statistical methods; (2)model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egard to possibility of their use for fraud detection and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l for fraud detection was selected.
2. The use of financial ratios in fraud detection
In research studies (Feroz et al., 1991; Stice et al., 1991; Persons, 1995; Wells, 1997; Fanning & Cogger, 1998; Beneish, 1999; Spathis et al., 2002; Lenard & Alam, 2009; Ravisankar et al., 2011) the analysis of ratios is chosen as one of the methods to determine fraud. After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ratios used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were grouped into 5 groups and subgroup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ratios . This confirms that different scholars choose different financial ratios for fraud investigatio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may be motivation for managers to engage in fraudulent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Fanning & Cogger (1998), Kirkos et el. (2007), Ravisankar et al. (2011), the higher levels of debt ma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too. The following ratios are mostly used in research works with regard to fraud detection: the total debt to total assets (TD/TA) ratio or the total liabilities to total assets (TL/TA) ratio (Lenard & Alam, 2009); the total debt to equity (TD/Eq) ratio. Lower liquidity may be an incentive for managers to engage in 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Mostly liquidity is measured by the working capital to total assets (WC/TA), the current assets to current liabilities (CA/CL) ratio.
The literary references indicate that usage of the financial ratios for determining the fraudulent statements of financial reports is a convenient and straightforward means. However, the problem of interpreting the result interpretation arises, what value of financial ratio indicates that the reports are fraudulent.
3.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by analysing 40 fraudulent (experimental group)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125 non-fraudulent (control group) financial statements. Numerical values of the items of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requir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Investigation period: 1998-2009.
Performance of research,In the first empirical stage of research the aim was to test all the relative financial ratios, the analysis of which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heoretical part and which are used in the fraud detection determination. In total 51 financial ratios are analysed in the research. Each financial ratio is examined in the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Before choosing a statistical test, it is necessary to verify that data are drawn from a normally-distributed population. The main tes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normality are
Kolmogorov-Smirnov (K-S) test. If the results of th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are significant the data is from a non-normally distributed population.
If the assumption of normality has been violated, we use the Mann-Whitney U test. The null hypothesis H0 is drawn: the distributions of financial ratio in the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equal. H0 is rejected, distributions of financial ratio are not equal if p < ĮĮ = 0.05).
If the assumption of normality is valid, we use the t-test. Firstly the equality of variances is evaluated using Levene’s Test. Then the hypothesis of equality of averages is verified. Hypotheses for independent two-sample ttest: Null hypothesis H0: financial ratio means do not differ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possibility to apply the model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determining the fraudulent statements are investigated further. The model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determining the fraudulent statements have been applied by Perols , The investigated versions of model formation are as follows:(1)all selected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2)firstly, applying the forward methods, the constants are set, after that,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having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a dependant variable are gradually included.
4. Empiric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election of financial ratios. The results of th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have reported that the six financial ratios come from a normally-distributed population. Therefore, these ratios are explored with the t-test. Other ratios are explored with the Mann Whitney U test. The analysis of research results lead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after the analysis of fraud-sensitive ratios presented in research work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51 of investigated fraudsensitive ratios 32 proved to be efficient in Lithuanian companies.
(1a)Profitability ratios (Return of sales): the gross profit to sales (GP/SAL), the operating profit to sales (OP/SAL) ratios. Meanwhile, such ratios as the EBIT to sales (EBIT/SAL), the net profit to sales (NP/SAL) do not differ statistically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statements, whereas the net profit to gross profit (NP/GP) ratio indicate the fraud. It shows that sales, cost of sales or operating expenses, which are not typical of usual business, are show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1b) Profitability ratios (Return of Investment): the Gross profit to Total assets (GP/TA), the EBT to equity (EBT/Eq), the net profit to equity (ROE) ratios.
(2) Liquidity ratios: the inventories to current liabilities (INV/CL), the cash to total liabilities (CACH/TL), the cash to current liabilities (CACH/CL) ratios.
(3) Solvency ratios: All ratios of this group (except for the total liabilities to equity (TL/Eq) ratio)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4) Activity ratios: All ratios of this group (except for the inventories to sales (INV/SAL), the cost of sales to inventories (CS/INV) ratios, i.e., ratios defining inventory turns)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5a) Structure ratios (Total assets structure ratios): All ratios of this group (except for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to total assets (REC/TA) ratio)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5b) Structure ratios (Current assets structure ratios). Two ratios of this group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ventories to current assets (INV/CA), the cash to current assets (CASH/CA) ratios. They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Interestingly, inventory structure is different both in total assets and in current assets of the company.
(5c) Structure ratios (Property structure ratios): Ratios defining the share of retained earnings in total assets or property is not a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ratio. Meanwhile, the Current liabilities to Total liabilities (CL/TL) ratio differ significantl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f fraud dete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in creation of fraud classification model. During first stage, the following was included in the model financial ratios that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audulent and non-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multicollinearity problem exists in such models. Therefore, these models cannot be used and they have to be improved.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research, the forward method was applied, as initially the constants are determined and later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gradually included into the models, i.e., financial statements with a strong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to the dependent variable.
5.Conclusions In research papers, financial ratios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ost fraud-sensitive ratio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with regard to company managers’ and employees’ motivation to commit fraud. It was found out that in most cases fraud is committed to show that the company keeps growing and to fulfil obligational conditions. Literary sources offer a wide range of such ratios.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fitability, liquidity, activity and structure ratios are analysed most often.
51 financial ratio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Financial ratios, the values of which could indicate about frau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were distinguished.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frau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the basis of financial ratios. The designed model can be used by external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information when making decisions for investment and company evaluation.
Rasa Kanapeckiene Zivile Grundiene April 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