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地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郑州市双桥污水处理厂厂外配套管网

---污水进厂干管工程

施工用电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用电设计…………………………………………… 1 四、用电分布及计算…………………………………… 2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0 六、安全用电组织措施…………………………………15 七、施工现场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16 八、冬季用电措施………………………………………17 九、防雨措施……………………………………………1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双桥污水处理厂厂场外配套管网工程六标,工程位于西三环北延长线(开元路--索须河北含厂区)。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11月28日,竣工日期为2016年7月25日,计划总工期240天,工程造价2667.625万元。双桥污水处理厂地处郑州西北部、位于西三环北延东侧、索须河南侧、京广铁路西侧、开元路北侧。远期总规模为60万吨/日,一期处理规模20万吨/日,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处理后排入索须河回用。

本工程起止桩号为K6+478.239--K7+562.714,全长1084.475米,主管道坡度均为0.6‰,D1800管径长527.51米,D2800管径长1066.67米,其中机械顶管施工982.67米,带工具套管人工顶管施工84米。管线埋设深,管径大,沿途现状多为农田,蔬菜大棚,绿化带等,其中桩号K7+213.571--K7+420段为穿越索须河段。本工程拟采用泥水或土压平衡式机械顶管施工工艺,通过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选择较长距离顶管间距方案。管道清通维护时需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

本工程中W19-1为接收井、闸门井,W19-2为工作井、闸门井,W20为工作井,W20-1为工作井,W21为闸门井、工作井、溢流井,均位于双桥污水处理厂厂区内。W19为接收逆做井,W21-1、W22均为沉管井,W23为工作井,W21-2为溢流渠检查井,W21-3为出水井。W19--W19-1为进厂管线,管径为D2800,坡度为0.75‰,长364.67米,W19-1--W19-2管径为D1800,坡度为1.5‰,长167.51米。W19-2接入厂区污水提升泵站,接入管道管径的D1800,坡度1.5‰,长17米。

二、编制依据:

1、公司关于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2、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国家技术监督局《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4、国家技术监督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5、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及实施指南。

三、用电设计

本工程为顶管施工,施工工期为240天,工期较长,且顶管工作坑施工用电量较大,为满足施工需要,采取架设变压器供电的方式。计划在W19#、W22#工作坑临近各架设一台600KVA变压器作为施工电源,全线共需要2台变压器。

为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现场供配电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进行供配电,供电线路全部选用五芯电缆,从现场实际出发,尽量满足相间负荷平衡,并使供配电系统尽量接近负荷中心,各用电工区的施工用电分布均匀。临时用电由专业电工织施工,保证供电质量,满足施工用电及安全要求。

由于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变压器会出现停电问题,特用两台400KW静音发电机为预备电源,为了不发生超负荷运转现象,在发电机运行时,只为正在施工中的用电设备提供使用电源如:顶管机、龙门吊、潜水泵用电;待变压器恢复正常供电后可以使用。移动式发电机供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作业前检查内燃机与发电机传动部分应连接可靠,输出线路的导线应绝缘良好:各仪表齐全、有效。运行中经常检查各仪表指示应正常,各运转部分无异常,并随时调整发电机的载荷使定子、转子电流不超过允许值。当采用发电机送电时为防止倒电过程中发生短路现象,采用安装跟斗闸控制以防误操作。生活区用电,必须使用安全电压36V,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接地体采用50х50х5mm镀锌角铁,阻值不得大于10欧姆。 四、用电分布及计算 技术要求  现场临时用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设计并组织施工。

 现场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一

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原则进行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 所有用于临电设施的材料及元器件必须为合格品,出厂证件齐全,并经过国

家劳动检测部门检测。  配电箱要求:①现场内配电总箱、配电分箱及开关箱均为标准铁制配电箱(配

电箱可按要求购置)。箱内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及刀闸开关要与负荷功率、容量相匹配(一般为用电电流的1.5倍)。②分配电箱及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上一级保护动作值较下一级动作值略大一些,设定为50mA)。③箱内开关间距100A以下不小于3cm,150A以上不小于5cm.④分配电箱设在负荷中心区域,回路数量按设备开关箱数量而定,一个用电分区一般设置一台分电箱。⑤移动式配电箱箱底距地应在700cm,端子距地面不小于600cm。  现场敷设电缆采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根据现场实际,采用树干式与放

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按规范要求进行埋地敷设。

 办公区采用施工照明电压,生活区采用36V照明线路;施工区照明由固定在

3米高支架上的带防护罩的碘钨灯提供照明。

供电方式及技术数据一览表(一)

工程类别 排水顶管 工程量 2.2km 现场总负荷 579.6 KVA 动力总额定功率 照明总额定功率 有功功率 406.2 KW 无功功率 413.5 KVAR 500 KW 总额定电流 880.6 安培 40 KW (1) 600 KVA 供 电 方 式 自备电力变 压器 (2) 600 KVA (3) KVA (4) KVA 市电低压电网保护系统 TN-C 建设单位供电保护系统 TN-C-S 并网方式、接地措施、阻值及防误操作技术措施 在使用发电机做电源时应考虑用电安全,所以也应和市变压器一样,用电现场仍然采用TN—S系统,接地体采用50х50х5mm镀锌角铁,阻值不得大于10欧姆。从接地体分别接出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保护零线接发电机金属外壳,工作零线接发电机零线端子,再由发电机引出的线路均为三线五线制,当采用发电机送电时为防止与市变压器电源发生短路现象,应安装跟斗闸操作加以保护,使现场的用电达到规范标准,提高安全性。 自备电源 续供电方式及技术数据一览表(二) 导线或电缆型号与截面积(干线) 现场供电线路 敷设方式 分支线敷设方式 电缆埋地 沿墙敷设、管穿线埋地敷设 120mm2五芯铜橡皮电缆 中性点接地 接地装置 重复接地 接地装置使用材料(含重复接地) 2 共(8)处 采用50х50х5mm镀锌角铁 漏电保护器 总配电箱 总箱数量 额定电流(250A)漏电电流(75mA)时间(≤0.1s) 12 个 型号(HD27D-63)漏电动作电流(75mA)时间(≤0.1s) 24 个 型号(HD35D-40)漏电动作电流(30mA)时间(≤0.1s) 54 个 漏电保护器 分级保护及闸箱情况 分配电箱 闸箱数量 漏电保护器 开关箱 闸箱数量 现场防雷 备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一览表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及照明 编号 设备名称 1 2 3 4 水泥搅拌桩机 电焊机 弯钩机 调直机 型号及铭牌技术数型号及铭牌技术数换算后容量 编号 设备名称 换算后容量 据 据 40 KW 2台 26KVA 6台 3KW 4台 2.2KW 2台 80KW 54KW 12KW 4.4KW 1 2 3 4 顶管机头 渣浆泵 注浆泵 搅浆泵 178KW 2台 17 KW 2台 7.5 KW 2台 7.5 KW 2台 356KW 34KW 15KW 15KW 5 6 7 8 9 电锯 潜水泵 钢筋切断机 空压机 照明 4.5KW 2台 2.2KW 10台 4.5KW 2台 7.5 KW 2台 10KW 9KW 22KW 9KW 15KW 10KW 5 6 7 8 龙门吊车 电焊机 照明 后期共计 40KW 2台 26KVA 2台 40KW 80KW 18KW 40KW 558KW 10 前期共计 215.4KW 结合现场用电情况使用分为前期用电和后期用电,考虑后期用电量较大所以按后期用电量计算如下: 1号变压器供电:

1、各组电器设备的容量计算:

(1)电动机类的设备容量等于铭牌上的额定功率: Pjz1=178+17+7.5+7.5+40= 250kw

(2)电焊机类的设备容量统一换算到暂用系数Jc=100%时的额定功率: Pjz2 = √Jc

Se COSφ= √0.6 *52*0.45 =18kw

(3)照明类的设备容量等于额定功率:40kw 2、各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 (1)电动机类设备的负荷计算:

Pjz1 = KxPe=0.65*250=163kw

Qjz1 = Pjz1tgφ=163*1.17=190.71 kvar (2)电焊机类设备的负荷计算:

Pjz2 = KxPe=0.45*18=8.1kw

Qjz2 = Pjz2tgφ=8.1*1.98=16.04 kvar (3)照明类的负荷计算:

Pjz3= KxPe=0.8*40=32kw 3、总负荷的计算:

∑Pjz= Pjz1 +Pjz2 +Pjz3 = 163+8.1+32 =203.1kw ∑Qjz= Qjz1 +Qjz2 =190.71+16.04

= 206.75 kvar

4、总视在负荷的计算:

Sjz=√∑P2jz+∑Q2jz =√203.12+206.752 =289.8KVA

5、电流的计算:I= Sjz /√3 Ue =289.8/1.732/0.38=440.3A 2号变压器供电:

1、各组电器设备的容量计算:

(1)电动机类的设备容量等于铭牌上的额定功率: Pjz1=178+17+7.5+7.5+40= 250kw

(2)电焊机类的设备容量统一换算到暂用系数Jc=100%时的额定功率: Pjz2 = √Jc

Se COSφ= √0.6 *52*0.45 =18kw

(3)照明类的设备容量等于额定功率:40kw 2、各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 (1)电动机类设备的负荷计算:

Pjz1 = KxPe=0.65*250=163kw

Qjz1 = Pjz1tgφ=163*1.17=190.71 kvar (2)电焊机类设备的负荷计算:

Pjz2 = KxPe=0.45*18=8.1kw

Qjz2 = Pjz2tgφ=8.1*1.98=16.04 kvar (3)照明类的负荷计算:

Pjz3= KxPe=0.8*40=32kw 3、总负荷的计算:

∑Pjz= Pjz1 +Pjz2 +Pjz3 = 163+8.1+32 =203.1kw ∑Qjz= Qjz1 +Qjz2 =190.71+16.04

= 206.75 kvar

4、总视在负荷的计算:

Sjz=√∑P2jz+∑Q2jz =√203.12+206.752 =289.8KVA

5、电流的计算:I= Sjz /√3 Ue =289.8/1.732/0.38=440.3A 根据施工特点设备使用情况考虑到前期、后期用电量使用600KVA变台2台和主线采用120mm2五芯铜电缆均能够满足现场用电需求。

根据现场的情况及用电量,采用2台顶管机头同时施工(178KW),钢筋加工好后运往现场,根据现场的情况采用发电机供电系统,次供电系统按规范标准实施,采用TN-S系统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6、配电系统接线图

开关箱6 水泵

水泵

开关箱5 电焊箱1 电焊机注浆 顶管主坑 顶管机 电机 开关箱分配箱3 4 分配箱 2 开 关箱油泵 电机 搅浆 电机 开关箱3 操作间 分配 箱1 开关箱1 注明:现场使用电闸箱HDX系列(包括:总配电箱、分配箱、开关箱)。

图例: 分配箱

开关箱 重复接地

HDX-34DBHDX-34DB 顶管主坑现场照明平面图 顶管主坑 图例: 草地碘钨灯 HDX-303D7 五芯电缆

水泵 水泵

开关箱2 办公区用电平面图 办公区

生活区总配电箱分配 电箱末端电箱变压器中心点接地极重复接地电动机配电系统示意图总配电分配箱电焊机专用箱末端箱末端箱照明箱末端箱末端箱电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施工照明备用弯钩机配电系统接线图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保护接地

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

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1).接地装置分类

接地装置,就是接地线和接地体的合称(总和),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 接地线,又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 接地体,又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下图是人工接地体的接地装置示意图: (2).接地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1) 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均不得采用铝导体制做。

2)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或圆钢,不宜采用螺纹钢材。 3) 接地线焊接塔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4) 接地干线,通常要求其截面不得小于100mm2;接地支线,通常要求其截面不得小于48mm2。

5) 采用自然接地体时,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主体金属结构或基础钢筋砼工程的基础结构,严禁利用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作为接地体。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扁钢 ≥2d 尺量 圆钢 ≥6d(双面焊) 圆钢和扁钢 ≥6d(双面焊) 2 扁钢搭接焊的棱边数 3 观察 注:b为扁钢宽度,d为圆钢直径。 2、保护接零

(1)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2)TN-S系统的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引至配电室的零线排和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进行重复接地。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得装设任何开关与熔断器。并在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两级箱,三级箱等处进行重复接地。 (3)重复接地利用工程基础底板的两根主钢筋与基础梁焊接连通40×4镀锌扁钢作接地线到落地柜外壳。

(4)TN-S系统中的所有用电设备、照明灯具、配电箱等金属外壳及金属构架均实行接零保护,不允许有部份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5)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保护接零线均采用不同截面的绿黄双色BVR导线,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最小截面不小于6mm2BVR。任何情况下不准用此线作负荷线作用。

(6)施工现场的行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及脚手架,均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及大型机械设备构架均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欧。

(7)施工现场行吊的避雷引下线采用不小于35mm2的BVR绿/黄双线,避雷针应高出塔尖2米。

3、防雷措施

序号 项目 1 搭接长度 (1) 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Ω·m区域的电杆上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的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2) 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行吊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的金属结构,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并在下表规定范围内,则应安装防雷装置。

(3)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其保护范围能覆盖其他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可按滚球法确定。

(4) 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5)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m。

(6) 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 (7) 做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8) 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

4、配电室

(1)配电室内应保持无灰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无振动。

(2)配电室应能自然通风,西面墙上设通风窗。门向外开,并配锁,下部装百页。门窗外部订铁丝网,防止小动物出入。 (3)配电室天棚距内地面应大于3.0m。

(4)配电室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3级,室内配置干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5)配电室边侧设电工值班室一间; (6)配电屏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电屏的维护通道应大于1m; b、配电屏侧面维护通道应大于1m; c、配电屏上端距顶棚应大于0.8m;

d、配电屏两端应重复接地并与保护接零做电气连接;

e、配电屏应装有电流、电压表、换相开关、短路过荷保护装置和分路隔离开关及分路漏电保护器;

f、配电屏上的各配电线路均应编号,并标明用途标记;

g、配电屏或线路维护时,应悬停电标电,停、送电应有专人负责; h、母线应涂有色绝缘油漆,涂色如下: 垂直排水平排引下排相别 颜色 列 列 列 A 黄 上 后 左 B 绿 中 中 中 C 红 下 前 右 N 蓝 PE 绿/黄 5、配电箱、开关箱的设置 (1)配电系统设配电屏、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实行三级控制,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3)每台用电设备有一台自己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分配电箱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交流电弧焊机变压器电源线长度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二次线宜采用YHS型橡皮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大于30m。

(5)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作业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应牢固、平稳,固定式配电箱的中心点的垂直距地应为1.4-1.6米,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移动式配电箱的垂直距地为0.8~1.6m。

(7)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制作,厚度应大于1.5mm,底板用7.5 mm优质绝缘胶木电板。有防雨、防尘措施,箱顶有披水坡,两侧设通风百页窗,箱体严密、端正,箱门松紧适度,导线进出口设在底面,进出口处设护口圈。 (8)箱体外壳油漆采用深蓝色,门上喷有“五华一建”标志及警告符号。

6、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元件应按照负载电器的电压等级、容量(电流),选用相应的开关、电器、熔丝等。先安装在优质的绝缘电胶板上,应装设平整、牢固,排列整齐,布置合理,然后整体紧固在箱体内,并且电器之间,电器与箱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标准。

(2)配电箱内各元件的连接导线截面应符合各用电设备容量的需要,其最小截面应大于2.5mm2的绝缘铜芯线,连接线按规定分色,排列整齐、成束,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3)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中护套成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 (4)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5)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6)配电箱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设接线端子板,各自的导线连接通过各自的接线端子板连接。

(7)各种箱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门、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坐、外壳等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8)导线的剥削不应过长,不得损伤线芯,导线的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用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压接,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搪锡后再压接(6mm2以上导线必须用端子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7、设置漏电保护器

(1)配电和系统中的配电屏、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内分别设置与容量相适应的漏电保护器,使之具有三级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器应优先选用建设部推荐产品和电磁式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

(2)配电屏分路负荷侧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或以上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3)施工现场所有分配电箱的电源隔离开关负荷侧装设与容量相适应,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一般控制在50mA及以下,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4)开关箱内装设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

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5)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露天、潮湿场所及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应装设防溅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包括潜水泵,水磨石机›严禁使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6)狭窄场所‹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III类保护手持式电动工具,把隔离变压器装高在狭窄场所外面,并加保护箱,防雨水、防潮、防触电,工作时有人监护。

(7)漏电保护器安装后,应操作试验按钮,检验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特性,确认能正常动作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8)漏电保护器安装后的检验:

1)用试验按钮试验3次,应正确动作。 2)带负荷分合开关3次,均不得有误动作。

(9)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建立运行记录,每周需在带电状态下,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

8、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国标 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1)在地下室内或潮湿场所施工或施工现场照明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米,必须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的照明变压器和照明灯具。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4)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型(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均应装熔断器,其金属外壳做好保护接零。

(5)严禁将照明变压器带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和特殊潮湿的地下室使用。 (6)安全电压照明灯具,采用有良好绝缘且而热、防潮手柄的行灯,有保护罩,行灯的电源线采用三芯橡套软电缆。

9、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1)电缆干线采用穿管、埋地、沿电缆沟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时采用钢带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3)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要道、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加设防护套管,采用钢管或PVC管保护。

(4)埋地电缆敷设尽量避免中间接头,如必须接头的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箱内,接线箱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5)电缆接头(应采用插接线式连接)应牢固可靠,绝缘包扎后接头不能降低原来的绝缘强度,并不得承受张力。

(6)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绑扎。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7)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或穿保护管引入。

(8)施工现场的配电干线及使用220V/380V电压的配电支线,必须敷设五芯电缆。

10、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现场照明装置

(1)室内布线采用绝缘铜线,采用瓷瓶或塑料线夹等固定敷设,不得直接绕在毛竹、木头和钢管上。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进户线在室外处要用绝缘子固定,进户线过墙穿套管。距地面应大于2.5m,室外要做防水。

(3)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按图纸要求施工,铜线截面不得小于1.5mm2。 (4)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小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

(5)螺口灯的中心触头必须与相线连接,螺口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 (6)各种用电设备、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接入灯具。 (7)室内的照明灯具宜选用拉线开关,开关距地高度2~3m,与门的水平距离为0.2m,拉线出口向下。

(8)严禁将插座与扳把开关靠近装设;严禁在床上装设开关和床头开关。 (9)装设在室外大光灯的高压包、触发器,设防水与通风的防护罩。 (10)装设在木工间的灯具应有带防护罩的灯具。

(11)移动式碘钨灯的连接导线,采用三芯的铜芯橡皮软电缆。

(12)室内一般公共场所的灯泡控制在40W以下,职工宿舍照明灯泡不宜超过60W。

(13)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

(14)施工现场移动式灯具严禁使用花线和塑料护套线。 11、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

(1)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2)各类用电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

(3)使用设备前,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的防护用品;并检查电器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转。

(4)所使用的设备停止工作、以及操作人离开岗位时,必须把开关箱里的隔离开关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5)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漏电保护器、开关箱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报告解决。

(6)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12、电气设备使用和维护

(1)施工现场的配电室、所按季度分四次停电清扫、检查,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进行三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和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2)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识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编号,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4)配电箱均应配锁,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应将动力开关箱拉闸上锁。

(5)各种电器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

(6)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应使用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

六、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建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贯彻、强调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总体意图及安全用电的重点。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建立好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和调试记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表和定期检(复)查表的问题等。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定人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检(复)查出的问题,迅速及时整改、维修、并详尽地做好 电工维修记录。

5、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6、建立安全检查和验收制度。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按照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中的内容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7、建立临时电工程拆除制度。工程竣工后或施工中,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电气技术人员编制拆除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才能进行,并必须有人监护。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上岗前必须对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用电操作知识进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七、施工现场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一)、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 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线路上的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使用,使用电流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这时如果保护装置选择不合理,时间长了,线芯过热使绝缘层损坏燃烧,造成火灾。

2. 线路短路引起火灾。因导线安全部距不够,绝缘等级不够,电缆老化、破损等或人为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线路短路,强大的短路电流很快转换成热能,使导线严重发热,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导线熔化,绝缘层燃烧,引起火灾。

3. 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火灾。导线接头连接不好,接线柱压接不实,开关触点接触不牢等造成接触电阻增大,随着时间增长引起局部氧化,氧化后增大了接触电阻。电流流过电阻时,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导致过热引起火灾。

4. 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运行故障引起火灾。变压器长期过负荷运行或制造质量不良,造成线圈绝缘损坏,匝间短路,铁芯涡流加大引起过热,变压器绝缘油老化、击穿、发热等引起火灾或爆炸。

5. 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电炉等电热设备表面温度很高,如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等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

6. 电弧、电火花引起火灾。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 (二)、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 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从理论上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保护装置要认真选择,当线路上出现长期过负荷时,

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以保护线路。

2. 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当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一定要小于电缆或穿管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倍,或明敷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 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涮锡后再与设备安装,以防加大电阻引起火灾。

4. 配电室的耐火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

现场中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6. 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7. 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及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8. 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9. 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10. 设有消防设施的施工现场,消防泵的电源要由总箱中引出专用回路供电,而且此回路不得设置漏电保护器,当电源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以设单相接地报警装置。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此回路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供电线路应在末端可切换。

11. 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12.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2)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充分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八、冬季用电措施

设备运转记录齐全,每月检查维修及时,做好避雷,保护接地、接零保护检查。

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安器应齐全有效,以防雷击潮漏造成损失。

现场用电必须高标准、严格要求,所用线路无破损、无老化、绝缘好,配电箱防雨措施完善,所用绝缘胶带,必须使用防水绝缘胶带,外用防护胶带。

工程接地避雷系完备有效,设备避雷设施齐全以防雷击或侧雷击。 九、防雨措施

设备运转记录齐全,每月检查维修及时,做好避雷,保护接地、接零保护检查。

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安器应齐全有效,以防雷击潮漏造成损失。

现场用电必须高标准、严格要求,所用线路无破损、无老化、绝缘好,配电箱防雨措施完善,所用绝缘胶带,必须使用防水绝缘胶带,外用防护胶带。

工程接地避雷系完备有效,设备避雷设施齐全以防雷击或侧雷击。 雷雨后做好检查记录。电工作业人员必须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