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 下册《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突出 实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主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紧急避难知识的基础上,采取一 些自救措施或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等方法,使学生明确应该 如何面对突发灾难,避免自身或他人受到意外伤害。 教学思路: 本课的内容设置把应急避难常识带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消防疏散示意图、安全疏散指示图、紧急避难示意图及紧急避难场所等安全知识,能绘制一幅紧急避难路线图,引导自己及家人躲避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及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设计意识,使学生在预设灾难来临时用自己设计、绘制的紧急避难路线图保护自己及家人,增强学生的认知自豪感,促进情感表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 所处位置原因,我校学生大多是来京做生意的外地孩子。本课的课堂设计环节,教师针对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进行引导,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贯穿课堂。 首先,从身边易见的安全标志谈起,引发学生的安全意识,介绍突发事件来临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其次,结合学生家长工作地点——百荣市场的火灾情况,了解紧急避难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继而,老师再次通过学校的安全疏散演习,引领学生一起设计避难路线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绘制方法,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画面,使作品更直观而生动有趣。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最后,由学生为自己的家人和邻居设计家庭或小区的紧急避难图,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及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 1. 简单认识了解地震、火灾、洪水等生活中的自然灾害 及灾害所带来的主要危害,学习简单的避难方法。 2 .学习逃生路线的设计方法。 技能: 能够为家庭或小区绘制一幅简单明了的紧急避难路线图。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通过对紧急避难常识的简要了解,激发学生学习避难方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2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强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关注环境和生态,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热爱赖以生存的环境,关爱生命的情感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紧急避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设计逃生路线图的方法,能够为家庭、小区绘制 一幅简洁明了而易懂的紧急避难路线图。 教学环节: 1.导课,标志展示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标志?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处,指引行走路线 教师小结: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我们更应有序的从安全路口顺利通过才能减少伤害。 目的: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学会保护措施 2. 认识灾难的发生 展示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种灾难时刻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 学生回答:火灾时,我们应保护好自己的口鼻,俯下身体从安全出 口离开。 地震时,不要乱跑,尽快躲在坚实的小空间里躲避,等待救援。 目的:了解灾难性质及紧急避难的重要性 3. 结合实际生活 展示图片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说一说你的家人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湿布掩口鼻,从安全通道到达广场。 教师小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慌乱和不熟悉地形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生危险。为了面对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平时要做好应急措施,才不至于造成人身伤害。 目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4.学校的疏散演习 展示图片 提问:我们班是走怎样的路线安全到达操场的? 学生回答:每组同学有序离开座位,出教室门右拐,顺楼梯下楼,到达操场。 教师小结:那么我们一起把我们的避难路线图画出来吧。 教师演示,标出班级所在位置和其他班教室位置,楼梯处标出安全出口标志,由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 进行小结,提出新的问题 这样果然明晰了很多,各班都有序的通行一定会很快速顺利的离开危险。对于我们这张图,你有办法让低年级的同学看得更清楚而有趣吗?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室位置画上简单的桌椅,安全出口位置画出绿色标志,行走路线画成可爱的小脚丫,加上快速离开的小人形象...这样相信所有的同学都可以生动的了解我们学校的紧急疏散路线图了。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绘制方法 5.自主设计 提问:我们的家庭成员和邻居们也需要这样的一张疏散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那么说说你家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吧。 学生回答,重点确定出自己位置和安全出口位置,或避难场所位置 学生进行绘制 目的:激发学生绘制兴趣,掌握绘制方法。 6.展示学生作品 师生评价,说一说谁绘制的路线图直观而生动。 7.课后拓展 提问: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有怎样的收获? 学生回答: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逗留,首先要确认安全出口位置,这也是对生命的负责态度。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紧急避难的预防措施,其实地球是我们永远的家,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出现破坏生态,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造成灾难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尊重大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