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於省财校 2010 年 8 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课:走进社会科学
一、 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一)社会科学的形成
1. 推感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科学: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 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形成:人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了自然科学,对社会
的认识就形成了社会科学。
3. 人拥有双重性:一、自然属性;二;社会属性。人即是自然界的产物,
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
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代表: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的天文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伽利略的新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等,马克思的哲学、
经济学、社会科学。
5. 社会科学以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为主,这些学科从不一样的角度对各样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形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科学的地位
1.社会科学是创立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
2.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立文明社会的先导
3.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立精神文明的强盛支柱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三)社会科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管理功能; 4 服务功能。
第二课: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 新中国的出生
1. 国庆节: 1949 年 10 月 1 日,标记着新中国的建立。国都为北京,以
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
织形式。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心内容是国家的全部权益属于人民。职权主要
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察权。
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益机关,常设机关是人大常委会。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来源则:民主集中制。
(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
1 政党: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有财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实立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前锋队,同时是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锋队。
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行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后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三) 多党合作和政治磋商制度
1 我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公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革) 、中公民主联盟 (民盟)、中公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公民主促使会(民进)、中国农工民
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联盟(台盟)。
2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略)
(四) 我国的国家职能
1 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职能,
第二、经济职能,
第三、文化职能,
第四,社会公共关系服务职能
2 对外职能
第一、 保家卫国,
第二、 发展国际沟通,
第三、 保护世界和平。
第三课:思想文化
一、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 一 ) 、思想文化:从“百花怒放”到“独尊儒术”
1. 百花怒放:⑴主要代表是儒、道、墨、法等诸家。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⑵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
子;法家有韩非子。
2. 儒家的勃兴
⑴孔子 : 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⑵“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中心。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徳治民,
反对苛政。
⑶孔子的着作《诗经》、 《尚书》、《礼》、《易》和《春秋》即“五经”。
他的思想以后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⑴西汉儒家继承者: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还提出“三纲五常”;他鼎力倡导孝道。
(二)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1.
先秦期间的科学技术:①天文;②物理;③医学。 2. 秦汉期间的科学技术:①天文学;②数学;③医药学;④造纸术。(三)辽、宋的科学技术: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二、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
1·李大钊:
2·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笨、迷信。倡导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二)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⑴旧三民主义:民权、民权、民生;
⑵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帮助农工。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质相联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课:对外沟通与合作
一、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两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交往
2·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到
东南亚、南亚一带。
3·马可波罗
4·郑和下西洋
精心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