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学课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探索性,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动高中生对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应用问题导向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向;高中;化学教学 前言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学法打破了常规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老师负责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1、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法的重要性 1.1与课程改革需要相适应
由于传统化学教学方法与现在教学要求不适应,致使教学效率低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1]。问题导向法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既能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化学课上,教师往往采取“讲课”式的授课方式,大部分学生处于“消极”状态,因此,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消极影响。问题导向法相对于传统高中化学教育模式它更多地考虑到学生本身,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教学问题。问
题导向法以问题为核心,激发高中生进行全面探讨,积极探究问题的解答方法,从而有效转变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促使高中生从消极状态转变为对问题的思考,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高中生处于改变人生的重要阶段,运用问题导向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
2、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2.1新课导入环节运用问题导向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在授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本节课的课堂活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新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以及生活经历,促使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答案,从而为以后的新课程教学做好准备。比如,在学习《金属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可乐罐,让他们了解可乐罐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确定可乐罐的组成成分,如何设计合适的实验。同学们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中寻找问题答案。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拿破仑三世在十九世纪中叶派人制造铝制王冠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对此事件有什么看法?”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教学效果。
2.2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堂经验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灵活性。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应把不同问题和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生活与化学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2]。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事物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从事物的表象中看到本质,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例如,在《电解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运动员饮用的能量饮料作为电解质的补充,并向学生提问,例如:“电解质是什么?”“普通电解质有哪些?”“电解质有何作用?”等,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对问题的探究与研究之中。
2.3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化学问题的解题,从而使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更加充实。比如,在谈到《氨气与酸反应》时,让同学们看到氨气与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时呈现的各种反应现象,例如:在某些反应中产生白烟,让同学们按照自己所掌握的化学原理,推测一下,氨与什么酸反应,会产生白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学生绞尽脑汁都没有人能准确的猜测出来,甚至连那些猜测出来的人,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并让学生从“挥发性”角度思考问题。许多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氨气和挥发性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浓烟,浓硝酸和浓盐酸都是挥发性极强的物质,一旦与氨气发生反应,就会形成白色烟雾,而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遇到氨气也不会产生白烟。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中,让学生把氨气和三种酸性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写下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铵盐相关知识的反思。
结论
综上所述,把问题导向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高中化学属于自然科学,知识并不很具体,很多化学现象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化学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不同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金彬.浅谈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33):3.
[2]马常利.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2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