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人文历史简括
常州这方土地,历史文风炽盛,人才辈出,古迹众多。城南的淹城遗址是我国最完整的春秋以前古城,其三城三河的独特形制被誉为\"世界奇迹\"。城东有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聚徒修炼的红梅阁,苏东坡多次来常州的泊船处遗址--舣舟亭,已有1500年历史的文笔塔。红梅公园面积之广,在全国城中公园中亦为罕见。古典私家园林近园、未园、约园、意园散置城内。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对常州人才辈出的赞叹。当代学者缪进鸿先生历时数载,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州位居苏州、杭州、北京之后名列第四位的结论。
常州人文荟萃,肇始于2500年前建邑延陵的季札,以善外交,精礼乐,重然诺而见称于诸侯各国。南北朝时,常州是齐梁故里,以主编《昭明文选》的萧统为代表的萧氏家族在文学、史学、音乐上造诣甚深,影响深远。
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末1400余年间,常州就涌现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546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合试天下贡士,一科三百名进士中,常州人就有53名。南宋大诗人陆游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中试人数之多,朝野震惊。明代有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明清时期,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以及常州骈体文等众多文化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影响全国。
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常州人才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史学研究等传统领域中大师级人物成批出现。有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学家刘海栗等。在学术科学领域中,享有学术界最高荣誉称
号的,民国时期有赵元任、吴稚晖、吴定良等多名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以后,有华罗庚、吴阶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27名院士,以及在海外为炎黄子孙争得荣誉的一大批科技俊彦;至于在革命风云际会中脱颖而出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在常州杰出人物的历史星河中永远闪烁出耀人的光彩。
常州历史
常州,简称常,别称中吴、龙城,雅称“江南明珠”,地处鱼米之乡,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东望东海,扼江南地理要冲,是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
常州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底蕴深厚,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
春秋时期(前547年)季札(季子)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望、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兰陵、长春、尝州、武进、中吴、龙城等名称。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沿用至今已约1400年之久。
常州的名胜古迹有:圩墩新石器遗址、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舜过山、淹城遗址、
阖闾城遗址、胥城遗址、太湖大椒山岛(夫椒山)、太湖小椒山岛、天宁寺、文笔塔、红梅公园(红梅阁)、苏东坡舣舟亭(洗砚池)、御码头、通吴门、前后北岸(白云溪、北宋藤花旧馆)、青果巷、人民公园(季子亭)、京杭运河常州段、篦箕巷(文亨桥、毗陵驿)、西瀛里古城墙、双桂坊、荆川公园(唐荆川墓、陈渡草堂)、常州园林(近园、意园、未园、约园等)、清凉寺、太平天国护王府、瞿秋白纪念馆(故居)、大陆饭店、江南水乡古镇(焦溪、杨桥等)、芳茂山(白龙观、大林寺)等。
常州美食既有本地传统特色、也有江浙等地风味,用料范围广泛,馅心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制作精细,享有盛名。
主要特产美食有:兰陵(常州古称)熇(kao)鳝、糟扣肉(德泰恒)、常州加蟹小笼包(迎桂小笼包)、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横山桥百叶、芙蓉鲜螺、西太湖大闸蟹、常州甜白酒、常州大麻糕、常州芝麻糖(南式麻糖)、银丝面、网油卷(德泰恒)、常州萝卜干、蟹壳黄、豆斋饼、两面黄馄饨、尊龙酱鸭、焦店扣肉、武进寨桥老鹅、雪山草鸡、湟里牛肉、卜弋桥猪头肉、嘉泽鸭头、溧阳风鹅、野山笋、溧阳水芹、南山板栗、长荡湖螃蟹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