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桩安全环保措施

来源:榕意旅游网
桩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生产

1.钻机、泵车及装载机司机必需经过专门训练,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方可操作。

2.钻机、泵车、装载机司机和钻机指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上岗。

3.机械设备不得出现故障。

4.专业电工持证上岗,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5.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应佩戴专门防护用具。

6.攀登作业必须穿防滑鞋、系安全带。

7.钢筋笼吊装应平稳,并拉好方向控制绳、严禁钢筋笼下站人。

8. 应经常检查钢丝绳、吊索和索环的磨损和损坏程度,按报废标准及时更换。

9.在冬季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钻机的挺杆、滑轮横梁,发现脆断裂纹立即修补。

10. 在处理钻杆埋设和强力提升之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薄弱部位。

11. 如果钻机行走现场的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则应填充钢板或路基箱。

12. 在多风地区或季节施工时,应配备风速仪,6~7 级大风应停止作业,钻机按迎风面停放,并将钻杆钻入土中5~8m;7~8 级强风应卸去钻杆、将动力头降至地面。8 级以上强台风应将挺杆放至地面。

13.高压注浆时,灌浆管内不得有人员3m 范围滞留。

14.夜间施工时,各岗位应有可靠的接触信号。

2 环境保护

1.施工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2.现场生活区应保持清洁、垃圾应及时集中存放,生活废水应排放(或集中运送)至市政下水管道。

3.食堂保持清洁、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4.施工现场噪声应符合《施工现场噪声限值》(GB 12523—1990)的规定。

5.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帆布或其他可靠措施覆盖易产生粉尘的细或松散材料。

6.水泥浆搅拌站应配备防风装置,防止粉尘飞扬,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7.离开施工现场的车辆应清理干净,避免污染场外道路。

1.工人进入工地后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按照本工艺标准2.5.5.4 条做好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各类工种必须经过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并结合培训后方可上岗,桩机及起重机机长、电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新工人应进行上岗教育,严禁使用童工。

2.打桩机和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组装和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检查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确认运转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使用后应检查并停放合格后才可下班。

3.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必须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88)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4.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封闭的围栏和大门,围墙要按当地建委文件规定进行施工。

5.施工现场大门处设置统一的“五牌一图”,施工现场办公室应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志、质量、消防保卫,场容卫生环保等制度牌。

6.在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和污水沉淀池,对开出车辆进行冲洗,做到车辆不带泥沙出场。安排工人每天进行现场卫生清理,做到整洁有序,无污水、污物出口畅通、不

积水、不发臭、不污染周围环境。

7.工地临时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相关制度,炊事员应有健康证。

8.打桩应严格按照当地环保时间进行,尽量减少打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安全措施

1.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段高度,随时观察土壤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塌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塌孔。

2.孔内应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在井壁边缘悬挂或上下移动。电动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3.每天开始工作前,必须检测地下是否有毒物、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 时,应设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得少于25L/s。

4.孔口周围必须设置护栏,一般加0.8m 高围栏围护。

5.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lm 范围内,机动车辆通行不得影响井壁的安全。

6.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 m 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 以下的安全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

2 环境保护措施

1.砂、石、水泥加料人员应戴口罩,防止粉尘污染;

2.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橡胶手套;

3.砂、石、水泥应均匀堆放,并应有防尘措施;

4.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污水应经过过滤后排放到指定地点;

5.混凝土搅拌机的运行噪声应控制在当地有关部门规定的范围内;

6.混凝土搅拌、在使用现场和运输过程中遗漏的混凝土应及时回收。

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营业执照或驾驶证(车)操作。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工作时集中精力,谨慎工作,不擅离职守,严禁酒后驾驶。

3.机械设备故障后及时维修,决不带故障运行,不违规操作,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4.专业电工持证上岗。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气安全规定的工作指令,安全员有权制止违反用电安全的行为,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5.所有现场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特殊作业人员应穿戴特殊防护装备。

6.所有现场操作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严禁酒后工作。

7.护筒埋设完毕、灌注混凝土后的桩坑应加以保护,避免人或物品掉入。

8.攀爬作业超过2m 必须穿防滑鞋,带安全带。

9.钢筋骨架吊装应平稳,严禁猛起猛落,并拉好尾绳。

10.灌注桩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必须经常检查工具、附件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11.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 m 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

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 以下的安全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88)的规定。

2 环境保护措施

1.易产生粉尘的细或松散材料应使用帆布运输、盖套等遮盖物覆盖。

2.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排人饮用水源。

3.食堂保持清洁,及时处理腐烂的食物,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4.受项目影响的所有公用设施和构筑物,在施工期间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保护。

5.使用机械设备时,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施工现场噪声限值》(GB 12523—1990)的规定。

6.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站等投料器应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所工作的员工应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7.离开施工现场的车辆应清理干净,避免携带泥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