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经贸 201 3年3月 总第271期 行的超高树木立即先砍伐再协商补偿。 2.线下大面积清障工作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先与村部联系, 制订清障工作方案,通过就地护线供电所联系办理林木采伐证, 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适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费,以“双 赢”的形式取得了成效。清障中遇到阻力,及时与政府、公安和 乡镇供电所联系协调解决。 3.积极开展“树线和谐、共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公安部 员要么无理取闹,要么恐吓威胁,再有就是漫天要价,把电力设施当 作“唐僧肉”,致使电力设施清障工作困难重重。 (4)政府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土地审批、道路改造等 项目中,或把关不严,或漠视行政审批制度,导致输电线路下方的违 章建厂、违章建房、植树等隐患。 (5)目前农村宅基地审批,乡政府是无权批准,一些个人无任何 手续,肆意在自己承包的农田中私自盖房(主要是指在输电线路保护 区内),有的是自己居住,有的是为了拆迁赔偿,而且盖房的速度 门依法开展制止阻挠施工和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活动。 (四)外破事后处理方法 快,加之巡线时段的限制,有时巡线时,违章建房已经盖好,致 电力设施外破案件的发生主要是事前没有做好管控,事中 使在处理上非常棘手。 没有加强防范所至。铜陵供电公司要求运行维护单位加强巡视, 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责任到人,抓住重点,决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如检查发现输电 (1)依托政府行政力,加强电力警务、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 线路下方有施工作业行为,立即记录在案,每周通报隐患巡视情 办公室和供电公司内部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电力警务室 况,各部门相互联动。主要做法有以下特点: 与电力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互通信息。通过实践证明,公安 1.发现施工单位擅自在电力设旌保护区内违章使用大型施工 局“110”报警中心与电力警务室的工作联动,具有信息传递速 机械作业,立即办理现场取证工作,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工作,下发 度快,出警及时和效率高的特点,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的常态管 《消除安全隐患告知书》后,要求施工单位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并 理。通过与基层派出所的常态联系,积极开展电力法规宣传,公 交纳一定数量的安全风险保证金,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 开群众报警有奖制度,以便及时搜集发案信息,争取破案时间。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如发现有违章行为拒不改正的, (2)加大电力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及时摸清线路附近存在 立即向安监部门报告,立即组织电力警务和行政执法人员现场调 的违章建筑、危险超高树竹、违章施工堆土(取土)、渔塘、跨 查取证,下发《电力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责令有关单位消除 越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房屋)、非法开采、警示牌被盗或损 安全隐患。 坏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 3.加强特巡,主要是控制检查时间的盲区。一旦发现施工单 (3)加强对乡镇供电所护线工作的指导、检查、培训和评价力 位野蛮作业,立即对施工单位停止供电措施。市电力行政执法办 度,与基层供电所护线工作信息的沟通;提高护线人员工作责任 根据施工单位的违章情节,适时给予通报批评。 心和业务技能。 4.政府执法部门及时调整策略,根据工作情况,修订保护电 (4)加大电力设施保护考核监督机制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就地 力设施安全工作文件,印发至县区政府和有关单位。强调对线路 护线和专业巡视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 杆塔边施工堆土、填埋塔基、违法施工等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 难和问题,协助基层单位共同做好防外破工作。 供电公司有权实施停电干预措施。 (5)密切与市经信委、公安、林业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报 5.日常工作中,电力执法和公安人员不定期走访施工单位, 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将电力设施保护 相互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传达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法律规定,向 工作纳入市县乡镇政府部门业绩考核之中。 (6)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电台和下乡走进村组放电影等多种 施工单位宣传,如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的,市执法办和公安 电力警务室将启动治安处罚预警,对造成后果比较严重的事件, 形式和手段加强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坚持警政企联动工作机制,加大 市公安局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电力行政执法功效,发挥企业内部“杀手锏”作用,加强信息沟 1.防外破存在的问题 通和多部门携手联合,提高管控手段的及时性和多样性,通过就 (1)保护区内违章施工、建房、修路、采石放炮等危害电力设施。 地护线供电所及时掌握第一信息,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 (2)一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不听劝告。一些基层乡镇为 运行维护人员责任意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防外破风 完成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无视输电线路的存在。 险辨识能力和处理隐患能力,为全面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3)沿线个别村民对清障索赔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前去协调处理人 做出积极贡献。 (上接第237页)员中饱私囊的空子。 (四)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成熟,从而出 现了管理体制上的漏洞。许多国有企业改制后,脱离了政府的管 控,也放松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为犯罪现象的发生创造了条 件。而一些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往往导致缺乏科学有效地监督机 制,随意性强,也滋生了犯罪的温床。 五、遏制企业家犯罪的对策建议 企业家犯罪现象愈演愈烈,对我国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民营企业家,一旦涉罪出事,整个企业都有破产之虞。同时, 由于企业家犯罪涉案,牵涉的资本金额相当巨大,特别是国企负责 人,贪腐不义之财数额之大,较之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国有资产 被私欲吞噬,更能引发民意强烈的怨气。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来遏制企业家犯罪。 (一)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法律环境 方面,为国企营造一个人才流通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效地职 业经理人制度,另一方面,给民企以相同的资源空间,对给予政策、 资源方面的支持。此外,尽快完善立法,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健 全的法律环境。 (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无论是国企资金还是民营资本,要有公平有效的监管和治理。 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及管理者的权责。股东大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人员,董事会 决定企业管理者,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者之间 的制衡机制。我国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这不能成为犯罪的 漏洞,国企企业家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根源在于企业没有严格把关, 一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监控资金使用情况。 (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制定业绩考核指标要全面,不能只看效益,企业家的业绩不仅 仅体现在数字上,还涉及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方方面面。设立硬指 标与软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对企业家进行全面考核, 硬指标是企业家在经营中必须达到的标准,而软指标是作为对国 企高管的其他行为考核的参照标准,主要是对高管行为的约束。 软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包含高管的思想素质、管理素质、客 户评价、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贡献等指标要求。软指标建立定量化 标准比较困难,但可以采用行为锚定法来建立可观察、可度量的 行为系列。 (四)建立和完善惩罚机制 方面在立法上强化严惩企业家犯罪的思想,另一方面加大惩 处力度,严格执法,对其他存在不良思想的企业家起到威慑作用。 一注释: ①上述犯罪案件及涉及到的数字均来自法制日报社子刊《法人》杂志发布的各年 度企业家犯罪报告. 参考文献: 【1】庞金勇,杨延村.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经济犯罪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Ⅱ】.科学经济 社会,2007(2):118—122. [2]张翼,马光.法律、公司治理与公司丑闻町.管理世界,2005(10):113.122. [3】田书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规范公司高管行为U].生产力研究,20O5 :151.153. [4]金泽刚,于鹏,公司高管犯罪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思考——以上市公司高管人员 犯罪为例叩.社会科学,2oo9(9):87-190.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