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围堰监测方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大桥

P7, P8钢围堰监测方案

中国铁建

编制: 审核: 时间: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白居寺长江大桥桥塔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一、 工程概述: ............................................... 1 二、 工程地质: ............................................... 第二章 编制依据 .................................................. 一、 人员分配: .............................................. 二、 器具准备: ............................................... 第四章监测目的 ................................................... 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 一、 人工巡视法: ............................................. 二、 水平位移法: ............................................. 三、 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 四、 监测频率: ............................................... 第六章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 一、监测设施保护: ........................................... 二、安全管理: .............................................. 1 3

3 3 5 5

5 6 7 8 9

9 9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述:

白居寺长江大桥西起于大渡口区中坝路陈家阁立交, 东止于内环快 速路太阳岗立交。大桥长1384米,主跨跨径660米,为快速路五横线和 轨道交通五号线支线共用过江通道,桥型为斜拉桥。

P7桥塔基坑长、宽分别为 78.8m和30.4m,底标高为162.248m, 基坑

最大深度约15m开挖范围主要为岸坡人工填土以及砂卵石土,下 部为砂质泥岩。本基坑设计采用坡率法+围护桩方案进行支护,其内侧(滨 江路)采用1:

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①2.0m@3.0mg护桩支护, 围护桩长度约为23m总计32根,桩顶设置2.0mx0.8m冠梁,桩间设3 00mm厚挡土板,桩、

冠梁、挡土板混凝土 C35。外侧(临江测)采用1: 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支护。目前西岸岸坡现状整体稳定。

P8桥塔基坑尺寸及高程与 P7桥塔基坑相同,但由于 P8桥塔基础 距离

长江东岸(巴滨路)较远,因此设计中无围护桩工程,基坑开挖边 坡设计采用

1: 1.50坡率放坡并用C25混凝土网喷支护。东岸河漫地形 总体较为平缓,地

形坡度在5° ~15°左右,经过多年冲刷,岸坡形态正 常,防洪护堤工程未见滑动、开裂变形等迹象。

二、 工程地质:

桥位处地质为冲填土,包含细砂层、粉土、卵石层。细砂层、粉土 由冲积而成,稍湿~湿润,稍密,厚度一般 0.00~5.00m。卵石土磨圆度 较好,结构以稍密~中密为主,稍湿,卵石间多被粉砂充填,局部卵石 层中夹漂石,漂石粒径 200~1200mmP7墩厚度25.00〜28.00m, P8墩厚 度 25.00 ~28.00m。

表1.1主线里程K1+100--K2+300主桥段岩土物理学参数建议值表

参数 岩层名称 重度(KN/ m3) 素填 土 1 9. 5 卵石 土 2 0. 0 砂岩 强风化 2 4. 0 中等风化 24. 8 27. 0 微风化 2 4. 8 沙质泥岩 强风化 2 4. 0 中等风化 2 5. 6 9. 9 微风化 2 5. 6 1 2. 8 8. 0 天然抗压强度(MPa) 2 8. 6 1 9. 9 饱和抗压强度(MPa) 17. 0 6. 0 地基载力基本值 400 (kPa) 1500 2500 1 800 2800 300 800 1700 1300 1 000 1 320 1 1 00 85 弹性模量(MPa) 变形模量(MPa) 2000 360 2400 抗拉强度(kPa) 460 76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长江大桥施工图》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岩土工程检测规范》(YS5229-96)

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现场的调查和勘察资料;

第三章施工组织计划

一、 人员分配: 测量队长:童海涛 安全检查主管:高明慧

测量作业队伍: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长江大桥项目部测量队 全体人

员。

观测标埋设与防护:白居寺长江大桥主塔基础施工队人员 二、 器具准备:

表3.1沉降观测所需器具计划表

序号 1 2 3 设备名称 全站仪 莱卡反射片 莱卡小棱镜 数量 2台 12枚 2个 规格 莱卡t s1 1 10 cm* 1 0cm 莱卡 用途 用于观测 用于监测 配合监测仪器使用 三、观测点位布置:

监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监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 求、施工特

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2) 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监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 面上,为结

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 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 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 要便于用仪

器进行观察,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 在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 结合,力求

使一个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 联系和变化规律。

(5) 根据监测方案在施工前布置好各监测点,以便监测工作开始 时,监测元

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据上述布设原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为主 要的观测手段,设现场技术员进行日常巡检的监控体系。为确保钢围堰 安全,P7, P8河岸上各设置3个观测基点,钢围堰拼装的有24个节点, 对24个节点特殊点进行观测,水位高于钢围堰时,采取在钢围堰上,焊 接角钢接高延伸,在角钢上安莱卡反射片,测量钢围堰布设点使用前的 坐标,高程初始读数。白居寺长江大桥P7(P8)钢围堰监测点布设图如下:

白居寺长江大桥P7(P8)钢围堰监测点布设平面图

巴南

下游

上游

20

大渡口

图1观测点布置平面图

第四章监测目的

一、监测目的:

1、 雨季时长江水位升高,水流速增大,可能对钢围堰产生不利影响 2、 进入长江蓄水期时,导致长江水位上升,可能对钢围堰产生不利

影响。

3、 水位上升,河道中漂流物,可能对钢围堰产生冲撞。

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一、人工巡视法:

人工巡视: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我项目部将安排专人坚 持每天进行巡视。当钢围堰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 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钢围堰的变形情况 和破坏趋势。

二、水平位移法:

2.1水平位移法计算: 2.1.1极坐标法

图5.2极坐标法

在已知点A安置全站仪,后视点为另一已知点 B,通过测量角度/

BAP以及A点至P点的水平距离D,计算得出P点坐标。设A点坐标为A (XA YA),,则P点坐标P (XP, YP)的计算公式为:

XP 二 XA D cos BAP

YP =YA D sin BAP

如需观测某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 PP ,在距离监测区域一定距 离以外选定工作基点 A,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与工作基点在一 条直线上。在一定远处(施工影响范围之外)选定一个控制点

B,作为

零方向。在B点安置觇牌,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BAP测定一段时间内

观测点与基准点连线与零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值 ? B。

2.1.1、资料内业整理

(1)变化量:本次监测点位移(角度)与初次同点号位移(角度) 之差为

本次的变化量。

(2)填写观测报表

三、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3.1监测精度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表1062

表10.6.2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一 ■ 頊目名称 一- 一 ・ + ■ 高边玻开挖德定性监测 堆石捧监SS 位移査中误蟹(mm)] 平面 髙程 3 3 5 J 5 岩石边坡 岩土混合或土质边履 1 5 5 结构物监测 建筑精站础沉降視测

I 根据 设计要求确定 10 3

頑魅土构筑物希竺空

5— .... 百丽坡体 岩土

混合戒丘滑览

说明:①上述设备精度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②重要建(构)筑物的界定:高耸建筑物、高架桥、重点保护文物、 铁塔等特殊需保护结构。

3.2监测预警值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表 8.0.4

GB50497-2009

0.4墓歩及支护第构监測报■值

一 ■ 亶护帕榔臬貝 二厦 ■卄偵 ■kt« SH* IB対事U if (ora/d> mtf (BUD) »A(A) (mrr > t nm) (uw/d) «4t «* tmnv d1 \"偵 **.±u 槪埜・ 3075 OHK Q.H o.lM 5 *-10 5&-53 C.6M- a«K 10*15 TV MO H LoK 1 商TO 2-1 O.SX- 0.7^ 60^70 0P 6^ — 0,1%

=T AN 4£J 号 二粧 St *ttft ■tHI (fnai) “{I If [mmJ d: «lt VXU) (mitL'di **{*) tiftor tw« o.4M 0,9^- L OX 0. 7 开 i 1 ----------- o,lM Til 1 四、监测频率:

钢围堰监控需要针对不同的气候、不同施工期采用不同监控频率。

雨季洪水期的监控频率:1次Id,每天观测,无雨季日常施工期,1次/3d, 每3天观测一次。

第六章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一、 监测设施保护:

监测仪器的完好性对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现 场所埋设的仪

器与测点进行保护,对损坏观测点,在监理确认下进行及 时修复,并做好修复记录,采取以下保护和恢复措施。

(1) 、在各监测点处竖立标示牌,必要时应设置维护钢管并挂设 防护网维护。 (2) 、做好施工期间现场指挥管理工作,避免仪器或测点破坏,

对于裂缝测点或坡面测点的损坏应在 1日内修复,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 性和有效性。

二、 安全管理:

因钢围堰监测在监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在进行

高边坡监测过程中必须重视监测人员的安全问题。本次监测主要从以下 三个方面开展安全监测工作。

2.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省、市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规章、 对职工进行安

全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 针对本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 识,使作业人

员掌握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未经安全教育的 监测人员不准上岗。

(3)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的

观念,提高作业人员遵守施工安全规章的自觉性,认真执

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保护自己,保护他 人,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2做好监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 进入施工现场的监测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进 行监测时必须

佩戴一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绳,穿防滑安全鞋等

(2) 指定专人查询近期天气情况,遇到五级以上大风,暴雨等恶 劣天气,一律

禁止室外作业,特别是在台风季节,更应严密关注气象信 息,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3) 在监测时要注意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既要自身防护避免施人,也要防止监测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工作业机械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