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强制现金分红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局限性影响

来源:榕意旅游网
投资理财 强制现金分红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局限性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司蔓蔓 摘要:2012年5月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 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对上市公司强制分红。文 金压力,这不是促进上市公司成长,而是在盘剥投资者。另外,强制现金 分红会促使高资产负债率、非国有企业以及盈利能力弱的公司通过提 高现金分红获得再融资机会,但这种分红不是良性可持续的。甚至会沦 为此类公司再融资、圈钱的工具。 章通过研究强制现金分红的背景。揭示证监会强制现金分红对上市公 司发展局限性。并综合分析后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分红政策并不利于 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代理成本企业生命周期再融资 一、强制分红的政策背景 近些年来。投资者一直不断质疑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过低,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自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以来,沪深两市上市 公司共计募集4.2万亿元;而现金分红仅为2.1万亿元。另外从分红占 未分配利润比例来看,2001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率高达89%,而到 了2010年.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比率下降至l6.3%。 由此可见,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重融资,轻回报的问题,针对这一 问题。证监会在20l2年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 该项政策旨在增强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意愿,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现金分红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投资者信心;降低公 司股东与管理层的的代理成本:有效的检验公司真实的盈利质量。但是 “一刀切”的强制现金分红政策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对公司长远发 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期公司发展受限 根据企业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公司的成长发展都存在有一定的生 命周期,并且公司的成长性与公司的现金分红决策有着密切关系。公司 的股利政策选择应在保留盈余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在公司初 创阶段.公司保留利润并转为未来项目投资的资本,而投资所带来的收 益大于其产生的成本。因此公司倾向于不发放现金股利;而当公司进入 成熟期后,公司的盈利稳定,投资项目逐渐减少,大部分公司便倾向于 发放现金股利,提高股东的投资收益。 通过企业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发现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 成长机会是呈负相关性的。因此强制现金分红的政策对成熟期的公司 比较合理,而高成长阶段的公司具有很强的扩张动机,再加上我国上市 公司外部融资成本普遍较高,强制现金分红会加剧成长期公司融资压 力.阻碍公司的发展。 四、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圈钱的工具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分拆上市的方法, 把沉重的包袱保留在母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优质资产通过上市获 得迅速发展,然后为母公司提供资金。除此之外,证监会把现金分红与 再融资挂钩,现在又规定上市公司强制分红。这两项政策无疑为上市公 司国有大股东资产转移,向母公司融资提供了便利。 证监会把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挂钩,根本目的是对公司现 金分红进行硬约束。然而对上市公司来说,往往是因为资金充沛而分 红,资金短缺而再融资,把现金分红和再融资挂钩,只会加剧公司的资 1O4时经冉Money Ch2 ̄a 五、■分红产生代理成本 20世纪7O年代,Black指出: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不仅存在于公 司管理层和外部股东之间,也存在大小股东之间,而且大小股东之间利 益的博弈是决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我国学者在 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他们普遍认为,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有严重的利 益冲突,大股东会不惜牺牲中小股东利益来实现自身的控制权私利,公 司现金分红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拉股股东套现和资产转移欲望。 我国的股票市场多年来受股权分置这一特殊制度的影响。形成了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同股同权不同价”的特殊现象。造成了大股东与中 小股东较大的利益冲突。例如,在上市公司IPO中。通常会形成大量的 超募资金,而大股东的原始股本一般都有3年禁售期。因此大股东会通 过超募资金的高比例分红,收回原始投资成本。高比例的分红表面看起 来是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实质上却是大股东的变相套现行为. 中小股东的利益是受损的。从这个角度看.强制分红无疑会加大上市公 司股东间的代理成本。 六、刀切”诱发上市公司短期行为 通常股票市场分为繁荣市场和萧条市场,市场状态越不景气,投资 者越偏好现金红利的安全感。近些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景气度不断 下降,即从“繁荣市场”转变为“萧条市场”.在这种背景下,证监会强制 要求上市公司分红,仅仅是短期迎合了投资者现金分红的偏好,缺乏长 期合理性。因为在萧条市场下,公司本就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难题,如果 上市公司响应管理当局的政策要求。进行大量现金分红,这就有可能遏 制公司未来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到股东的潜在收益。 七、总结及建议 证监会强制现金分红的政策旨在增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积极 性,提高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然而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存在很多 的局限性,要想促进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双赢,笔者认为:第一,证监会应 该采取多元化的股利分配政策,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区别 对待,在强化现金分红外还可以通过送红股等的方式来实施;第二,不 应当把现金分红作为再融资的基本条件,避免恶性分红;第三,鼓励上 市公司引进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使中小股东有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消 除“一股独大”的倾向。 参考文献: 【l】郭牧炫,魏诗博.融资约束、再融资能力与现金分红[J】.当代财经, 2011 [2】李常青,魏志华,吴世农.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究忉.经济 研究,2OLO 【3】肖氓.自由现金流量、利益输送与现金股利们.经济科学,2005 [4.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财经研究,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