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1.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04 05 06 报告03 期 7.7269 3.6173 6.7690 三一19.44 重工 中联重科 16.03 9.0812 9.5327 10.6274 21.6807 6.5693 9.2176 13.5261 87.5246 07 18.2194 08 12.5926 09 30.6430 10 24.2572 11(前三季) 17.4824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利息保障倍数从03~11年都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且状况良好,说明其有充足的息税前利润来保证利息的支付。中联重科在2010年的息税前利润为58.4亿,利息费用约为4.3亿,而在2011年息税前利润为97.1亿,而利息费用约为1.1亿,其利润的增加,与利息费用的减少导致了其利息保障倍数在2011年从13.5261上升到87.5246。
2.固定费用保证倍数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03 04 05 06 07 0.51 08 0.52 09 0.43 10 0.40 11(前三季) 0.58 0.53 0.37 0.34 0.34
固定费用保障倍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了企业支付其全部固定债务的能力。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至少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固定费用保障倍数都小于1,说明其支付固定债务的能力有所欠缺,考虑到行业特殊性,三一重工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相比中联重科有所优势,其支付固定债务的能力比中联重科略强。
3.销售利息比率 报告期间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前三季)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0.01 0.01 0.02 0.01 0.04 0.01 0.03 0.01 0.01 0.007 0.009 0.024 0.005 0.017 0.009 0.013 0.014 0.002
该指标衡量每一元营业收入负担的利息费用,反应企业销售状况对偿付债务利息的保证程度。三一重工相对于中联重科,自08年至今,其销售利息比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稳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二)根据资产规模分析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0.25 0.23 0.55 0.53 0.55 0.56 0.51 0.54 0.58 0.56 0.56 0.77 2009 2010 0.56 0.62 0.78 0.56
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可以看到三一重工在2003到2004年都是谨慎保守的经营风格,之后都保持在0.6左右,相比之下中联重科负债率一直比较平稳但是2008年2009
年升至0.8左右,可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所做出的被动选择,所以三一重工的资本负债率在同业中算是比较合理的。
2.所有者权益比率和权益乘数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全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63 0.44 0.44 0.45 0.45 0.44 0.44 0.38 0.48 0.45 0.41 0.43 0.44 0.23 0.22 0.44
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的和为1,所以两项指标其实是在不同的视角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越小,企业偿债能力越强,相应的,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大,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三一重工在04到10年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资本结构,没有剧烈波动。实际上三一重工的负债一直在增加,不过所有者权益由于企业良好的获利能力所以也在很快增长,这才使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1.58 2.10 2004 2005 2006 2.27 2.29 2.23 2.21 2.41 2.33 2007 2.21 2.27 2008 2.26 4.33 2009 2010 2.29 2.63 4.47 2.29
权益乘数是所有者权益比率的倒数,指的是资产总额是所有者权益的倍数,倍数越大说明外借的负债越多,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不乐观,所以三一重工的表现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至少说明长期偿债能力方面没有大的危机。
3.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1.39 1.07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51 1.26 1.20 1.21 1.26 1.29 1.63 1.19 1.39 1.31 1.27 3.33 3.47 1.29
产权比率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了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和股东提供的资本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资本构成结构,反映了债权人借贷出的资金受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三一重工产权比率维持在1.2附近,2010有小幅上涨。但是这个指标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因为
所有者权益即企业净资产中有无形资产这样价值不易于确定的资产,也有待摊费用这样已经资本化的费用,并没有偿付债务能力,所以就有接下来的有形净资产债务率。
4.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41 0.53 1.29 1.23 1.29 1.33 1.47 1.88 1.31 1.44 1.66 1.43 1.42 5.84 5.01 1.42
有形净资产比率在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中剔除了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这类科目,该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高,由于剔除了不易准确计价和不具有偿付能力的资产,所以这个指标显得更为保守谨慎,而三一重工2010年负债与有形净资产的比率的升高就更为明显,这点值得引起重视。不过三一重工在2010年经营业绩大幅攀升,10月22日市值突破千亿并稳步上升,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市值过千亿的企业,根据企业应当在最牛的时候借钱的原则,2010年增加负债可能是三一重工根据目前企业前景做出的激进的筹资决策。
5.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
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固定资产净值/(股东权益+长期负债)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43 0.60 0.61 0.42 0.23 0.26 0.36 0.45 0.47 0.47 0.59 0.51 0.26 0.22 0.22 0.10
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表示了股东权益和长期负债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支持程度,小于1就说明股东权益和长期负债足以支持固定资产,不用动用短期资金,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都保持在1以下,都是在行业中表现比较好的企业,三一重工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在0.4左右波动,。04年总资产较前一年有大幅升高,主要是由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必然需要采购新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增加可能就是04年05年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小幅升高的原因。07到08年非常小的固定资产长期适合率可能是因为在08年金融危机下企业采取“一升两紧六加强”的指导方针,全面紧缩投资,紧缩开支所引起的。
6.长期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负债总额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01 0.20 0.17 0.24 0.34 0.41 0.19 0.10 0.03 0.01 0.01 0.00 0.07 0.27 0.26 0.27
长期负债比率是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了负债的组成结构,从数据可以看到中联重科长期负债比率03到07年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08增高一直保持到2010年。三一重工在虽然08年之前一直比中联重科高,但是09年之后有较大回落,反映了三一重工近期发展态势良好,现金流充足,倾向于选择短期融资渠道,负债的资本化程度低,长期偿债压力小。
7.债务保障比率
债务保障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负债总额
报告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10 0.00 0.06 0.18 0.10 0.08 0.38 0.35 -0.02 0.12 0.19 0.15 0.10 0.02 -0.05 0.02
债务保障比率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负债总额的比率,三一重工03年到08年一直在0.1左右徘徊,在09年增至0.38,显示了现金流的改善,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显著增强,中联重科净现金流量一直不理想,09年为负值。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三一重工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结构
流动资产在2010年增加了很多,其中货币资金增加了93.83%,应收票据增加了516.67%,应收账款增加了48.83%,存货增加了93.54%。
2008年 (百万元) 2009年 (百万元) 2010年 (百万元)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962 56 369 1,201 593 33 230 20 248 4,994 318 148 562 3 124 13 2,277 4,389 958 314 735 21 517 3,054 2,293 1,042 68 4,574 461 4,931 1,032 17,5310 605040302010020062007200820092010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负债一年到期的长期负债
可以看出,2010年三一重工的短期贷款增加得最多,增加的幅度最大。 1. 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年份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924302972004 2782703 2005 942736679.13 2006 1822826359.53 2007 4315707983.11 2008 5501684496.95 2009 5213793592.45 2010 2905767571.18 3.54 4561.243938024545023399007686.33 741806964.30 1886908977.36 741806964.30 1041951747.16 18385497520.50 2.87 632.84
总体来说,三一重工的营运资金稳中有升。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年份 三一重工 2003 1.95 2004 1.39 2005 1.44 2006 1.80 2007 2.06 2008 2.20 2009 1.94 2010 1.17 中联重科 1.33 1.29 1.17 1.25 1.42 1.08 1.05 1.71
行业数据
1.81.61.41.210.80.60.40.2003-0303-1204-0905-0606-0306-1207-0908-0609-03流动比率 建筑机械速动比率 建筑机械
资料来源:WIND咨讯、海通证券研究所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年份 三一重工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30 0.86 0.88 1.18 1.49 1.54 1.41 0.84 中联重科 0.81 0.79 0.76 0.75 0.83 0.68 0.73 1.37
就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来说,三一重工虽然在不同年度有所波动,但基本符合行业平均水平,虽然2010年这两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对债权人不利,但对三一重工来说,大量使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税费等无息资金,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同时,2010年短期借款的大幅度增加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4.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年份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51 0.39 0.38 0.56 0.74 0.65 0.56 0.34 0.32 0.27 0.27 0.33 0.24 0.26 0.23 0.79
综合看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现金比率都较平稳,一般认为,这一比率在0.2左右时,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见,三一重工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尚可。
5.现金偿付比率
现金偿付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三一重工 3.33 0.05 1.43 4.31 5.21 4.82 27.86 22.62 中联重科 (1.98) 4.91 12.59 8.66 6.97 0.98 (3.77) 1.26
就数据来说,三一重工的现金偿付比率最近两年明显高于中联重科,主要是由于09、10年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大幅度增加。但此指标有缺陷,因为我国报表中没有单列利息费用,我们使用的是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来计算,这样就没有考虑到资本化的利息费用,使得指标缺少说服力。
6.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三一重工 0.07 0.01 0.07 0.21 0.16 0.14 0.45 0.38 中联重科 (0.02) 0.12 0.19 0.15 0.10 0.02 (0.07) 0.02
7.速动资产够用天数
速动资产够用天数=速动资产/(经营支出+投资支出+筹资支出)/360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三一重工 137.45 163.71 143.21 126.70 154.13 138.05 144.34 117.00 中联重科 206.04 113.68 136.09 117.93 115.09 151.37 178.56 314.26
8.近期支付能力系数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4.38 1.84 2.36 2.78 2.17 2.44 3.59 4.78 5.00 3.67 7.67 2.52 8.02 2.61 4.10 4.46
三、影响三一重工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或有负债 (担保&已贴现的票据) (1)担保
三一重工多年年报均披露称:本公司全权委托湖南中发和昆山中发(湖南中发的子公司)办理本公司客户向银行“申请工程机械按揭贷款购买本公司生产的工程机械设备”的手续,并向客户收取相关手续费,贷款金额不超过所购工程机械款的七成,期限最长3年。
客户在销售部门确定购买我们的产品之后,就会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此时,中发就会启动按揭贷款申请程序,帮助客户完成贷款。在这个流程中,中发主要发挥两个作用。“第一是审核客户的资质,看其是否符合借款条件;第二是为客户进行担保,帮助客户尽快获得银行的放款。”
三一重工历年财报均披露称,其将与中发一起,“共同承担因客户逾期付款按揭贷款业务的债务代偿责任(负有回购义务)”。截至2011年6月底,三一重工回购的“客户逾期按揭款”为8.49亿元,占同期“按揭贷款余额”的4.05%。
截至 2011 年 6 月 30 日止,应收客户逾期按揭款及回购款为 848,749,062.62 元,其
中 1 年以内 280,914,425.17 元,1-2 年177,776,285.73 元,2-3 年200,139,843.71 元,3 年以上 189,918,508.01 元
截至2010年6月底,三一重工负有回购义务的“按揭贷款余额”高达209.45亿元,中联重科则为83.98亿元,而国内另一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机械,仅为42亿元。
(2)票据
三一重工2010年报显示:2010 年12 月31 日止,本公司应收票据已经背书未到期的金额为1,730,632,616.48 元。 2.现金流的质量
2011年10月,三一集团发布的《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披露,“目前,本公司产品销售的结算方式分为分期付款、按揭贷款或融资租赁和全额付款等四种。其中,10%左右为全额付款,30%左右为分期付款,60%左右为按揭贷款或融资租赁”。考虑到三一集团90%的营业收入由于三一重工贡献,因此,三一重工的销售模式,应该大致与三一集团类似。
对三一来说,分期付款会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而按揭贷款,则会形成巨额“负有回购义务”的“按揭贷款余额”。
2010年底,三一重工应收账款为57亿,2011年6月底已飙升至134亿元,2011年9月底又进一步上升至149亿元。对于三一重工来说,“分期付款”虽然拉动了销售,但却挤占了大量的现金流。2010年,三一重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高达67.5亿元,但2011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却大幅下滑至-15.2亿元。
三一重工目前总额高达200多亿元的“按揭贷款余额”,在此前三年间,不仅已经确认为销售收入,而且已经变成它手中的现金了。
虽然,截至2011年9月底,三一重工持有约82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10年底的43亿元有所增加,但其流动负债却从2010年底的175亿元,大幅增加至了277亿元。 对未来现金流可能产生影响:
当行业寒流来临时,此前的激进“信用销售”埋藏的风险,可能会逐步显现出来。而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预测,“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为17%,仅相当于“十一五”期间的一半。
2011年10月,三一集团也在其“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中提示称,“由于分期付款、
按揭贷款或融资租赁是本公司主要的销售结算方式,如果未来工程机械市场出现萎缩,客户违约情况有可能增加,这将对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3.收购增加的负债
三一重工的并购成本并不止公告中宣布的3.24亿欧元,因为是股权100%收购,因此必须承担普茨迈斯特的偿债责任,而普茨迈斯特在2010年的负债就已有3亿多欧元。
4.将要变现的长期资产
三一重工:关于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2011-12-31)
长期资产的变卖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5.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用于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为25,922,000.00,应收票据为1,113,171,816.49,所占比例为2.33% 用于抵押的房屋及建筑物为22,115,964.15,固定资产为6,148,382,845.48,所占比例为0.36% 用于抵押的在建工程为78,107,635.05,在建工程为2,166,485,241.91,所占比例为3.61% 经过计算,发现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资产比例较小,流动资产里面只有应收票据的2.33%,对流动资产的可变现能力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