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22年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1)翁媪(wēn ǎo): (2)亡赖(wú wáng):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_____)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_____) (3)“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_____)

(4)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_____)

[3]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诗句,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词语含义。

时人:__________ 余:________ 谓: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诗人的心情很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字看出。

3. 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1 / 7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第一节诗中的“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照应了第二节诗中的“洁白”,写出了桦树通体的形象。

[2]读第二节诗,我们会想起岑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极尽想象,赞美_________

[3]第三节诗中,“_________”一词写出了白桦含蓄的美,“_______”一词写出它的挺拔,“__________________”衬托出它的绚丽辉煌。 [4]“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对应课文中的第_________节诗。 [5]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________)

(2)因为白桦是在雪的映衬下显出独特的美,所以雪比白桦更值得歌咏。(_________)

(3)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欢快的语调来读,读出对白桦的喜爱与赞美之情。(_________)

4. 课内阅读,完成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苏轼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注意格式、行款、字距,写正确、整洁、美观。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这首诗不仅描写了中国_______山壮美多变的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_________。诗中“缘”一字的意思是;在“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中的“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而“城市的边缘”中的“缘”则是_________。

[3]苏轼有一句著名的词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它是“但愿人______,_______共婵娟”。

5. 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村子四周环绕着绿

2 / 7

树,村外青山横斜。打开窗户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生长情况。等到重阳节登高的那一天,我还要来与朋友观赏菊花。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邀我至田家 邀:邀请。 B.开轩面场圃 场圃:菜园。

C.把酒话桑麻 把:将、用。 D.待到重阳日 重阳日:第二天。

[2]重阳节是农历_____,这一天有_____、______、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3]诗人朋友所居村子的周边是_____,村外是____。朋友邀诗人至家中做客,朋友在家中准备了____和____。诗人受到朋友的款待,并希望“_____,____”。(用诗中词句填空)

[4]下列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B.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C.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6. 古诗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宏伟志愿,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

A.清平乐yuè B.翁媪 wēn C.锄豆chú D.莲蓬 lián

[3]“最喜小儿亡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这个“小儿”的顽皮?(______)

[4]“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7. 课文精彩回放。

绿

艾青 (现代)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 / 7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处是绿的…… ”,这一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填空。 风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__)也是绿色的。

[4]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试写一两句话描绘这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外阅读。

夜景 傅仇

森林抱住一个月亮, 针叶撒出万缕青光; 一串串明明朗朗的珠宝, 一串串星星,挂在树枝上。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树木在轻轻呼吸, 嫩草在发芽,幼苗在生长; 一根新针叶悄悄生出来, 刺着飞鼠,在梦中抖抖翅膀。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森林的心脏在跳跃, 树根底下泉水咚咚响; 一颗颗露珠像失眠的野鸽, 闪着绿的眼睛白的光。

4 / 7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森林伸展手臂的声音, 树枝摇摇,好像在收聚星光; 送给未来的晴朗的早晨, 送给光华灿烂的旭阳。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的这一切,是生命的音响, 这里面也含有我的呼吸,我的声音; 这一切,都是属于我的祖国, 为了明天,这一切都在快快地成长。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1]“森林抱住一个月亮”是把________当作_______来写的。

[2]“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在全诗中反复出现,这样写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3]诗人说“我听见树木在轻轻呼吸……我听见森林的心脏在跳跃……我听见森林伸展手臂的声音……”这些是耳朵能听到的吗?说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天地。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1]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了作者何种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____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读了这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

A. 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 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 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11. 阅读与理解。

5 / 7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 [3]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缘: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这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他是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对边塞风光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绘。

B.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

C.诗歌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将士为抵御外侮而长期成边、万里征战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4]你从后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7

14. 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____;一幅是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