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32 No.4Apr.2019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路径分析
魏忠发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摘 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渗透能力佳、影响力持久等诸多优势,是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国传承和弘扬。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科学融入其中,有利于增进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塑造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析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路径,以期能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4-0044-02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思潮纷纷涌入我国,文化价值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在这一发展形势下,高职学生对待传统文化或多或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怎样将传统文化有效渗入课堂教学之中,让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实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关键所在。
1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价值
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入思政教学活动之中,能够有效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另外,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支撑。思政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立场,对我国发展任务及相关政策有所了解,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义事业接班人
魂,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为此,在思政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思政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并能够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浪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有效渗入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思政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越来越多高校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将思政教育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然而,纵观当前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现状,尚存部分不足。2.1 在连贯性及系统性上有待增强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要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其中,必须以全面、系统的体系为基础,从而确保其
[2]
完整性和有效性。然而,纵观当前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在全面性、连贯性及系统性上尚存在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适当加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但整体布局有待改进,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剖析,不能仅仅在局部区域进行强调,而应以健全、系统的融入规划为基础,从而切实提升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
2.2 存在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现象
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大多为选修课,主要为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偏重理论层面,从内容上来说不够全面、系统,侧重于文学、宗教等领域的传统文化,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融入较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式较为单一,在内容方面也不够完善,大多浮于形式,未能在实践中有效运用。2.3 传统文化融入的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融入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任课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一特点,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若单纯依靠课堂授课这种途径,效果相对单一,且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这一关键要素。为此,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时,必须拓展和优化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不能单纯讲解或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还需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探索、研究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4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佳
从高职院校的生源上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传统文化底蕴存在不足,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待提升,在学习上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 [3]性。经研究,当前不少学生对西方节日了如指掌,乐此不疲,但对中国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如学生热衷于过圣诞节,但对于春节却了无兴致。另外,不少学生对时尚杂志、娱乐八卦等怀有浓厚兴趣,但对于国学经典却知
收稿日期:2019-02-17
作者简介:魏忠发(1969- ),男,辽宁法库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 4 期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路径分析
45
之甚少,鲜有阅读。此外,部分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技能上,未能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价值。3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路径分析3.1 调整教学理念,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在政府政策、经济发展形势、社会风气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下,我国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上文化断层的问题日愈明显。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作为教学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是重点,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忽视。鉴于这一实际情况,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之中。高职院校领导层及教职工要推进教育理念的转变,基于发展战略,进一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为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另外,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拓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3.2 推进优质的思政教学特色教材开发
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要从思政教材入手,推进具有特色的思政课程教学编写,基于国家制定教材、地方特色教材以及校本教材,以确保教材内容的适宜性,并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设计有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内容时,可以采取主体和活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校本课程内容上来说,可适当增加史实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见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及认识,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其中。3.3 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及科研能力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教学质量提出的公式,即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可知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主体,且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为此,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渗入。而传统文化能否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学中,和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具有直接联系。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优质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思政教师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读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为此,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逐步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及课堂组织水平,并将现代化教学器具合理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并结合适宜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在言传身教中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切实提升思政教
学质量。
3.4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必须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身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吸收和解读,并有效
融入自身知识构造之中[4]
。基于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具有深远影响,能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为此,高职院校要制定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单一的试卷考察方式,推进具有激励性的多元化动态考核制度建设,并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专注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之中。3.5 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在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路径中,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定位,并且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复杂性及系统性,推进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为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教师可以拓展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方式,将其有效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接受传统文化洗礼及影响。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室、校园、食堂等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从细微之处着眼,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如可以开展班级文化比赛,把传统文化要素纳入评价指标内容,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范围,将其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起来。4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融入其中,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需要有效传承和弘扬,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塑造及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我国繁荣富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文教
资料,2016(23):56~57.
2] 欧阳国文.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
析[J].知识经济,2017(20):144~145.
3] 朱孔阳.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
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9~10.
4] 陈高峰.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深入开展[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8(24):164~165.
[责任编辑 韩翠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