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 依靠)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温顺的老牛(挣脱 甩开)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 驱使),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 叫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1)选择恰当的词语。
全都______(依赖 依靠)这三斤珍贵的水, 老牛______(挣脱 甩开)了缰绳
任凭司机怎样呵斥______(驱赶 驱使) 似乎在______(呼唤 叫唤)什么。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顺——______ 热闹——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稀——______ 疼爱——______
(4)牛主人为什么那么残忍地抽打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 )
(5)“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请你想一想,此时,老牛在心里会说些什么?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描写。 (3)用文中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_____谦虚地说_____朋友_____我承认你很漂亮_____也很有用_____可你应好好想一想_____你也有短处_____怎么能这样高傲呢_____台灯早就不耐烦了_____大声喊道_____行了_____有什么好想的_____我本来就比你强嘛_____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 黑暗——______ (2)蜡烛的精神是:______。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次日,悟空驾起筋斗云,又来到翠云山。他变做一个小虫儿,从门缝里钻进去,躲在茶沫下面。铁扇公主喝下茶水,孙悟空已到她的肚子里。孙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疼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悟空。
悟空满心欢喜,拿了扇子,来到火焰山。他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悟空方知扇子不是真的,自己被铁扇公主骗了。
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与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牛魔王抵挡不住,大败而逃。铁扇公主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孙悟空拿着扇子,走到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又一扇,清风微动;再一扇,细雨霏霏。孙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扇,大雨哗哗而下。
(1)填空。这篇故事选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 (2)用“竟然”写句子。 (3)解释词语。 ①水泄不通: ②天昏地暗:
5. 阅读文段,按要求作答。
春天来了,小草慢慢地染(rǎn)绿了大地,树木开始长出了嫩嫩的绿叶。蓝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红红的太阳撒下温暖的阳光。远处一片片野花都开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春天真美丽呀!我爱春天。 (1)这段共有______句。
(2)从短文中选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嫩嫩的______ ______的天空 温暖的______ ______的太阳 (3)照样子填空。 飞来飞去
______来______去 ______来______去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张衡
张衡是我国汉代有名的科学家。他小时候最喜欢观察天上的星星。长大了,他在京城做事,看了许多天文和数学方面的书。他刻苦钻研,发明了许多天文仪器。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
张衡还是一个机械工程师。他制造过一种能飞的木雕,还制造过能辩认方向的“指南车”,能计算路程的“计里鼓车”。
张衡还写了许多书。他告诉人们天上的日月星辰是怎么移动的,月亮受了太阳的照射,才反射出光的。他还告诉人们为什么冬天日短夜长,夏天日长夜短的道理。
如今,人们非常尊敬张衡这位古代科学家,经常举行纪念活动,表示对他的敬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______ 分辨——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制作一张科学家的资料卡。 (3)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请你写下来。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 【注】①遽(jù):急忙、立刻。②契(qì):用刀子雕刻。③契者:雕刻的地方,④惑:迷惑、糊涂。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除夕真热闹。家家(敢 赶)做年菜,到处是(洒 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帖 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帖 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决 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己),必定(敢 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③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的美好姿态与娴熟的技能。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生字。
(敢 赶)______做 (洒 酒)______肉 (帖 贴)______上 (帖 贴)______好
日夜不______(决 绝) 万不得______(已 己) (敢 赶)______回来 (2)写近义词。
特有——______ 娴熟——______
(3)“间断”中“间”读______,它还有一个读音______,组词______;“铺户”中“铺”读______,它还有一个读音______,组词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男人______ 女人______ 孩子______
(5)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6)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呢?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弟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来接他去上海。
可雪弟并不高兴,他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阿爹和小镇上很多来送别的人说话,亲婆也在忙着招呼客人。雪弟一个人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出去。
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很多好闻的气味,那是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是油菜花的香味。这里只要有水的地方,水边就会长芦苇,芦苇就是河流的绿色花边。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有几只鸟在呜叫,它们躲在树里,可满世界都能听见它们嘹亮的歌唱。雪弟每天看见很多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黑色的大鸟,也有彩色的小鸟。乌鸦、喜鹊、鹁鸪、鹭鸶、麻雀、燕子、绣眼、乌鸫、白头翁、百灵鸟……还有很多雪弟叫不出名字的鸟,雪弟觉得用一个“鸟”字就能概括它们,那么多好看的羽毛,那么多好听的呜唱,都在一个“鸟”字里藏着呢。
河对岸就是广阔无边的田野。田里油菜花正盛开,那一大片金黄,就像天上的太阳光都洒落在地上,亮得刺眼睛。金黄色的阳光里,飘漾着一缕缕粉红色的云,这是紫云英在开花。雪弟喜欢这种贴地而长的绿草,喜欢它们开的花,
一大片小花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地上的红云。雪弟不明白,农民为什么不多种一点紫云荚,他觉得紫云英开花比油菜花好看。不过油菜花和紫云英一起开花,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特别美。雪弟看过画报里的花,比他天天看到的这些花,差得远了。雪弟听见耳畔嗡嗡响,这是蜜蜂在飞,它们正在花丛里忙着采蜜呢。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雪弟跟着姆妈去过几次上海,那里多的是房子和马路,还有数不清的人,没有河,没有紫云英和油菜花,没有鸟和鱼。如果能变成一只蜜蜂,现在就飞到油菜地里躲起来……
(选自赵丽宏《童年河》,选文略有改动)
(1)父亲到乡下来接雪弟去上海,雪弟却并不高兴,原因是什么?( ) (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应该读出哪一种语气?( )
(3)那条雪弟喜欢的河流,除了文中所写到的,还留给雪弟怎样的印象?请展开想象,写一写雪弟在河岸或河中玩耍的情形。
(4)为什么雪弟觉得“画报里的花,比他天天看到的这些花,差得远了”?( )
(5)“如果能变成一只蜜蜂,现在就飞到油菜地里躲起来……”雪弟为什么想变成一只蜜蜂躲起来?
(6)“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这一切”,指的是(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森林
热闹的森林里,有许多鸟儿,它们为了保护树木,成立了一支森林护卫队,由喜鹊担任队长。
猫头鹰第一个飞来说:“我可以在夜里捉田鼠,保护森林。”啄木鸟飞来说:“我为树治病,使树木长得更茂盛。”黄莺也急急忙忙飞来了,说:“要说在森林里捉害虫,我是数一数二的。”
喜鹊说:“你们三个都有自己的本领和长处,现在我宣布,你们三个都成为森林护卫队的队员。”从此,它们日日夜夜保护着树木。 (1)找出鸟儿们说的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森林护卫队队长是______,队员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可以在夜里______。______捉害虫的水平是数一数二的。 (3)喜鹊为什么宣布它们三个成为森林护卫队的队员?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1)从“确实”这个词我体会到______,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两段话主要写什么?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zhēng zhèng)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突然,从一条街道中间的废墟中传来丧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苏军与德军正在街道的两头对射,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都对准奥沙罗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也停止了射击。奥沙罗夫安静地走到小孩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此时,整个街道一片安静,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当奥沙罗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罗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中(zhōng zhóng),送进了战地医院。
第二天,奥沙罗夫解救小孩的全套康片被印在传单上,标题是《柏林,请停止枪声》。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德国士兵也交出武器。奥沙罗夫成了大英雄。记者问奥沙罗夫,为什么敢在枪林弹(tán dàn)雨中站起来,奥沙罗夫说:“爱,会让枪声停止。”然后,他流着泪讲述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故事:
那一年,德军攻进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警惕地举着枪小心地向前推进。突然,前方传来一连串汪汪的叫声。他们循声找过去。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少年的脸。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摇了摇头。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他们不要杀小狗。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几个德国士兵沉默了许久,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方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罗夫。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挣______(zhēng zhèng)扎 击中______(zhōng zhóng) 枪林弹______(tán dàn)雨 鲜______(xiān xiǎn)为人知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径直:______。
②鲜为人知:______。
(4)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战斗又打响了,八路军战士冒着敌人的______,英勇地冲了上去,打得日本鬼子落花流水,垂死______。
(5)短文记叙了______件事,事件的主人公都是______。我觉得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6)“此时,整个街道一片安静,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此时“感人的瞬间”在你的脑海中一定已定格为一幅感人的画面,请你给这幅画面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7)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ìng xīng)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目,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跟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jì xì)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我们和顾客之间的秘密。”店主说。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拿起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兴______(xìng xīng)奋 系______(jì xì)了
(2)对标题“最贵的项链”中的“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划线的“出神地盯着”可以看出小女孩很想买下那条项链。 ②从“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可以看出店主的生意非常好。 ③从全文来看,小女孩的姐姐是个富有责任感,不贪钱财的人。 (4)下列对“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5)短文中共有三个人物:店主、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姐姐。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5. 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燕子(节选)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段分别写了______的燕子和______的燕子。 A.停歇 B.飞行
(2)通过读文,我知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______。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______思想感情。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洛的网(节选)
①初夏是鸟儿们的狂欢节。在田野间,房子四周、谷仓里、树林中、湿地上——到处都有歌声、鸟巢和鸟蛋,白喉雀在树林边叫:“啊,皮儿波,皮儿波!”在苹果树枝间,京燕颤巍巍地晃着尾巴走来走去,嘴里喊着:“波碧,波儿——碧!”百灵鸟深知生命是多么可爱和短促,会说:“快乐的,快乐的偷闲!快乐的,快乐的,快乐的偷闲!”要是这叫声被燕子听见,它们会生气地冲着百灵鸟大叫:“无耻,无耻!”
②初夏里有很多孩子们喜欢吃、喝、吮(shǔn)、嚼(jiáo)的好东西,蒲公英的花梗(gěng)里都是乳汁,苜(mù)蓿(xu)花的芯里装满了琼浆,冰箱里放了那么多冰凉的饮料。到处都是勃勃生机,甚至粘在草茎上的小雪球里,也会躺着一只小绿虫,在土豆枝叶的下面,还有鲜橙色的青虫卵呢。 (1)这两段话写了______时节乡村的景象。 (2)鸟儿叫声对对碰。(连线) 白喉雀______ ①“无耻,无耻!”
百灵鸟______ ②“波碧,波儿——碧!” 京燕______ ③“啊,皮儿波,皮儿波!”
燕子______ ④“快乐的,快乐的偷闲!快乐的,快乐的,快乐的偷闲!” (3)文中提到初夏里有哪些孩子们喜欢吃、喝、吮、嚼的好东西______ ①到处都有的鸟蛋。 ②苜蓿花芯里的汁水。 ③蒲公英花梗里的乳汁。 ④鲜橙色的青虫卵。 ⑤冰箱里冰凉的饮料。 ⑥粘在草茎上的小雪球。
(4)作者在写鸟叫时用了两种写法。在写______和______的叫声主要是模仿它们的声音,这是第一种写法;在写______和______的叫声时是根据它们的声音想象成人类的语言,这是第二种写法。我也可以照第______种写法写一句:______叫着:“______。”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吃蚕蛹
前几天,邻居给我家送来些蚕蛹,让我们炸着吃。我看到那些黑糊糊的在盆里蠕动的蚕蛹,不由得打了个冷(①),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想:这些小东西放在外面会不会变成蛾子?吃了会不会变成蛾子在肚子里乱飞?……我不敢(②)想下去了。因为这些东西长得太吓人了,跟书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天,爸爸炸了一些让我们尝尝。我看见爸爸吃的可香啦!心里也想吃。爸爸见我这副模样,便让咬一个尝尝。我闭着眼,屏着气咬了一口。哇……好难吃!我发誓再也不吃蚕蛹了!
今天,爸爸又炸了一些蚕蛹,不知怎么回事,“馋虫”又在我肚子里张开了小嘴儿,脑袋朝上,想吃蚕蛹了。我使劲向下沿着口水,实在(③)制不住自己了,便找爸爸要了几个,咦?这次怎么比上次好吃呢?我顾不得这些了,又找爸爸要了几个。开(④)我吃蚕蛹的白肉,别的什么也不吃;后来连皮带肉一起吃。我吃得津津有味。
噢_____我敢吃蚕蛹喽_____蚕蛹不仅味美_____而且还含有许多营养呢_____ (1)选择正确读音。 炸______(zhà zhá) 模______(mò m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睁——______ 放纵——______ (3)选择正确的字。
冷①______(战 站 占) 不敢②______想(再 在) ③______制(课 刻 克) 开④______(始 使) (4)请你解释下面词语。 ①蠕动:______。
②津津有味:______。
(5)给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
噢______我敢吃蚕蛹喽______蚕蛹不仅味美______而且还含有许多营养呢______
(6)文中的“我”开始是怎么吃得,感觉如何?后来又是怎么吃?
18. 阅读《秋天的雨》,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 shān)子,扇(shàn 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pín píng)频点头。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扇______(shàn shān)子 扇______(shàn shān)哪扇哪 频______(pín píng)频点头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3)请你找出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紫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才将秋天的雨描绘得如此美丽,请从短文当中找出比喻句和拟人句各一句。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好大的雪啊______(a ya) 毛茸茸______(rōng ròng) 玉屑______(xiè xuè) 簌簌______(sù shù)
(2)请你再写出两个像“毛茸茸、沉甸甸”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3)文中写静态美的句子是:______。 (4)这段话写的是______。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秘的池塘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枯枝中。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珠”,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乍一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动的池塘,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打动和引发着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1)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眨 沿 张 躺 爬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2)选词填空。 隐藏 隐蔽
①这伙人进行赌博活动的地方比较______,一般人很难发现。 ②犯罪嫌疑人已在这个洞穴里______多日。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①“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是指______。
②本文第2,3,4节中写到的“忙碌的小生命”有:池边______;池塘深处______;池塘底下______。
(4)把下列“小生命”的动作写在横线上。 ①蝌蚪:______。 ②水甲虫:______。 ③豉虫:______。
(5)照样子,用“像”字写句子。
例:它(水甲虫)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①公鸡的头上有红色的鸡冠,______。 ②田螺钻进光滑而精致的壳里,______。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能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辨______ 仍旧______ 借助______ (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写下来。
(4)读了短文,我们知道蚂蚁认路一靠______,凭借______辨别方向。二是根据______认路。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五花山
小朋友,你们说山是什么颜色的?
我家就住在大山里,我知道山是什么颜色的。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可那绿是浅浅的,许多树叶儿冒出芽来,嘴上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可那绿是深深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色的蜡笔涂了,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呀,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下了一场秋霜后,你看吧:有的树叶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到那里去去了;有的树叶变成了杏黄色,远远看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叶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叶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叶变得紫红紫红,那颜色就像剧场里的大幕布。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样的叶儿还是那样翠绿翠绿的。
秋天的山就是这样五颜六色。一层金黄,一层翠绿,一层火红……人们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名字,叫“五花山”。 (1)短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
(2)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3)从文中找一个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把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下下来,看谁找得多。 (5)想一想,人们为什么把这座山叫做“五花山”?
2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猫咪穿鞋子
小猫咪看见人们穿着鞋子走来走去,很羡慕。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子呢?”他回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四只鞋子,就好奇地穿在脚上,走到院子里。
小猫咪问公鸡:“这鞋子好看吗?”“好看!好看!”公鸡说着连连点头。小猫咪又问:“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呢?”
“我穿上鞋子,就不能刨土找虫子吃了。”
小猫咪又问了麻雀、大白鹅、大黄狗,他们都说这鞋子好看,但自己穿上不方便。
小猫咪想:“我不用刨土,不用抓树枝,不用游泳,也不长跑,只有我可以穿鞋子。喵!喵!喵!”
晚上,猫妈妈回来了,看见小猫咪脚上的鞋子,笑着说:“傻孩子,咱们的脚心好像医生的听诊器,能知道地面上有没有动静。穿上鞋就感觉不出来了,怎么捉老鼠啊?”
小猫咪脱下鞋子试了试,真是这样。从此,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了。 (1)用“①②③……”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猜猜下面划线字的读音,连一连,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羡慕______ páo 刨土______ xiàn 容易______ yì 听诊器______ shǎ 傻孩子______ zhěn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羡慕”的意思是______。 ②“好奇”的意思是______。 (4)按短文内容填动词。
①公鸡穿上鞋子,就不能______土找虫子吃了。 ②麻雀穿上鞋子,脚趾就______不住树枝了。 ③大白鹅穿上鞋子,______不方便。 ④大黄狗穿上鞋子,就不能______了。 (5)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①别人都不能穿鞋子,小猫咪为什么觉得自己能穿?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他的想法。
②你觉得小猫咪的想法对吗?理由是什么?
2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
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一个中国人,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写近义词。
大抵—______ 秉性—______
(3)文中与“顶天立地”意思相反的一个词是______。
(4)文中的“她”指______,“旁的花”可能是______花、______花等。 (5)梅花的秉性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6)外祖父的这段话,用梅花象征什么?
25. 阅读大舞台
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知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1)联系课文想想,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为什么成了一种“冒险”?
(2)文中划线的词语为什么加上了引号?
(3)你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
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解释词语。
①争奇斗艳:______。 ②绽开:______。
(2)找出两个拟人句。
(3)说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7.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这一自然也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______很大。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数字中体会到。
(2)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大禹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什么?
28.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文中写出了在洗手时、时、时、时、天黑躺上床上休息时、 时、时,写出了时间的。
(2)文中表示时间流逝的词有:过去、 、 、 、 、闪过。这是为了避免使用相同的词会造成语句的重复。
(3)文中“伶伶俐俐”写出了;“我”掩面叹息,“我”叹息的是。
(4)孔子曾经叹息时间流逝而不复返,请填下半句。 子在川上曰:。
(5)请你仿照作者具体描述日子匆匆而逝的写法,再写上几句。
2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_____一边问战士_____你们说_____世界什么东西最甜_____什么东西最香_____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像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横线处加上标点。
刘英同志一边走______一边问战士______你们说______世界什么东西最甜______什么东西最香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茫茫:______。
②津津有味: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______ 坚定——______
(4)你认为军政委刘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3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外婆家的端午节(改编)
①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粽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活动,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②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装 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背影中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纨了一个盘髻。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 娟)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地插在头上。我睡眼蒙眺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
③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我闭上了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咯吱的一声关门。之后就是一阵静(密 谧),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代过很多次的。静,真静!
④“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双绣着仙桃的红布鞋,我出了卧室。这时候太姥姥正坐在堂屋里。“太姥姥好。”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她笑吟吟地拿起身边那只漂亮的八边形布篮给我。
⑤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洗了手和脸,我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⑥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⑦“张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太姥姥送给我的小篮便挨家挨户地(串 窜)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也中午了。
⑧“快洗手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姐姐已经站在门口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了。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都可以乱坐。“吃吧。”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姥姥你也吃。”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一家人其乐融融,客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⑨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妈妈他们今天得回家。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
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⑩月,轻轻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姥姥搬了凉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1)选择文中四个括号中恰当的字。
梳______(装 妆)台 (绢 娟)______花 静______(密 谧) (串 窜)______门
(2)“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3)作者回忆姥姥家过端午节的情景,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 (4)找出第⑧段中具体描写“其乐融融”的句子。
(5)文中多处写到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让人感受到温馨和美好,如艾草插上门楣后才能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第⑨段中,姥姥说的那段话表面意思是______,其实她是想______。 (7)请仔细阅读文章第①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说法是( )
(8)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不少于4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