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砌体结构承重纵墙的承载力验算

砌体结构承重纵墙的承载力验算

来源:榕意旅游网


【砌体结构承重纵墙的承载力验算】

某三层试验楼,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大梁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梁端伸入墙内240mm,大梁间距。底层墙厚370mm,二、三层墙厚240mm,均双面抹灰,采用MU10砖和混合砂浆砌筑。基本风压为m2。试验算承重纵墙的承载力。

【解】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根据表4—2规定(P43页的规定),由于试验楼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而横墙间距S=<24m

,故为刚性方案房屋。

2.墙体的高厚比验算(对照P45页相关规定自己验算一下)

3.荷载分析

(1) 屋面荷载

油毡防水层(六层作法) 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2

50mm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5=m2

120mm厚空心板(包括灌缝) m2

20mm厚板底抹灰 ×17=m2

屋面恒载标准值 m2

屋面活载标准值 m2

(2) 楼面荷载

30mm厚细石混凝土面层 m2

120mm厚空心板(包括灌缝) m2

20mm厚板底抹灰 m2

楼面恒载标准值 m2

楼面活载标准值 m2

(3) 进深梁自重(包括粉刷)

标准值:××25+ 墙体自重及木窗自重

双面粉刷的240mm厚砖墙自重(按墙面计)标准值 双面粉刷的370mm厚砖墙自重(按墙面计)标准值 计)标准值 m2

4.纵墙承载力验算

m2

木窗自重(按窗框面积

m2

由于房屋的总高小于28m,层高又小于4m,根据相关规定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1) 计算单元

取一个开间宽度的外纵墙为计算单元,其受荷面积为×=,如图中斜线部分所示。纵墙的承载力由外纵墙控制,内纵墙不起控制作用,可不必计算。

(2) 控制截面

每层纵墙取两个控制截面。墙上部取梁底下的砌体截面;墙下部取梁底稍上砌体截面。其计算截面均取窗间墙截面。本例不必计算三层墙体。

第二层墙的计算截面面积 A2=×=m2

第一层墙的计算截面面积 A1=×=m2

(3) 荷载计算

按一个计算单元,作用于纵墙上的集中荷载计算如下:

屋面传来的集中荷载(包括外挑的屋檐和屋面梁)

标准值 Nkl3=kN

设计值 Nl3=kN

由MU10砖和砂浆砌筑的砌体,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mm2。

已知梁高500mm,则梁的有效支承长度为

a0=190mm<240mm,取a0=

屋面荷载作用于墙顶的偏心距 e3=m

楼盖传来的集中荷载(包括楼面梁)

设计值 Nl2=Nl1=

三层楼面荷载作用于墙顶的偏心距 e2=

二层楼面荷载作用于墙顶的偏心距 e1=m第三层Ⅰ-Ⅰ截面以上240mm厚墙体自重

设计值ΔNw3=kN

第三层Ⅰ-Ⅰ截面至Ⅱ-Ⅱ截面之间240mm厚墙体自重

设计值Nw3=

第二层Ⅰ-Ⅰ截面至Ⅱ-Ⅱ截面之间240mm厚墙体自重 第一层Ⅰ-Ⅰ截面至Ⅱ-Ⅱ截面之间370mm厚墙体自重 设计值Nw2= 设计值Nw1=kN

kN

第一层Ⅰ-Ⅰ截面至第二层Ⅱ-Ⅱ截面之间370mm厚墙体自重设计值ΔNw1=

各层纵墙的计算简图如图下图所示。

(4) 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

① 第三层

第三层Ⅰ-Ⅰ截面处

轴向力设计值

NⅠ=Nl3+ΔNw3=kN

弯矩设计值(由三层屋面荷载偏心作用产生)

MⅠ=Nl3e3=•m

第三层Ⅱ-Ⅱ截面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体自重之和。

轴向力设计值

NⅡ=NⅠ+Nw3=kN

弯矩设计值MⅡ=0

② 第二层

第二层Ⅰ-Ⅰ截面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轴向力设计值

NⅠ=NⅡ+Nl2=

弯矩设计值(由三层楼面荷载偏心作用产生)

MⅠ=Nl2e2=•m

第二层Ⅱ-Ⅱ截面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身墙体自重之和。

轴向力设计值

NⅡ=NⅠ+Nw2=kN

弯矩设计值MⅡ=0

③ 第一层

第一层Ⅰ-Ⅰ截面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370墙增厚部分墙体及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轴向力设计值NⅠ=NⅡ+ΔNw1+Nl1=

因第一层墙截面形心与第二层墙截面形心不重合,尚应考虑NⅡ产生的弯矩,得 MⅠ=•m

第一层Ⅱ-Ⅱ截面处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体自重之和。

轴向力设计值NⅡ=NⅠ+Nw1=kN、弯矩设计值MⅡ=0

(5) 截面承载力验算

① 纵向墙体计算高度H0的确定。

第一层层高,<S=<2H=2×=,

H0=+=×+×=。

第二、三层层高H=,横墙间距S=>2H=2×=,由附表查得H0=H=。

② 承载力影响系数φ的确定。系数φ根据高厚比β及相对偏心距e/h由附表1b查得,并列入表如下。

6) 纵墙承载力验算

纵墙承载力验算在表上表中进行。验算结果表明,纵墙的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