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毅
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5期
蒋 毅1,2
(1同济大学,上海市 200092;2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2)
摘 要: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园林不能与环境的内在人文传统割裂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其中,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就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不同类别的画风影响了不同园林风格的形成。吴门画派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我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瑰宝,两者在明代中叶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两者关系的挖掘对继承和创新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作为历史的实物遗存,有助于研究城市的发展及其特点,并且可以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借鉴,有助于引发对营造当代园林的思考。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吴门画派;园林景观
中国园林历经数千年的兴衰演化,由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脉承袭而来,形成了自己浑然天成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山水画的审美意识和理论决定了园林艺术的形态和发展走向。所以,研究“吴门画派”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将有利于我们对古典园林艺术精髓进行更为全面和有深度的把握,对传统文化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吴门画派”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与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吴门画派”、苏州古典园林概述
1.1“吴门画派”概述
“吴门画派”,亦称“吴派”,是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吴门画派是明代苏州地区特有的文人画派。崇尚文雅,注重人品,追求逸趣,讲究笔墨,是此派共同具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苏州,涌现出卓有成就的画家群体。
1.2苏州古典园林概述
苏州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在亚洲曾经影响日本等国家的造园艺术,而且在18世纪后半期,对远处西欧的英国等地,也有一定的影响。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现存的这些园林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2“吴门画派”与苏州古典园林的关联
2.1创作者身份的重合
明清时期,“吴门画派”中的许多人都直接参与了造园活动,沈周、文徵明、唐寅、周天球、刘钰、杨维桢、范允临、董其昌等等书画家都构有私园,文徵明绘拙政园图、沈周绘壑舟园图、文伯仁绘石湖草堂图等。苏州园林几乎都与画家相关。计成、文震亨既是著名的画家,
又是造园家;网师园、环秀山庄、怡园等园主就是文人画家,或有文人画家直接参与设计,无一例外[1]。在园林中直接运用设计材料进行情感的表达相对困难,而将成熟的平面艺术手法引入园林设计并用设计材料表现出来则有效得多,中国山水画相当程度上扮演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图”的角色。中国古典园林创作者的文人画家身份无疑提升了园林的艺术境界和造园品位[2]。
2.2创作手法的关联
园林是立体的画,写意山水和写意园林的创作原理和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建于苏州娄门内的“归田园居”主人王心一就曾在自写的园记中明确指出,园中东南诸山宗赵孟頫画风,西北诸山宗黄公望画风。西方的哲学家黑格尔也曾说,中国园林“是一种绘画”。
2.3创作意境的关联
吴门山水画派“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价值观与园林相呼应和,中国古典园林受诗画影响,一直以来都以画论或者文论代替园论,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同山水画一样,讲究概括性和意趣的表达,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并在世界园林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3实证研究——苏州“拙政园”
3.1“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如图3-1)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位于苏州城东北隅,占地面积5.2hm2,其中水面占1/5。
3.2文徵明与拙政园
拙政园早在建园之初,王献臣就邀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本,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明代风格。
文徵明数次为拙政园作画,其中比较有影响,流传至今的《文待诏拙政园图》集诗、书、画于一体,各全其美,相得映彰,堪称鸿篇巨构。文徵明所作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位于倒影楼下拜文揖沈之斋,他的字风骨自在,疏朗清秀;《千字文》置西部水廊内,系文八十所写蝇头小楷,笔墨空灵飞动,书艺超群,艺术风格与拙政园的典雅清淡交相辉映,名人名园,名不虚传。
3.3“吴门画派”的画风在“拙政园”创作意境中的体现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草、草堂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3/5,池中有2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4结语
传统山水画艺术观念为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奠定了哲学基础并影响了整个景观设计概念。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造园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需求。
苏州古典园林创作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园主都能诗善画,文化修养很高,许多园林又都是在文人画家参与下经营的,因而无论是园景立意、构思,还是布局、细部处理,都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其中,因为身处同一时代和同一地区,吴门画派对于苏州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收稿:2014-02-18)
参考文献
[1]徐德嘉.植物景观配置意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兰.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关系之探讨[D].浙江大学,2004
作者简介:蒋毅(1980-),男,江苏无锡人,工程师,农学士,同济大学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职工(苏州 215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