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抓住机遇 挖掘潜力 开创妇幼保健工作新局面

抓住机遇 挖掘潜力 开创妇幼保健工作新局面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6月第22卷第6期 ・6l・ ・专 栏・ 抓住机遇 挖掘潜力 开创妇幼保健工作新局面 琼海市妇幼保健院(海南琼海571 400) 文献标识码:A 图分类号:R175 文章编号:1005—5916(2002)06—0061-03 琼海市妇幼保健院位于万泉河畔,是红色娘子军 的故乡,“博敖亚洲论坛”的所在地。近几年来.在上级 卫生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紧 紧围绕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一法两纲”的奋斗目 标,立足本院.挖掘潜力,以保健为中心,坚持以农村卫 生工作为重点,坚持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实行科学管 理,改善就医环境,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大胆探索,勇 于创新,以实施卫Ⅸ项目为契机,建立健全了乡村级妇 幼保健网,很好地完善和发挥了妇幼保健院的功能.使 医院和全市的妇幼保健工作都开展得卓有成效。得到 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1 加强内涵建设,优化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工 作秩序 1.1 抓院容院貌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我院原来业务用房面积狭小,房屋陈旧,没有病 房,布局不合理,设备短缺落后,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 应患者的就医要求。1997年撤所建院后,新的院领导 班子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主动出击.争取政府 扶持,多方筹资,精心策划,改造旧门诊大楼,扩建新的 保健综合大楼,使新旧门诊大楼连为一体,面积达 4000平方米。大楼过道、门诊大厅宽敞、明亮,院内有 假山流水、盆景花卉。输液中心、候诊大厅有电视健康 教育知识播放,全院各临床、保健区布局合理、功能齐 全,流程科学。病区各诊室、孕妇氧疗室布置独特,富有 特色。病区设有普通和温馨病房,根据不同需求安装了 电视和空调,大大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病人 的就医环境.有些病员感慨地说:“走进了保健院有如 走进宾馆大厅”。清新、整洁、温馨的环境满足了广大就 医者的需求。 1.2加强机构、制度、医德医风建设 随着撤所建院,医院跨入了规范管理和发展时期。 院领导在优化服务环境的基础上,着重抓规范化管理. 为了使分工和责任更明确,管理更加科学化.进行_r内 部机构的调整.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 制度、职责,特别是制订了《保健院综合目标管理方 案》.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大锅饭”.以技术高低、责任大 小、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所承担的医疗风险的不同综 合考核,按劳取酬,奖勤罚懒,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 积极性。同时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制 订和完善了《职业道德规范和岗位规范≯,强化文明用 语、礼貌待人.一切以病人和服务对象为中心。全院职 工从自身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处处为病人着想,帮 助病人解决困难.主动为病人捐款献爱心。积极开展承 诺服务。为病人提供方便,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近年来 在市人大组织的卫生系统行风评议工作中获得群众满 意率99 的高分。在全市卫生系统名列前茅,树立了 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在社会上取得很高的声誉 1.3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提供优质服 务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针对我们起步晚(1997年才开设妇产科留医部)。 人员学历、职称不高、临床功底薄的状况。我们立足本 院,充分利用现在的在编人员,挖掘潜力。从人才墙i 技术引进、完善设备、开展新技术、新项}j儿方面八手。 一是采取“多兼职、少专职”的方法。通过“三基”培训l和 考核,通过短期培训、临床进修和在职继续医学教育相 结合,更新知识。二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聘 请多位北京、上海等地的妇幼专家、妇产科专家亲临我 院提供技术上的“传、帮、带、教”.引进临床经验丰富的 妇产科业务骨干,规范产科建设.使我院医护人员在较 短的时间内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有了较快 的提高。三是争取编制吸收优秀的本科生充实到各科 室.并选送他们到上海、广州等地学习新项目、新技术。 开展孕妇营养、孕妇氧疗、更年期保健等项目.拓宽了 服务领域。四是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先后购置B超、胎 心监护仪、F一820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电 解质分析仪、儿童生长发育电脑评价仪、儿童智力测试 仪、妇科治疗和理疗仪等设备,改变了过去较原始的诊 疗方法。目前我院已能开展新式剖腹产、全(次)子宫切 除术、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等各种 产科手术.开展无 痛分娩术(术后麻醉)。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但为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2・ 高我院的妇保、儿保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还为指导基层 妇幼保健工作和基层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上的 支持。 2 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强化政府行为,依法 提供服务 《母婴保健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母婴保健 工作,母婴保健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明确指出了妇幼保健是政府行为。据此,我们做了 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当好参谋开发领导层,争取 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优化外部保健环境。在我们的精心 筹备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府给予我市妇幼保 健工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孕妇 保健保偿及儿童保健有偿服务责任制方案的通知》、 《关于在全市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通知》、《关于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 加强对我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意见》等操 作性较强的配套文件。 在抓落实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特别是 个别领导干部、具体操作人员认识不足,思想不统一, 认为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妇、儿童保健保偿服务是增 加农民的“负担”;加上当时婚检工作由多家医院操作、 管理不规范、质量不保证、检查项目、收费不一样,甚至 只交钱不检查;儿童有偿服务费有些医院收,有些医院 不收,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工作难于打开局面。针 对这种情况,我院请示卫生局向市人大提出了开展《母 婴保健法》执法检查工作的请示,并多方收集资料说明 这次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的意见很快得到了 市人大的采纳,获得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成立了由市 人大、市政府、卫生局、妇联、民政局、公安局、保健院等 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检查组,于1998年6月份,在全 省率先开展了《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 由于这次执法检查要求各乡镇和医院主要领导亲 自参加汇报,有检查内容和评估标准,有书面笔答有关 《母婴保健法》答卷,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促使他们 学习《母婴保健法》,了解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澄清了 加重农民“负担”的模糊认识,强化了依法办事的法律 意识,依法将婚检工作归口妇幼保健院执行,统一了项 目、统一了收费标准,实行对军人和特困青年进行适当 减免,婚检医师培训后持证上岗,加强了婚前医学咨询 和婚前学校的宣教。为了不断强化依法服务意识,2001 年2月初,市卫生局、市民政局联合举行“婚前医学检 查依法服务大会暨培训大会”,全市21个乡镇的分管 民政领导和婚姻登记人员参加了会议,共同学习《婚姻 法》和《母婴保健法》,并实地参观了保健院婚前检查服 务设施,了解婚检操作规程、项目、每一项目收费标准,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6月第22卷第6期 使全市民政干部特别是婚姻登记人员认识其意义.把 好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关。由于统一了认识,严格了 管理,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婚检 青年的积极参与,我市婚检率从1997年的23 上升 到2001年的86.2 。 由于婚检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其在婚检时自 愿参与孕产妇保健保偿,一次交纳保偿金,发放《孕产 妇保偿证》.待早孕建册时到定点医院签订承保合同, 承保医院按合同给予相应的孕产期保健服务至产后 42天。同时协调了各医院在发放出生证的同时收取儿 童有偿服务保偿金,发放《儿童有偿服务证》,按规定时 间到定点医院进行相应的儿童保健服务至三岁,不属 辖区内收取的保健保偿金统一由保健院反转各定点医 院。随着我市住院分娩率和婚检率的提高,在各级政府 的支持和各定点医院和卫生院的默契配合下,妇幼保 健保偿工作深入开展。入保率逐年提高,两个系统管理 工作的质和量也得到加强和提高。据2001年报表统 计,计划内妊娠孕妇入保率为58 ,儿童有偿服务率 为87.35 ,儿童系统管理率为69.71 ,孕产妇系统 管理率为54.84 。 3实施卫Ⅸ项目,强化保健工作职能,促进全市 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开展 世行贷款卫生Ⅸ项目妇幼子项目在我市的实施为 我市提供了一个改变妇幼卫生状况的良好契机,市委 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把实施项目作 为发展妇幼卫生工作的机遇,加大政府的协调力度,坚 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妇幼保健院的指 导作用,着重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人才培训等方面 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使妇幼保健各 项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3.1 加强领导,落实配套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 实施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财政 局、卫生局、计划局、广播电视台和保健院主要领导为 成员的卫Ⅸ项目妇幼子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 保健院,负责项目规划和项目具体工作的实施,定期召 开例会、做好项目领导与协调工作,汇报项目进展情 况,努力营造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区参与、群众受益 的社会氛围,在财政运行很为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坚 持把每年项目配套资金正式纳入县财政预算,并克服 重重困难,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全部到位,从而保证了各 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充分发挥妇幼保健院的技术指导作用 3.2.1 首先我们通过筛选拟定了全市326名村 级保健人员名单,报市卫生局审批.建立健全了乡、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6月第22卷第6期 级妇幼保健网,然后逐级强化妇幼人员的培训和适宜 技术的推广。为了使培训达到效果,项目办决定由保健 院集中师资力量培训项目每一轮的妇幼保健知识,然 后以例会形式在乡镇级复训以巩固,同时制订了详细 的例会计划、包括每次例会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每月工 作的重点,分发至各乡镇卫生院,规范了乡级例会制 度,并派员下乡监督指导,协助开展工作。自项目实施 以来,保健院先后举办各期各类培训班13期,内容涉 及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复苏和健康 教育知识的普及,培训人数达943人次,全县21个乡 镇卫生院有42名妇产科、儿科医生接受了市级临床进 修培训,产科、儿科抢救应急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多种 形式的培训和复训,妇幼保健人员整体素质、理论水平 和工作质量普遍得到提高,从而带动和规范了乡、村级 “两个系统”管理的开展,使村、乡、市三级妇幼信息报 告更加准确、及时。 3.2.2 做好适宜技术的推广,提高群体保健能 力。我院于1999年以高分通过“爱婴医院”评审后,在 市卫生局的重视和组织下,我院积极为基层创建“爱婴 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举办母乳喂养培训班6期, 并抽调业务骨干下乡指导,规范基层医院产、儿科建 设,帮助乡镇妇幼人员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和新生 儿复苏技术的操作学习。至目前为止我市21个乡镇 (现已合乡并镇为12个乡镇)已有14家卫生院通过 “爱婴医院”评审,包括三家市级医院全市已有17家医 疗机构通过“爱婴医院”评估,为下一步全市实现“爱婴 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 妇幼保健院现有的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深入乡镇 和农村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在普查时进行面对面的 健康教育宣教。几年来,我院医务人员足迹已踏遍全市 21个乡镇198个村委会。据统计1998—2OO1年全市 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达l1935人次,携带便携式诊断 和治疗仪器为妇女治疗妇科疾患和乳腺疾患达5368 人次,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3.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目标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多年来,我们就把健康教育的传播当作一项重要 内容来抓,每年都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传播计划,研究 传播策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市报上开辟妇 幼知识、健康教育宣栏,提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母乳 喂养知识和“健康教育信息3O条”宣传。针对不同的目 标人群;一方面在新婚学校、孕好学校进行面对面的宣 教、观看录像片,发放“健康教育信息3O条”资料,另一 方面培训村医和女保健员,由保健院统一印制“健康教 ・63・ 育信息3O条”,由村医和女保健员按乡镇、按村发给目 标人群,并做好发放登记签名,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 把健康知识送到每个目标人群中,以提高目标人群对 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度,使全市妇女、儿童健康行为、 健康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3.4 开展特困人口的医疗扶贫救助工作 医疗 扶贫工作是体现党和政府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民心工 程,为了改善农村贫困妇女、儿童因贫致病,因病返贫, 贫病相加的恶性循环,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 亡率和发病率,按项目要求,从2000年7月份开始,我 们先在7个试点乡摸底发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 广。至2001年已实施l1个乡镇,扶贫实施覆盖率为 52.4 ,共发放医疗扶贫证1242本,确定救助对象 1701人,其中育龄妇女861人,5岁以下儿童840人, 已有部分对象受益,支付医疗扶贫资金2万多元。2002 年4月在总结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市12个乡镇 21个点医疗扶贫工作全面铺开。 3.5 加大对民族地区妇幼卫生投入 为降低孕 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我们加大了对 我市唯一两个民族地区会山、石壁15—35岁苗胞育龄 妇女进行全程破伤风类毒素免费接种,给5岁以下儿 童免费发放驱虫药。针对会山地区产妇住院分娩困难, 路途遥远(会山溪仔地区离乡镇达4O公里,离市区达 8O公里)、转送不便,在市卫生局的倡议和支持下,我 们为当地村卫生站建设产房、提供产床及相关产具,结 束了多年来一直沿袭的旧法接生的方法,提高了住院 分娩率,杜绝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几年来,我院在医疗卫生改革中,抓住机遇,挖掘 潜力,从严管理,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积极提供依法服 务,努力实施项目计划,不断实践“以保健为中心,保健 和临床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以保健促临床,临床 助保健,使全市保健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全院 业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院现编制人员37人,2001年,全院年门诊量2.9万 人次,年住院病人900人次,业务收入由1997年的7O 万增加到2001年的240万,增长3.4倍。固定资产 480万元,与撤所建院时比较,增长8倍。1999--2000 年分别被省卫生厅评为“海南省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 位”、“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先进单 位”;海南省妇联、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团 委、市卫生局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市卫生局年度 “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收稿日期:2002—05—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