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索家校合作的育人功能

探索家校合作的育人功能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4年12月 黑河学刊 Heihe Journal Dec.2014 总第209期第l2期 Serial No.209 No.1 2 探索家校合作的育人功能 ⑥徐香翠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育人功能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家庭教育将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 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家校合作是高校积极探索和进一步优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合作是--4重要的系统工作,高 校需要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家校舍作;JL状与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4)12—0086—02 “高等教育的前景也由一个社会机构向一个产业转 移,工业的价值观影响了大学,大学越来越像一个市场,向 学生和顾客提供受教育的机会”『l1。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 化,高校的育人功能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家庭教育将在 大学生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家校合作是高校 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家校合作存在认识误区 在人们的固守观念里,大学即是自立自由的分水岭。 对学生而言,他们非常排斥老师跟家长就其学业、心理、情 感等问题的沟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对家长而言, 上大学是对孩子对家长自身的,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仅 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对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变化知之甚少,无法采取及时的辅导措施。更有甚者,由于 积极探索和进一步优化的教育模式。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势:家长认为孩子 在千军万马中走过了高考独木桥,如愿终于上了大学,可 以不用再操心了;大学生认为自己终于脱离了父母的严苛 主动参与、介入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家长对于 子女成绩不及格、休学、退学等情况无动于衷,认为可以通 和束缚,可以在大学里自由的生活、学习和恋爱了——可 过花钱、继续读研等方式规避。所以,目前家校合作尚未引 是,当学生面对学业压力心理困扰而抑郁、父母接到孩子 的退学通知时,家长和高校都逐渐意识到:大学的育人教 起家长的普遍重视,甚者存在很大的误区。家长不会像重 视高考那样重注对孩子的培育,对大学的教育更是缺乏了 解和支持,因而学校难以有效借助家长的力量加强对大学 生的成长成才教育。 (二)家校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育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引导。 因为无论是自小家庭环境的培育还是父母本身潜移 默化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教育都将陪伴一生,并 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说老师是学生学业上 近年来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与家长的沟通,相关工作也 的引路人,那么父母将是学生最好的心灵伴侣;如果说学 校是授予学生学业的沃土,那么家庭是培育学生面对诸如 经济、就业等困难时良好品质的源泉。 二、家校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在大学生教育活动中,家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 要环节。上大学,不意味着家长撒手不管:孩子遇到学业、 要求和涉及与家长的联系、会商等。但是由于资源等原因, 家校合作仍没有出台长效的,这使得家校合作处于亟 需却又无法着力的艰难处境,导致在具体操作中缺乏指导 性、全面性。比如,往往在学生出现学业、心理等方面问题 情况时,学校才会跟家长联系,属于亡羊补牢的被动效应。 (三)家校合作陷入实践瓶颈 情感问题时,家长不能两耳不闻;遇到突发变故,家长不能 一在具体的家校合作过程中,无论是合作内容还是形 式,都很片面、单一。比如,对成绩层面的关注远远大于对 心理教育的重视,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及时家长 味埋怨学校。所以高校亟需与家长携手,全力为大学生 的成长成才护航。可是,目前家校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仍 【作者简介】徐香翠(1985一),女,安徽安庆人,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86・ 沟通;仅仅在学生出现问题状况后才会与家长联系,无法 防患于未然;往往现在的问题解决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在 解决具体问题后的动态跟踪措施等。家校合作是实践过程 中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因为它不是一时的沟通,也不是一 健康发展。 3.学业上帮扶,通过家校合作拓展全员育人:来自五湖 四海的班集体里,学业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特别来自偏远 省份的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学业困难,他们的英语基础薄 弱,理工科阻碍明显,挂科重修的劣势积累效应会让他们 感到挫败感,从而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学业的问题即 件事情的解决,需要在模式、策略等方面加强探索。 三、充分发挥家校合作育人功能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实效的制度体系 将会衍生出不合群、孤僻等诸多问题。通过家校合作,给予 他们鼓励信心的同时,督促和协助学生规划学习计划,避 免挂科。 4.就业上助力,通过家校合作强化全力育人:因为高校 首先要完善联系互动机制:目前家校在合作的意识、 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比如家校合作的模 式主要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实际操作性不强、 作用不明显;学校主要是通过电话、邮件等常见方式沟通, 多考虑共性,未能做到因生施教。所以高校需要进一步完 善联系机制,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在学校主动联系家长 的同时,更需要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大学教育管理中, 从而使得家校合作相辅相成,更显成效。 其次要完善动态考核机制:家校合作更多的是发生在 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才重视与家长沟通,缺乏系统性和 动态性,使得学生教育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所以高校在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之后,为了使得家校合作落到实处,需 要进一步完善动态考核机制,将各学院的家校合作纳入年 底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并进行考核表彰。 (二)完善全面合作的育人方式 1.经济上助困,通过家校合作加强全过程育人:高校都 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助困体系,可以通过学费减免、勤工 助学、生源地助学贷款等途径解决经济困难。但是对于贫 困生而言,物质层面的资质是暂时性、直接输血式的,往往 忽视贫困生的思想引导,导致贫困生的依赖心态或者自 卑、缺乏自信。所以高校要将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而家庭就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校合作,给予困难生 零距离的关怀,加强心理健康疏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 育乐观自信的品格。 2.心理上辅导,通过家校合作做好全方位育人:目前大 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自杀自残他杀等情况令人惊心 揪心。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心理脆弱、偏执激进,在处理 问题时往往感情用事、不计后果。通过家校合作密切关注 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对于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应对。一旦发 生突发事件,家校密切配合,共商对策,促进大学生的心理 扩招和社会的客观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时出现了巨大 落差,竞争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他们感到了就业的无力和 迷茫。也有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眼高手低等情况,错 失就业时机和机会。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大学生分析就业 形势和自身优缺点,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拓展家校合作的实践平台 1.增加沟通频率:目前家校合作往往是在学期末就学 生的不及格情况与家长汇报下,家长非常被动的接受既定 的局面。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情况:定期就学生的学习、生 活状况及其班级的情况与家长沟通,也要将学生的获奖和 处分情况不定期的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合作、齐抓共管 的良好态势。 2.拓展联系平台:高校的家校合作更多的是两地一线 (电话线)的形式,联系渠道狭窄。所以家校合作不能局限 于高校辅导员和家长的联系,还有充分发挥班主任、班级 学生干部、宿舍的作用,通过整合一切积极因索,更好的促 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3.优化合作模式:学生在变化,时代在发展,老师和家 长的思维和方式也必须紧跟大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家 校合作在新生家长会、家长qq群、假期寻访的基础上,必须 创新和优化家校合作的模式,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 总之,家校合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高校需要在 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大学生 身心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1.刘彤,主译.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25. 口编辑/徐霄天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