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来源:榕意旅游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密、栋、梯、铃、绪”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预测内容

1.聚焦单元导语。

(1)课件出示篇章页插图,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教师引读:美国爱因斯坦说——学生接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

课件出示: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聚焦课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3)预测:请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4)过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感知“秘密”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

2.学习反馈。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一栋房子 一篇习作 一座城市 一条街道 流淌 秘密 思绪 气喘吁吁

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提示:“气喘吁吁”的“吁”不能读成yú。

(2)识记生字。

①换偏旁识记:躺—淌;都—绪;冻—栋;偏—篇。

②动作演示辅助识记:通过演一演“气喘吁吁”的样子加深印象。

③组词识记:秘密、秘书、秘诀、秘方。

(3)指导书写“秘密”。

①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预设:读音相同,都有“必”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中下结构。

③教师引导观察:要写好这两个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④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

⑤学生练写,全班展评。

(4)默读课文,感知“秘密”。

①教师提问: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②教师引导理解“倒影”:你们见过倒影吗?它是怎样的?(倒立的影子)从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指名读)

课件出示: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③教师点拨:四个“一样”具体写出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想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9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教师引导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预设1:“我”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当我……”,学生读“他……”。

预设2:大自然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

(季节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状态相反)

(3)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这一边”的句子,女生读“另一边”的句子。

预设3:第一节课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7~9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3个自然段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学生交流)

(3)教师提问: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小组轮流读第8~9自然段)

(4)教师启发:你喜欢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吗?为什么?(优美的风景、快乐的游戏)

3.引导发现表达方法。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引导: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

(2)教师指名交流,归纳: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

(3)教师引导朗读: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请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意思?(生交流)

四、归类指导,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栋、梯、铃、绪。教师指名认读。

2.教师引导观察:这5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示大家。

3.指导书写“绪”。

①教师范写,提示:右边“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

②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4.学生自主临写其他4个字,全班展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乘、篇、越”3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感受想象

1.回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习了课文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

2.教师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指名轮流读课文第1~9自然段。

3.小结: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秘密?

(1)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2)教师指名朗读,提问:宇宙的另一边的习作秘密是什么?

(3)仿照课文,拓展想象:

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就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学生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运用方法,展开想象

1.教师引导想象:是呀,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请同学们像作者这样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

2.学生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谁的想象更奇妙?为什么?

3.语言训练。

课件出示:

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宇宙的这一边,雪是白色的;那么,宇宙的另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宇宙的这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但宇宙的另一边,_ _ _ _ _ _ _ _ _ _

教师根据提示写句子,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事和这边相反,要反着想。预设:

宇宙的这一边,鱼在水里游;那么,宇宙的另一边,鱼在天上飞吗?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是女孩吗?

三、加强示范,指导写字

1.练写汉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乘、篇、越。

(1)指导书写“乘”。

①动画演示“乘”的笔顺。

②教师范写,提示: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写得舒展。

(2)指导书写“篇”。

①观察:注意字形特点。

②教师范写,提示:“篇”上小下大,要注意把“竹”的竖和竖钩变成点。

(3)指导书写“越”。

①观察:写好“越”字要注意的地方。

②教师范写,提示:“越”是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能托住右边的部分,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竖提下面。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全班展评。

2.学生抄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楼梯、相遇、铃声、万物、乘法、思绪。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让课文学习与“交

流平台”巧妙融合,做到了主线清晰,板块分明。以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学方法,明方法,用方法,有层次地完成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

1.入情入境,体验想象之奇趣。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表达方法的学习。围绕“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结合课后思考题“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抓住课文重点自然段,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想象内容,自主交流有意思的地方,感受想象的奇趣,体会特定故事情境中想象带来的表达效果,学习想象的方法。

2.顺应思路,激发想象之潜能。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秘诀”——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这一边的恰恰相反,即反着想。然后,挖掘文本空白,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利用课文的句式,搭建想象的支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想象,大胆交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想象的潜能,习得想象的方法。

3.拓展阅读,创新想象之视角。本课采用“1+X”的教学思路,立足表达方法的学习,拓宽学生的想象视角,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想象角度、方法上的借鉴,切实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宇宙的另一边》片段赏析

指导探究作者的具体想象 (教学重点)

师:本文通过描写“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宇宙的另一边”的所有人、事和物都与这一边相反的事,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那么,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呢?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第3~11自然段。看谁能准确找出概括“宇宙的另一边”的特点的一句话。(生读书、勾画、交流)

师:同学们都是“游客”。现在我们到“宇宙的另一边”去逛逛,请用你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你最喜欢的一处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下面开始互相交流、评议。(生交流、评议)

师:谁愿意把拍的最喜欢的想象画面介绍给大家?我们共同来欣赏欣赏。

生1:我拍的是另一边的“我”做的事情。(出示课件:我把作业本放回书包,下楼,趴在窗台看着星空)

生2:我来补充,我拍的也是另一边的“我”做的事情。(出示课件:早上上学时出门向右走)

师:拍得非常棒。继续。

生3:我拍的是“宇宙的另一边”夏天下雪、太阳从西边升起的画面。(出示课件:夏天下雪、太阳西升的情景图)

师:“宇宙的另一边”的夏天和太阳与这一边恰恰相反,确实很有趣。

生4:我拍的是“宇宙的另一边”的石头有生命的画面。(出示课件:走路的石头)?师:如果你们看到这样的石头,会怎么做?

生5:我会拉着石头跳舞。

生6:我会和石头一起唱歌。

师:如果石头有生命,你们会多很多乐趣,对吗?我们继续拍摄。

生7:我拍的是“宇宙的另一边”的数学课和语文课。同学们能列出什么样的加法和乘法算式?

生8:我列的加法算式是:大地万物+一场大雪=一片白茫茫=无数孩子的节日

生9:我列的乘法算式是:早春二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雨贵如油=春风又绿江南岸=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瞧,作者想象的“宇宙的另一边”的数学课,没有一个数字,只有运算符号,更像我们这边的语文课,非常有趣。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

赏析:在教学片段中,教师注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交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想象画面导游、拍照,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描写得好的词句划读、抄写,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