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的表现技巧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启示

来源:榕意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的表现技巧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启示

作者:王晶 马金花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很多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从事研究动画要素、评定动画“好”“次”,而大多数观众并不是专业人士,那该怎么衡量一部动画的分量呢?那就是从非专业元素入手,那些很容易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那些能作为人心灵依附的动画即是“好”动画。本文将讲述怎么从非专业元素的角度,通过借鉴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的表现技巧,实现中国动画的腾飞。 关键词: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表现技巧;中国动画市场

动画电影能够吸引众多不同层次的观众的要素有很多,例如动作夸张的程度及所达到的效果,声音的演绎与得体,动画的场景和角色设定,动画的人物塑造,动画的特效及剪辑,动画电影的色彩语言等等。有时非专业人士对这些专业元素的讨论及评价会略显肤浅,但是大众对动画电影传达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倡导的人文关怀等这些与人性想通的元素的本能反应无疑会折射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及审美心理,从最简单的层面讲,这些非专业元素正是评价一部动画电影成功与否的直接决定性因素。因为没有人会因为一部动画电影的高超技术或者是动画特效等等动画电影元素去买单,那些元素仅仅是为了引起观众共鸣的工具,真正买单的原因就是动画电影深入人心,能作为人的心灵的依附。 一、好莱坞动画电影的表现技巧 1.好莱坞动画的人格化程度

如果一部动画电影中的不同角色之间的交流可以在没有配音的情况下,观众依然能读懂故事情节;如果观众看动画电影的心情可以随着角色的情境变化而跌宕起伏;如果动画中的角色表现出的智慧勇敢与其他人性美德可以给予观众心灵震撼与洗礼,这便是人格化非常成功的效果。

刘明华和王萍指出,“动画的人格化主要指的是将人类的性格特征恰当地植入动画的形象设计与表现中,从而使动画中的动物具有人的表现行为及情感,进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人格化的成功与否将会是制片人的关注焦点,将会是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工具,将会是影响观众买单的直接决定性因素之一。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人格化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马王》中的主角斯比瑞特的人格化便是成功的典型之一。人格化后的小马将斯比瑞特对那种自由的向往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当小马面对时时刻刻想要征服和占有它的骑士上校的时候,它那桀骜不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观众:即使被禁食禁水3天,小马依然没有屈服;即使心中的“爱人”生命危在旦夕,小马知道敌人临近,依然没有抛弃“她”;即使再次进入敌人牢笼,它依然没有绝望,坚强勇敢地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英雄。

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让观众感觉到小马与我们人类没有什么不同,小马为了追求自由,同样不得不做生存斗争;小马为了追求爱情,同样不得不历经曲折坎坷;小马为了实现梦想,同样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就像裴铃惠所说,“无论动画电影中的动物是何种形象,它们都能够生动地复制人的特点,并且在这种‘复制’过程中,这种虚拟的形象具有超越一切国别、民族、种族、性别的‘兼容性’。”

好莱坞动画的人格化程度可以让观众与动画中的角色同步运转,以至于能达到动画不仅仅是动画的效果,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那么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会特别敏感,消费者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支付更高的对价,这也许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畅销的原因之一。 2.好莱坞动画电影镶嵌的“成长”的主题

“成长”的母题将会使动画内涵更有韵味,更有可看性,更有纪念一个人、一类人、一群人的人生的意义。如果一部动画电影能伴随着消费者的成长而成长,矛盾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市场不会永远都属于消费者的小时候,那动画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不言自明。

在“好莱坞动画电影‘成长’主题的表现方式探析”一文中,单娟提到,“时间”是“成长”的直接见证;“选择”是“成长”的关键体现;而“拯救”是“成长”的最后升华。例子便是将其《玩具总动员》的元素连接成线,构成体,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过程。

在三部《玩具总动员》横跨数十年当中,主人公伍迪的主人安迪从每天和玩具相依为伴的小学生成长为即将踏入大学的小伙子,伍迪面对的冲突与矛盾越来越复杂,面对的抉择越来越难权衡,对情感的留恋与不舍越来越明显。就像单娟所言,“伍迪面临的选择将会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个人都会由人性最基本、最浅层的对‘善’与‘恶’的分辨,到对自己身份、价值和使命等个人追求,再到对情感这种内心意识。对或错、好与坏的是非题也许是人生中最好解答的,很难考察出人的成熟与否、信仰如何。但面临两个都不错的选项时,做出最正确的抉择才是最困难的,却是人在成长中必须学会的。也正是这种不愿舍弃又不可兼得的犹豫中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体现出伍迪的心智上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智上的成长,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对《玩具总动员》达到近乎痴狂的地步。

回到消费市场层面上讲,如果一部动画电影能够融入“成长”的主题,细分市场将会层出不穷,从小到大,从不懂到成熟,从无到有,各个消费群体都会积极加入到动画电影这个行业中,动画电影行业的利润不言自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家庭动画”模式

“家庭动画”电影能将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情感元素融入到一部动画中,无论是正在成长的儿童还是正在教育儿童成长的家长都将会从这样的动画中受益无穷,这样的市场竞争将会很激烈。我国学者尹鸿认为,“家庭动画电影具体是指以家庭为受众来生产制作的动画电影通过吸引家庭中的孩子和成年人共同观看,来保证其在商业上的赢利最大化,且对特殊观众群体等商业性质的综合思考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观念。”

很多好莱坞动画电影恰好有这种模式,例如捍卫家族的《虫虫特工队》、“小人物”怀揣“大”梦想的《料理鼠王》、亲情催人泪下的《海底总动员》以及极“聚”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等等。这些家庭动画电影已经风靡全球便是它存在的意义。

迪斯尼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曾经公开表示,“我不是主要为孩子们制作电影,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中的童真制作电影,不管他是6 岁还是60岁。”从迪斯尼的市场来看,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抑或是迪斯尼的衍生品,迪斯尼已经在动画电影的世界中扮演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角色。

如果一部动画电影能融入亲情和爱,专门为家庭定制,不论是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或者二者兼有,实施起来会容易很多,竞争优势自然不会轻易地被竞争者模仿,主导动画电影的市场份额自然没有那么难,利润的可持续性自然不用担心。 二、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启示

当我们每个人看完一部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时,最后能印在脑海里的、刻在心里的是电影里无论是不是真人的优秀品质带来的感动;最后能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感悟的过程就好像是我们刚刚接触过一位伟人似的;最后能让我们去表达对它的喜爱的方式是反思自己、推荐给别人。 例如当我们看完《人猿泰山》时,我们会为猩猩能够收养孤儿并竭诚付出伟大的母爱而落泪,这会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已经慷慨从容、施恩于人;我们会为猩猩中的带头“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而不顾生命危险极力与猎人“愤怒”地拼搏而感动,这会让我们反思自己曾经是否也那样爱护过自己的家庭,领导过自己的团队,那样不惜生命地为别人奋斗过;我们会为猿人的爱情的曲折坎坷而最后圆满的故事而捏把汗,这会让我们反思自己当初面对家庭与爱情的矛盾是否也做出那样的选择。这些能融入到我们人类血液的情感能被动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样动画的市场怎么可能不让许多人望洋兴叹呢?

而当我们看完一部中国国产动画的时候,虽然那些中国元素让我们中国人感觉非常亲切,但中国人却始终找不到看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感觉,即使我们能从头笑到尾,但最后能刻在我们心里的,却少之又少。

用《熊出没》来说,很多人看到中国的春联、东北的棉袄、皮帽和炕头、东北的原始森林会感觉非常亲切,听到时不时夹杂的中国谚语会感觉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说起“中国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说的很有兴致。但是,中国动画却有致命的缺点:动画中的角色传达的情感不会有“感动”一说,也很难会引起观众内心的波澜,只是起到了一个娱乐儿童的作用,而且动画中的形象为儿童做出的榜样也遭人非议,砍树、骂脏话、虐待、暴力、自恋等等不和谐元素竟然出现在动画中,这有时候会惹人吐糟也是预料之中的;动画中的“成长”的主题体现很少,《熊出没》《熊出没之环球大冒险》《熊出没之丛林总动员》三部系列动画片以及《熊出没之过年》动画电影都没有体现出熊大、熊二、光头强的“成长”,人物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动作全在观众预料之中,例如光头强每次接电话,跳动的手机的对方准是李老板的声声呵斥,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事件、享受系数、感动系数总没有“升级”;动画中的“家庭动画”模式渗透微浅,比如本应该考虑的家庭教育元素并没有深入,动画片的成人市场接近空白,除非为了陪孩子或者教育孩子看,业余时间很少会有成年人主动去看《熊出没》,但好莱坞动画电影却并没有遭受如此窘境。 如宋晓莉所言,“尽管就有关动画起源问题美国与法国争执不休,但无可置疑的是动画形成作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都是起源于美国。继迪斯尼公司创造了动画奇迹并形成动画王国之后,各大电影公司都先后投身于动画制作,如时代华纳、米高梅、福克斯等。无论是日本、欧洲,还是政治敌对的中东、古巴、非洲,动画简直成了美国的文化名片。” 所以,该向别人学习的时候就得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

中国人从古至今讲“礼”“仁”“和”“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深入人心的东西,才能长久立足,只有通过成功的“人格化”、鲜明的“成长”、完善的“家庭动画”模式将动画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动画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大。 三、结语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非专业元素”,琢磨透那些与人性相通的元素,达到最大限度引起观众共鸣的效果。好莱坞动画电影好的表现技巧,我们中国国产动画应该借鉴,但我们必须相信,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把自己五千年的文明宝藏用动画演绎得更好,而我们自己的文明宝藏的市场又怎么可能会小呢? 参考文献:

[1]刘明华,王萍.动画形象设计研究[J].亚洲社会科学,2010(6):39-43

[2]裴铃惠.家庭动画电影——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新模式[J].艺廊回声,2010(3):100-101

[3]单娟.好莱坞动画电影“成长”母题的表现方式探析——以《玩具总动员 》系列电影为例[J].今传媒,2011(11):70-71

[4]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十一郎.《动画创作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宋晓莉.明星机制与迪斯尼模式——美国等动画大国影片运作模式及对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启示[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3):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