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24)

2020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24)

来源:榕意旅游网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20年八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检测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6题,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7分,第6题6分,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撺掇(cuanduo) ..B.磅礴(pángbó) ..C.缄(jiān)默 .

漩祸(xuànwō) 迁徒(xǐ) ...龟(jūn)裂 .

轻歌漫(màn)舞 .挑拨(tiǎobō)离间 ..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彷徨(pánghuáng) ..

蛮横(hèng) 窈窕(yǎotiǎo) ...懈怠(xièdài) ..

推搡(sǎng) .

戛(jiá)然而止 .

销声匿(nì)迹 .

D.穹(qióng)顶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排排巨浪接踵而来,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号滚滚而来。 ....B.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

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让到过这里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连连称....赞!

D.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毫无节制,震耳欲聋,彻夜不息。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删去“和境养”)

B.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她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删去“在”和“下”或删去“使”) C.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D.为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光华中学制订了严肃的规章制度。(将“严肃”改为“严格”)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身材”,谓语是“高大”。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船行驶之快。 C.“我有这么笨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D.“家父、舍弟、鄙人、臣、愚、拙著、寒舍、见教”等,这些在古代都是谦辞。 5.请你参与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3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 看过影视的 《西游记》 24人 98人 《水浒》 29人 83人 《鲁滨逊漂流记》 56人 21人 48人 16人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3分) 人物(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不超过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傅雷家书》名著阅读。(6分,每小题3分)

(1)根据原著意思,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写在括号内。 滋于言表 谆谆告诫 跃然纸上 莫逆之交 现身说法 良师益友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 ),像( )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 )。

(2)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并思考:这段文字主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哪方面的教子之道?体现了作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福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一选自《傅雷家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9题。(10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年,著名的坡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相互,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权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以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颜色,为低头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7.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并。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8.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4分)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已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 ,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

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 ,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试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歌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 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10.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情节 回家 ② 交流 考试 我的心理或表现 惊讶 力不从心 羞愧 ④ 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① 游刃有余 ③ 挥汗如雨 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 分)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别样的期待”是指父亲期望我回家跟地一起并肩作战,打好麦收战役。

B.第②段中我“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大。

C.第⑨段写自己没有丝毫娥妒和理怨,主要是父亲告诉我,他的任务是麦收,高考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帮不上忙。

D.文章叙述了高考前,我和父亲一起割麦的情形,写出了我的感受和启示, E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的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了榜样。

13.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4 分)

[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三、古诗文阅读。(21 分) (一)古诗文默写。(4分)”: 14.根据提示填空。(4分)

(1)《望洞庭湖贈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送友人》中以景色描写比喻游子之心,故人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韩愈)一文中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赏析。(4分)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 (2)小题。(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几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共13分, 其中16~18题每小题3分,19题4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救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

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反省) .B.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达:到达) .C.教学相长(长:促进) .

D.舍问,其奚决焉(舍:放弃,舍弃) .

17.下列各句中的“于”与“而或不达于事”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甲]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学与问的关系。

B.选文[甲]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选文[乙]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C.选文[甲]开头“虽有嘉肴”一句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D.两文的论证方法不同,选文[甲]主要是道理论证,选文[乙]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四、写作表达。(5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一一窗外依然有蓝天!

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A(3分)

2.B(3分。“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此处可用“良莠不齐”) 3.D(3分)

4.A(3分。“身材高大”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5.(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1分。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

(2)(问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2分,选取其中两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建议略(1分)。 (3)“略”。

6.(1)现身说法 良师益友 溢于言表(3分)

(2)文明礼仪(1分);对子女严格要求(1分),对子女无比关爱和期待(1分)。 7. B(3分)

8.(3分)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2分),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1分)。

9.(4分)评分说明:态度正确,结合文本内容(2分),理由恰当(2分)。

示例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示例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10.①欣慰 ②割麦 ③歉意 ④恣意挥毫(4分)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收比作高考。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与别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深刻启示。(3分,修辞手法1分,赏析2分) 12.AC(3分)

13.一个人的麦田: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2分)

陪读现象之我见:能理解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不尽关爱。陪读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孩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关怀与鼓励;但我更欣赏文中的我与父亲父亲选择了另一种陪伴与鼓励的方式,那就是我身教告诉孩子。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中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2分,言之成理即可)

14.(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分,错、漏或添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15.(1)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2分)(2)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2分) 16-18.BAD(每小题3分)

19.(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分。关键点:至、善,“虽”译成“即使”不扣分)

(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2分。关键点:好,判断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