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八中2017年春季七年级(下)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号数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丁卯.(mǎo) 尊.嘱(zūn) 譬.如(pì) 颠沛.流离(pâi) B.妥贴.(tiě) 别.扭(biã) 拖沓.(tà) 诲.人不倦(huì) C.累.赘(lěi) 竹蔑.(miâ) 修葺.(qì) 香气四溢.(yì) D.契.约(qì) 德馨.(xīn) 清涟.(lián) 悲天悯.人(mǐ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
,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B.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
的梨花林里漫步。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1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 )(3分) ①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②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③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④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⑤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A.③②①⑤④ B.③①②④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③②①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_ ,往来无白丁。 (2)予独爱莲之_ ,濯清涟而不妖。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 ,_ 。 (4)《爱莲说》中用“牡丹”来反衬“莲”的一句是 , 。 7.母亲节就快要到了,请你仿照下面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你敬爱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3分)
示例: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敬爱的妈妈!
8.某校开展“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8分)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2分)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探究结果:_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三点)(3分) _ 二、阅读理解(59分)
(一)陋室铭(17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 儒( ) (3)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 之乱耳( ) 2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文章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 _
(二)每一份尊严都值得尊重(17分) 萧强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穷,10岁才开始上学,经常是学期结束了,学费还没交齐。好在,老师并不赶他出教室,反而提前把书发给他,邻居们也是这个送件衣服,那个送几个鸡蛋,让他得以断断续续地上完初中。那时候,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自己也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初中毕业后,他做起了杀猪卖肉的买卖。一天,附近一位衣衫破烂的村民一直在他的肉摊前转悠,既不买肉,也不离开,只是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架子上的肉。
他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楚,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看见生肉就馋得不行,看来,这位村民也和他当初一样。于是,他拿起刀,从架上割下一块肉,顺手递给村民。出乎意料的是,村民并不领情,不但不接他的肉,反而转身就走。
他百思不得其解,拿着肉愣了好半天,看见街上人来人往,他忽然明白了,一定是自己的行为太像施舍,让村民觉得自己是在可怜他。小时候,别人当众递给他一个鸡蛋,他也会觉得难为情呢。
回过味儿之后,他立即拎着肉,一溜小跑,悄悄地跟在村民后面,直到走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上,他才大步追上去,很诚恳地说:“今天的肉不好卖,你就帮帮忙,先赊一点,等有钱了再给我。”村民眼圈泛红,接过肉,连声道谢。
这件事让他明白:光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还不够,还得讲究方式,要让别人乐意接受你的帮助。那之后,他的举动开始变得隐蔽起来,看到附近村民生活清苦,他会频繁地上门收猪,不管对方有没有猪卖,他都会送上一块肉“贿赂”对方,预定好圈里的小猪仔。 他救下一名溺水儿童,知道对方没钱读书时,干脆认对方做干儿子,这样,逢年过节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多给孩子零花钱,孩子把这些钱攒起来,学费就有了着落。从小学到初中,“干儿子”就是靠着这些零花钱,一步一步走出了困境。
有人外出打工,只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生活极为不便。他就和外出者称兄道弟,这样,他就可以没事儿往“兄弟”家跑一趟,送点肉,挑点水,给孩子些学费,老人病了,他急着送医院,抽时间在医院里照顾。别人问起,就一脸无奈地说:“没办法,兄弟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兄弟不在家,我能不帮着照顾?”
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地下”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连老婆孩子都不知道。只是,19年来,他没有攒下一分钱,这让老婆非常恼火,要和他好好“算算账”。结果,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全站了出来,联名上书,希望有关部门表扬身边的“活雷锋”。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叫赵维富的农民。记者问他为什么做好事却要偷偷进行,他憨笑着说:“人人都有面子。所以,我帮助别人都不让其他人知道,就是怕我的帮助反而给别人带来伤害,让受帮助的人被嘲笑。”
每份尊严都值得尊重,即使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的尊严也需要别人尊重,很多慈善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一个普通的农民注意到了,并且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帮助别人的同时,努力维护别人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善。 (选自2014年6月《现代青年》〈细节版〉) 13.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_
3
14.“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中的“这些事”是指哪些事?请分别概括。(6分)
15.解释下面加引号的词具有的特殊含义。(2分)
这些事,他一做就是19年,“地下”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连老婆孩子都不知道。 地下:_ 16.结合全文,概括赵维富的形象。(3分) _ 17.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3分) _
(三)世界上最柔软的路(25分)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②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
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亲的。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待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里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1○
1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1○
2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4
18.感知全文,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4分)
主动请缨,执教山村→ →村民铺路,真情送行→ 。
19.品读全文,谈谈“我”为何认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5分) _ 20.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 _ 21.第⑥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_ 22.这篇选文让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你写一段话来赞美你身边最“美”的老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6分)
三、写作(60分)
23.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