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骨髓 2. 关节囊 3. 椎间盘 4. 黄韧带 5. 肋弓 6. 骨盆
7. 腹直肌鞘 8. 胸骨角 9. 白线
(二)、填空题
1. 骨可根据外形分为( )、( )、( )和( )4类。 1. 骨质可分为( )和( )。
2.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 )3部分。 3. 每块椎骨由前方的( )和后方的( )构成。 4. 椎间盘是由周围的( )和中央的( )构成。
5. 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 )、( )、( )、( )4个生理性弯曲。 6. 胸骨从上而下可分为( )、( )和( )3部分。 7. 手骨由( )、( )和( )组成。 8. 肩关节由( )和( )构成。
9. 骨盆借( )、两侧的( )、( )、( )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0. 髋关节由( )和( )构成。
11. 脑颅骨中成对的是( )和( )。
12. 面颅骨中不成对的是( )、( )和( )。
13. 颈静脉切迹位于( )上缘,左、右锁骨( )之间。 14. 胸骨角两侧平对( )。 15. 肋弓最下点平齐( )。 16. 肩胛骨下角平对( )。
17. 膈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 )、( )和( )。 18. 腹直肌鞘的前层由( )和( )愈合而成。
19. 腹股沟管上壁由( )构成;下壁由( )构成。 20. 咀嚼肌包括( )、( )、( )和( )。
21. 大腿肌后群肌内侧为( )和( );外侧为( )。 22. 手肌的中间群由( )和( )组成。 23. 小腿三头肌由( )和( )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胸骨角平对( )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 E.锁骨
2.椎骨 ( )
A.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 间孔 B.椎弓向上伸出一个上关节突 C.椎弓后部称椎弓板
D.第一颈椎椎体最小 E.成人有33块
3.胸椎 ( )
A.横突根部有横突孔
B.椎体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 C.棘突呈板状,平伸向后 D.棘突末端分叉 E.椎孔成三角形
4.肋( )
A.上6对肋称真肋
B.肋骨上缘内面有一浅沟,称肋沟 C.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
D.肋的前端与胸椎体相连结 E.均与胸骨相连结
5.属于上肢带骨的是 ( ) A. 肱骨 B. 肩胛骨 C. 尺骨 D. 髋骨 E. 髂骨
6.肩胛骨下角平对 ( ) A. 第7胸椎 B. 第9胸椎 C. 第5胸椎 D. 第4胸椎 E. 第7肋
7.肱骨体后面中份有一斜行的沟是( ) A. 尺神经沟 B. 结节间沟 C. 桡神经沟 D. 三角肌粗隆 E. 斜线
8.桡骨( ) A.下端有桡骨头
B.桡骨头的周围有环状关节面 C.上端有桡切迹 D.下端有桡骨粗隆 E. 上端有滑车切迹
9.与桡骨头关节凹相关节的是( ) A. 尺骨头 B. 肱骨小头 C. 尺骨鹰嘴 D. 肱骨滑车 E. 冠突窝
10.参与骨盆界线围成的有( ) A.髂嵴
B.坐骨结节 C.耻骨梳
D.耻骨联合下缘 E.髂前上棘
11.大转子位于股骨颈、体交界处的( ) A、 外侧 B、 内侧 C、 前方 D、 后方 E、 下方
12.属于跗骨的是( ) A、 跖骨 B、 骰骨
C、 大多角骨 D、 三角骨 E、 月骨
13.参与膝关节构成的是( ) A、 股骨上端 B、 腓骨上端 C、 胫骨上端 D、 胫骨粗隆 E、 三角韧带
14.属于脑颅骨的是( ) A、 颞骨 B、 颧骨 C、 鼻骨 D、 上颌骨 E、 梨骨
15.属于面颅骨的是 ( ) A、 上鼻甲 B、 下鼻甲 C、 额骨 D、 蝶骨 E、 筛骨
16.眉弓的深方有( ) A、 上颌窦 B、 蝶窦 C、 额窦 D、 筛窦
E、 上矢状窦
17.属于躯干肌的是( ) A、 臀大肌 B、 旋后肌
C、 胸锁乳突肌 D、 额枕肌 E、 三角肌
18.背阔肌可使肱骨( ) A、 屈 B、 收
C、 展 D、 旋外 E、 环转
19.通过主动脉裂孔的结构是( ) A、 胸导管 B、 迷走神经 C、 下腔静脉 D、 食管
E、 十二指肠升部
20.腹股沟管前壁是( ) A、 腹外斜肌腱膜 B、 腹股沟韧带 C、 腹横筋膜 D、 腹外斜肌 E、 腹直肌前鞘
21.使前臂外展的肌是( ) A、 胸大肌 B、 三角肌 C、 肱二头肌 D、 肱三头肌 E、 背阔肌
22.属于表情肌的是( ) A、 咬肌 B、 颞肌 C、 额枕肌 D、 翼内肌 E、 翼外肌
23.属于前臂前群的肌是( ) A、 桡侧腕长伸肌 B、 指浅屈肌 C、 旋后肌 D、 指伸肌 E、 拇长展肌
24.参与小腿三头肌组成的是( ) A、 比目鱼肌 B、 胫骨前肌 C、 腓骨长肌 D、 胫骨后肌 E、 股二头肌
25.臀大肌的作用是( ) A、 使髋关节屈 B、 使髋关节伸 C、 使膝关节屈
D、 使膝关节伸 E、 使髋关节旋外 (四)问答题
1.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 2. 椎骨间的连结结构有哪些? 3. 胸廓是如何构成的?
4. 肩关节是如何构成的?有何结构特点? 5. 肘关节由哪些关节构成?有何结构特点? 6. 膝关节是如何构成的?有何辅助结构? 7. 骨性鼻腔外侧壁可见哪些结构? 8. 斜方肌位于何处?有何作用?
9. 弓状线以上腹直肌鞘是如何构成的? 10. 肱二头肌位于何处?有何作用? 11. 骨间肌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12. 臀大肌位于何处?有何作用? 13. 大腿肌前群和后群各有哪些?
14. 小腿三头肌包括哪些肌?有何作用?
15. 腹前外侧壁肌有哪些?各肌肌纤维方向如何走行? 16. 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各壁的构成及通行结构。
17. 阑尾炎手术时需寻找阑尾,试述手术由浅至深经过的层次为何结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及脂肪组织。
2.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分为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两部分。 3. 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
4. 连接相邻两个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由弹性纤维构成,可协助围成椎管和限制脊柱过屈。 5. 第8~10对肋骨借肋软骨连于上位肋软骨所形成的弓形结构。 6. 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及其间的连结构成的骨环。
7. 由腹前外侧壁三层阔肌的腱膜构成的包裹腹直肌的纤维性鞘。 8. 胸骨柄与胸骨体相交处形成的微向前凸的角,此角平对第2肋。 9. 位于腹前壁的正中,由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形成的结构。 (二)填空题
1.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 骨密质、骨松质
3.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 椎体、椎弓 5. 纤维环、髓核
6.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7. 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8. 腕骨、掌骨、指骨 9. 肩关节孟、肱骨头
10. 骶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 11. 股骨头、髋臼 12. 颞骨、顶骨
13. 犁骨、下颌骨、舌骨 14. 胸骨柄、内侧端 15. 第2肋 16. 第3腰椎
17. 第7肋(第7肋间、第7胸椎) 18. 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19. 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20.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腹股沟韧带 21.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22.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23. 骨间肌、蚓状肌 24. 腓肠肌、比目鱼肌 (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B 6. E 7. C 8. B 9. B 10. C 11. A 12. B 13. C 14. A 15. B 16. C 17. C 18. B 19. A 20. A 21. B 22. C 23. B 24. A 25. B
(四)问答题
1.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 椎弓间的连结结构有黄韧带(弓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相邻椎体间椎间盘有连结,椎间盘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两部分构成。 3. 胸廓由12对肋骨、胸骨、12块胸椎及其间的连结构成。
4.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薄而松驰,其下壁薄弱。
5. 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构成,这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6.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主要辅助结构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和髌上囊、髌下深囊等。 7. 骨性鼻腔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及各鼻甲下方的上、中、下三个鼻道和蝶筛隐窝。 8.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浅层。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下降肩胛骨。
9. 弓状线以上腹直肌鞘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
10.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群肌浅层。作用: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 11. 骨间肌包括骨间掌侧肌和骨间背侧肌。作用:前者可使2、4、5指向中指靠拢;(内收)后者可使2、3、4指以中指中线为中心外展。骨间肌还可协助蚓状肌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
12. 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
13. 大腿肌前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14. 小腿三头肌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作用:使足跖屈。
15. 腹前外侧壁肌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外斜肌的肌纤维由外上斜向前下;腹内斜肌的肌纤维与腹外斜肌相反斜向内上;腹横肌的肌纤维横行。 16.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肌和腱之间的裂隙。前壁:腹 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腹股沟韧带。通行结构: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17.手术由浅至深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上、下消化道 2.梨状隐窝
3.十二指肠大乳头 4.回盲瓣 5.麦氏点 6.齿状线 7.肛梳 8.肝门
9.肝胰壶腹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食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管管径上下一致
B. 上端于环状软骨水平续于口咽
C. 食管穿膈的食管孔进入腹腔,终于贲门 D. 食管分颈、胸、腹三部
E. 食管各段中颈部最短,胸部最长
2.关于食管的位置和毗邻,正确的说法是
A. 食管颈部的前方贴近气管前壁,后方邻第7颈椎与第1、2胸椎体 B. 食管胸部在第9胸椎水平以下,行于胸主动脉后方
C. 食管胸部在第4与第5胸椎交界处,经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下行于胸主动脉的左侧 D. 食管胸部的前面与气管下部、主动脉、支气管以及心包相接触 E. 食管腹部的后方邻近肝左叶
3.关于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胃充盈时,胃大弯向右下方移动
B. 胃底是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胃的部分 C. 幽门部的右侧部分称幽门窦
D. 胃肌和胃粘膜在幽门形成环行皱襞称幽门瓣 E. 幽门管通常居胃的最低部
4.关于胃的位置和毗邻,正确的说法是 A. 贲门位于第11胸椎右侧 B. 幽门位于第2腰椎右侧
C. 胃前壁的左侧与肝左叶贴近 D. 底与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 E.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相邻
5.不与胃后壁相邻的器官是 A. 胰
B. 横结肠 C. 左肾
D. 左肾上腺 E.右肾上腺
6.关于十二指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紧贴腹后壁,为腹膜内位器官
B. 可分为升部、水平部和降部三部分
C. 十二指肠上部近幽门的一段称十二指肠球 D. 降部内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
E. 水平部在第3腰椎水平自左向右横越脊柱的前方
7.关于十二指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下消化道的起始端
B. 十二指肠降部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 C. 上部即十二指肠球
D. 十二指肠上曲由幽门管和十二指肠上部共同形成 E. 降部左侧紧贴胰头
8.关于十二指肠的毗邻,正确的说法是
A. 十二指肠上部的前方有胆总管经过 B. 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有胆囊
C. 十二指肠降部的前方有横结肠越过 D. 十二指肠降部的外侧与左肾相接触
E. 十二指肠降部与胰头之间有肝门静脉经过
9.下列器官中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的是 A.回肠 B.阑尾 C.十二指肠 D.盲肠 E.空肠
10.关于盲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属腹膜间位器官 B. 是大肠的起始部
C. 三条结肠带在盲肠根部集中
D. 回盲部仅包括回肠末端和盲肠两部
E. 回盲瓣是呈前、后位的两个半月形皱襞
11.有关直肠的说法,何者正确
A. 位于骨盆腔后部紧邻膀胱的后方 B. 上端在第1骶椎平面续接乙状结肠
C. 直肠在骶、尾骨前面下降,形成凸向前的骶曲 D. 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 E. 最下方的直肠横襞多位于直肠右壁
12.有关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呈不规则的楔形,分膈、脏面和上、下端 B. 肝的膈面由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C. 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 D. 左侧纵沟前部有镰状韧带 E. 右侧纵沟后部有静脉韧带
13.关于肝的毗邻,说法正确的是
A. 肝的上面隔着膈邻接心、左胸膜腔和左肺 B. 肝左叶后缘靠近左纵沟后端处接触腹主动脉 C. 肝左叶下面接触胃 D. 尾状叶下面接触幽门
E. 肝右叶下面的后内侧部邻接右肾
14.有关肝的位置和毗邻,说法正确的是
A.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B. 肝的脏面在右叶与胃前壁相邻
C. 肝的脏面在右叶的前部与十二指肠上曲相接 D. 肝的脏面在右叶的中部近肝门处邻接结肠右曲 E. 肝的脏面在右叶的后部邻接右肾和右肾上腺
15. 关于胆囊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 为腹膜外位器官,其上面借结缔组织连附于肝 B. 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
C. 呈梨形,自前向后可分为底、体、颈管四部 D. 底的投影在右腹直肌外缘与右锁骨中线相交处
E. 下面覆以腹膜,与十二指肠下曲和结肠右曲相接触
16.关于胆囊三角的围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肝左管、肝右管、肝的脏面 B. 肝右管、胆囊管、肝的脏面 C. 肝总管、胆囊管、肝的脏面 D. 胆总管、胆囊管、肝的脏面 E. 肝总管、胆总管、肝的脏面
17、 关于胆总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 B. 起始于胆囊颈
C. 下降于胰头的左侧、十二指肠降部的右侧
D.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左侧 E. 下端膨大,形成肝胰壶腹
18、 关于胆总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它位于肝门静脉的左前方 B. 下端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 C. 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前方下行 D. 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内侧壁 E. 全程行于肝胃韧带内
19.关于输胆管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将肝所分泌的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上部的管道 B. 肝左管和肝右管经肝门出肝
C. 肝总管与胆囊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合成胆总管 D. 胆总管经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间下行
E. 在肝胰壶腹、胆总管末段和胰管末端均包绕有Oddi括约肌
20.关于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经的说法,何者正确 A. 胆囊有产生、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B. 胆汁经肝管、肝总管、胆囊管排入十二指肠
C. 胆汁由胆囊产生,经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D. 胆汁经胆囊管、肝管、胰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E. 胆囊内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三、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部的( )和后内侧部( )两部分。
3、腭构成( )的顶壁,可分为前2/3的( )和后1/3的(),腭扁桃体位于( )和( )之间的窝内。
4、牙由( )、( )和( )构成。
5、咽峡由( )、( )和( )共同围成。 6、牙周组织包括( )、( )和( )。
7、牙质构成牙的主体,( )覆于牙冠的牙质表面,( )包于牙根和牙颈的牙质表面。 8、胆总管由( )和( )合成,在( )韧带内下降,最后与( )汇合共同开口于( )。 9、唾液腺包括( )、( )和( )3对 10、咽分为( )、( )和( )3部。
11、食管分为( )、( )和( )3部,食管的3处狭窄分别位于()、( )和( )。 12、胃的大部分位于( ),小部分位于( );可分为( )、( )、( )和( )4部。 13、胃的幽门部借( )分为左侧的( )和右侧的( )两部分。
14、十二指肠可分为( )、( )、( )和( )4部。
15、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 )部,是( )和( )的共同开口。
16、十二指肠悬肌的作用是将( )固定于腹后壁,同时也是临床手中中确定( )起端的标志。
17、结肠和盲肠的3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 )、( )。 18、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 )与( )连线的( )交点处。 19、痔借齿状线分为( )( )。
20、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 )方称( );下方的凸向( )方称( )。 21、肝门有( )、( )、( )、( )和( )出入。
22、胆囊位于( )内,由前向后可依次分为( )、( )、( )和( )4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与( )交点稍下方。 23、胰可分为( )、( )和( )3部。
24、肝外输胆管道包括( )、( )、( )、( )和( )等。 四、问答题
一、试述食管的狭窄及距切牙的距离。 二、试述咽的分部与交通。
三、试述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四、唾液腺有哪几对,各开口于何处? 五、试述肛管内面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六、试述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呼吸系统 一、填空题
1.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下呼吸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鼻旁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对:开口于中鼻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开口于上鼻道的是________;开口于蝶筛隐窝的为________。 3.鼻粘膜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4.喉软骨包括单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对的________。 5.喉腔的外侧壁上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________;下方的一对称________。 6.喉腔自上而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________。 7.气管在________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其分叉处称________。 8.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肺位于________内,________的两侧。右肺被________和________分为上、中、下3叶。 10.肺的上端钝圆称________,超出________上方2~3cm。 11.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与________相交,腋中线与________相关,肩胛线与________相交。 12.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部分。 13.心位于________纵隔内,食管和迷走神经位于________纵隔和________纵隔内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24.关于气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有完整的环形的气管软骨作支架,以保持其开张状态 上端起于甲状软骨下缘
沿颈前正中线下行,至第2肋软骨前端水平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位于前纵隔内
1.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额窦、筛窦、蝶窦
上颌窦、蝶窦、筛窦前、中群 额窦、上颌窦、筛窦前、中群 额窦、上颌窦、筛窦后群 额窦、上颌窦 2.成对的喉软骨是()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以上都不对
3.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细而短直 粗、短、直 细、长、横平 粗、长、直 长、直
4.关于胸膜腔的叙述错误的是()
腔内呈负压
由脏、壁胸膜共同围成 左、右胸膜腔互不相通 胸膜腔又称胸腔
壁胸膜又可分为4部
5.关于纵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心脏位于后纵隔,食管位于前纵隔
纵隔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和腰段 由于心脏的原因纵隔略偏向右侧 心脏位于前纵隔
6. 关于气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气管上端平对第4颈椎体下缘
B. 气管下端平对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 C. 颈段较短,胸段较长
D. 气管杈的位置约平第4胸椎体上缘 E. 其后方有主动脉弓和食管
7. 关于气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后方的膜壁由结缔组织和横纹肌构成 B.上端连于甲状软骨
C.有完整的环形气管软骨支架
D.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隆嵴通常偏向右侧
8. 关于主支气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左主支气管的后方有左肺动脉
B.经气管坠入的异物多进入左主支气管 C.右主支气管为气管的直接延续 D.左、右主支气管的分支相同
支气管的动脉供应来自胸廓内动脉
9. 关于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构造与气管相似
B. 在肺门处分成三个肺叶支气管 C. 形态学特点为粗、短、直
D. 其前方有右肺动脉、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E. 其后方有胸主动脉和食管
10. 关于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左、右肺形态对称,呈圆锥体形 B. 分别位于两侧胸膜腔内
C. 右肺宽而短,有胸主动脉压迹
D. 左肺窄而长,有奇静脉的压迹
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5 cm 11. 关于右肺的说法,何者正确()
A. 被斜裂和右肺副裂分成上、中、下三叶 B. 肺前缘有肺小舌
C. 肺根诸结构从前向后为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 D. 动脉供应来自右肺动脉
E. 右肺根的后方有右膈神经经过 12. 关于左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左肺门处,肺静脉分别在肺动脉的前方和下方 B. 心切迹和左肺小舌均位于左肺下叶
C. 肺门上方和后方有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的压迹 D. 斜裂的下方为左肺下叶
E. 左肺根的前方有迷走神经通过 13. 关于胸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薄层浆膜,分脏、壁两层 B. 脏胸膜被膜覆在肺的表面
C. 脏、壁胸膜在肺根下方相互移行,形成肺韧带 D. 脏胸膜在肺尖上方形成胸膜顶
E. 脏、壁胸膜共同围成的腔隙称胸膜腔 14. 不属于胸膜壁层的结构是() A. 肋胸膜 B. 膈胸膜 C. 纵隔胸膜 D. 肺胸膜 E. 胸膜顶
15. 关于胸膜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壁胸膜围成 B. 由脏胸膜围成
C. 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D. 与心包腔相通
E. 腔内的压力呼气时比外界大气压高 16. 关于肋膈隐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半坐位时,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B. 深吸气时,肺下缘可充满此隐窝 C. 由肋胸膜与纵隔胸膜相互移行而成 D. 由肋胸膜和肺胸膜返折而成 E. 由两侧纵隔胸膜返折而成 17. 胸膜腔()
A. 分左、右两个胸膜腔B. 肺位于其内
C两个胸膜腔借肺门相通D. 两侧胸膜腔借主支气管通纵隔 E.内含空气
18.关于胸膜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为薄而光滑的浆膜 B.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
C.肺尖处的脏胸膜称胸膜顶
D.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 E.脏胸膜伸入肺裂之中 19.右肺()
A.右肺动脉供血营养右肺 B.只有斜裂
C.肺尖不超出胸廓上口 D.前缘有心切迹 E.以上都不对
20.关于肺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左肺分上、下二叶 B.右肺前缘有心切迹
C.肺尖高出锁骨内侧端上方2~3cm D.肺的下界于腹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 E.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两侧 21.开口于蝶筛隐窝的鼻旁窦是() A.筛窦前群 B.筛窦后群 C.筛窦中群 D.额窦 E.蝶窦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鼻粘膜嗅区位于()()()()() A、上鼻甲 B、中鼻甲 C、下鼻甲
D、鼻中隔上部 E、鼻中隔下部
2.能以胸骨为标志的是()()()()() A、数认肋骨
B、数认椎骨棘突
C、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处 D、胸膜穿刺处
E、上、下纵隔的分界处
3.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包括()()()()() A、管径较细 B、管径较粗 C、长度较短 D、走向较横平 E、走向较垂直
4.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前、中群 E、筛窦后群
5.壁胸膜包括()()()()() A、肋胸膜 B、膈胸膜 C、纵隔胸膜 D、脏胸膜 E、胸膜顶
6.肺根内含有()()()()() A、主支气管 B、肺动脉 C、肺静脉
D、胸导管 E、神经
7.位于后纵隔的有()()()()() A、胸主动脉 B、食管
C、迷走神经 D、胸交感干 E、主支气管
8.关于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内侧面凹陷称肺门
B、肺尖钝圆,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 C、共分五叶
D、肺底又称膈面
E、下界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
9.既通过上纵隔又通过后纵隔的结构是()()()()() A、食管
B、迷走神经 C、气管 D、膈神经 E、胸导管
10.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前群、中群 E.筛窦后群
11.左主支管比右主支气管()()()()() A.较长 B.较短
C.管径较粗 D.管径较细 E.呈水平走行 四、名词解释 1. 上、下呼吸道 2.声门裂 3.肺门 .4.胸膜腔 5.肋膈隐窝 6.. 胸腔 7.. 纵隔 五、问答题
1. 鼻旁窦有哪几对,各开口于何处?
2.试比较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异物多落入哪侧?
3.临床上胸膜腔穿刺常选何部位进行并试说明进针所经层次依次为何结构? 4.试述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答案
一、填空题
1、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
2、额窦,上颌窦,蝶窦,筛窦,上颌窦,额窦,筛窦前,中群,筛窦后群 3、嗅部,呼吸部
4、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5、前庭襞,声襞
6、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声门裂 7、胸骨角,气管杈 8、粗,短,直
9、胸腔,纵隔、斜裂,水平裂 10、肺尖,锁骨内侧1/3部 11、第6肋,第8肋,第10肋
12、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 13、中,上,后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B 4. D 5. A 6. C 7. D 8. C 9. D 10. E
11. A 12. B 13. D 14. D 15. C 16. A 17.A 18.C 19.E 20.B 21.E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CE3、BCE4、ACD5、ABCE6、BCE 7、ABCD8、ABCD9、ABCE10.ACD11.ADE 四、名词解释
1. 上、下呼吸道----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其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2. 声门裂----喉腔左、右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4.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部长圆形的凹陷处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
5.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5.肋膈隐窝----是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的半环状腔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6. 胸腔----胸腔为胸廓和膈围成的总腔。
7. 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五、问答题
1.鼻旁窦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四对。其中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2.因右侧主支气管比左侧的粗且短直,故异物易且坠入右侧。 3.临床上常选用的穿刺点在肩胛线第8或第9肋间隙进行,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肋间隙(肋间内、外肌)→胸内筋膜→肋胸膜→胸膜腔。
4.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在后正中线处平第10胸椎棘突。
泌尿系统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泌尿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
2. 成人肾门约平________椎体,其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位于________与________夹角。 3. 肾的被膜自内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 出入肾门的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两肾位置,右侧比左侧________。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________部,右肾后面的________部。
6. 输尿管根据位置可分为三段,分别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尿管全长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在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后者成自15-20个________。
8. 膀胱三角由位于两个侧角的________和位于下角的________围成。
9. 男性膀胱底的后方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邻,膀胱颈的下方与________相邻。
10. 膀胱属腹膜________位器官,空虚时膀胱尖位于________后方。 11. 女性尿道的特点是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膀胱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部。 二、选择题(A型题)
1. 属于肾皮质的结构是( ) A. 肾小盏, B. 肾盂 C. 肾乳头 D. 肾柱 E. 肾大盏
2. 肾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 ) A. 肾脂肪囊,肾纤维囊,肾筋膜 B. 肾筋膜,肾脂肪囊,肾纤维囊 C. 肾纤维囊,肾脂肪囊,肾筋膜 D. 肾筋膜,肾纤维囊,肾筋膜囊 E. 肾纤维囊,肾筋膜囊
3. 关于膀胱的错误说法是( ) A. 属于腹膜外位器官 B. 位于腹腔内
C. 女性膀胱后方有子宫和阴道下段 D. 男性膀胱颈的后方有前列腺 E. 膀胱为储尿器官
4. 关于输尿管的正确说法是( ) A. 全程行于腰大肌前面 B. 属腹膜外位器官 C. 分为腹、盆两段
D. 在女性经子宫动脉前上方达膀胱 E. 输尿管管腔有2个狭窄 5. 女性尿道开口于( ) A. 阴道口后方 B. 阴道口前方 C. 肛门前方
D. 阴道前庭后部 E. 膀胱
6. 男性膀胱底的毗邻中没有( ) A. 前列腺 B. 直肠
C. 输精管壶腹 D. 精囊
E. 耻骨联合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肾的正确说法是( ) A. 为实质性器官
B. 肾的上内方有肾上腺 C. 在肾的下极处肾盂移行为输尿管 D. 属腹膜间位器官
E. 深层为肾锥体和肾柱
2.关于肾的正确说法是( ) A. 位于脊柱的两侧
B. 肾门平第1腰椎 C. 皮质外附有肾筋膜 D. 髓质由肾锥体构成 E. 表层为皮质 3.肾蒂内含( ) A. 肾动脉 B. 肾静脉 C. 输尿管 D. 神经 E. 淋巴管
4.关于输尿管的正确说法是( ) A. 起自肾盂
B. 为细长的肌性管道 C. 腹段行于腰大肌前方
D. 在女性经子宫动脉后下方达膀胱 E. 开口于膀胱底 5.关于膀胱的正确说法是( ) A. 空虚时全部位于小骨盆腔内 B. 颈的下端有尿道内口 C. 后方与直肠相邻 D. 最下部称膀胱底
E. 在男性其后面有前列腺
6.关于膀胱三角的正确说法是( ) A. 位于膀胱底粘膜面 B. 缺少粘膜下层 C. 粘膜厚而多皱襞
D. 由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围成 E. 呈一尖向上的正三角 7.肾窦内含有( ) A. 肾盂 B. 肾大盏 C. 肾小盏 D. 肾锥体 E. 肾柱
8.膀胱的分部有( ) A. 膀胱底 B. 膀胱体 C. 膀胱颈 D. 膀胱顶 E. 膀胱尖 四、名词解释 1. 肾门 2. 肾窦 3. 肾蒂 4. 肾柱 5. 肾乳头 6. 膀胱三角 五、问答题
1. 说明膀胱的位置及后方的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部位。
3. 男性的尿液从肾乳头排出后,经何途径到达体外。 4. 出入肾门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5. 在肾的冠状切面上可见到的结构有哪些? 答 案
一、填空题
1.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 第1腰椎、竖脊肌、第12肋 3. 肾纤维囊、肾脂肪囊、肾筋膜
4.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 5. 低、中、上
6. 腹部、盆部、壁内部
7. 肾皮质、肾髓质、肾锥体 8. 输尿管口、尿道内口 9. 直肠、输精管、精囊 10. 间位、耻骨联合 11. 宽、短、直
12. 尖、底、体、颈 二、选择题(A型题) 1. D 2. B 3. A 4. B 5. B 6. 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D、E 3.A、B、D、E 4.A、B、C、E 5.A、B、C 6.A、B、D 7.A、B、C 8.A、B、C、E 四、词解释
1. 为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门户。 2. 由肾门深入到肾实质内的盲囊状腔隙,其内有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3. 出入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的束状结构。 4. 是肾皮质伸入到肾锥体之间的部分。 5. 即肾锥体的尖,呈乳头状突入肾窦,有乳头孔的开口。
6. 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五、问答题
1. 膀胱空虚时,完全位于小骨盆腔内,耻骨联合后方,充盈时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水平以上。膀胱底的后方,女性邻子宫颈和阴道上段,男性邻直肠、输精管壶腹和精囊。
2. 输尿管按其走行位置,可分为三部:①输尿管腹部②输尿管盆部和③输尿管壁内部。三个狭窄:①输尿管起始处;②跨越小骨盆入口处;③斜穿膀胱壁处。
3. 尿液经过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4.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5. 可见表层1/3的皮质、深层2/3的髓质、肾锥体、肾柱以及肾窦内的所有结构。 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一)填空题
1. 男性生殖腺为_______;输精管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属腺体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生殖器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 射精管由_______与_______末端汇合而成。 3. 男性尿道由前向后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3部,其3处狭窄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精子由_______产生,贮存于_______,射精时,精子可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排出体外。
5. 男性尿道有两个弯曲,其中凹向上的称_______,凹向下的是_______。 (二)A型选择题
1.关于前列腺的正确说法是( ) A. 与膀胱底相邻
B. 为男性生殖腺之一
C. 呈粟子形,尖朝上底朝下 D. 有尿道穿过
E. 为女性生殖腺之一 2.射精管开口于( ) A. 尿道膜部 B. 尿道球部
C. 尿道海绵体部 D. 尿道前列腺部 E. 膀胱
3.关于男性尿道的正确说法是( ) A. 分为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和海绵体部 B. 耻骨下弯凹面向上,耻骨后弯凹面向下 C. 尿道前列腺部管腔最粗且长
D. 后尿道包括前列腺部和尿道球部 E. 分为前列腺部和海绵体部 4.关于精索的正确说法是( ) A. 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 B. 由结缔组织包被输精管而成 C. 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皮下环 D. 精子排列成索状
E. 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皮下环 (三)名词解释 1. 输精管壶腹 2. 射精管 3. 精索 4. 鞘膜腔 (四)问答题
1. 精子的产生部位和排出体外途径是什么?
2. 当男性患者插入导尿管时,需依次经过哪些尿道的狭窄和弯曲? 答 案
(一)填空题
1. 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阴囊,阴茎 2. 精囊排泄管,输精管壶腹未端
3. 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 4. 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性尿道 5. 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二)A型选择题 1. D 2. D
3. A 4. A
(三)名词解释
1. 输精管末端的膨大称输精管壶腹。
2. 由输精管壶腹未端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而成,穿过前列腺,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3. 是位于睾丸上端与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被膜包裹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等所构成。
4. 由脏、壁两层鞘膜相互返折移行形成的密闭性腔隙。 (四)问答题
1. 精子由睾丸产生,先后经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男性尿道排出体外。
2. 尿道外口,尿道膜部,尿道内口,耻骨下弯(如将阴茎向上提起,耻骨前弯可变直)。 女性生殖系统 (一)填空题
1. 卵巢上端借_______韧带连于骨盆侧壁,下端借_______连于子宫角,前缘借_______连于子宫阔韧带。
2. 输卵管分为4部,自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内口称_______,外口称_______。
3. 子宫位于_______中央,前邻_______后邻_______。 4. 子宫的内腔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5. 子宫颈可分为上方的_______和下方的_______。
6.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主要装置是_______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固定子宫的韧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 子宫圆韧带起于_______,止于_______。
8. 乳房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构成,支持乳房的韧带是( )。 9. 广义的会阴包括前方的_______三角和后方的_______三角。 (二)A型选择题
1.关于卵巢的正确说法是( ) A. 是腹膜外位器官
B. 卵巢动脉起于髂内动脉 C. 后缘有血管出入
D. 借卵巢固有韧带连子宫底的两侧 E. 是腹膜间位器官
2.关于输卵管的正确说法是( ) A. 外侧2/3为输卵管漏斗 B. 内侧1/3为子宫部
C. 常于输卵管峡行结扎术 D. 壶腹部在漏斗的外侧 E. 是腹膜外位器官
3.关于子宫的正确说法是( ) A. 为腹膜外位器官
B. 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 C. 其长轴呈垂直位
D. 子宫底连有骶子宫韧带 E. 子宫底位于子宫的下方
4.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 ) A. 子宫阔韧带 B. 子宫圆韧带
C. 子宫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D. 骶子宫韧带和子宫阔韧带 E. 子宫圆韧带和子宫主韧带
(三)名词解释 1. 卵巢悬韧带 2. 阴道穹 3. 狭义会阴 4. 盆膈
(四)问答题
1. 试述子宫和子官腔的分部。
2. 试述子宫的位置、正常姿势及固定装置。 3. 试述输卵管的分部、受精和结扎部位。 答 案
(一)填空题
1. 内,髂内,髂外
2. 卵巢悬,卵巢固有韧带,卵巢系膜
3. 漏斗,壶腹,峡,子宫部,输卵管子宫口,输卵管腹腔口 4. 间,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 5. 子宫腔,子宫颈管
6. 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
7. 盆膈,子宫圆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8. 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
9. 阴道穹,后穹,直肠子宫陷凹 (二)A型选择题 1. D 2. C 3. B 4. B
(三)名词解释
1. 是卵巢上端连于骨盆侧壁之间的腹膜皱襞,内含卵巢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此韧带是手术中寻找卵巢血管的标志。
2. 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穹。 3. 是指外生殖器和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4. 肛提肌和尾骨肌以及覆盖二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统称为盆膈。 (四)问答题
1. 子宫由上而下可分为底、体、颈3部,子宫颈又可分为阴道上部和阴道部。
2.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的固定装置主要是盆膈和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四对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3. 输卵管由外而内可分为输卵管漏斗、壶腹、峡和子宫部等4部,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壶腹,结扎部位则选输卵管峡。
脉管系统 一、填空题
1. 脉管系统包括_______ 和_______ 系统。
2. 心血管系统由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组成。 3. 心位于胸腔 _______内,心底朝向 _______方,心尖朝向 _______方,在左侧第 _______肋间隙,锁骨中线 _______侧1~2cm处可摸到心尖博动。
4. 心房与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 _______,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 _______和 _______。
5. 右心房的入口有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右心房的出口是 _______。
6. 右心室的入口为 _______,其周缘附有 _______瓣;右心室的出口为 _______,其周缘附有 _______瓣。
7. 左心室的入口称 _______口,口周缘附有 _______,各借 _______连于乳头肌。
8. 心传导系由 _______构成,包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及蒲肯野纤维网。
9. 心的室间隔大部分称 _______,小部分称 _______。
10. 营养心的动脉有 _______和 _______,回心的血管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冠状窦。
11. 心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为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 12. 心包可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
13. 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称 _______。 14. 左冠状动脉起自 _______,经 _______和 _______之间行向冠状沟,随即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二大分支。
15. 主动脉根据其行程可分为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三段。
16. 主动脉弓凸侧发出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17. 上肢动脉的主干依次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18. 掌浅弓由 _______与 _______构成;掌深弓由 _______和 _______构成。 19. 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有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20. 腹腔干由 _______动脉发出,其分支有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21. 肠系膜上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阑尾动脉起自 _______动脉。
22. 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有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23. 睾丸动脉起自 _______动脉,卵巢动脉起自 _______动脉,子宫动脉起自 _______动脉。 24. 下肢的动脉主干依次是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25. 营养胃的动脉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动脉。
26. 上腔静脉由 _______和 _______汇合而成。在注入右心室之前有 _______静脉注入。 27. 上肢浅静脉较为恒定的主干有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静脉。 28. 下腔静脉由 _______和 _______汇合而成,注入 _______。 29. 静脉角是指 _______与 _______静脉汇行处的夹角。
30. 大隐静脉起自 _______,经内踝 _______方上行,注入 _______静脉。 31. 肝门静脉在胰头后方由 _______与 _______汇合而成。 32.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静脉。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的位置位于 ( ) A. 胸膜腔内
B. 胸腔的上纵隔内 C. 胸腔的前纵隔内 D. 胸腔的中纵隔内 E. 胸腔的后纵隔内 2.体循环起自 ( )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 E. 动脉圆锥 3.心尖 ( )
A. 朝向右前下方 B. 朝向右后上方 C. 朝向左后下方 D. 朝向左前下方 E. 由左右心室构成 4.右心房有( )
A. 肺静脉口 B. 肺动脉口 C. 冠状窦口 D. 右房室瓣
E. 心大静脉开口
5.左心室的入口是( ) A. 冠状窦口 B. 左房室口 C. 下腔静脉口 D. 左肺静脉口 E. 上腔静脉口 6.卵圆窝 ( ) A. 在右心房内 B. 在左心房内 C. 在室间隔上 D. 胎儿时就存在 E. 在右心室内 7.动脉韧带 ( )
A. 连于肺动脉与升主动脉之间 B. 来源于动脉圆锥
C. 是动脉导管闭锁的遗迹 D. 由肌纤维构成
E. 是静脉导管闭锁的遗迹
8.防止左心室的血逆流入左心房的瓣膜是( ) A. 二尖瓣 B. 三尖瓣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 冠状窦瓣
9.睾丸动脉起自 ( ) A. 腹主动脉 B. 髂总动脉 C. 髂内动脉 D. 髂外动脉 E. 股动脉
10.子宫动脉起自 ( ) A. 腹主动脉 B. 髂总动脉 C. 髂内动脉 D. 髂外动脉 E. 阴部内动脉
11.属于主动脉弓的分支是 ( ) A. 左锁骨下动脉 B. 右锁骨下动脉 C. 右颈总动脉 D. 左冠状动脉 E. 右冠状动脉
12.属于肠系膜上动脉的直接分支是 ( ) A. 脾动脉
B. 中结肠动脉 C. 左结肠动脉
D. 乙状结肠动脉 E. 阑尾动脉
13.阑尾动脉直接起自 ( ) A. 回结肠动脉 B. 肠系膜上动脉 C. 肠系膜下动脉 D. 髂外动脉 E. 髂内动脉 14.奇静脉 ( ) A. 起自左腰升静脉 B. 收集左肋间后静脉 C. 注入下腔静脉 D. 注入上腔静脉 E. 注入头臂静脉
15.大隐静脉走行经过 ( ) A. 外踝前方 B. 外踝后方 C. 内踝前方 D. 内踝后方
E. 内外踝连线中点 16.头静脉 ( ) A. 为上肢的深静脉
B. 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 C. 沿肘窝正中走行 D. 注入头臂静脉
E. 沿前臂和臂内侧走行 17.肝门静脉 ( ) A. 有静脉瓣
B. 注入下腔静脉
C. 收集腹腔内所有器官的静脉血 D. 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合成 E. 由肝的静脉汇合而成 三、名词解释 1. 动脉 2. 静脉
3. 血液循环 4. 卵圆窝 5. 房室口 6. 二尖瓣 7. 三尖瓣 8. 心包腔 9. 动脉韧带 (五)问答题
1. 心外形上有几个面各与何部相邻?
2. 心房与心室及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际志是什么? 3. 左心室内可见哪些结钧? 4. 右心室内可见哪些结构? 5. 右心房有哪些人口出口?
6. 房室瓣、腱索和乳头肌有什么作用? 7.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各有何作用?
8. 左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如何?
9. 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形、分枝及分布如何? 10. 心包是如何构成的?何为心包腔? 11. 腹主动脉发出不成对脏支有那些?
12. 全身有那些动脉可以在体表何处摸到其脉动? 13. 上腔静脉的合成及收集范围如何? 14. 下腔静脉的合成及收受范围如何?
15. 上肢浅静脉较为恒定的主干有哪些?各注入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16. 大隐静脉起始、走行和注入部位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17. 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如何? 18. 肝门静脉在结构上有那些特点?
19. 肝门静脉主要收集哪些器官的静脉血? 20.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哪些?
21. 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为什么会出现呕血或便血? 22. 试述体循环的途径。 23. 试述肺循环的途径。
24. 试述胃的供血动脉及其来源。
25. 子宫动脉的起始、分布及其与输尿管的关系如何? 26. 试述直肠和肛管的供血动脉及其来源。
27. 试述结肠的分部,分布于各部的动脉及其来源。 28. 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在什么部位形成哪些吻合?当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液可经何途径回流至上腔静脉?
29. 试述胸导管的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淋巴的范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
2. 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3. 中纵隔,右后上,左前下方,五,内 4. 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
5.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静脉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 6. 右房室口,三尖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7. 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
8. 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 9. 肌部,膜部
10. 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静脉 11. 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 12. 纤维心包,浆膜心包 13. 心包腔
14. 主动脉升部,左心耳,肺动脉干,前室间支,旋支 15.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16. 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17. 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
18. 尺动脉终端,桡动脉掌浅支,桡动脉终端,尺动脉掌深支 19.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20. 腹主动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
21. 空、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 22. 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 23. 腹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内动脉
24. 股动脉,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25. 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短动脉 26. 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 27. 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28. 左髂总静脉,右髂总静脉,右心房 29.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30. 足背静脉弓内侧,前,股静脉 31. 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
32. 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附脐静脉 二、A 型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A 7.C 8.A 9.A 10. C 11. A 12. B 13. A 14. D 15. C 16. B 17. D
三、名词解释
1. 动脉是从心室发出,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2. 静脉是起自毛细血管,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3.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4. 卵圆窝是为于房间膈右侧面下部的浅窝,是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 5. 房室口是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开口。
6. 二尖瓣是附于左房室口周缘的二片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有阻止左心室的血液流回左心房的作用。
7. 三尖瓣是附于右房室口的三片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有阻止右心室的血液逆流回右心房的作用。
8. 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博动时的摩擦。 9. 动脉韧带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处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四、问答题
1. 心外形上有两个面,前面亦称胸肋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与胸骨体和肋软骨相邻;下面又称隔面,贴于隔上。
2. 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的是冠状沟。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前、后室间沟。 3. 左心室内面可见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和主动脉瓣。 4. 右心室内面可见有房室口、三尖瓣、腱索。头肌、动脉圆锥、肺动脉口和肺动脉瓣。 5. 右心房的入口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6. 当心室收缩时,房室瓣由于血液推动而关闭房室口,因腱索和乳头肌牵拉使房室瓣不致翻向心房,有防止心室的血液逆流回心房的作用。 7. 当左、右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可防止血液从主动脉流回左心室,从肺动脉干流回右心室。
8.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起始部,经左心耳与肺动脉于之间行向左前方,随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前2/3部;旋支分布于左心房和左心室
9.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起始部,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入冠状沟,右行至隔面,延续为后室间支,沿途分支分布于左、右心室的下壁、室间隔的后1/3部及右心房,还分支供应
窦房结和房室结。 10. 心包由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构成。浆膜心包又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贴在心肌层表面;壁层贴在纤维性心包内面。两层间的腔隙为心包腔、内含少量滑液。 11. 自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12. 在外耳门前方可触摸到颞浅动脉搏动;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可触摸到面动脉搏动;在肘窝处,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在腕部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可触膜到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有股动脉搏动,在内、外踝连线中点有足背动脉搏动。 13. 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收集头颈、上肢和胸部(心除外)的静脉血。 14. 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合成。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15. 上肢浅静脉主要有头静脉,注入腋静脉;贵要静脉,注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临床上常通过这些静脉进行采血、输液或注入药物。
16. 大隐静脉在足背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径内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内侧而上行,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注入股静脉,它是临床上输血补液和静脉切开的常选静脉。
17.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称脉弓外侧,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升注入月国静脉。 18. 肝门静脉在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肝门静脉起端和止端均是毛细血管;二是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内没有静脉瓣。
19. 肝门静脉主要收集胃、肠、胰、脾和胆囊等器官的静脉血。
20.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胃左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附脐静脉。 21. 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由于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内无静脉瓣,血液可经吻合支返流至上、下腔静脉这种情况下吻合支扩大,引起食管静脉丛和直肠静脉丛的静脉曲张,如果扩张的静脉破裂,即可出现呕血或便血。 22. 体循环的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部毛细血管→静脉血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23. 肺循环的途径:静脉血从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动脉血经肺静脉→左心房。
24. 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干,胃右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起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短动脉起自脾动脉。
25. 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阴道。子宫动脉在距子宫颈外侧2cm处跨越输尿管前上方,两者交叉,关系密切。
26. 直肠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直肠下动脉起自髂内动脉、肛动脉起自阴部内动脉。 27.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他们的动脉分布及来源如下:分布至升结肠的动脉是右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分部至横结肠的动脉是中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分部于降结肠的动脉是左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分部于乙状结肠的动脉是乙状结肠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 28. 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在食管下部吻合形成食管静脉丛,在直肠吻合形成直肠静脉丛,在脐周围吻合形成脐周静脉网。当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肝门静脉血可经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奇静脉→上腔静脉。经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腋静脉→上腔静脉。 29. 胸导管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之前还接纳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收集下半身和左上半身即全身3/4区域的淋巴。
淋巴系统
一、填空题
1. 淋巴系统由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组成 2. 胸导管收集人体 _______和 _______.即全身 _______区域的淋巴,最后注入 _______。 3. 下颌下淋巴结收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部位的淋巴管。 4. 腹股沟浅淋巴结下群收受除_______、_______以外的下肢浅淋巴管。
5. 脾位于 _______,其长轴与第 _______肋一致,脾肿大时临床触诊的标志是 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胸导管常注入 ( ) A. 右静脉角 B. 左静脉角 C. 上腔静脉
D. 右颈内静脉 E. 右锁骨下静脉 2.右淋巴道管 ( ) A. 注入右静脉角 B. 注入左静脉角
C. 收集右半身的淋巴 D. 收集左半身的淋巴
E. 收集头、颈、上肢的淋巴 3.脾 ( )
A. 位于右季肋区
B. 与第9~11肋相对 C. 其长轴与肋弓一致 D. 下缘有2~3个脾切迹 E. 位于右腹外侧区 三、名词解释 1.静脉角 2.乳糜池 3.脾切迹
(五)问答题
1. 全身有哪几条淋巴干?
2. 胸导管收纳哪几条淋巴干的淋巴?
3. 右淋巴导管收纳哪几条淋巴干的淋巴? 4. 简述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5. 试述胸导管的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淋巴的范围。 6. 试述胃的淋巴引流。 7. 试述直肠的淋巴引流。 8. 试述乳腺的淋巴引流。 9. 试述子宫的淋巴引流。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
2. 下半身,左上半身,3/4,左静脉角 3. 颜面,口腔,下颌下腺 4. 足外侧缘,小腿后外侧部 5. 左季肋区,10肋,脾切迹 二、A 型选择题 1. B 2. A 3. B
三、名词解释
1. 静脉角是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的部位。 2. 乳糜池是胸导管起始部的膨大处,由左、右腰(淋巴)干和肠干汇合而成。 3. 脾切迹为脾上缘的2~3个切迹,是脾肿大时触诊的标志。 四、问答题
1. 全身的淋巴干有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左、右腰干和一条肠干。
2. 胸导管收纳的淋巴干有左、右腰干、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 气管纵隔干。
3. 右淋巴导管由纳的淋巴干有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支气管纵隔干。
4. 胸腺位于胸腔上纵隔前部,胸骨柄的后方。胸腺分左、右两叶,各呈长
扁条状,两叶借结缔组织相连。幼儿时期特别发达、成人则逐渐萎缩并被脂肪组织代替。 5. 胸导管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之前还接
纳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收集下半身和左上半身即全身3/4区域的淋巴。
6. 胃的淋巴引流方向有4个:(1)胃底右侧部、贲门部和胃底小弯侧的淋
巴注入胃上淋巴结;(2)幽门部小弯侧的淋巴注入幽门上淋巴结;(3)胃底左侧部、胃底大弯左侧部的淋巴注入胃网膜左淋巴结、胰和脾的淋巴结;(4)胃体大弯右侧部和幽门部大弯侧的淋巴注入胃网膜右淋巴结和幽门下淋巴结。各淋巴引流范围的淋巴管之间有丰富的交通。
7. 直肠齿状线以上的淋巴有4个引流方向:(1)沿直肠上血管注入直肠上 淋巴结;(2)沿直肠下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3)沿肛血管和阴部内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4)少数淋巴管沿骶外侧血管注入骶淋巴结。齿状线以下的淋管巴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8. 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有3个:(1)乳房外侧部和中 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2)乳房外上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3)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交通。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相交通。
9.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淋巴管沿卵巢血管注入腰淋巴结;沿子宫圆韧带
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和子宫颈部的淋巴管沿子宫的血管注入髂内、外淋巴结;沿子宫主韧带注入沿闭孔血管的闭孔浅淋巴结;沿骶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
感觉系统
名词解释 1. 感受器 2. 眼轴
3. 巩膜静脉窦 4. 虹膜角膜角 5. 盲点 6. 黄斑 7. 眼房
8. 结膜穹窿 9. 光锥
10. 第二鼓膜 11. 螺旋器 12. 壶腹嵴 选择题 A型题 1.眼球壁
A. 由角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构成 B.由外膜、脉络膜和内膜构成
C.由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构成 D.由巩膜、脉络膜和内膜构成 E.以上都不对
2.下列结构中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是 A.视网膜 B.巩膜 C.脉络膜 D.睫状体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角膜神经末梢丰富 B.脉络膜血管丰富
C.巩膜不含血管,故呈乳白色 D.角膜不含血管
E.虹膜内含平滑肌 4.虹膜
A.位居眼球血管膜的中部 B.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C.依赖房水获得营养 D.分隔眼的前房和后房 E.以上都不对
5.关于瞳孔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随眼压的高低而变化 B.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
C.取决于睫状肌的舒缩状况 D.取决于房水循环的通畅与否 E.以上都不正确
6.眼球壁的中膜中最肥厚的部分是 A.虹膜 B.睫状体
C.脉络膜前部 D.脉络膜后部 E.以上都不是 7.视网膜
A. 仅贴于脉络膜内面
B.由视锥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三层构成 C.全层均有感光功能
D.紧邻眼球壁内腔的是视锥、视杆细胞层 E.以上都不对 8.视神经乳头
A.为调节视力的重要结构
B.为视锥和视杆细胞集中之处
C.为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集中之处 D.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 E.以上都不对 9.视神经盘
A.位于黄斑的内上方 B.位于黄斑的内下方 C.位于黄斑的外上方 D.位于黄斑的外下方 E.以上都不对
10.有关视神经乳头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视网膜后部的偏内侧 B.无辨色能力
C.位于黄斑的鼻侧
D.中央凹陷处称中央凹
E.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由此出入 11.关于黄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视神经乳头鼻侧3.5 mm 处 B.中央由视网膜中央动脉穿出 C.感光作用强,但无辨色能力
D.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由此向后穿出眼球壁 E.以上都不正确
12.视神经由下列哪种细胞的突起构成 A.视锥细胞 B.节细胞 C.双极细胞 D.视杆细胞 E.以上都不对
13. 有关眼球结构的功能方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屈光装置能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量 B.脉络膜有吸收眼球内分散光线的作用 C.房水对角膜和晶状体有营养作用 D.眼球纤维膜的一部分有屈光作用 E.玻璃体有支持视网膜的作用 14.下列结构中无屈光作用的是 A. 玻璃体 B. 角膜 C.房水 D.虹膜
E.以上都不是
15.关于晶状体凸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睫状小带紧张,晶状体凸度增大 B.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凸度增大 C.视近物时,晶状体凸度变小 D.视远物时,晶状体凸度变大 E.以上都不正确 16.晶状体位于
A.虹膜与睫状体之间 B.虹膜与睫状小带之间 C.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D.角膜与玻璃体之间 E.以上都不对
17.关于晶状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含血管和神经 B.为五色的胶状物质
C.以睫状小带连于脉络膜的前部 D.无弹性
E.以上都不正确 18.房水
A. 由眼房产生
B.由虹膜角膜角产生 C.由巩膜静脉窦产生 D.由睫状体产生 E.以上都不对
19.关于房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充满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中
B.其循环途径是:后房→瞳孔→虹膜角膜角→前房→巩膜静脉窦 C.最后汇人眼静脉
D.前房角夹角的大小可影响其回流的速率 E.有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房水循环障碍导致青光眼
B.晶状体混浊,临床上称为白内障 C.玻璃体混浊,引起\"飞蚊症\"
D.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俗?quot;老花眼\" E.睑板腺排泄受阻,导致麦粒肿 21.晶状体凸度增大时 A. 睫状突后移 B.睫状肌舒张 C.睫状肌收缩
D.瞳孔开大肌收缩 E.以上都不对
22.关于眼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致呈球形,前面正中点称前极,后面正中点称后极 B.通过瞳孔中点至黄斑中央凹的连线称视轴 C.通过前、后极的连线称眼轴
D.屈光装置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体 E.后面偏内侧以视神经连于脑 23.关于结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贴在眼睑后面的是睑结膜
B.贴在眼球外膜前部表面的为球结膜 C.薄而透明 D.富含血管
E.闭眼时全部结膜围成一个囊状腔隙 24.关于泪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泪腺位于泪囊窝内 B.泪点在上、下睑缘上 C.泪囊前方有睑内侧韧带 D.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E.泪小管开口于泪囊
25.若瞳孔不能转向外下方,是因为 A.下直肌瘫痪 B.上直肌瘫痪 C.上斜肌瘫痪 D.下斜肌瘫痪 E.以上都不对
26.使瞳孔转向上外方的是 A.上直肌 B.下直肌 C.上斜肌 D.下斜肌
E.以上都不是
27. 瞳孔偏向内侧,可能是哪块肌瘫痪 A.外直肌 B.内直肌 C.下斜肌 D.上斜肌
E.以上都不对 28.前庭蜗器包括
A.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B.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 C.外耳道、鼓膜、咽鼓管 D.外耳、中耳和内耳
E.以上都不对
29.外耳道外侧1/3为软骨部,其方向为朝向 A.内上方 B.内下方 C.内后上方 D.内后下方 正.以上都不对
30.关于鼓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鼓室与外耳道底之间 B.垂直位于外耳道 C.为鼓室的外侧壁
D.在中心的前下方有一反光区 E.其前上方小部薄而松弛 31.有关鼓室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六个壁围成
B.顶部借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隔 C.腔内表面覆有粘膜
D.鼓室即中耳,内有三块听小骨 E.鼓室内邻内耳的前庭
32.关于内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
B.骨迷路可分为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 C.蜗窗位于前庭的外侧壁上
D.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内、外淋巴经蜗孔相交通 E.骨半规管可分为前、后、外侧三个
33.听觉感受器位于 A.前庭膜 B.基底膜 C. 壶腹嵴 D. 椭圆囊斑 E. 以上都不对
34.不属于位觉感受器的是 A. 椭圆囊斑 B.球囊斑 C.壶腹嵴 D.螺旋器
E.以上都不是
35. 下列说法何者是正确的
A.前庭阶、鼓阶内都充满了外淋巴 B.前庭阶与鼓阶内的淋巴互不相通
C.三个骨半规管通过5个孔开口于前庭前壁 D.前、后骨半规管的壶腹脚合成一个总骨脚 E.以上都不正确 B型题 A.虹膜 B.脉络膜 C.巩膜 D.角膜 E.睫状体
1.构成眼球壁血管膜后部的是
2.构成纤维膜后部的是
3.与晶状体凸度变化有关的是
A.巩膜 B.虹膜 C.脉络膜 D.角膜 E.视网膜
4.具有屈光作用的是
5.具有调节进入眼内光线作用的是 6.具有吸收眼球内分散光线作用的是 7.具有感光作用的是 A. 双极细胞 B.节细胞 C.视锥细胞 D.色素细胞 E.上皮细胞
8.能感受光波刺激的是 9.位于视网膜最内层的是 10.其突起进入脑内的是 A.晶状体 B.玻璃体 C.睫状体 D.结膜 E.角膜
11.薄而透明富含血管的是
12.五色透明、有弹性不含血管的凸透镜状的是 13.无色透明富含感觉神经末梢不含血管的是 A. 晶状体 B.玻璃体 C.睫状体 D.睫状突 E.睫状肌
14.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是 15.在瞳孔后方的是
16.借小带与晶状体相连的是
17.损伤后易导致视网膜剥离的是 A.虹膜角膜角 B.眼后房 C.眼前房 D.角膜缘 E.瞳孔
18.房水产生后首先进入
19.房水最后经何结构渗入静脉窦 20.眼前、后房交通的必经结构是 A.泪腺 B.泪点 C.泪小管 D.泪囊 E.鼻泪管
21.位于眶上壁前外侧部的是
22.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是 23.位于睑内侧韧带后方的是 24.位于上、下睑缘的是 25.开口于结膜上穹的是 A.上直肌 B.下直肌 C.上睑提肌 D.上斜肌 E.下斜肌
26.不起于视神经孔周围的是
27.以细腱通过附于眶内侧壁前上方的纤维滑车的是 28.不止于眼球的是 A.瞳孔偏向内侧 B.瞳孔偏向外下方 C.瞳孔偏向内上方 D.瞳孔偏向内下方 E.瞳孔偏向外上方 29.下直肌瘫痪使 30.上直肌瘫痪使 A. 睑板肌 B.睫状肌
C.瞳孔开大肌 D.瞳孔括约肌 E.下斜肌
31.与聚光作用有关的是 32.与睑裂大小有关的是 33.与眼球无关的是
A.鼓室上壁 B.鼓室下壁 C.鼓室前壁 D.鼓室后壁 E.鼓室内侧壁 34.有蜗窗的是
35.颈内动脉与鼓室的何壁毗邻 A.壶腹嵴 B.椭圆囊斑 C.蜗管 D.前庭阶 E.螺旋器
36.能感受旋转运动刺激的是 37.能感受声波振动刺激的是 38.能感受直线运动刺激的是 39.全位于前庭内的是 A. 鼓室 B.前庭阶 C.椭圆囊 D.球囊 E.蜗管
40.流动着外淋巴的是 41.与蜗管相通的是
42.与膜半规管相通的是 A. 壶腹嵴 B.球囊斑 C.鼓阶
D.椭圆囊斑 E.螺旋器
43.膜半规管内有 44.蜗管内有
45.属骨迷路的是 A.鼓室 B.前庭阶 C.鼓阶 D.前庭 E.球囊
46.含有内淋巴的是 47.内有听小骨的是
48.位于蜗管上壁上方的是 49.位于蜗管下壁下方的是 50.内有椭圆囊的是 A. 前庭窗 B.蜗窗 C.鼓膜 D.乳突窦 E.蜗孔
51.由第二鼓膜封闭的是 52.前庭阶与鼓阶相通处是 53.与鼓阶相接的是 54.与前庭阶相接的是
四、问答题
1. 试述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生理、临床意义。 2. 泪液的分泌及排泄途径如何?
3. 为什么正常眼视近物和远物均很清楚?
4. 光线穿过角膜后,依次经过哪些结构投射至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后者又如何将光波刺激 传人脑内产生视觉?
5. 试述鼓室各壁的结构、毗邻和临床意义。
6. 耳廓收集的声波,经过哪些结构传至内耳听觉感受器?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上能够接受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特殊结构,其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该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感觉。 2. 眼球前、后面的正中点分别称为前极和后极,前、后两极的连线称为眼轴。眼轴的过长或过短是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因素之一。
3. 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面,有一环形的小管,称巩膜静脉窦,为房水回归静脉的通道。 4. 虹膜与角膜交界处构成虹膜角膜角,也称前房角,房水由此渗人巩膜静脉窦。此夹角的大小,可影响房水回流的速率。
5. 在视网膜的后部偏内侧,有一圆盘状隆起,称视神经盘,也称视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不能感光,故又称盲点。
6. 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约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其中央凹陷处称中央凹,是感光和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7. 位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不规则形腔隙称眼房,被虹膜分为,前房和后房,彼此借瞳孔
相通。眼房内充满房水。
8. 睑结膜与球结膜相互折转移行处的间隙为结膜穹窿(简称结膜穹),上、下分别形成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
9. 在鼓膜的外侧面、鼓膜脐的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光锥变形或消失是鼓膜内陷的重要标志。
10. 第二鼓膜为封闭蜗窗的结缔组织膜,当鼓阶的外淋巴振动时,它有缓冲淋巴压力的作 用;当鼓膜破损或听小骨功能障碍时,鼓室中空气的振动可经此膜传人内耳,故命之。 11. 螺旋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波的刺激。
12. 在膜半规管的膜壶腹上有一嵴状突起,称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二、填空题
1.感受器其辅助装置
2.外膜 中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3.血管 感觉神经末梢 屈光 4.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
5.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睫状肌
6.血管 色素细胞 营养眼球内组织 吸收眼球内分散光线 7.瞳孔 瞳孔括约 缩小 瞳孔开大 开大
8.虹膜 睫状体 视网膜盲部 脉络膜 视网膜视部 9.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10.视神经盘 黄斑及中央凹 视网膜中央血管的分支 11.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2.睫状体 巩膜静脉窦 营养角膜、晶状体、维持眼内压 13.虹膜 玻璃体 白内障
14.睫状突 晶状体 松弛 增加
15.眼睑 结膜 泪器 眼球外肌 眶脂体和眼球筋膜 16.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 睑板 17.睑结膜 球结膜 结膜囊
18.泪腺 眶上壁前外侧部的泪腺窝内 结膜上穹 19.上直肌 下直肌 内直肌 外直肌 上斜肌 下斜肌 20.外侧 上内
21.颈内动脉 视神经盘 视网膜鼻侧上小动脉 视网膜鼻侧下小动脉 视网膜颞侧上小动 脉 视网膜颞侧下小动脉 22.海绵窦 面静脉 23.耳廓 外耳道鼓膜 24.后上 外耳道 后下
25.外耳道底 鼓室 鼓膜脐 松弛部 紧张部 26.鼓膜 内耳颞骨岩部 27.后 内侧 内侧 下
28.锤骨 砧骨 镫骨 锤骨柄 镫骨底 29.前 鼻 短粗且平直 30.骨半规管 前庭 耳蜗
31.椭圆囊 球囊 膜壶腹 椭圆囊斑 球囊斑 壶腹嵴 32.前庭阶鼓阶蜗管
33.蜗螺旋管(或耳蜗) 基底膜 螺旋器(或Corti器) 34.骨迷路 膜迷路 膜迷路 四、问答题
1. 房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体分泌产生后,由后房经瞳孔人前房,然后由虹膜角膜 角渗入巩膜静脉窦,回归静脉。房水除有屈光作用外,还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房水经常循环更新,如其循环受阻,则引起眼内压增高,影响视力,临床上称青
光眼。
2.泪液由泪腺分泌产生,经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的前部。
3.外界物体的光线经眼球的屈光装置折射、聚焦到视网膜上,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看清物体。眼对光线的聚焦主要通过睫状肌的舒缩,调节晶状体的凸度,调整焦距,使物像准确地投射于视网膜上。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借自身的弹性,凸度增大,折光能力增强;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紧张,牵拉晶状体周边,从而使之凸度减小,折光能力减弱。通过上述调节作用,近物和远物均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 4. 光线穿角膜→前房水→瞳孔→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内层→视网膜外层,即 而不见色素上皮(折射) →刺激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双极细胞 轴突
-→节细胞破(轴突)视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视觉。
5.鼓室是颞骨岩部内一含气的不规则小腔。有六个壁围成。上壁即鼓室盖,通过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邻,中耳炎可经此侵入颅内。下壁为颈静脉壁,亦为薄骨板与颈内静脉起始部分隔,中耳手术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颈内静脉。前壁为颈动脉壁,该壁上方有咽鼓管的开口,咽部炎症可经此波及中耳,继发中耳炎。后壁为乳突壁,有乳突窦开口,中耳炎化脓时可蔓延至乳突小房。内侧壁为迷路壁,此壁中部隆凸的岬的后上方有前庭窗,由镫骨底封闭;岬的后下方有蜗窝,由第二鼓膜封闭。在前庭窗后上方有弓形隆起,称面神经管凸,其管内有面神经穿行,该管壁骨板甚薄,甚至缺如,在中耳炎或中耳施行手术时易伤及面神经。外侧壁即鼓膜,中耳炎时,可造成鼓膜穿孔,脓液经外耳道流出。
6.耳廓收集的声波→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蜗顶→蜗孔→鼓阶外淋巴→蜗管基底膜→蜗管内淋巴→螺旋器(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刺激。
五、填图题 1.a.角膜 e.视网膜 i.视神经 2.a.前庭窗 e.后骨半规管 b.眼前房 f.脉络膜 j.视神经盘 b.前庭
f.外骨半规管 c.虹膜 S.巩膜 k.睫状体 c.耳蜗
S.外骨壶腹 d.晶状体 h.中央凹 1.眼后房 d.蜗窗
h.前骨半规管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马尾
2. 锥体交叉
3.脑桥小脑三角
4. 前髓帆 5.内侧隆起 6. 小脑扁桃体 7.背外侧束 8. 室底灰质
9.内侧丘系交叉 10. 小脑下脚 11.黑质
12. 内侧纵束 13.穹隆
14. 垂体门脉系 15.基底核 16. 优势半球 17.边缘系统
18. 上运动神经元 19.下运动神经元 20. 核上瘫 21.核下瘫 22. 锥体外系 23.硬膜外隙 24. 海绵窦 25.终池
26. 蛛网膜粒 27.脉络丛
28. 大脑动脉环 二.填空题
1.脊髓上端在________处与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为________,再向下延为无神经织的________。
2.人类脊髓可藉脊神经根的出入范围划分为________节段,其中颈髓_______节、胸髓________节、腰髓________节、骶________节和尾髓________节。
3.脊神经前根在脊髓的_________出脊髓,主要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纤维成分)。 4.延髓与脑桥之间腹面的界限为________,在沟中自内向外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延髓与脑桥之间背面的界限为________。 5.在髓纹的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的隆凸为________,内隐_______核。前庭区的外 侧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_________核。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迷走 神经三角的深方隐________核。
6.小脑位于________,以三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的背面。其中主要进入小脑的纤维是 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出小脑的纤维是________。 7.间脑的室腔称为_______,呈________方位,经________与第四脑室相通,向外经_______ 与侧脑室相通,其顶部是________。
8.在脑的底面,下丘脑视交叉的后方是________,其后方有一对________,前者向下移 行为________,下端与________相连。
9.大脑半球外侧观,顶下小叶分为两部分:包绕颞上沟末端的脑回为________;包绕外 侧沟后端的脑回称为________。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上,有两个横行的脑回为 ________。 10.前角运动神经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细胞组成,前者支配________完成 ________(功能);后者支配________,完成________ (功能)。
11.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配布分两群,内侧群支配________和________,见于_______(节段); 外侧群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支配_________。 12.脊髓后角主要接受后根纤维的传人,细胞分群较多,由浅人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后角基部的________。
13.脊髓中央管的前方有纤维横行越边,称为________。在白质前连合越边的纤维有________ 和________。 14.脊髓侧角的中间外侧柱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节段);后角基部的胸核位于________; 骶髓的副交感核位于________。
15.Rexed根据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层次,将脊髓灰质从背侧向腹侧划分为10个板层: I层相当于______;Ⅱ层相当于______;Ⅶ层内有______和______;前角运动细胞群位于______层;X层相当于________。
16.薄束起自________,楔束起自________。脊髓后索损伤后病人出现伤面水平以下 ________和________丧失。
17.脑干内以界沟为界,界沟以内为________性核团; 界沟以外为________性核团。与脊神经相连的脊髓灰质有________种成分。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有________种成分。 18.脑干内与三叉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前三 者属于________(功能柱),后者属于________(功能柱)。 19.脑干内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的核是________,其头端接受________纤维,其余部分 接受--纤维,因此脑干内共有________个功能柱。
20.自疑核发出的纤维、出脑后分别加入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神经,支配_______。 21.皮质核束在脑干下行过程中,陆续离开________,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但_______和________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22.延髓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后索中出现了________核和________核;腹 侧前正中裂两旁有粗大的________纤维下行,后者的背外方有________核;中央管背移 并开敞为________。
23.脑桥的内部结构以横行的________前缘为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4.中脑大脑脚的背侧部是________,腹侧部为________,来自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_______和________在此通过。
25.脑干内,面神经的核团包括支配面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 腺体分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接受舌前2/3味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 26.在脑干内,舌咽神经支配腮腺分泌的纤维起自________核,支配咽肌的纤维起自_______核,接受舌后1/3味觉及一般粘膜感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接受耳后皮肤感觉的纤维止于________核。
27.下橄榄核位于________的深方,主要接受_________纤维。
28.小脑下脚是由________侧的________纤维和________侧的________纤维。
29.小脑各部皮质的结构是相同的,由浅入深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层。 Purkinje细胞胞体位于________层。
30.内髓板是位于________内的\"Y\"字形纤维板,位于背侧丘脑外侧的一层纤维称为 ________,后者的外侧是_________。 31.背侧丘脑外侧核群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的核团从前向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2.下丘脑为________以下的第三脑室旁壁和室底的结构,前界为________和________,后 界为________的后缘。
33.侧脑室中央部位于大脑半球的________,前角伸入大脑的________叶,后角伸入大脑的 ________叶, 下角伸入________,室间孔位于________。
34.新纹状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旧纹状体是指________。 35.苍白球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________ 和________。 36.大脑髓质可分为三类纤维,即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其中连接两侧半球的 称 ________系,比较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37.大脑皮质按种系发生的早晚分为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新皮质具有________层结 构。Brodmann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为________区。 38.第1躯体运动区位于Brodmann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其第________层的________ 细胞的轴突是锥体束中最粗大的纤维,支配________。
39.按Brodmann分区法,第一区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区;视区位于________区;听区 位于________区。
40.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的传导通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 41.感觉传导通路中,第三级纤维经过内囊后脚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的通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2.皮质脊髓束起于________,纤维向下经内囊的________、中脑的的________、脑桥的 ________延髓的_________,至延髓下部,大部纤维经________越至对侧下行;小部分纤维仍在同侧下行入脊髓。 43.纹状体是________系中的重要核团,它的传出纤维经背侧丘脑核团的中继后,对大脑 皮质________区的功能进行调节。
44.由小脑皮质发出的冲动,经齿状核发出的________出小脑,纤维交叉后小部分止于 ________,大部分止于背侧丘脑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两核再发纤维投射至 ________,完成小脑对大脑皮质发出运动冲动的调节和修正。
45.脑和脊髓外面均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6.硬脑膜的内层在某些部位褶叠成双层,其中伸人大脑纵裂内的称________;伸入到大 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者叫________。硬脑膜的两层分开处,内衬内皮细胞形成 ________。 47.主要的硬膜窦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在________处汇合成窦汇。
48.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________之间有一间隙,称________。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 隙为________,隙内充满________,它在小脑与延髓背面之间扩大为________。 49.脑的供血动脉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脊髓的供血动脉来源于________和 ________。
50.颈内动脉的分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1.大脑前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向前内伸入大脑纵裂,沿_______背侧后行,其皮质支 分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________以前的部分及额叶、顶叶外侧面的________。
52.大脑中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沿________后行,其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________ 和________。
53.大脑后动脉由________动脉发出,绕大脑脚向后,终支沿________向后上方延伸,其皮质支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
54.总体来看,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________和间脑的________;椎动脉的 血液供应大脑半球的________、间脑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5.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能产生脑脊液的脉络丛。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经________和________流入蛛网膜下隙,最后经________渗入________,回归静脉。 56.额、顶叶浅部的静脉直接注人邻近的________;豆状核的静脉血,先汇成一条大脑大 静脉,向后注入________,再经窦汇________和________出颅,汇入颈内静脉。
三、选择题 A型题
1.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部,分别为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它们的相应脊 髓节段是 A.C8~T4和L2~S3 B.C4~Tl和L4~S3 C.C8~T4和L4~S2 D.C4~T1和L4~S3 E.以上都不是
2.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齐 A.第1腰椎体下缘 B.第2腰椎体下缘 C.第3腰椎体下缘 D.第1骶椎体下缘 E.第12胸椎体下缘
3.马尾主要由
A.腰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 B.骶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
C。骶、尾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
D.腰、骶、尾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成 E.腰、骶神经根围绕终丝而形 4.脊神经节细胞属 A.双极神经元 B.假单极
C.多极神经元 D. 联络神经元 E. 运动神经元
5.脊髓第6颈节段平对 A.第4颈椎体 B.第5颈椎体 C.第6颈椎体 D.第7颈椎体 E.第1胸椎体
6.成人骶髓和尾髓约平对 A.第3腰椎 B.第2腰椎 C.第1腰椎 D.第12胸椎 E.第11胸椎
7.关于楔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脊髓后索全长
B.主要传导下肢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C.在脊髓后索中位于薄束的内侧 D.属第二级感觉纤维
E.主要传导上肢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8.关于脊髓丘脑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位于脊髓外侧索中
B.它的外侧与脊髓小脑后束毗邻 C.纤维起自对侧的脊神经节细胞 D.在白质前连和处越边 E.位于脊髓后索中
9.若脊髓颈膨大节段的白质前连合损伤, 病人会出现 A.右侧躯干、下肢痛、温觉丧失 B.左侧躯干、下肢痛、温觉丧失 C.两侧躯干、下肢痛、温觉丧失 D.主要是两侧上肢痛、温觉丧失 E.两侧颈部痛、温觉丧失
10.关于中间外侧柱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内脏运动性核团
B.其轴突经前外侧沟出脊髓
C.其轴突直接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 D.其轴突参与构成前根
E.位于脊髓灰质的第Ⅶ层中
11.当前角运动细胞的胞体或轴突受损伤 时,它所支配的骨骼肌失去随意运动,表现为 A.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B.肌张力增高 C.不出现肌萎缩 D.属痉挛性瘫痪 E.病理反射阳性
12.关于皮质脊髓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质脊髓前束大部经白质前连合越边 止于前角运动细胞 B.皮质脊髓前束纵贯脊髓全长
C.皮质脊髓束在脊髓都直接止于前角运 动细胞
D.在脊髓内损伤皮质脊髓侧束属下运动 神经元损伤 E.位于脊髓后索
13.延髓节段的锥体主要是由大脑皮质发出下行的皮质脊髓束构成,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位于延髓的背面后正中沟两侧 B.位于橄榄的外侧
C.全部纤维左右交叉形成锥体交叉 D.其内侧有舌下神经根出脑
E.位于延髓的腹侧,前正中裂两侧
14. 颅腔内听神经瘤最容易压迫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展神经 C.面神经 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15.延髓后面下部,后正中沟两旁的隆起是 A.小脑下脚 B.楔束结节 C.橄榄
D.薄束结节 E.锥体
16.在延髓与动眼神经副核属于同一功能柱的核团是 A.上泌涎核 B.下泌涎核 C.疑核
D.副神经核 E.舌下神经核
17.在脑桥与疑核属于同一功能柱的核团是 A.三叉神经脑桥核 B.面神经核 C.上橄榄核 D,上泌涎核
E.迷走神经背核
18.发出纤维不越边的核团是 A.前庭神经核 B.蜗神经核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薄束核
E.以上都不是 19.脑干
A.灰质内细胞核连贯成柱
B.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 中脑与小脑之间 C.12对脑神经的核团都位于脑干内
D.中央的网状结构范围比脊髓扩大 E.副神经核也位于延髓内
20.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纤维起于 A.动眼神经核 B.动眼神经副核 C.滑车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疑核 21.孤束含
A.经面神经入脑的舌前2/3味觉纤维 B.经舌咽神经入脑的舌后1/3味觉纤维 C.经迷走神经入脑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D.经舌咽神经入脑的一般粘膜感觉纤维 E.以上都含有
22.属下运动神经元的核团是 A.三叉神经中脑核 B.滑车神经核 C.动眼神经副核 D.红核
E.下泌涎核 23.内侧纵束
A.纵贯脊髓前索全长 B.属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C.上行可达大脑皮质 D.主要止于小脑 E.起自前庭神经核
24.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三叉神经 D.展神经 E.面神经
25.关于小脑原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小脑分成叶片的浅沟
B.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半球之间的沟 C.小脑半球前叶与小脑后叶的分界
D.小脑下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横 行深沟 E.小脑蚓与小脑半球的分界 26.关于小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锥体外系
B.主要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 C.中间部狭窄称蚓
D.小脑皮质各部结构相同
E.皮质中梨状神经元的轴突出小脑, 部分止于红核;一部分止于丘脑腹前 核和腹外侧核 27.属于旧小脑的结构是 A.绒球 B.蚓垂
C.小脑扁桃体 D.小脑叶片 E.小脑后叶
28.关于背侧丘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背侧面的外缘处有前后走向的丘脑髓纹 B.内侧面参与构成第三脑室的旁壁 C.以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 D.外邻端脑的内囊
E.后下方邻接内侧膝状体
29.背侧丘脑的外侧核群可分为背腹两层, 背层最后部核团的名称是 A.后丘脑 B.枕
C.腹后内侧核 D.腹后外侧核 E.内侧膝状体
30.背侧丘脑内接受三叉丘系纤维的核团是 A.腹前核 B.腹外侧核 C.腹后外侧核 D.腹后内侧核 E.背内侧核
31.属于上丘脑的结构是 A.上丘
B.内侧膝状体 C.松果体 D.枕
E.外侧膝状体
32.间脑特异性中继核团中与躯体运动的 调节有关的是 A.腹前核 B.腹后核
C.内侧膝状体 D.外侧膝状体 E.腹后外侧核
33.下丘脑的前界是 A.前连合 B.终板
C.前连合和视交叉 D.视交叉和终板 E.垂体
34.下丘脑与垂体前叶功能有关的核是 A.视上核 B.室旁核 C.乳头体核 D.漏斗核
E.丘脑前核群
35.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核团是 A.乳头体核 B.室旁核
C.丘脑前核群 D.丘脑腹外侧核 E.丘脑腹前核
36.含有脉络丛的侧脑室部分是 A. 中央部和前角
B.中央部和后角 C.中央部和下角 D.前角和下角 E.侧脑室全部
37.与黑质有往返纤维联系的结构是 A.旧纹状体 B.新纹状体 C.杏仁体 D.乳头体 E.苍白球 38.内囊位于
A.豆状核、尾状核和纹状体之间 B.豆状核、尾状核和壳之间
C.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 D.豆状核、背侧丘脑和纹状体之间 E.壳和屏状核之间
39.右侧内囊出血可出现 A.右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B.右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C.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D.左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E.左右两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40.第1躯体运动区中与下肢的运动有关 的部位是 A.中央前回的下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B.中央前回的下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C.中央前回的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D.中央前回的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E.中央前回的下部
41.第1躯体运动区主要接受的传入纤维是来自 A.中央后回
B.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C.背侧丘脑前核群
D.中央后回和背侧丘脑腹前核侧核 E.皮质脊髓束
42.本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A.传导皮肤的痛、温觉
B.第一级纤维在脊髓形成薄束和楔束 C.第二级纤维交叉后在脑干外侧上行
D.第三级纤维通过内囊膝到大脑皮质感觉区 E.第二级纤维交叉后形成脊髓丘脑束 43.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
A.第二级纤维在延髓中央灰质腹侧交叉 B.第二级纤维穿斜方体上行
C.第二级纤维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D.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脚主要投射到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E.以上都对
44.躯干和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A.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
B.第二级纤维在延髓中央灰质腹侧交叉 C.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
D.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前脚 E.第三级纤维经内囊膝
45.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A.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 B.三叉神经脊束是第二级纤维
C.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运动核
D.第三级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 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E.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 46.视觉传导通路
A.节细胞感受光的刺激
B.一侧视束含来自两眼视网膜同侧半的纤维 C.两侧视神经在视交叉处交叉到对侧
D.一侧视神经损伤后出现双眼视野对 侧半同向性偏盲 E.一侧视束损伤出现同侧视野全盲 47.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A.仅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中枢
B.一侧视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C.一侧视束受损时,光照健侧眼,患侧瞳孔不能缩小
D.一侧动眼神经受损时,光照健侧眼,可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E.睫状神经节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48.听觉传导通路
A.蜗神经核发出纤维全部交叉形成斜方体 B.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蜗神经核 C.外侧丘系主要止于外侧膝状体 D.下丘发出纤维形成听辐射
E.大脑皮质听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49.关于锥体系中皮质脊髓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躯干肌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B.在锥体下端约75%-90%的纤维交叉 C.皮质脊髓前束只达脊髓上胸节段 D.含少量不交叉越边纤维 E.以上都对
50.锥体系中皮质核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构成
B.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对侧面下部肌出现痉挛性瘫痪 C.一侧皮质核束损伤,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 D.下行经内囊膝
E.下行经大脑脚底外1/5 51.锥体外系
A.种系发生比较古老
B.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维持体态姿势协调肌的运动 C.从大脑皮质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常需多次换元 D.与锥体系联系密切,功能上协调一致 E.以上都对
52.关于锥体外系中皮质 - 脑桥 - 小脑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质脑桥束止于脑桥核 B.全部经内囊后脚下行
C.脑桥核发出的纤维进人同侧小脑 D.皮质脑桥束属上运动神经元 E.经内囊膝下行
53.关于硬膜外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脊神经根通过 B.呈负压状态 C.与颅内相通 D.内含静脉丛
E.与脑脊液循环无关
54.关于硬脑膜的描述,何者是正确的 A.颅部硬膜外血肿发生在硬膜外隙内 B.脑和脊髓的硬膜外隙互通
C.硬脑膜的内外两层伸人两大脑半球 之间形成大脑镰 D.硬脑膜与颅底骨之间容易分开 E.以上都不正确
55.关于小脑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后缘处有直窦
B.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
C.前缘游离凹陷形成小脑幕切迹
D.当小脑幕上部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E.属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56.颈内动脉通过海绵窦的 A.内侧壁 B.外侧壁 C.外侧 D.腔内 E.上壁
57.下列哪个神经的走行与海绵窦无关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动眼神经 D.滑车神经 E.展神经
58.关于脑蛛网膜下隙的描述,何者是错误的 A.与第四脑室相通
B.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相通
C.小脑延髓池属蛛网膜下隙的一部分 D.其内循环着脑脊液 E.有脊神经根通过
59.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是将针尖刺入 A.硬膜外隙 B.硬膜下隙 C.蛛网膜下隙 D.马尾
E.软膜下腔
60.下列动脉哪一个不是颈内动脉的分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后交通动脉 E.前交通动脉
61.供应内囊膝、后肢和纹状体的动脉来源于下列哪一脉的中央支 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椎动脉 D.基底动脉 E.脑膜中动脉
62.不属于大脑中动脉供应的结构是 A.背侧丘脑 B.豆状核 C.尾状核 D.内囊前肢
E.中央前后回中下部
63.下列哪一动脉不参与形成脑底动脉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颈内动脉
E.基后交通动脉
64.中央前回中1/3部的供血来自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基底动脉
E.豆状核文状体动脉
65.脑脊液的产生部位是 A.上矢状窦 B.蛛网膜粒 C.脉络组织 D.脉络丛
E.蛛网膜下腔 B型题
A.脊神经节 B.后角 C.白质 D.前角 E.侧角
1.含有交感神经元胞体的是
2.含有I级感觉神经元胞体的是
3.神经元的轴突构成脊神经中内脏运动纤维的是 A.脊神经前支 B.脊神经前根 C.后角 D.前角
E.脊神经后根
4.由运动和感觉两类纤维组成的是 5.由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是
6.由I级感觉神经元中枢突组成的是 7.运动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区域是 A.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B.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中脚 C.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上脚 D.小脑上脚 E.小脑下脚
8.菱形窝的上部边界为 9.菱形窝的下部边界为
A.松果体 B.视交叉 C.枕
D.丘脑髓纹 E.底丘脑
10.上述结构中属下丘脑的是 11.上述结构中属背侧丘脑的是 A.中央旁小叶 B.扣带回 C.齿状回 D.海马 E.钩
12.中央前、后回上端延伸至大脑半球内侧 面的部分是 13.海马旁回前端膨大向后弯曲形成的结构是 14.围绕胼胝体的是
15.与边缘系统无关的是 A. α-运动神经元 B. γ-运动神经元 C.后角边缘核 D.胶状质 E.胸核
16.与肌张力的维持有关的是 17.参与脊髓节段间的联系的是
18.参加脊髓丘脑束起始神经元的是
A.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和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 B.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和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 C.参与完成与身体平衡有关的反射 D.参与完成髌反射
E.参与完成视、听反射
19.前庭脊髓束的主要功能是 20.内侧纵束的主要功能是 21.红核脊髓束的主要功能是 A.大脑脚 B.大脑脚底 C.被盖部 D.顶盖 E.基底部
22.中脑背侧为上丘和下丘,它的余部称为 23.脑桥以斜方体的前缘为界,背侧部称为 24.位于黑质腹侧的是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疑核
C.副神经核 D.面神经核
E.动眼神经副核
25.支配咀嚼肌的核团是
26.不属于特殊内脏运动柱的核团是 27.属副交感核的是
A.红核 B.黑质 C.中缝核 D.视上核 E.屏状核
28.许多细胞富含多巴胺的核团是 29.许多细胞富含5-羟色胺的核团是 30.可分泌催产素的核团是 A.下丘脑 B.下丘 C.上丘脑 D.上丘
E.外侧膝状体
31.是听觉传导通路上的重要中继站并参与听觉反射的是
32.主要是视觉反射中枢,完成由光、声音所引起的反射活动的是 A.丘脑髓纹 B.下丘脑沟 C.髓纹 D.终丝 E.界沟
33.是延髓和脑桥背面的分界线的是
34.是延髓和脑桥内运动性核团和感觉性核团的分界的是 35.位于背侧丘脑背侧面与内侧面交界处的是 A.孤束核
B.迷走神经背核 C.三叉神经脑桥核 D.胸核
E.脊髓灰质Rexed的I、Ⅳ和V板层
36.接受躯干和肢体的痛温觉传入纤维的核团是 37.接受头面部触觉传入纤维的核团是 38.接受内脏感觉传入纤维的核团是 A.旧小脑 B.新小脑 C.古小脑
D.脑干网状结构 E.橄榄小脑纤维
39.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40.主要功能是调节骨骼肌运动的协调的是
41.损伤后主要症状是运动共济失调(如不能准确指到鼻尖等)的是 A.背侧丘脑前核群 B.背侧丘脑腹前核 C.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D.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 E.背侧丘脑内侧核群
42.位于内髓板前部分叉处的核是
43.属躯体感觉性特异性中继核团的是 A.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B.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C.背侧丘脑腹前核和腹外侧核 D.内侧膝状体 E.外侧膝状体
44.接受下丘臂来的纤维的是 45.接受旧纹状体来的纤维的是 46.接受脊髓丘脑束的纤维的是 47.接受孤束核来的味觉纤维的是 A.乳头丘脑束 B.前脑内侧束 C.结节漏斗束 D.室旁垂体束 E.穹窿
48.主要起自隔区的纤维束是 49.止于乳头体核的纤维束是
50.运送加压素至垂体后叶并释放入血液的纤维束是
51.运送影响垂体前叶细胞分泌活动的激素至垂体门脉系的纤维束是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体 E.苍白球
52.位于海马回钩深方的核是 53.仅属旧纹状体的核是 54.仅属新纹状体的核是
55.全长都与侧脑室相邻的核是 A.尾状核和豆状核 B.尾状核和苍白球 C.尾状核和壳 D.杏仁核 E.屏状核
56.纹状体包括 57.新纹状体包括
58.属边缘系统的核是
59.功能与内脏活动有关的核是 A.内囊前脚 B.内囊后脚
C.内囊后脚后部 D.内囊后脚后下部 E.内囊膝
60.视辐射通过 61.听辐射通过 A.下丘脑 B.嗅脑 C.岛叶 D.海马 E.枕
62.属古皮质的脑部是 63.属旧皮质的脑部是 64.属新皮质的脑部是
65.具有六层结构的脑部是 A.中央前回上部 B.中央前回中部 C.中央前回下部 D.中央旁小叶前部
E.中央旁小叶后部 66.手的运动代表区是 67.脚的运动代表区是 68.躯干运动代表区是 69.喉的运动代表区是 A. 中央后回上部 B.中央后回中部 C.中央后回下部 D.中央旁小叶后部 E.中央旁小叶前部 70.足的感觉代表区是 71.面的感觉代表区是 72.中指的感觉代表区是 A.距状沟两侧皮质 B.颞上回后部皮质 C.角回皮质 D.颞横回皮质 E.缘上回皮质 73.视区位于
74.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 75.听区位于
76.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 A.失读症 B.失写症
C.感觉性失语症 D.运动性失语症 E.舌肌瘫痪
77.Broca回损伤可发生
78.顶下小叶角回损伤可发生 79.颞上回后部损伤可发生 80.额中回后部损伤可发生 A.薄束核和楔束核 B.脊髓胶状质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孤束核
E.三叉神经节
81.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上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82.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83.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脊神经节 B.脊髓胶状质
C.脊髓后角固有核 D.脊髓I、Ⅳ和V层 E.胸核
84.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85.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顶盖前区
B.右侧动眼神经 C.右侧视神经
D.右侧外侧膝状体 E.右侧视束
86.光照患者左眼,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不缩小,病灶在
87.光照患者左眼,双眼瞳孔缩小,而照右眼时,双眼瞳孔均不缩小,病灶在 88.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中枢位于 A.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B.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 C.同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D.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
E.病灶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瘫痪 89.面神经核下瘫的特点是 90.舌下神经核下瘫的特点是 A.硬膜外隙 B.蛛网膜下隙 C.终池 D.乙状窦 E.硬膜下隙
91. 椎管内面骨膜参与围成的是 92.马尾位于
93.齿状韧带位于 A.下矢状窦 B.蛛网膜粒
C.第四脑室顶的后髓帆 D.软膜 E.蛛网膜
94.使脑脊液渗入静脉的是 95.与脉络丛的形成有关的是 A.顶下小叶 B.绒球
C.海马旁回 D.扣带回 E.锥体
96.大脑前动脉分布于 97.大脑中动脉分布于 98.大脑后动脉分布于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前交通动脉 E.基底动脉
99.视觉皮质的血液供应来自 100.听觉皮质的血液供应来自 101.说话中枢的血液供应来自 102.中央旁小叶的血液供应来自 103.侧脑室脉络丛的血液供应来自 A. 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 展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104.从海绵窦腔内穿过的神经是 105.从海绵窦外侧壁内通过的是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第四脑室 D.中脑水管 E.中央管
106.与蛛网膜下隙直接相通的是
107.室间孔阻塞而发生脑积水的部位是
108.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发生脑积水,可能是何部位阻塞 A.上矢状窦 B.横窦 C.直窦 D.海绵窦 E.岩下窦
109.位于大脑镰上缘的是
110.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的是 111.位于小脑幕后缘处的是 112.位于蝶骨体两侧的是 113.下矢状窦注入 A.横窦 B.小脑幕 C.蛛网膜粒 D.齿状韧带 E.睫状小带
114.由硬脑膜构成的结构是 115.由软膜形成的结构是 A.上矢状窦 B.下矢状窦 C.窦汇 D.横窦 E.乙状窦
116.直接延续为颈内静脉的是 117.汇人直窦的静脉血直接注入 118.脑脊液主要渗入 四、问答题
1.简述第四脑室顶的构成和第四脑室的交通。
2.简述脊髓外伤或髓外肿瘤引起脊髓半边横断性损伤后出现的症状和原因。 3.在脑干内与迷走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哪些?它们分别属何机能柱?并简单说明它们的具 体功能。
4.在脑干内与骨骼肌随意运动有关的脑神经核有哪些明它们的纤维联系。 5.右侧大脑脚底部损伤会伤及哪些重要结构,病人会出现什么功能障碍? 6.叙述角膜反射的途径。 7.叙述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8.间脑中特异性中继核团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纤 维联系。 9.内囊可分为哪几部分?简述各部的位置及通行的重要纤维束。若一侧内囊损伤,病人会 出现什么功能障碍?
10.针刺中指尖端,痛觉经何途径传至大脑皮质?
11.叙述视觉传导通路。分析通路上一侧视神经损伤、视交叉中央部损伤、视交叉外侧 部损伤、一侧视束 或视觉皮质损伤后出现的视野缺损。 12.简单说明硬脑膜的特点及有哪些临床意义。
13.成人宜在何部位进行腰椎穿刺?为什么?由浅入深它们分别位于什么脑部?并简单说要经过哪些结构?
14.试述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及临床意义。
15.内囊由何动脉供血?若一侧内囊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可出现哪些主要症状?为什么? 16.假设某药物能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限制某些物质从血液进入脑脊液的结构),经贵 要静脉注射后,经何途径到达侧脑室,并循环至上矢状窦,回归人颈内静脉? 周围神经系统 (一)填空题
1.脊神经由运动性的_______和感觉性的_______合成。
2.脊神经共31对,包括_______对颈神经,_______对胸神经,_______对腰神经,_______对骶神经和_______对尾神经。
3.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纤维成分。 4.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组。 5.臂丛位于_______,它发出的主要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分布到胸骨角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乳头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脐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
7.支配大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内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8.支配小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外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9.临床上常见的\"马蹄内翻足\"是由腓骨颈处的_______神经损伤引起的。 10.混合性的脑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使眼球运动的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叉神经的三个主要分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支配咀嚼肌运动的为_______)。
13.脑神经中含有副交感纤维的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4.动眼神经由_______和_______两种纤维成分组成,其中_______纤维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至_______和_______。
15.内脏运动神经中,从低级中枢发出的纤维称_______;从内脏神经节发出的纤维称_______。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_______核和脊髓的_______节段的_______。
17.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的胞体位于_______和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的胞体位于_______或_______。 (二)A型选择题
1.不属于臂丛的神经为( ) A.尺神经 B.桡神经 C.膈神经 D.肌皮神经 E.肋间神经
2.肱骨中部骨折时易损伤( ) A.正中神经 B.腋神经 C.桡神经口 D.尺神经 E.腋神经
3.脐周围的感觉神经来自( ) A.第8肋间神经 B.第6肋间神经 C.第4肋间神经 D.第10肋间神经 E. 第12肋间神经
4.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为( ) A.坐骨神经 B.闭孔神经 C.股神经 D.腓总神经 E.腓总神经
5.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为( ) A.坐骨神经 B.腓总神经 C.胫神经 D.股神经 E.股神经
6.上牙痛时的传入神经是( ) A.眼神经 B.上颌神经 C.下颌神经 D.舌下神经 E. 面神经
7.面神经的作用为( ) A.支配咀嚼肌 B.支配舌肌
C.支配腮腺的分泌 D.支配舌下腺的分泌 E. 支配胸锁乳突肌
8.不含有副交感纤维的神经为( ) A.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面神经 D.舌咽神经 E.迷走神经
9.不受迷走神经支配的器官为( ) A.肝 B.胃
C.乙状结肠 D.横结肠 E.空肠
10.瞳孔散大由于损伤了( ) A.眼神经 B.视神经
C.动眼神经 D.交感神经 E.面神经
11.人体内最大的副交感神经为( ) A.膈神经 B.面神经 C.胸神经 D.迷走神经 E.动眼神经
12.内脏神经不支配( ) A.平滑肌 B.心肌 C.骨骼肌 D.胃腺 E.汗腺
(三)名词解释
交感干
(四)问答题
1.脊神经共有多少对?可分为哪几部?
2.脊神经的前根、后根、前支、后支各有哪些纤维成分? 3.臂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有哪些? 4.腰丛位于何处?有哪些主要分支? 5.试述坐骨神经的行程和分支。
6.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腓骨颈骨折时易损伤什么神经?可出现哪些症状? 8.试述臂丛的组成、位置以及有哪些主要分支。 9.试述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布范围。 答案
(一)填空题 1.前根,后根
2.8,12,5,5,1
3.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 4.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5.锁骨中点的深方,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 6.第2肋间神经,第4肋间神经,第10肋间神经 7. 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 8. 腓深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 9. 腓总神经
10.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1.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12.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下颌神经 13.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4.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内脏运动,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15.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16.脊髓胸1~腰3的侧角,脑神经的副交感核,脊髓骶神经2~4,骶副交感核 17.椎前节,椎旁节,器官内节,器官旁节
(二)A型选择题
1. C 2. C 3. D 4. C 5. C 6. B 7. D 8. B 9. C 10. C 11. D 12. C (三)名词解释
交感干:位于脊柱的两侧,由两侧的椎旁节借节间支相连成串状,起自颅底下面,下达尾骨的前方。
(四)问答题
1.脊神经有31对,可分为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尾髓。
2.脊神经的前根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纤维;后根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纤维;前支和后支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四种纤维成分。
3.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锁骨中点的深方。有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
4.腰丛位于小骨盆后外侧壁骰骨和梨状肌的前方。有阴部神经、坐骨神经。
5.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方下行至大腿后面,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皮支分布到大腿后面的皮肤。坐骨神经在窝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个分支,腓总神经绕腓骨颈后又分为腓深、浅神经两个分支。
6.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这些活动不受意识所控制,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运动神经元发出后直接支配骨骼肌运动;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需在神经节内换一次神经元,再到达所支配的器官;把位于脑干和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称为节前纤维;把位于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称为节后纤维。
7.腓总神经在腓骨颈处表浅易受损,损伤后的表现为:小腿前、外侧群肌瘫痪;此时在小腿后群肌的作用下形成\"马蹄内翻足\",同时伴有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的感觉障碍。
8.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锁骨中点的深方。分支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
9.迷走神经含有四种神经纤维:①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起自延髓,分布于颈、胸、大部分腹腔脏器,纤维在相应的器官内节或器官旁节换元后支配备脏器的心肌、平滑肌的运
动和腺体的分泌。②内脏感觉纤维,将咽喉、胸、腹脏器的粘膜感觉经下神经节传至延髓。③躯体运动纤维,起自延髓,支配喉肌、大部分咽肌的运动。①躯体感觉纤维,将耳廓、外耳道的皮肤感觉传至延髓。 内分泌系统 简答题
1. 垂体的分叶、分部及其各部的激素。 2. 甲状腺、甲状旁腺的形态、位置。 3. 胸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位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