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寒性食物
淡豆豉
淡豆豉适合人群:胃虚易呕者慎服。
淡豆豉食疗作用:淡豆豉味苦、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气香宣散
具有疏散解表,宣郁除烦的功效
主治外感表症,恶寒发热,胸中烦闷,虚烦不眠,口舌生疮。 淡豆豉食物相克: 服用本药不宜复用汗吐之药。
淡豆豉做法指导: 1. 凡外感表症,无论风寒,风热均可应用,惟效力较弱,故常与其他解表药配伍使用。
2. 若湿热郁蒸之酒疸,心中热痛者,可与大黄、栀子同用,以清热利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淡豆豉蒸鲫鱼的制作材料: 主料:淡豆豉30克鲫鱼200克 白糖30克。
淡豆豉蒸鲫鱼的特色: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教您淡豆豉蒸鲫鱼怎么做,如何做淡豆豉蒸鲫鱼才好吃1.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放入蒸盘内,在鲫鱼上洒上淡豆豉、料酒、白糖。2.将鱼置武火上蒸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马齿苋(又名 马芹菜、马荠菜)
药性:酸,寒。归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作用。 保健食谱
1.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100克,粳米50克,葱花5克。将马齿苋去杂洗净,入沸水中掉片刻,捞出洗去粘液,切碎;油锅烧热,放人葱花偏香,再投马齿苋,加精盐炒至人味,出锅待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适量水煮熟,放人马齿克煮至成粥,出锅即成。本食品清淡鲜香,风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疮痈肿毒等病症。
2.凉拌马齿苋
鲜嫩马齿克500克,蒜瓣适量。将马齿觅去根、老茎,洗净后下沸水锅体透捞出;用清水多次洗净粘液,切段放人盘中;将蒜瓣捣成蒜泥,浇在马齿觅上,倒入酱油,淋上麻油,食时拌匀即成。此菜碧绿清香,成鲜可口,具有清热止痢,乌发美容的功效。可作为湿热痢疾、白癜风患者和因缺铜元素而造成白发患者的辅助食疗菜肴。 3.马齿苋炒鸡丝
鲜马齿觅400克,鸡脯肉100克,葱、姜末各10克,蛋清1枚。将马齿觅摘洗干净,沥水备用;鸡脯肉切细丝,放碗内,加盐、味精、料酒抓匀,再放蛋清、湿淀粉抓匀;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烧至五成热,下人鸡丝划散,倒入漏勺沥油;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时,偏葱、姜末,下马齿苋、料酒、清汤,炒至断生,下盐、味精、鸡丝炒匀,再放湿淀粉勾薄芡,最后淋香油,装盘即可。此菜自绿相间,鲜嫩脆爽,具有健脾益胃,解毒消肿的功效。对脾虚不欲饮食,疮疖肿毒,小便不利等病症患者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 4.马齿克猪肝汤
马齿苋45克,金针菜30克,熟猪肝50克,鸡蛋互枚。将马齿苋洗净,切碎;金针菜水发后切成段;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将马齿苋、金针菜放人锅中,加水煮15分钟后,再加人猪肝稍炖,打入鸡蛋,待沸后调人精盐、味精即成。此汤细嫩清香,成鲜味美,具有益肝明目,宽中下气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脾气壅滞,夜盲,身体疲乏等病症。
注意事顶:1.马齿苋为寒凉之品,脾胃虚弱、受凉引起腹泻、大便泄泻忌食;
2.孕妇应禁止食用马齿苋,马齿苋有堕胎的功能;3.忌与胡椒、鳖甲同食 蒲公英
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的作用。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毫升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15~30分钟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苦瓜(又名:凉瓜)
药性:苦,寒。归脾、胃、心、肝经。用于肝经有热,目赤眼痛。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明目,解毒。(待推敲)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 1.适宜糖尿病、癌症、痱子患者;2.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3.孕妇不宜多吃苦瓜。 [附方]
1,苦瓜清热汤:苦瓜150g,剖开去瓤,切片,加水煎服。 本方取苦瓜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用于暑热烦渴或热病烦渴。
2,苦瓜散:苦瓜1个,剖开去瓤,晒干,焙干研末。每次服5g,灯草煎汤送服。
3,苦瓜汁:苦瓜大者1个,去瓤,切碎,捣烂,绞汁,每次用半杯,沸水冲服。 本方取苦瓜能清热解毒。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之轻证。
莲藕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尤宜
2. 藕性偏凉,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藕性寒,生吃清脆爽口,但碍脾胃。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不宜生吃
3. 藕煎汤内服顺气宽中,炒炭可止血散瘀,用于各种出血症。一般产后1~2周后再吃藕可以逐渐得到缓解。
烹饪指导: 1. 藕可生食,烹食,捣汁饮,或晒干磨粉煮粥。 2. 食用莲藕要挑选外皮呈黄褐色、肉肥厚而白的。 3. 藕生熟食适用于炒、炖、炸及做菜肴的配料,如“八宝酿藕”、“炸藕盒”等。 4. 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引致食物发黑。 5. 没切过的莲藕可在室温中放置一周的时间,但因莲藕容易变黑,切面孔的部分容易腐烂,所以切过的莲藕要在切口处覆以保鲜膜,冷藏保鲜一个星期左右。
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经
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止泻的功效
熟藕性温、味甘
具有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功的功效
蟹
烹饪指导
1. 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寒性。螃蟹可以用来蒸、煮、炸或制小吃馅心
2. 蒸蟹时应将蟹捆住,防止蒸后掉腿和流黄。生螃蟹去壳时,先用开水烫3分钟,这样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费
3. 买回螃蟹后不用水冲洗,放入干净的缸、坛里,用糙米加入两个打碎壳的鸡蛋,再撒上两把黑芝麻将蟹盖淹没,然后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气能流通,但又不能使蟹见阳光,这样养3天左右取出,由于蟹吸收了米、蛋中的营养,蟹肚即壮实丰满,重量明显增加,吃起来肥鲜香美。
4. 蟹易动风,故不易冷食;另外死蟹万不可食用。 适宜食用及禁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
2.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3. 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食物相克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甲鱼同食;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食疗作用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
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蕹菜(又名:空心菜)
【性味归经】甘、淡,凉。能清热凉血,利尿除湿,解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
注意]体虚二便不固者,不甚相宜。
附方:1,蕹菜汁:蕹菜25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2~3匙,冲入沸水,以蜂蜜调味后服用。
本方以蕹菜清热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咳血、衄血或便血、尿血等热证出血。
2,蕹菜车前汤:蕹菜120g,鲜车前60g。加水煎汤服。
车前草能清热利尿除湿,用以增强蕹菜的疗效。用于热淋,小便黄赤不利,或血淋。
3,蕹菜木槿鸡蛋汤:鸡蛋2个,用油煎熟,起锅;连根蕹菜250g,用水煮熟后捞起,再放入鲜木槿花60g及煎蛋,一同煮沸即成。可酌加盐调味食。
蕹菜配伍木槿花,善于利尿除湿化浊。用于妇女下。
4,蕹菜金银花甘草液:蕹菜100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金银花30g,甘草10g,煎汤,与前者兑合。大量服用(或灌服)。
本方取蕹菜解药物或食物中毒的作用,配伍金银花、甘草,增强解毒
的功效。用于野菌、食物中毒较轻者。
食盐
【性味】咸;寒。归胃;肾;肺;肝;大肠;小肠经。
【功效】涌吐;清火;凉血;解毒;软坚;杀虫;止痒
甘蔗
竹蔗有两种,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称黑皮蔗,性质较温和滋补,喉痛热盛者不宜;皮色青的青皮蔗,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 药用附方
1,甘蔗莱菔汤:甘蔗200g,鲜萝卜150g。切碎,加水煮至萝卜烂熟,去渣取汁,随量服用。
源于《山清家供》。本方取其“蔗能化酒、芦菔能化食也。”二者同用,可奏清热除烦、解酒毒和化食下气之效。用于酒食过度,烦热面赤,呕逆少食。
2,甘蔗生姜汁:甘蔗250~500g,生姜15~30g。分别切碎,略捣绞汁,和匀服用,或煎热服。可分3~4次服。
源于《梅师集验方》。本方用蔗汁益胃和中,生姜下气止呕。蔗汁虽寒,姜汁虽温,但合用则性较平和。用于阴液不足,胃气上逆,反胃呕吐,或噎膈饮食不下。
3,蔗浆粱米粥:甘蔗500g,切碎略捣,绞取汁液,加粟米(青粱米)60g,加水适量,煮成稀粥食。
源于《董氏方》。本方取甘蔗汁益胃生津、润肺燥,取粟米益脾胃;二者又皆能除热。用于脾肺不足,阴虚肺燥,烦热咳嗽,咽喉不利。 用药忌宜
脾胃虚寒者慎服。
皮色青黄的黄皮蔗,俗称黄皮果蔗,则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强润燥清肺热的功效。竹蔗加生莲藕榨汁也有同效。至于肺热咳,咳至吐血之人,饮用后可得以舒缓。此外,据说此方对于泌尿系统受感染,俗称(赤尿)也有疗效。
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称黑皮蔗,性质温火,喉痛热盛者不宜。 蔗汁本身带凉,体质虚寒人士不宜多饮,若寒咳(痰白而稀)者误饮,病情有可能实时加重。
蕃茄(又名西红柿、小金瓜)
【性味】味酸;甘;性微寒 【功效】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主治】口渴;食欲不振
【附方】 白糖番茄:番茄100g,用沸水浸烫后,撕去外皮,捣烂,加白糖适量,拌匀服食。本方长于益胃生津,清热除烦。用于热病或胃热伤阴,烦渴口干。 食用注意:
柿子
【药性】甘、涩,性寒,归肺经。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 同食禁忌
不易空腹食用
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
茭白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 【注意】脾虚泄泻者慎服。
附方:
用于催乳:茭白30克,通草10克,炖猪脚吃。
蕨菜
【性味】甘、寒涩、微毒。 【归经】入大肠、膀胱。
【主治】痢疾,脱肛。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常人也不宜多食。 烹饪指导 :
1. 蕨菜可鲜食或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吃时用温水泡发,再烹制各种美味菜肴
2. 鲜品在食用前也应先在沸水中浸烫一下后过凉,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
3. 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
荸荠
甘,寒。
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矽肺,痔疮出血。 适用人群
1.荸荠不宜生吃,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
2.荸荠属于生冷食物,对脾肾虚寒和有血淤的人来说不太适合。而且煮熟的荸荠更甜。
食用指导 海蜇荸荠汤
【原料】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
【制作】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
【用法】吃海蜇皮、荸荠,饮汤,每日2次。
【功效】清热化痰,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 当归荸荠薏米粥
【原料】当归15克,荸荠30克,薏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当归切成片,入锅煮30分钟,去渣后加入荸荠和薏米煮成粥,出锅后加蜂蜜食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湿。适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心烦口渴。
3.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应用于肺热咳嗽,痰浓难咳:荸荠汁1杯,川贝1.5克(研成粉),拌匀服,每天2~3次。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1、荸荠酒:荸荠60g,捣烂绞取汁液,加入米酒1杯煎热。空腹服。 源于《神秘方》。荸荠能凉血而止血;米酒可助药力,其性温,可使全方药性趋于平和。用于大便下血。
2.荸荠麦冬莱菔汤:鲜荸荠120g、鲜萝卜250g,捣烂,绞取汁液,加入麦门冬15g。煎汤服。
本方以麦门冬配荸荠养阴润肺,清热化痰,以萝卜清热化痰、止咳。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多。
3.荸荠梨汤:(治嗓好饮料)
取荸荠10个,梨2个,去皮切块,加适量水煮开后饮用。荸荠能止渴解毒、温中益气,与梨同用可防止梨的寒性伤胃。将荸荠打碎取汁液后直接服用,也可治疗急慢性咽喉不适。
紫菜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宜食用
1. 尤其适合甲状腺肿大、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瘿瘤、淋病、脚气、高血压、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类肿块、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 2. 不宜多食,消化功能不好、素体脾虚者少食,可致腹泻;腹痛便溏者禁食;乳腺小叶增生以及各类肿瘤患者食用;脾胃虚寒者切勿食用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经
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瘿瘤、淋病、脚气、高血压等。
1. 应用于肺热痰多:紫菜30克,萝卜1个,煮汤服。用紫菜治疗各种脓痰和咳嗽的方法是:将紫菜研成粉末,炼蜜为丸,每次在饭后服6克,日服2次,或干嚼紫菜也可。
2. 用紫菜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是:每日用紫菜30克,陈皮3克,白萝卜1个,做汤服用。或将紫菜与鹅掌菜、夏枯草、黄芩各适量,水煎服。
3. 治疗高血压及两眼昏花:可用紫菜与决明子一同加清水煎服。
4. 治疗慢性气管炎:可用紫菜、牡蛎、远志各适量,水煎服。
海藻
【药性】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