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食品检测技术

专业代码:590105

二、招生对象与修学年限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 修学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学习年限3-5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食品检验、质量安全管理、营养指导与管理等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现代食品品质控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管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职业范围 序号 面向行业 食品加工行业 1 (包括海洋食品加工行业) 2 食品安全与检测行业 检验员(化验员)、食品安全员 检验员 品管员、化验员 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ISO22000(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 进出口检验检测证书、公共营养师3 检测相关行业 ISO22000(ISO9001)内审员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食品检验工、ISO22000(ISO9001)食品安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 知识结构 (1)人文基础知识

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了解新中国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社会公德。 (2)专业知识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食品的性质、食品的营养,食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食品受微生物的影响、食品质量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等。熟悉食品加工、食品保鲜、品质管理、生产经营基本技能,熟练掌握食品安全和质量检测的基本技能。 2. 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

- 349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衔接能力;具有良好团队协作能力和亲和力,让人愿意与之合作;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能使用一般的办公软件。 (2)职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专业能力。包括食品质量检测能力,能进行一般的理化检测和微生物检测。具备食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能力,具备食品保鲜、贮运基本技能。 3. 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2)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等食品行业职业道德;具有适应职业发展、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有计划与自我管理能力。

五、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支撑课程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海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行业 量检验 标准、食品安全与卫生; 无机与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食品微食品质量检测 食品安全与检测行业 实验室检测能力 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水质检测、仪器分析 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食品品质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与卫生 报关实务、食品专业检测相关行业 商品报关 的报关 出口商品英语、食品质量管英语、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法规品检验检测证书、 理、食品法规与标准 与标准 专项实训:质量体系内审员考证实训。 课程实训:报关实务、食品专业进出口商课程实训: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课程实训:分析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水质检测、仪器分析 食品检验工ISO22000食安全与卫生; 验 等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法规与量管理、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体系内审员 食品品质检间、仓库官检验技术、食品质剂、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质生产车食品添加剂、食品感海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添加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课程实训:食品加工技术概论、食品检验工实训项目 证书要求 专项实训:食品检验工考证实训 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公共营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与卫生; 养师 - 350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商品报检 的报检 出口商品英语、食品质量管英语、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法规理、食品法规与标准 与标准 报检实务、食品专业课程实训:报检实务、食品专业

六、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国内食品生产、食品安全与检测行业市场人才需求和专业实际,设计符合行业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内容,强化对学生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突破现有重理论、轻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动性。本专业采用“2.5+0.5”模式,第一学年主要是人文素养的养成和专业基础的夯实,中间一年半主要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半年是顶岗实习,实现职业能力的有效融合与提升,从而成为用人单位欢迎的高职生。

七、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共同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图

有机化学 食品微生物 基 础 无机及分 析 化 学 食品化 学 食品专业英语 仪 器 分 析 食品微生物检 测 技术 食 品 添 加 剂 食品分析与 检 验 食 品 质 量 管 理 水质分析与检测 食 品 保 鲜 技 术 食品感官 检验技术 食品标准 与法规 功能性 食 品 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业核心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 - 351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注:其中 标注的课程为核心课程

图 1 课程体系框架图

(二)专业核心课描述

1. 食品添加剂(48学时/3学分/第4学期)

教学目标:了解重要食品添加剂的用途、毒性;理解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性质;掌握典型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和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呈味剂、增稠剂、乳化剂、酶制剂、品质改良剂、香料香精、加工助剂。

课程评价方式:闭卷、实操。

2. 水质分析与检测(32学时/2学分/第4学期)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水质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能规范操作水质检测仪,对食品用水和生活用水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做定量测定分析,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初步具备一名水质检测工作者的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水质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水质检测的方法。 课程评价方式:闭卷、实操

3.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48学时/3学分/第2学期)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基本技术;能进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置和杀菌;掌握微生物的各种染色技术;能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能测定食品中其它常见菌种,并能根据检测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内容:微生物检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的清洗和杀菌;培养基的配置和杀菌;革兰氏染色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纯化;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测定。

课程评价方式:机考,实操

4. 食品分析与检验(64学时/4学分/第3学期)

教学目标: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学做环节掌握食品分析与检测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根据食品特点选用检测方法,并根据检测要求完成理化指标、主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以及有害有毒物质残留等定性和定量分析。能规范操作食品分析的常用仪器和设备,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初步具备一名中级食品检验工的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数据处理;食品物性测定和感观评价;食品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分析测定;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课程评价方式:闭卷,实操 5. 仪器分析(32学时/2学分/第4学期)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熟悉各类精密仪器的结构和检测原理,能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选用正确的仪器和检测方法,对食品的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以及有害有毒物质残留等进行定量分析。能规范操作精密仪器和设备,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初步具备一名中级食品检验工的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仪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检测方法。

课程评级方式:闭卷、实操。

- 352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6. 食品质量管理(48学时/3学分/第4学期)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悉质量体系、质量信息、质量控制和质量成本管理。熟悉质量控制方法、质量诊断、质量改进。熟悉检查标准、统计检查、检查管理。熟练掌握GMP、HACCP、ISO9000等质量体系,能对这些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和完善。

教学内容:质量管理基础、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质量检查和质量体系等内容。

课程评价方式:开卷,课程作业。 八、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科学性、 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充分体现专业办学特色。以能力培养目

标和实践教学环节确定教学模块,以项目驱动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体系有课内实践,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实训;课外实践构建,包括综合实习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

(1) 基础技能模块: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 (2) 专业技能模块: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目的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3) 综合实习模块:强化学生对专业实践综合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认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主要由认识实习、生产(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实践层次构成。

(4) 创新实践模块: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类学科竞赛等环节。

2.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内实践教学分布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由各课程老师承担和实施。课外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创新实践、考证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践。创新实践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类学科竞赛等环节,在专项项目老师带领下实施科研、竞赛、兴趣活动等。考证实训由教学团队组织实施;综合实

综合技能 生产实习 顶岗实习 课程内实验训练 基本技能 食品加工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体系 食品分析与检验实训 专业技能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训 食品检验工考证实训实训实训 创新实践 - 353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习有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组织实施。

九、培养进程

1. 综合教学环节分配

综合教学环节分配表 (单位:周) 项目 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始业教育 军训 教学周 实训 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教育 机动 考试/复习 周数 学期 2 2 13 16 16 16 16 77 15 15 1 1 2 1 2 1 2 / 8 1 1 1 1 1 1 6 18 18 19 18 19 17 109 - 354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2. 课程设置与安排

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课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属性 分 类型 方式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一 000202B 000203B 000702B 000102B 000104B 必修000105B 公 课 000110B 共 基 000204B 础000106B 课 000101B 000901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体育与健康 军事理论 军事技能训练 始业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形势与政策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课程 合计 000403G 选修000505G 课 001000G 实用英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经济管理类课程 4 4 1 2 1 2 1 1 1 2 22 7 3 2 B C A C B A B B B A B B A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64 122 36 60 16 32 64 22 16 32 512 116 52 30 40 36 / 8 32 48 12 8 32 248 52 17 30 24 122 / 60 8 / 16 10 8 264 64 35 2*13 36 30*2 16 2*12 16 2*11 16 4*13 2*16 2*16 2*4 16 16 4*16 3*16+4 2*16 2*16 16 2*16 16 2*15 2*8 3 B 考试 48 32 16 4*12 二 三 四 五 六 性 质 学 课程 考核 学时 第一学年 周学时*学周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备注 程 程 - 355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000300G 001100G 000800G 人文社科类课程 自然科学类课程 艺术类课程 合计 4 2 2 20 3 3 3 3 4 16 4 3 2 2 3 2 16 2 3 2 3 4 A A B A C B B B B B B A B B B B B C B 考查 考查 考查 56 30 30 314 42 48 42 48 64 244 64 48 32 32 48 32 256 32 48 32 48 64 56 30 10 195 42 / 36 44 32 154 40 36 28 32 40 24 200 26 32 / / 40 20 119 / 48 6 4 32 90 24 12 4 / 8 8 56 6 16 32 48 24 2*13 3*14 3*16 3*14 3*16 4*16 2*16 3*16 3*16 2*15 2*15 4*16 3*16 2*16 2*16 4*16 2*15 3*16 3*16 2*16 第一学期须选修《应用文写作》 040401B 040402B 必040403B 修课 040404B 040405B 专业基础课 无机与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 食品微生物基础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 合计 040401Z 040402Z 选修040404Z 课 040405Z 040406Z 040403Z 食品化学 食品营养学 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专业英语 报检实务 报关实务 合计 此处课程要求至少任选11个学分 040406B 040407B 专必业修040408B 课 课 040409B 040410B 海洋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添加剂* 水质分析与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食品分析与检验* - 356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040411B 040412B 仪器分析* 食品质量管理* 2 3 19 3 2 2 2 B B B B B B 32 48 304 50 32 32 32 / 40 138 36 18 24 24 32 8 166 14 14 8 8 2*16 2*16 3*16 3*16 2*16 3*10+2 3*10+2 3*10+2 3*10+2 3*10+2 3*10+2 3*10+2 此处课程要求至少任选20个学分 合计 040407Z 040408Z 040409Z 040410Z 食品保鲜技术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食品标准与法规 功能性食品 040411Z 消费心理学 2 B 32 24 8 选040412Z 修课 040413Z 市场调查与预测 2 C 32 / 32 职场沟通技巧 2 B 32 20 12 040414Z 物流概论 2 B 32 24 8 040415Z 集装箱多式联运 2 B 32 24 8 040416Z 烘培技术 合计 2 21 C 32 338 / 194 32 144 第4-5学期的 专项040417Z 生产实习 4 C 120 / 120 暑假 - 357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实040413B 顶岗实习 毕业综合答辩 合计 15 1 20 2 2 6 C C 450 30 600 2568 1129 450 30 600 1439 课余 践 040414B 000136G 素000901G 质必拓修展课 000137G 课 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 职业证书 合计 10 144 总计

- 358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3. 教学进程与安排

教学进程与安排表 课程安排(含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期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育与健康 军事理论 军事技能训练 始业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学期 1 24 16 22 16 42 26 42 42 48 368 2*12 2*11 4*13 2*13 3*13+3 3*13+3 4*12 26 3 96 1 1 3 2 3 3 3 22.25 3 1 / / 1 48 26 16 4*12 2*13 1 2 36 60 2周 学分 总课时 周学时*学周 项目名称 学分 总课时 周数 专项实践教学安排 证书 形势与政策 0.25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创新创业课程 实用英语 应用文写作 有机化学 无机与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 合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体育与健康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0.25 1 4 3 2 2 32 2*16 食品安32 8 16 16 64 52 32 64 48 2*16 4*16 3*16+4 2*16 4*16 3*16 全与卫生、食品化学与报检实务三门课程,学生根据需要可任选二门 第二形势与政策 学期 创新创业课程 实用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化学 4 食品微生物检3 - 359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基础 3 48 48 3*16 3*16 报检实务 3 合计(任选课按6个学分的计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体育与健康 形势与政策 公共选修课 (自然科学类) 公共选修课 (人文类) 第三学期 食品营养学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 食品专业英语 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感官检测技术 报关实务 合计(任选课按5个学分的计算) 体育与健康 形势与政策 公共选修课(经济管理类) 第四学期 公共选修课(艺术类) 海洋食品加工技术 仪器分析* 水质分析与检2 2 2 2 2 1 0.25 22.25 2 2 4 4 2 1 0.25 2 2 24.25 412 23 32 2*16 32 16 30 2*16 2*15 食品营养学、食品专业2 3 30 48 64 32 64 32 32 2*15 3*16 4*16 2*16 4*16 2*16 2*16 英语和报关实务三门课程,学生根据需要可任选二门 412 23 32 16 30 2*16 2*15 学生可以根据30 2*15 实际需要选择32 32 32 2*16 2*16 2*16 选修课 - 360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测*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添加剂* 食品保鲜技术 食品标准与法规 职业考证 合计 就业指导 功能性食品 消费心理学 第五学期 市场调研与预测 职场沟通技术 物流概论 集装箱多式联运 烘培技术 合计 第六学期 2 2 15 32 32 240 4*8 4*8 20-28 c 2 2 2 32 32 32 4*8 4*8 4*8 3 3 3 2 3 25.25 1 2 2 48 48 50 32 382 16 32 32 3*16 3*16 3*16+2 2*16 23 3*8 4*8 毕业实习 毕业答辩 合计 生产实习 专项培训:食品检验工 3 7 15 1 16 36 156 450 30 480 6 15 1 16 2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选修课 4 120 4 备注:打“*”的是专业核心课程。

4.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总学时构成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学时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 专业课 小计 公共基础课 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784 1540 314 256 458 30.53% 59.97% 12.23% 9.97% 17.83% 616 970 119 56 294 23.99% 37.77% 4.63% 2.18% 11.45% 512 244 占总学时比例 19.94% 9.50% 学时 264 90 占总学时比例 10.28% 3.50% 其中:实践学时构成 - 361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小计 合计 1028 2568 40.03% 100% 469 1439 18.26% 56.03% 5.学分分配 总学分构成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学分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专业课 小计 公共基础课 选修课 专业课 小计 合计 22 61 83 20 41 61 144 占总学分比例 15.2% 42.4%% 57.6%% 13.9% 28.5% 42.4% 学分 16.5 44.1 60.6 7.4 21.9 29.3 占总学分比例 11.5% 30.6% 42.1% 5.1% 15.2% 20.3% 62.4% 其中:实践教学学分构成

十、考核评价

(一)知识考核

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实施细则》之规定,进行考试或考查并评定成绩。 鼓励考试模式创新和改革,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如笔试、口试、理论+实践、理论+技能进行考试等方式,充分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二)实践考核 1.实训实习

实训实习是指时间在一周以上的课程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实行课程化管理,实习不合格者不具备毕业资格。

2.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和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报告代替毕业(论文)设计,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规范》和《毕业综合实践报告要》规定评定等级。

3.技能证书考核

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以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食品检验工、ISO22000(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进出口检验检测证书、公共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三)素质考核

依据本专业素质考核指标体系实行过程性考核。

十一、保障措施

1.师资条件的配置要求

(1)专任教师要求

专任教师应该具备食品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为全日制正规学习背景,师资的数量为1-2人/班为宜。专任教师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企业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

- 362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和技术能力,更好地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2)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应该具备食品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习背景,师资的数量为1人/班为宜。兼职教师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和技术能力,实践经验丰富,能更好地指导和完成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配置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是完成专业职业能力训练所应具有的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实训项目的要求,并涵盖职业资格鉴定和社会培训项目。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置要求 实训室名称 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配置 显微镜、电子天平、杀菌微生物实验实训室 微生物接种、培养、分离与检测 锅、恒温培养箱、冰箱、干燥箱、振荡器、微生物玻片标本、无菌室 采样与样品制备,食品中一般化学成分的检测,食品添理化分析实训室 加剂的检测,食品中有害物氏脂肪测定仪、滴定管、质的检测,各类食品的检验分析 电炉、玻璃仪器等 食品中微量元素成分的检精密仪器实训室 测,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液相色普仪、气相色谱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原子吸收仪 浊度计、色度计、酸度计、原子吸收仪、COD检测仪、水质检测实训室 水质的常规指标检测和快检 总氨氮检测仪、总磷检测仪、电导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1.能同时满足实训的学生数40人; 2.能进行社会培训能力10人/批。 1.能同时满足实训的学生数40人; 2.能进行社会培训能力10人/批。 酸度计、糖度计、操作台、3.能进行食品检验工社会培训能力和技能鉴定的能力 高温烘干箱、定氮仪、索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紫1.能同时满足实训的学生数40人; 2.能满足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情况; 1.能同时满足实训的学生数40人; 2.能满足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备 注

(2)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承担的课程及项目。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配置要求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功能 实训设施要求 对应学习领域 (人/年) 1.食品质量检测 浙江兴业集团1 有限公司 品管员、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2.食品保鲜技术 3.食品质量管理 4. 食品加工技术 15 年接纳学生数 - 363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1.食品质量检测 舟山晶和食品2 有限公司 品管员、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2.食品保鲜技术 3.食品质量管理 4. 食品加工技术 1.食品质量检测 舟山金园水产3 食品有限公司 品管员、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2.食品保鲜技术 3.食品质量管理 4. 食品加工技术 浙江大洋世家4 宁波丰盛食品有限公司 品管员、检验员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1.食品质量检测 2.食品保鲜技术 3.食品质量管理 4. 食品加工技术 1.食品质量检测 浙江正味食品5 有限公司 品管员、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2.食品保鲜技术 3.食品质量管理 4. 食品加工技术 浙江一鸣食品6 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1.食品质量检测 品管员、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 2.食品保鲜技术 3.食品质量管理 4. 食品加工技术 10 6 2-5 5 10

十二、毕业条件

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本专业的学生在全程修完本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和证书,方能准许毕业并获得规定的毕业证书。

1.学分规定

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135学分,必修课83学分,选修课52学分。

2.证书规定

本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以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食品检验工、ISO22000(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进出口检验检测证书、公共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且同时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职业证书6学分。

十三、有关说明

1.培养方案编制基本原则

(1)本培养方案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为目标,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职业岗位为依据,确保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核心技能为重点,以适岗能力为根本,努力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4)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顶岗实习为主要途径,创建证教合一、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2. 制定本培养方案依据

- 364 -

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级)

制定本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概览(200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意见》(浙教高教[2014]60号)、《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浙教高教〔2014〕102号)等文件精神,《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修订稿)》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本专业的学生在全程修完本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和证书,方能准许毕业并获得规定的毕业证书。

编制人:何定芬 审核人:乐建盛

2016年6月

- 36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