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
黎玉晴3012208251 2012、12、24
插花艺术,广义地说就是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体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具有装饰性效果和观赏性;狭义地说就是仅使用器皿插作为切花花材的摆设花。它与花艺设计的区别是花艺设计主要以理性投入为主,将作品设计成产品进行出售。而“花道”是日本人对插花独有的称呼,它追求“净、雅、美、真、和”体
现儒家“天,地,人”的思想,强调了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学习插花艺术的意义:一、美化环境,二、陶冶情操,三、增进友谊,传递信息;四、促进生产,增加消费。当前插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相融性,民族性(世界性),应用性,前卫性,环保意识。
学习插花艺术基础知识,先要知道凡插花所用的植物材料。
花材的分类有好几种,一、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线性,团块型,异形和点形等。二、根据构图作用可以分为骨架花,主体花,焦点花和填充花,三、根据花材性质可分为鲜花,干花和人造花,而根据花材供应季节又分为春,夏,秋,冬和四季五种。选择合适的花材,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搭配出美丽的花型。同时,不同的花型,颜色又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如红玫瑰代表美丽,爱慕,爱的心声:而粉玫瑰代表和平或道歉,有时分离或离别,根据情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世界上的四大切花是月季,香石竹(康乃馨),唐菖蒲(剑兰),百合。
花材的剪取时间一般为早晚,取半开着为佳,折枝不能太弱,细软的花草可以连土带根采收,并且需要使用锋利刀剪,以免破坏输导组织。
花材选购的时候要注意花的鲜度,花朵以半开花蕾时为佳,花托要有弹性;叶片正常新鲜有光泽,不能泡在水里,花茎要挺拔有力,泡久后颜色有一定变化。 对于花材的包扎,要及时清理修剪,剪去与插花造型无关的枝叶和枯花,减少花枝负担,降低能耗,最好用报纸或其它有色纸把花朵部分包好,切勿直接曝晒在阳光下或受风吹袭。
花材保鲜也有很多办法,最直接的是清水供给还有化学效果处理法,可以在茎口处涂抹,或用通用瓶插液。
而按照艺术风格,插花艺术可以分为传统东方式,传统西方式,现代式和现代西方式。
传统东方式插花又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中国式插花 :在近2000年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到了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
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日本式插花:西元六世纪时,推古天皇派特使(相当与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国做文化交流亲善访问[,他回日本时带了很多中国的字画、雕刻、文学、戏剧还有园艺及供佛的瓶花等。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顶法寺,日本第一个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从此日本有了插花学校的兴起。名称叫做“池坊”,乃源于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现在的负责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专永先生。日本式插花的要旨是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其有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自然之真,人文之善,宗教之圣,艺术之美”,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其特质 。
东方式插花与西方插花的追求几何造型不同,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东方插花的花型由三个主枝构成,因流派的不同称“主、客、使”、“天、地、人”、或是“真、善、美”。虽然称号不同,却都表达了东方人的哲学思想。在中华花艺中我们把最长的那枝称作“主枝”。以“主枝”的参照,基本花型可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平出型、平铺型和倒挂型。
直立型主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过30度。花型平和、稳重,正式隆重的场合多用直立型。
倾斜型主枝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花型悠闲、秀美,随意而插的作品
平出型主枝由花器口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花型洒脱、有强烈动感,有个性,在特别场合插做。
平铺型主枝不同与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后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适有满足感。
倒挂型主枝由花器立出而弯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强烈的征讨、冒险意味,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感。
传统西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也称欧式插花,它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时尼罗河文化时期。
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方式插花的基础。
西方式插花区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为(传统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即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西式插花一般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形式。花多而色彩艳丽,多以几何图形构图插制,常用的西式插花基本花型有以下几种:
半球型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花型,将花材剪成相同长度插在花泥中,形成一个半球形状。半球型花是一个四面观的花型,柔和浪漫适用于婚礼、节日等很多场合。
三角型又分为对称三角型和不对称三角型。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常作为装饰应用。对称三角型较稳定,但都是单面观的花型,常用于墙边桌面或角落家具上。
水平型: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观的花型,源自古希腊时祭祀坛上用的装饰花,现在常用到会议桌、餐桌、演讲台上。同半球型相似,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豪华富丽。
西式插花还有“扇型花”、“瀑布型”、“圆锥型”、“椭圆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还有以字母形状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
按照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写实,写意,抽象。根据花材可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按照使用目的可以分为礼仪,装饰,艺术。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而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的,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插花中尺寸的确定关乎整个造型的优美与否,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协调。一般来说,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计算是瓶口直径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确定后,第二主枝高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1/2。插花中的黄金比例是3:5:8.。 对于插花的色彩配置,主色调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使用环境
此外,插花器皿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花型设计的必需品花器的种类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编、化学树脂等在材质、形态上有很多种类。花器要根据设计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进行合理选择。
最后介绍的是现代插花艺术表现技巧,在其中花材的选择更广泛,花器的选择和利用也更多样了。其表现手法有三种:前卫手法,现代手法和传统手法。
在前卫手法中,包括了架构,捆织或缠绕,编织,粘贴,穿刺缝合式,分解重组式,卷曲和层叠式。它们运用了突破性的手法,将花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从而带来新的感觉;
而在现代手法中,群聚或组群,镶边,渐序式,反射式(即镜面反射,但两边不应完全等同,要有所区别),画框式(用花材伪造出画框),遮蔽,螺旋法和阶梯式,在花的组合上颇费苦心。
传统手法中只有三种,自然手法,平行手法和朝向手法。
现代各风格的插花艺术中主要是东方插花风格,西方插花艺术风格,自由插花艺术和前卫插花艺术。
在我们进行过的五次插花实习中,接触到了不少的花,非洲菊(扶郎花),小雏菊,康乃馨,凤尾竹,勿忘我。。。也使用到了很多插花器械,剑山,铜丝,花泥,花剪,各类花器。。。最重要的是那些经典造型,东方式插花的直立型,西方式插花的半球型,以及圆锥型,手捧花等等,让我们受益匪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