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 第3期 JournalofTaizhouUniversity Jun. 2004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施时迪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浙江临海 317000)
摘 要:从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特点出发,就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结构体系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论述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关键词:生物科学;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08(2004)03-0071-04
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发展国家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同时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长期以来,各重点综合性大学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相对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据此,培养了大批的生物科学专业合格人才,这对于我国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重点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往往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目标是生物科学研究型人才为主,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一大批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且在这样的高校内大多设立了生物科学专业。那么,在这类学校中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什么?人才培养方案又是什么?是照搬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还是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呢?笔者认为,所有这一切都应开展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的恰当的定位,形成与实际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和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1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特点
1.1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是高教性、地方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所谓高教性是指不论何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必需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格;地方性是地方性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同地方政府的支持紧密相关,只有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能适应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才有基础和空间;综合性一方面是指学校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另一方面是指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只有这样才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应用性则是指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一大批能直接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1.2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任务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任务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用的合格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培养方案的设定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一致,要与培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服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相适应。1.3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
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它不再是精英教育,不能象
收稿日期:2004-05-08
作者简介:施时迪(1959-),男,浙江磐安人,副教授,硕士。
72台 州 学 院 学 报 第26卷
重点高校那样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而是脚踏实地地去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不断地努力探索,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才能被社会所认同。
有鉴于此,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培养方案设定,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本任务和生源质量相适应。
2 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1 生物科学专业(非师范)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生物技术原理,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通过生物科学及教育类系列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知识巩固,基本理论扎实,基本技能熟练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能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并为他们成为中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高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3 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3.1 生物科学专业(非师范)的人才培养规格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②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人解及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从事生物科学和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等级考试。
③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形成健全的人格。3.2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的人才培养规格
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教学的基本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人解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具有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生物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等级考试,能熟练制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3期 施时迪: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73
③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4 课程结构体系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与非师范)的课程结构体系总体上采用平台加模块的方式进行设置。其中有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专业必选课平台,其中前三者在前两年半完成;对于师范专业再设立教育科学基础课模块和单一的选修课模块;对非师范专业则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立不同的选修课模块。4.1 公共基础课平台
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体育素养、公民道德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主要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道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和体育等必修课程,以及音乐、美术和文科类选修课程。4.2 学科基础课平台
主要设置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学、动物学实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4.3 专业课平台
主要设置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课程。4.4 专业必选课平台专业必选课平台主要开设生物统计学、生物学专业英语和生物学文献检索、生化仪器分析等课程。4.5 教育科学基础课模块
教育科学基础课模块主要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开设的。主要设置心理学、教育学、班主任工作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口语、三笔字和中学生物教学法等必修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选修课课程。4.6 选修课程模块
4.6.1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选修课程模块
该模块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师范类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未来教学工作知识储备的需要。共设置了20余门选修课程,如生命科学进展、生物进化论、动物行为学、生物资源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环境生物学、人类遗传与优生、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和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等等。
4.6.2 生物科学专业(非师范)选修课程模块
该模块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生择业就业的需要,形成一定的专业方向,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需要。共设置了四个模块以供选择。
①生物工程方向。该方向主要有应用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及设备、微生物遗传育种、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制药与生化制品、酶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细胞培养与转基因动物、高级生物化学等课程,以供学生选择。
②生物技术方向。该方向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植物、实用生物技术与操作、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繁殖生物学、植物资源学、果蔬与切花保鲜、食用菌栽培技术、观赏植物及栽培技术、植物激素、天然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等课程,以供学生选择。
③环境资源方向。该方向主要有生物资源学、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自然地理学、环境生物学、应用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原理、生态学研究方法、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环境监测与
74台 州 学 院 学 报 第26卷
评价、环境科学导论等课程,以供学生选择。
④生物教育方向。该方向主要有人类遗传与优生、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生物进化论、动物行为学、生命科学进展、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海洋生物学、比较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毒学、鸟类学和昆虫学等课程,以供学生选择。
5综合实践环节
植物学野外实习、动物学野外实习、生态学野外实习和毕业论文。生物科学专业(师范)还安排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生物科学专业(非师范)则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暑期生产见习、六周的生产实习。
6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第二课堂活动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应特别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分阶段有目标的加以落实。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师范)学生来说,一年级主要加强口语和演讲训练以及三笔字训练,着重解决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三年级对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所有生物实验项目和演示实验项目进行系统地训练;三年级应使学生熟悉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进行较系统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的训练;四年级主要进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训练。对于生物科学专业(非师范)学生来说,一年级主要也是加强口语和演讲训练,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二年级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三、四年级主要通过对学生实行导师制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总之,根据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形成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同时在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配合第一课堂活动,分阶段有目标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OntheTrainingoftheUndergraduatesSpecializedinLifeScience
inLocalComprehensiveUniversities
SHIShi-di
(SchoolofLifeScience,PharmaceuticalandChemicalEngineering,TaizhouUniversity,Linhai317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startingfromthefeaturesofthelocalandsyntheticuniversities,attemptstoanalyzethetrainingof
theundergraduatesspecializedinlifescienceintermsofthetalenttrainingobjectiveandspecification,thecurriculumframe2worksystemaswellas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Keywords:Lifescience;thecurriculumframeworksystem;talenttrainingprogra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