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来源:榕意旅游网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摘要】: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传承,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其中的儒家思想是历史文化传承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深刻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本文拟重点介绍儒家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现代企业;儒家思想;借鉴

【引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为后世留下来博大精深的文化宝藏。众所周知,现代的管理理论溯源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诞生给它创造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

【正文】:在激烈的竞争时代,现代企业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怎样才能聚集人才,团结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去对付众多的竞争者,怎样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顺利时可能潜伏着何种危机,挫折时可能孕育着何种希望?这些不朽的儒家思想将会告诉我们一个组织怎样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胜利。 一、以人为本, 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统一

儒家主张的“天生万物”,“ 唯人为贵”、“泛爱众”、“仁爱”等思想, 都充分体现了人的重要性,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荀子说过“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孟子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从上面文字不难看出,古代的管理者们深知人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并懂得关爱百姓,恩惠百姓来使得他们发挥潜质,为己所用。这一理念运用到现代企业中就是重视人的发展,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 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人是一个企业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 更是企业有效运作的根本推动力, 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最佳诠释。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将人视为与企业同在的独立个体, 从员工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工作的动力源自何处, 尊重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目标, 在管理中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并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确保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 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赢。 二、重才尚贤, 实现企业用人之道的高度合理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 尊师重教, 重人才、尚贤能。“国之盛衰系于人才, 功于才成, 业由才广”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用人之道强调 “许士之风必求其实, 用人之术当尽

其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意思是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可以看出,孟子不仅提出了举材重德论,还解释了其原因。企业要有长足的发展,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最根本的是离不开人才, 而企业只有遵循“重才尚贤”的用人之道, 才能留住人才, 才能调动其积极性, 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 推进企业发展。而今天各个企业都设有人力资源部,选拔好的员工提拔好的管理者可以大大增强公司的实力,而好的赏优罚劣制度更是可以是公司更公平公正,激发员工积极性。在儒家管理思想中,都把德望放在考核标准的首位,可见,古代把一个人的德行看得尤为重要。再反观今天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可是人们道德底线却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倒退,荣辱观开始模糊。于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道德问题暴露在人们面前,因此举材重德的思想对解决现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为政以德,实现企业崇高的价值愿景

在2009中国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晚会上马云说:“我觉得商界有三种人,一种是生意人,一种是商人,一种是企业家。生意人一切以赚钱为目标,有钱就赚。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企业家把社会责任当作首要的,赚钱是一个结果,绝不是一个目的。对他们来讲赚钱是一种技能,完善社会、帮助社会成长,为社会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可以获得大奖。”可见,拥有一个崇高的愿景往往能使公司企业走得更远。而传统的儒家思想也同样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孔子提倡“爱人贵民”,强调“民以食为天,君以民为天”。而孟子更是升华了这种思想,他秉持着“民为立国之本”思想中,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独到见解。在另一方面,在追求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员工的利益,掌握好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平衡点。管理者要“宽严结合”,这样即使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但不会是企业遭受损失,因为员工从内心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就会有所加强,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如果管理者一味的追求企业发展而牺牲员工的利益,员工就会与管理者离心离德,管理者就会失去民心,可谓是“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义利相生,实现道德价值的利益标准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孟子说:“先义后利”。孔子虽然不否认富与贵是人的一种必然追求, 但这些儒家思想都充分体现了儒家以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不取不义之财的思想。在儒家的义利观中,“利”是目标,“义”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合理规则。儒家主张要将“义”放在第一位, 根据“义”来取舍“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每个企业也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的因素, 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 如果只讲功利, 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

地牟取暴利, 既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企业要获得长久的活力, 必须处理好同国家、社会、企业、客户、员工等各种关系。现代企业在管理中只有恪守“义利兼顾, 以义统利”, 把追求利润与服务结合起来, 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结语】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儒家管理思想作为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在企业经营领域的价值效应正在日益凸显。把现代西方管理理念与古代中国儒家管理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路,对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