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八九课导学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昌乐外国语学校 编制人:王瑞秀 审核人:陈安霞 审批人:田子成 2012.3.1 编号: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课标要求】

1、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学习目标】

1、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

2、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3、掌握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 进行平反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__________方针。③关于____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们认识到,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_____年底,地点:北京

3、内容:①思想上: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______ _ 开端。3)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 的新时期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____ _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

①1982年,颁布了第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②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 的道

1

1

昌乐外国语学校 编制人:王瑞秀 审核人:陈安霞 审批人:田子成 2012.3.1 编号:

路迈进。

二、合作学习(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组内达成共识)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有什么内在联系?

2.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体系构建,学有所思】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的转折是指( ) A、 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开国大典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的“新”起点是A、进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3、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

4、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有: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①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哪一位领导人?哪次会议确立了这位领导人的核心地位?

②这次会议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课后拓展】

举你身边的一个例子,说明人们提高法制观念的重要性,或不遵守法制的危害。

2

2

昌乐外国语学校 编制人:王瑞秀 审核人:陈安霞 审批人:田子成 2012.3.1 编号:

第9课 改革开放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能力目标】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注意自学过中要边预习,边用红笔勾画出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2.自学完成后,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题目。3、课堂上要凝神聚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____后,党和政府实行___政策,改革先从___开始。

2、 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责任制。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有什么作用?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____年,我国在____、____、____和____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2、____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不夜城”。

3、我国对外开放地区逐渐扩大,增设了____经济特区,设立____开发区。

4、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国有企业的改革:

1、

从____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____的改革。

2、____年,党的____大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大中型国有企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迈进。

【合作探究,智慧碰撞】(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组内达成共识)

议一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生产都大大发展了,为什么?

【体系构建,学有所思】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

3

3

昌乐外国语学校 编制人:王瑞秀 审核人:陈安霞 审批人:田子成 2012.3.1 编号:

.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

1.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2.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

5.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几次变革,而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变革是( ) A.人民公社 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合作化

6、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材料三:(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下列各问: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3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

(3)材料二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在哪个方面改革实行的政策?(2分)

(4)材料三提到“(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分)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你有什么思想上的认识?(2分)

【课后拓展】

提建议: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哪些还可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建议。

4

4

昌乐外国语学校 编制人:王瑞秀 审核人:陈安霞 审批人:田子成 2012.3.1 编号:

答案.(1)历史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要求平反冤假错案;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等,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

(2)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在农村实行改革的政策。

(4)因为在中央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民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了。

(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自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

5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