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体会 重庆大学 李晓红
2005年11月,我校正式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到校考察,最近得到通知,我校获得了优秀。本文结合重庆大学以评促建的过程,就评建结合,促进高校本科教育全面发展谈一些经验体会。
一、认识到位 是抓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前提
一所学校之所以叫大学,是因为她有本科。一所大学之所以有份量,就在于她的本科培养质量。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是一所大学持续发展的根本。重庆大学早在《成立宣言》上开宗明义表明“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并在办学历程中,坚持把育人作为立校之本,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工程,进入新世纪后,更是紧密围绕落实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传承这一办学宗旨。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判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推动本科教育改革,促进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对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声誉、生源、毕业生就业乃至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评估获得优秀只是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坚持以评估为契机,通过自我剖析研究办学历程,明晰办学思路,增强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的管理机制,最终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长效机制、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是办学的终极目标。
二、以评促建 是推动本科教育事业发展的机遇
学校把以评促建工作视为重新审视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总结办学经验,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本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以院系为基础,职能部处为关键,通过三轮自查两轮自评,营造了“师生齐心协力,领导齐抓共管”的评建氛围,激发出全面促进教学建设的勃勃生机。
(一)扎实的自评自建
1.起步较早,宣传到位,全面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积极性
1
原重庆大学和重庆建筑大学主动响应教育部“优秀教学评估”号召,积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重视本科教学建设;三校合并后,学校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方面,以落实教育部〔2001〕4号文件为契机,组织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并把2001-2002学年作为“教学质量年”,提出了切实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九条措施;2003年,学校制定了振兴行动计划——“优秀教学质量工程”分计划,并先后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动员大会”,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进行思想发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手段进行宣传和报道,统一了全校师生对评估工作的认识,巩固了“人才培养是根本,教学工作是中心,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思想观念,全面调动了师生员工参与以评促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以评促建工作的合力和良好氛围,为2004年全面启动以评促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健全机构,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老书记、老校长等资深教育专家构成的评建工作专家组,以及六个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的以评促建整改专项工作组,设立了建制完整的评建工作办公室等机构。真正地把评估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完善了教学管理工作和质量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院级评估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到各个二级单位,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评估体系标准,不断加强对整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展开了两轮自评、三轮检查工作,摸清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情况,提炼出了各学院办学的成绩与特色,进一步明确了整改的目标和方向。
3.求真务实,挖掘潜力,科学合理的总结办学成就
七十六年来,学校特有的机、电、动、采、冶等西部唯一与工业体系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以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管理等西部唯一与城市建设体系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支撑起了西部地区工业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半壁河山,呈现出了“秉承办学宗旨,坚持办学目标,造就优秀专门人才”的一大办学特色。作为全国率先实践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大学之一,自1994年成立直属高校第一个大学校董会以来,始终坚持与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结合,与扩大科研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合作,与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办学实力结合,与西部大开发、科教兴渝、服务三峡库区建设结合的原则,建成数十个联合实验室和培训中心,建立197个生产实习基地,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千余项,呈现出了“坚持产学研合作,拓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又一办学特色。在科学合理的总结办学成就的基础上,工作组先后三次深入各二级单位检
2
查核实资料,认真挖掘潜力,扎扎实实地着手各种资料的准备工作,并多次召开会议审议《自评分项依据报告》、《自评报告》、《特色报告》和《校长报告》等重要评估文件,使自评材料内容充实,实事求是的反映出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4.突出地位,创新体系,打造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高地
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本科教学建设,积极实施教学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改革,统筹“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训练基础实验能力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个性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创新的综合素质三个层次和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三层次两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教改项目、课程体系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参与科研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支持教师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各种优势,促进科研优质资源为本科教学工作服务,积极打造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高地。
(二)显著的评建工作成效 1.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全校上下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的思想观念,更加确立了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倾心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全员支持教学的氛围,初步建成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长效机制。
2.师资队伍建设显著加强
学校重点加强教学骨干队伍建设;严格把好新进教师的“三关”(试讲、助教、岗前培训);严格要求全体教师写好“三教”(教案、教学日志、讲稿);严格坚持“三听课”制(校领导、院领导、教学督导);近几年,学校共引进151名高层次人才,涌现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评选出一批 “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网上评选出一批“最受欢迎的教师”;专家组任意抽选听课,认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对一些基础课、公共课课堂教学赞不绝口。
3.教学经费大幅度增加
在保证学校四项教学经费支出大于学费收入30%的基础上,以评促建期间,集中财力加大教学投入:利用世行贷款1800多万元,以及连续五年每年投入的1400万元,重点解决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使各学院实验课开出率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00%;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每年100万元,以资助学生参加学科
3
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专项资金,改善新办专业的办学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层次与水平。
4.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各学院加强了专业及课程建设,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广大教师热情投入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更新,完成了大量的教研项目;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 17门。
5.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完善了教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促进了各学院教学文档的归档管理;绝大多数学院在整改期间的教学文件归档率都达到了100%。特别是加大了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的数字化。
6.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配合教学工作自评自建,学校开展了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使教师们集中精力投入教学、潜心钻研教学、努力推进教育创新的行动,在学校蔚然成风,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带动了学风的根本好转。
通过以评促建,全面强化了质量意识、全面提高了教学水平、全面带动了学校工作。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的要求,继续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积极做好各项整改工作,推动本科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