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西湖中学 语文 学科导学案活页 年级 八 班级 四 学生 62 时间 2012、3、14 课题: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 授课教师: 周俊 学科组长: 教研组长: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请在文章中划分出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两层的意思。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内容。 第一层: 2、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把握主题。 第二层: 3、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又是什么?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勤勉学习,不怕吃苦的品格 2、阅读文章第二段,概括“从师”的艰苦。并摘抄表明作者态度的句子。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在我国古 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 三、感悟思想内涵 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3、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乐中求学的精神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画荻教子 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自主学习 4、这段文字与课文节选部分对照,在方框里填写相关语句。并思考:采取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1、 找出生字并注音。 太学学生 宋濂 衣食:廪稍之供、裘葛之遗——( ) 住宿:( )——行深山巨谷 2、 你认为哪些是重点字词,找出来并解释。(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从师:( )——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 小组交流:小组每个成员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找出重点句子并翻译。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本组交流的成果 学生反馈 教师点拨:各小组反馈交流的成果,教师随时点拨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黄州西湖中学 语文 学科导学案活页 年级 八 班级 四 学生 62 时间 2012、3、14 课后反思 黄州西湖中学 语文 学科导学案活页 年级 八 班级 四 学生 62 时间 20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