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 试题
(本试卷共4页,共13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向世人展示了古老文明的中国。下面四图,与北京气候相符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 ④
读青藏高原简图回答2—3:
2.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为
A.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地下水 B.有凌汛现象 C.结冰期长 D.水量大,流速大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其中的“三江”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 )
( )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4月4日或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我国将这些主要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每年的“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赛,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据此回答4~5题。
4.五月初举行龙舟竞赛的有利条件是 ( ) A.节日期间人多 B.春耕完成,正值农闲 C.天气晴朗,适宜比赛 D.河流进入汛期
5.龙舟竞赛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 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基塘、湖泊众多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 6.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第7题。
7.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第8题
( )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图中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为黄土高原 B.○2为东北平原 C.○3为青藏高原 D.○4为塔里木盆地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10.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11.读右图回答,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 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因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2、读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黄河、长江的源头所在省区的简称 ,黄河下游所流经的地形区是 (4分)
(2)黄河自兰州至河口镇的河段径流量 (增加或减少),请解释引起该河段径流量变化的原因。
Q
P
(6分)
(3)据图可知黄河自 至 含沙量陡增,该河段流经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请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12分)。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4分)
(5)近20年来,除了断流以外,黄河下游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试举2例)(4分)
答:a ;b ;
13.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材料二: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
地区 华南地区 春雨 夏雨 11 43 73 45 29 秋雨 冬雨 39 13 18 10 7 4.2 15 29 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害的50%左右。 区域图 量的百分比)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6分)
(2)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从南至北依次为 流域、 平原和 平原;
华北平原 9.8 长江中下游 22 西北干旱区 32 从干旱季节分布看,华北平原的干旱出现在 ,主要原因是 ; (12分) (3)伏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4分)
(4)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4分)
1-----5 ADADB 6-----11 DDDACA
12、(1)青 华北平原(4分)
(2)减少 原因:自然原因: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人为原因:大量引水灌溉 (6分)
(3) 河口镇 三门峡 水土流失 原因: 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12分) (4)、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2分)。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2分)。 (5)、a 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 b 污染日益严重(4分) 13、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6分)
(2)珠江 长江中下游 黄淮海(华北); 春季 气温回升快、蒸发快,同时夏季风还没到;(12分)
(3)长江中下游 受副高控制 (4分)
(4)受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变化易造成水旱灾害(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