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战略实施
侯玉英
(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030024)
摘要: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在积极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全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积累
了不少问题,比如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初级化、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山西;资源型城市;产业战略实施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山西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属于用水紧张的地区。但又仅为国际标准的15%,
以煤炭开采为支柱产业,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地下
1.1
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化、初级化产业结构,导山西煤炭产业结构初级化、单一化、刚性化问煤炭的开采业发达,但煤炭的深加工不足,题突出。
以煤炭初加工为主,产品的综合利用与深加工、精附加值都比较低,产业链条短,筛选、洗选、炼加工、
焦、发电在山西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现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清洁产品正在开出口的增加可发。出口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但出口对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带动作用的大小却与生产出口产品的产业链条的长短直接相关。山西大量的出口初级产品及低附加产品都是以煤炭的资源型产品、
值低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的产业链条较短,这样极大地影响的山西的经济发展。
山西的国民经济发展是依赖于煤炭这种不可资源的基础上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煤炭资源的锐减,会严重地影响山西经济的发展。1.2
高效能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存质量下降
收稿日期:2009-11-18
作者简介:侯玉英(1973—)女,河北赵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1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
水资源。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原材料的粗放式生产经营,使山西省成为全国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工矿区土地的破坏的分布与煤炭、矿藏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以大同、朔州、晋中、晋城、长治、临汾、阳泉、吕梁等地破坏最为严重,许多地方已不适合人口居住。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投资环境、人才环境、人体健康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才外流、人口身体素质提高缓慢、生存质量受到影响,严重制约山西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省面对这些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把太原西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看作是实现山西省转型、跨越、崛起的十分紧迫和重大的问题,把重点整治太原西山等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作为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下拨款项7亿多元,共个项目,坚持发展与治理相结合,解决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全力打赢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和整治
致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32
攻坚战,认真做好太原西山等地区的产业接续工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步伐等,力争经过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实现区域内产业、环境和景观的全面提升,努力把西山地区建设成为旅游文化胜地、
宜居商务区域、现代物流走廊和新型装备制造研发基地,成为生态环保、绿色宜居、人地和谐、山川秀美的新区域。1.3
资源枯竭性问题凸显
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矿产资源储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使之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储量必将迅速缩减,直至最终枯竭。山西省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情况还十分严重,大同的煤炭开采已有1500年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量的最大值8067万t,为京津唐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高强度的开采使得大同优质煤炭资源濒临枯竭,探明储量为68亿t,
而现在不足15亿t。轩岗煤矿曾是产煤大户,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此同时,煤炭资源枯竭后,几万名煤矿工人的生活却陷入了困境。面对后备资源的匮乏和大规模、超强度的开采,大大降低了煤炭资源的使用年限,为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
转型的战略实施
2.1
大力发展旅游业,首抓文化旅游,提高对旅游业开发的投资
在山西省十届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把
文化旅游”定位为“新兴支柱产业”。山西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主要分为古建文化、
自然风光、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和科技旅游资源五大类。“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山西旅游形象的口号。
据统计,2009年山西省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累计达到865亿多元,同比增长20%;海外入境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同比增长13%;入境旅游创汇达到3亿多美元,同比增长25%;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亿多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0.7%。山西省三
大旅游市场收入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提前14个月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经济目标。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山西省交通、铁路、民航、建设、餐饮、农业等行业的增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山西的旅游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产业。2.2
就地取材,走新型化产业道路
我国的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形势十分严峻,石油价格的高涨还会给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煤炭作为山西省主要能源,
在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的煤炭约90%用于直接燃烧,这种方式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全国二氧化硫和烟尘的80%为燃煤所致,成为造成酸雨、酸雾,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农业减产减收的重要原因之一;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快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用洁净的液体燃料替代煤炭的直接燃烧,煤炭液化,将煤炭转变为洁净的液体燃料,是以煤代油的一个重要方面。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
就地取材,实现煤直接液化的产业化,可以较快实现煤炭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多元化。2.3
煤矿重组,降低事故率,提高竞争力
煤矿的兼并重组,不但提高了产业集中度,而且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了,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截止到2009年,山西重组煤矿企业协议签订率已高达97.9%,从已批复和正在批复的方案看,全省矿井个数由2598处减少到1053处,年产30万t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至此,山西形成了4个年产亿t的特大级煤炭企业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t以上和11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t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全省办矿企业由2200多个减少到近130个。经过重组,山西煤炭产量逐月增加,2009年前三季度,上缴税收同比增加28亿元,煤炭安全形势也明显趋于好转,1到9月份煤矿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6.43%,死亡同比减少62人。
33
“2.4产业、投融资和财税相结合,为产业的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
世界知名企业,公司来山西省投资,或直接投资办厂。四是建立一个产业转型风险基金与风投资基金。五是各级各类银行要对适合的转型产业实行财倾斜,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畅通信贷渠道。税部门要对投资数额大、科技含量高、优势产业进行针对性的扶植,可出台相应的法规。
总之,随着山西煤炭资源开采的减少,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关头,资源型城市则主要应当在研究市场、面向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可循环经济理论,因地制宜地确定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的升级和更新。
产业转型创立良好的环境
及到方方面面,所以要有一个好的转型环境。产业的转型要有一个标准,要向“三优”集中,不但要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还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被选定的适合产业,都要积极促进商品化,产业化。
资金问题一直是产业转型的瓶颈,一是可以出面,引导全社会的资金投向。二是可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优先支持优势产业的技术项目发行债券。三是努力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尽可能的吸引国外企业,特别是
参考文献:
[1]郭彩,高斌旗.科学发展与全面小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出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丁磊,施祖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J].清华大学学报,2000.(1):53-56.
王文昌.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6.(6):6-8.[4]田春,
[5]王昕.2009年山西煤炭工业发展报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IndustrialStrategyImplementationofCoalResource-BasedCities
inShanxiProvince
HOUYuYing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TaiyuanShanxi030024,China)
Abstract:Whileensuringthenationalenergysupplyandfullysupportingeconomicalsocietyde-velopment,coalindustryofShanxiprovincehasaccumulatedmanyproblems,suchasitssingleindustri-alstructure,primaryproducts,resourcesexhaustionandseveredevastationontheecologyenvironment.
Basedonthesituation,thepaperproposesastrategybeneficialtotheindustrialdevelopmentinShanxi.
Keywords:Shanxi;resource-basedcities;industrialstrategy
编辑:徐树文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