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寒地区日本落叶松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大川头镇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大镇,地处宽北,气侯较冷,最高海拔1270.5米,平均海拔550米,植物生长期只有130天,与宽甸县东南部地区温差相差20至25天,这就对日本落叶松育苗带来很大的困难。
日本落叶松是速生丰产林最佳造林树种之一,也是宽甸地区的造林树种之最,该树种特点是高大乔木,干性通直,长势快,病虫害少,中幼林年生长高度都在1米以上。经省、市、县各级林业部门的检查验收,林木长势远远地超过其他地区。这是因为我们抓住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用适地适树科学育苗和造林,使它在高寒山区站住了脚,也为宽甸山区森林绿化增添光彩。以下为笔者就高寒地区日本落叶松优质苗木培育方法做以介绍。
一、播种
1、适时播种是日本落叶松育苗成败的关键的环节。首先在保证优质种子的前提下,我们要掌握适时早播种,早播种、早出苗、早生长、这样就能够相对延长了苗木生长周期,在大川头镇这样宽北高寒山区播种早了,幼苗出土时就容易遭到春霜冻害。2001年至2002年,宽北地区连续两年在五月上旬都遭到较大的春霜冻害,苗木损伤严重。后来,我们根据冰冻于水化于水原理,在春冻晚上的第二天早晨日出之前,用喷灌浇水缓解幼苗冻害,效果较好。大川头地区日本落叶松适宜播种时间是在4月14日至16日,比原来播种时间要提前半月。落叶松幼苗移植要在4月上旬,做到顶浆打,进行移植。
2、播种前进行种子催芽是促进幼苗出早出齐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具体做法在播种前4~6天,做塑料拱棚深25厘米,宽100厘米,长根据种子多少而定,拱棚底铺10厘米厚的炉灰细渣,炉灰细渣上复一层厚塑料布,然后将已雪藏的种子取出融化,种沙混合放
入棚内进行催芽,每日翻动3~4次,并适量浇水,待种子裂咀50%时即可播种。这样做种子发芽早,出苗齐,比原来提前了8天,对进入炎热的天气,幼苗地径部已基本达到了木质化,增加了对日灼害的抗病能力。
二、施肥、灌水
1、在育苗整地时要施足优质农家粪肥,缺少底肥依靠光追肥是徒劳无功。例落叶松心止病,除浇水一方面原因,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底肥不足。因此,根据本地区气候寒冷地温较低的特点,选择了热性潮肥一羊粪。播种育苗要分两层施肥:(1)在翻地前亩施5000斤,结合耙地使粪肥与土壤充分搅拌已达到养地;(2)在作床时将粪均匀在撒地床底集中施肥,亩施5000斤。同时亩施二胺25公斤,移植苗和播种苗同样,配合氮磷钾使用。为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每亩1公斤、钾拌磷1公斤、按比例与沙子伴均、作床作垄时撒入床底和沟内。
2、土壤水分在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不是植物的主要成分,又是植物形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元素。根据土壤条件合理灌溉。
3、出苗期浇水:出苗期是从播种到幼苗出土地上长出真叶(针叶树种脱掉种皮),地下生出侧根时为止,这一时期浇水要掌握多量少次的浇水方法,以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待苗木全部出土后掌握少量多次的浇水方法。以保证苗床湿润、降低苗床表面沙子的辐射热,增强幼苗对日灼害的抗病能力。出苗期的特点是:针叶出土种皮未脱落尚未出生叶,出苗期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种子所贮存的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在这一育苗时期主要是给幼苗出土创造有利条件,使幼苗出土早出土齐。播种育苗覆料采用中粒沙子进行全光育苗,因沙子透气性好,保温又减少水分蒸发。
4、随着苗木出土后,幼苗地上部分生出真叶或初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这时需要对幼苗进行追肥,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将原来的4次追肥改为5次追肥,追肥时间为6月5日,到7月15日5次追肥要全部结束,即每隔10天追肥一次。追肥数量按硫胺计算,分别为亩施8斤、10斤、12斤、14斤、16斤,兑水浓度不超过1%,追肥完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一遍。追肥也提前了10天结束,同时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使化肥迅速溶解而被苗木快速吸收。保证苗木所需足够水分,又要增加光照时间,以增强地温,促进苗木快生快长,防止苗木秋季贪青徒长,影响木质化。
三、苗木硬化期管理
1、合理地早间苗保持合理的密度,使苗间透风透光。
2、合理地使用氮、磷、钾的配比。土壤中缺少什么元素就施什么元素,缺多少施多少。在九月中旬开始用喷雾器对苗木进行喷磷,效果较好。
3、用硝石灰在早晨日出之前对苗木进行散撒,经露水沾合而被苗木吸收大量的钾肥,促进了苗木快速木质化。
四、上山苗越冬储藏管理
储藏苗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苗木质量,尽量减少苗木失水防止发霉,最大限度保持苗木的生命力。2002年以前造林时,有的阳坡造林地块解冻早,而苗木埋藏假植地解冻晚,造林时取不出苗木,有时急于造林用镐硬刨,使苗木伤根不少,有的阴坡造林地解冻晚,苗木在越冬场所早已萌动发叶,不能适时栽植,不仅影响了造林成活率,而且还影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我们针对这一话题,在红光村和龙头村连续进行了两年窖藏越
冬管理试验,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窖藏越冬苗栽植后枯梢现象明显降低,枯梢率为10%,比对照区的45%降低了35%,苗木生长量明显提高,窖藏越冬苗高位97.5厘米,比对照区提高了17.8厘米,平均当年高生长量为41厘米,比对照区提高了16.3厘米,平均当年高生长量为41厘米,比对照区提高了16.3厘米,平均地径1.6厘米,比对照区提高了0.5厘米。窖藏苗可控制苗木发芽并随栽随取,适时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一年挖窖可多年使用,省工省时,安全可靠,窖藏苗的具体做法是:
1、窖址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春秋两头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1.2米、宽2.2米地窖,窖长根据苗木数量而定(一般1延长米可存苗4000株左右),四面挖好排水沟。
2、苗木入窖:将已起出的苗木分级打捆,每30株一捆,摔掉针叶,在封冻前3天入窖(一般在立冬后3~4天进行方可安全),入窖前,先在窖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河沙,河沙含水量以用水握成团,松手却散为宜,然后按苗木分级分别将苗根朝着窖壁两侧平摆放。苗梢相对,苗捆之间不要靠的太紧,摆一层苗,在苗根部铺一层河沙,苗层中间要用3厘米左右的木棍隔开,待摆到距地面10厘米处,用沙埋至苗高1/3处,沙的厚度5-8厘米。
3、封窖及越冬管理:在窖口上面按一定距离平摆木杆,在晚上上大冻时,第二天早晨日出之前用双层草帘子将窖口盖严,使窖内始终是冻的,并在贮藏窖上部打成屋脊式防雨棚。两侧铺放板皮子或秸秆,然后用塑料布盖严,实绑紧,使雪水不漏窖内为宜。在贮藏期间定期检查窖内温度和鼠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