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校本化建构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素 实验教学 校本化建构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我省已于2018年进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之中,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一所学校的生物教研组长,怎样才能带领组内教师一道迅速适应课改需要,深入贯彻与有效落实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的基本理念?怎样开展教学,才能使“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才能有效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现实的状况是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学校办学条件及所处区域也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教师的个人素养,针对性的开展研究,找到适合本校条件、切合本校学生发展现状的方法与路径,并全面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 (2)课题界定
本课题以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以学校现实条件和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相关精神、明确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版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含教材经典实验)及教参,将核心素养与实施实验有效结合,找到实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教学的有力开展,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开展核心素养研究较早,取得了大量有关核心素养的成果,形成了大量核心素养有关的论文,国内起步较晚,但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也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在这些研究中,还缺乏针对具体学校、针对学生实际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在课
程及高考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一名生物教研组长,有必要带领组内教师一道,通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的校本化与持续改进,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进而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基本理念落到实处。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实施好实验教学,有效开展各类实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的关键路径,还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深对生命观念的认识与理解。可以说,认真开好实验、开足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及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我校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有限,近几年所招学生的学习基础极不均衡,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怎样利用现有办学条件,针对学生发展水平进行针对性研究,形成一整套“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实验教材读本”,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创新实验课堂管理、实验教学过程、增强实验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就能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做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对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不久,在广大生物教师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没有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作为一所生源基础较为薄弱的城镇民办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若能率先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本校生物教学起到促进作
用,也可以为同等层次的其他民办学校、普通高中提供借鉴,乃至为其他生源较好的学校提供借鉴。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通过对配套教材中实验方案、流程及实验教学管理的校本化,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实验教材及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方案,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突破口,找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研究内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配套教材及教参中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实验能力及学科素养的现状,当前国际国内有关实验教学及核心素养的既有成果。
(3)研究重点:实验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实验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现实水平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
(4)创新之处:以生物教材实验校本化为依托,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与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养进行有效联系,在实验中提升素养、通过提升素养反促实验教学的有效落实。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课题组教师通过集中学习课标、教材及教参,明确相关要求;通过调查、测试、统计及案例分析,找出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访谈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以此为基础,逐个完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实验方案改进、流程完善及实验教学管理,最终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校本教材。通过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我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校本教材,持续跟进实验校本教材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通过分析与总结,进一步完善校本实验教材,使实验方案、实验流程、实验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形成校本实验教材、论文和研究报告等终结性成果,为成果在同类学校的实施与推广提供支持。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课题需要,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优质资源平台,主动查找、筛选、整理文献,通过对有效文献的阅读研究,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找出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合点,为通过实验教学有效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供理论支撑。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新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验兴趣、能力现状,为编制学校实验校本教材奠定基础,为不同层次班级提出合理的实验教学策略与教学建议。
案例分析法:精选生物实验教学案例,针对性地分析存在问题,找出提高实验效果、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及手段,对生物实验方案、流程和课堂管理进行改进与完善,真正实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具体实验的有效结合。
数据统计法: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考查,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对比改进前后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提供依据。 (3)实施步骤
第一步: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课程标准》及配套教材、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明确教材和教参关于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逐个研究教材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器材、药品(试剂)、材料及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充分了解教材实验的实施与生物学科相关核心素养的关系。
第二步:通过纸笔测试及调查,了解学生实验能力、学科素养的现状,为后期制定实验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案提供依据。
第三步:通过知网、万方等平台,查阅了解现除段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有关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结合学校条件及学生基础,逐个编写学校生物实验的方案、规范、要求、流程及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现教材实验的校本化。
第四步:利用教材实验校本化教程,认真组织学生实施实验,并通过包括纸笔测试在内的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实验水平及核心素养发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研究与改进,通过分析总结,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 课题主持人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资源共享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CA060097)子课题《同步资源建设——高中生物高考复习》的研究并结题、参与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FHB060356)子课题《“多元发展智能,彰显个性特色”——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实验研究》获国家级成果二等奖、独立完成XX级规划课题《高考试题在生物教学与复习中的运用研究》;先后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试题与研究》《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生学习》《教学考试》《新课程研究》及《中学生学习报》《学习报》《升学指导报》《考试指南报》《数理报》等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300多篇,被聘为天星教育、升学指导报、考试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编委、专栏撰稿人。撰写并发表过多篇用好教材探究与资料分析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论文,认为扎实、创新开展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中,4位老师具有硕士学位、5位老师主持或参与完成过国家、省级或XX教育规划课题。
课题组成员在确定申报课题前,经过认真研讨,一致认为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及学生发展的既有水平、现行教材的实验教学安排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进行现行教材实验的校本化建构,实现实验教材、实验目标、实验方法及实验教学管理的校本化,将有力促进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及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2)《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杂志中有关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专业论述及课堂设计、有关实验的改进与教学类文章,具体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会按照课题开展的具体要求,明确注明引用资料及数据的具体内容、论文名称、作者及杂志刊期等内容。
课题编号:65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