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China ContinuinqMed 』 盟 乙 : 伤时,有较高几率发病。现在我们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以《中国精 损伤所致,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的素质以及疾病的影响所致。在临 床中神经外科医生对患者的器质性损伤治疗时,需要对精神障碍引 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3)第3版》为依据。 精神障碍的产生还和患者的脑挫裂伤有关,是重要的原因。 起重视,能够尽早的对患者进行诊断,避免其病情被器质性损伤所 我们认为患者的发病是和其受伤时脑挫裂伤以及血肿对脑组织的 掩盖,延误治疗,降低患者的精神残疾几率,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损伤引起的缺血缺氧情况而发病的。还有就是血肿会影响脑部的 血液循环,所以比较多的脑挫裂伤和脑血肿患者会发病,此次共 参考文献 【1】 夏镇夷.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35—136. 488. 有30例是脑挫裂伤或合并脑挫裂伤患者,是研究总数的85.7%。 发生了精神障碍,导致其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器质性 颅脑损伤引起的精神障碍在临床中非常普遍,患者因该问题而 圈 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X)3 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田颖 占19.2%;其住院次数在1 16次,平均数为261次;病程为0~38 【摘要】目的对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缓解患者 年,平均为1O.50年;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44.5%),抑 的该种情况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精神病患者完成问卷 3%),焦虑症患者20例(18.2%)。 的填写,共调查了110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了解精 郁症患者41例(37.神障碍患者目前病耻感的状况。结果患者通过相关的措施能够降低病 耻感.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积极性以及适应社会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有 较大的改善。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让他们社会能力减弱,通 过降低患者的病耻感能够让患者的生活更加健康,促进其疾病的恢复。 1.2方法 1.2.1测量工具应用Link编制的贬低一歧视感知量表(12个条目 4级评分),采用Link编制的病耻感应对量表(共5个维度:保密、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7-0066-02 doi:10 3969d.issn.1674~9308.2015.07.054 To Explore the Thatment ofthe Stigma for Illness ofthe Patien ̄with Mental Disorder 退缩、教育、挑战、分离,27个条目4级评分)。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向患 者及家属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告知其资源填写和退出的权利。 1.3统计学方法 TIAN Hng The Puning hospital ofHaerbin city in Heilon ̄iang province, Haerbin 15002L China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IAbstract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d the stigma for illness of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and help the patients to alleviate the Situation in clinic.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psychiatric patients completedthequestionnaire surveybythemselves.Atotalof、110 eases of patients wih schitzophrenia。depression,anxiety disorder were included in tl1is study.Sowe couldunderstandthe currently situation ofthe patientswith 2结果 精神障碍患者在“贬低一歧视感知”的平均得分为(2.53±0.37) 分,与量表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9,P >0.05)。应对方式中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与量表均值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t=7.861,P>0.05)。在这5种应对方式中,得 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挑战”、“保密”“教育”“分离”“退 mentaldisorder.ResultsThroughthe relevantmeasures。we reducedthe stigma levelofthepatintes.Andweimprovedtheenthusismfaorthe clinicallrealment, heabitlityto adaptto societyandthepsychologicalbearing capaciyofpattients. Conclusion The stigma for illness decrease the social ability of the Palients withmentaldisorder.By reducingthe sigmaoftthepailents.we canmaketheir 缩”。退缩维度的平均分与量表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t=1.877,P>0.05)。 3讨论 ・ liveshealthierandpromotethe recoveryfromthedisease. [Key wordsl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Stigma for the illness, Countermeasures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的住院次数与病耻感呈正相关 关系。患者的教育程度和病耻感程度呈反比,这可能和患者的平 病耻感是因疾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良反应,是内心的一种 时受到歧视和贬低比较少有关,患者教育程度高,其对疾病的了 耻辱体验Ⅲ。研究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会导致其受到较大的 解也较多,治疗依从性也较高,所以病耻感相对较低。存在宗教 痛苦,引发病耻感,患者会对其进行回避、掩饰、隐瞒闭,对患 信仰的患者病耻感低,患者因宗教信仰,心理有寄托,对疾病具 者的心理心理状态产生了较大其设备能力减弱,治疗依从性变差, 有正面的了解,患者的恐惧情绪也相应的较弱。但是有些患者及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1一般资料及方法 其家属对于宗教的信念作用过度夸大,导致不接受正规的治疗。 与绝大多数躯体疾病不同的是,现实当中精神疾病的结果即 意味着能力或竞争力的下降。由于精神疾病的人格、理解和判断 1.1一般资料 在110例调查对象中,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8.O7岁; 以及言语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比躯体疾病更易致病耻感的产生。 男性占51%,女性占49%;汉族占98%;患者发病时的年龄为 因此,正常化的核心宗旨就是“把精神病患者如同我们自己一样 13~54岁,平均的发病年龄为25~53岁;首次发病的患者有24例, 看待”。对待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容纳和接受的态度可能比争取平 等权利更切合实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将精 作者单位:15002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神疾病纯“医学化”。像对待过去肺结核患者一样,提升医疗水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第7卷第7期 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有人认为需要建立一个保护组织,对性别、种 问题存在,但是,也应该尽量减少对换的刺激,这也需要社会对 族等等的歧视情况进行处理,为这些群体获得相应的平等权利,包 这些患者的家庭给予支持和帮助。 含的内容涵盖各方面,如他们的医疗、住房、法律援助等。 病耻感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精神疾病病耻感 总之,病耻感体验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带来比较大的负 属于文化现象,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影响,也是精神卫生 面效果,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看法比较传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 事业发展的阻碍。我们也应该要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进行针 隐瞒,患者和社会的不接触,患者受到的歧视,这些都给精神障 对性的处理,让他们能够接触社会,获得治疗,为这些患者提供 碍患者的病耻感带来了影响,患者的康复受到这些因素的阻碍, 所以在治疗时,需要想办法来降低患者的病耻感,这样有助于患 者的病情改善,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预后效果。对患者进行长期的 照顾和监护,责任重大,患者的家属也因此得不到较高的生活质量, …良好的治疗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狄峰,董毅, l(吨,等.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 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田l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0,24(5):343-345. 因此患者的疾病也难以治疗。作为患者的家属,更加应该要避免 『2] 郑维瑾,宋立升.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Ⅱ】.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对患者造成心理刺激,虽然他们的经济负担沉重,有很多的潜在 2007,34(3):165-168. 精神病性症状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认知功能MoCA评估及 相关因素分析 周桂波 对象均符合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的诊断标准…:稳定期超过3 【摘要l目的探讨与分析精神病性症状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认 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原因。方法选择60例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精神病 患者作为观察纽,同时选取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认 排除有自杀、自伤倾向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损伤患者。其中 知功能受损原因。结果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抑 男42例,女18例;年龄18~56岁,平均(36.4±8.6)岁;病程6~350 郁评分、狂蹂评分与其认知功能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个月;杨氏躁狂量表 评分低于6分,抑郁量表 评分超过8分。 【关键词】稳定期;精神病;双相障碍;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7—0067—02 doi:10.3969 ̄.issn.1674—9308.2015 07.055 To Explore the Assessment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ogniive tFunctiOn MOCA of the Patients With Type I Bipolar Disorder in Stable Period of Psychotic Symptoms 个月,平均(114.3±46.7)月;稳定期5~47个月,平均(9.3±3.1)月; 其中32例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分为观察1组,28例无精神病性 症状患者分为观察2组,且两组观察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 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选取5O例 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19~55岁, 平均(35.2±7.2)岁。 1.2一般方法 ZHOU Guibo The mental health hospital ofShuangyashan in Heilongfiang, Shuangyashan 155113,China I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damage causes of cognitive function ofpatients with type I bipolar disorder in stable period ofpsychotic symptoms.Methods 60 cases of stable patients with type I bipolar disorder of menta1 illnes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50 normal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reason of impaired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sis.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05.Conclusion There is a 观察组治疗药物使用情况:服用1种药物者16例,2种药物 者38例,三种药物者6例。药物主要为情感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 抑郁剂等。其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者53例,(344.3±121.9) mg/d,服用奥氮平者6例,Et均(10.8±4.4)mg,服用利培酮1例, 每日3-4mg。服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2例,日均10mg, 度洛西汀2例,日均30mg。均持续服用药物1月以上。 1.3疗效判断标准 选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对所有观察组患者的认知状 correlation between scores of depression,manic scores and the impaired situation ofcognitive function. 【Key wordsl Stable stage,Psychiatric disorde ̄Bipolar disorder,Cognitive function 况进行评分。内容包括交替连线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卡 片分类测试等,测试时间在1 h左右。 1.4统计学方法 为分析精神病性症状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的认知特点, 探究其认知障碍产生的原因,我院将2010年7月~2013年7月 收治的6O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选用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 检验;计量资 料选用( ±s)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以P<0.05时为有显著 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选用秩相关系数评价患者执行功能与影响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稳定 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期双相障碍I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纳入研究的观察组 2结果 2.1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作者单位:15511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精神病防治院 观察组患者数字符号评分(46.82±15.23)、数字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