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原 第七章题库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

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 )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 A.《共产党宜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

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 )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1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 )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 )

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7.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8.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2.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 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 A. 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1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 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BCD 2.ABC 3.ACD 4.BCD 5.ABCD 6.ABCD 7.BCD 8.ABCD 9.CD 10.ABC 11.ABCD 12.BCD 13.BCD 14.ABC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了文communis,意为“公有”。近代英文中的共产主义(communism)一词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法国工人秘密团体将它称作在废除资本主义之后的理想社会目

2

标。

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开始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共产主义一词。那时“社会主义”一词也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使用起来,只不过它主要在有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流传。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同义语,都是指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有制的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形态。 现在,共产主义这一概念,通常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它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当代最革命的最科学的学说体系。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它具有强大的牛命力,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共产主义运动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是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包括从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直到世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是社会发展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这一社会又分为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从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上已有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然后是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共产主义运动,最终是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2.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论证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和思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

由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杜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运动和变化总的趋势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同时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转化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作为揭示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的范畴,前者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因而人的活动和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即人受物的支配状态;后者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即人支配物的状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就是生活在“必然王国”之中的。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财富远远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人们深受盲目自然力和由此决定的社会关系的支配,人们在自然力和社会关系面前是不自由的。

在“必然王国”之中,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的活动是“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人往往以追求物欲和功利为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他进一步指出,在这个必然王国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

马克思这段经典性论述告诉我们,虽然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分属于此岸和彼岸两大王国,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必然王国是自由王国的基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是人类的终极归宿。人们首先生活在物质生产的必然王国之中,这是由人类维持生存的自然必然性所决定的。人们只有首先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解决吃、喝、穿、住等问题,才谈得上追求其他方面的发展。必然王国对人的自由和发展的

3

限制,又促使人们要超越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而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的基础和条件又是由必然王国提供的。只有在物质生产获得一定发展,人类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大大缩短,自由时间大量增加的前提下,人类才能达到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是空间概念,而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不缩减,游离出大量的、足以供社会全体成员使用的自由时间和供社会全体成员自由发展所需的物质手段时,私有制就将被废除、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对立就将被消灭,整个人类的自由发展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实现统一,这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完成,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3.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一致性?

人们一般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名言概括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指马克思在《(政泊经济学批评)序言》中的一段话:“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论断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联系起来理解。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必然规律,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后的结论。“两个决不会”则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揭示出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都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的,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马克思和思格斯是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得出“两个必然”结论的,“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其他内容都是围绕“两个必然”理论展开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需要大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为背景的,即革命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可以随心所欲进行的,它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

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这两个论断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严重挫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辨析题

1.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上,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吏,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 同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186页)

[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杜2004年版,第64页)

[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643页)

4

[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198页)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

(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的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法国的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宰,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

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门《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

[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中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 请回答

(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

(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 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