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 第14卷・第6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雷会英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煤矿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体现出谨慎性思想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地 位。本文从企业会计结构和具体运用两个方面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原则 企业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11)06—0032—0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 认可能的损失。 准则中,对会计原则做了较大的变动。将谨慎性原则 另外新会计准则14号定义了收入是指企业在 列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体现出谨慎性思想 El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 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地位。谨慎性原则又称 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必须同 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于具有 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估计性质的会计事项应谨慎从事,一个会计事项有 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 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 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 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 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其本质就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是资本保持。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持或成本得到弥补 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 以后,才能确认收益,《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 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扩大利润 ⑤相关的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作为影响利润指标的 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谨慎性原则广泛 量。 的现象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 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等众多信息使 信息,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提高企业在 用者的重视.新准则强调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 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和报酬的转移。体现了确认收入的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结构中的具体体现 2、会计计量。在会计计量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很 1、会计确认。会计确认的标准应建立在稳妥合 广泛,在进行会计估计时要求在合理的前提下,应充分 理的基础上,《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中规定 考虑风险因素,对资产、权益的计量不应高估,负债或 “该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体 费用的计量也不能少计。例如,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就 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如果企业的某项支出不具 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最典型的表现,以存货为 有未来的经济利益或者某项资产其内含的未来经济 例。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到了成本以下,此时将期 利益已不复存在,将不会给企业带来净现金流人,就 末存货以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将跌价损失计入当期 不应将其确认为资产,以避免虚计资产。制度中还规 费用,也就是将市价下降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计入本 一方面避免了高估资产,另一方面确认计量了可能 定对于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各项财产.都应当计提减 期,值准备,一方面避免夸大企业资产.另一方面还要确 的费用或损失。反之,如果市价上升,企业可能会获得 米【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雷会英(1974一),女,安徽萧县人,会计师,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园煤矿经营管理部会计主管。 32 雷会英:浅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额外的利益,但此时存货仍按较低的成本计价,即可能 如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不 实现的收入或利润不予确认。可见,无论市价升降,该 够明确,特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由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 方法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这些都企 加速折旧法是另一个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计量 决定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方法。一般认为,使用加速折旧法的主要理由有:①固 业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我认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 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效能或作用是逐年递减的,新的固 针对存在的这些客观现象。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在早期总是必较大,因而早期取得 会计中运用的同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效益也多,为了做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故采用加速 1、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紧密结 折旧法;②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固定资产 合起来。谨慎性就是对会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 使用及更新周期已明显缩短,为了减少这种无形损 耗.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及采用新技术、新 设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必须采用加速折旧法,可 减少由于旧技术淘汰而提前报废时产生的损失。但是 采用加速折旧法还要考虑两种情况:①采用加速折旧 能够促进固定资产更新,刺激技术进步,提高投资效 益;②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初期经营费用加大,降低了 利润,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这以上原因都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了会计计量方面的谨慎性。 另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等也都 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体现。 3、会计报告。在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不仅要对 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披露,还要充分揭示企业在 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于那些在会计确认与计量 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风险,依据谨慎性原则。应在会计 报告中适当披露。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或有负债的披露, 或有负债是一种最终结果需视某种事项是否发生而 定的债务,由于它是一种潜在义务或者是一种不是很 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以不能被 确认为负债。对企业而言,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 定性,是存在着发生的风险的,基于谨慎性的考虑,应 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相反,或有资产则一般不应 披露,只有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才可以予以确认,这 正是出于谨慎性的考虑,给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个 相对保守的会计信息,以便作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两面 性,一方面它的应用能够避免企业多计资产、夸大利 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 原则时,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做出恰当的 估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倾向性,甚至为 粉饰报表留下了空间。如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 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 用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还 是采用直线折旧法,都会影响到当期利润的高低。又 进行职业判断时所持的态度。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 理中。而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会计结果,最 终影响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以。谨慎性原则在会 计中运用的范围、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产生的影 响,都应在会计报告中加以详细披露,使会计信息使 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注意谨慎有“度”的原则。在会计处理中过度 谨慎性或谨慎性不够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使企 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反映。从而 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等方面受到误导, 所以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应切实的寻找一个应 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将其自身的缺陷控制在一 个最小的范围内。在执行谨慎性原则时,还要与相关 性、客观性、可比性与稳健性原则结合起来,而不能 片面的“教条化”执行。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新会计 准则的颁布更突出要求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谨 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容易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主 观臆断性。它的“适度”的把握有赖于会计人员的职 业素质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因 素进行估计和判断时,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所以会 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准确 的职业判断能力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M].2006年. 【2】朱学义.中级财务会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4月. 【3】姚福清.刍议如何完善谨慎性原则的应用.http: //finance.sina.com.cn.2007年9月. 『41任建国.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Ⅱ】.会计之友,2010年7期. [5]张秦.谨慎性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Ⅱ】.会计之 友.2011年8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