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桃树栽培与管理

来源:榕意旅游网
C…NESE HORT l CULTURE ABSTRACTS 核桃树栽培与管理 史立芳,韩孝君,刘 秀 (山东省东阿县农业局,山东东阿252200) 摘要:核桃树是喜温、喜光的深根性树种,对土壤水分要求敏感,在适宜时期给予适当肥水,有利于提高产量。 核桃树的整形修剪也尤为重要,既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又可调整生长与结果的矛盾,能达到丰产稳产的效果。 关键词:核桃树;栽植技术;管理措施 核桃树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又是珍贵的用 材树种。因食、材兼用及衍生产品经济价值高,而成为北 方农民的主栽品种。 l环境条件 核桃树属于深根性树种,喜欢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 土,pH值最佳范围6~8,含盐量0.25%以下,核桃树适宜 生长的温度:年均温9~16℃,极端低温一25℃和极端高温 38℃,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核桃树喜光,全年日照时长 在2 000 h以上,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选园应在 背风向阳地【l】。 2栽植技术 选用适宜当地栽植的优良品种或优质嫁接苗,才能保 证核桃树提早丰产。嫁接苗定植后2~3年即可结果,4~5 年进入丰产期,而实生苗要8~10年挂果,l5年进入丰产期。 2.1栽植时期 春栽:土壤解冻后到苗木萌芽前栽植。秋栽:核桃树 落叶后栽植。秋栽适宜北方春旱多风地区,萌芽早、生长 壮,但应注意冬季培土防寒。 2.2栽植密度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品种、管理水平确定株行距。一 般地,早熟品种株行距4 I13×5 m,晚熟品种6 m x 8 i71 , 不可过密,以免争肥水,影响光照(密植园不包括在内)。 2.3栽植方式 剪除苗木的伤根及烂根,然后放在水中浸泡半天或用 泥浆蘸根,使根系充分吸水。挖长、宽、深各0.8~1 m的 定植穴,将土粪等基肥填入坑底,把苗木放入舒展根系, 分层填土踏实,填土深度与苗木出圃深度相同。浇足定根 水,待水渗下后,覆1层松土。 3栽培管理 3.1 土壤管理 核桃树适宜通气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所以每 年要进行深耕除草,有利于蓄水保墒。深耕时期在春、夏、 秋均可,春季在萌芽前,夏秋2季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 浇水,达到幼树结果、大树丰产的目的。 3.2施肥的种类及方法 第一作者简介:史立芳(1984一),女,助理农艺师;从事植物病 虫害防治和核桃树栽培及管理。 一1 66一 (1)基肥:肥料以农家肥为主,采用环状或条状沟施。 可结合秋季采果后或春季萌芽前中耕施入。(2)追肥:肥料 以速效肥为主,采用穴施。每年3~4次追肥,分别在幼树 萌芽前、花前、花后、硬核期。花前追施肥以N肥为主,可 以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花后追肥以N肥为主,结合增施 P、K肥,促进幼果迅速增大,防止大量落果l硬核期追施 N、P、K复合肥,促使果仁发育饱满,提高产量。(3)叶面 喷肥:在幼果发育期和硬核期,结合追肥进行,0.3%尿素、 0.5%磷酸二氢钾3no.3%硫酸铜混合液,效果明显【31。 3.3灌水 核桃树枝叶能耐一定程度的大气干燥,但根系对土壤 水分较敏感。缺水则新梢生长受阻,落花、落果严重,出 仁率低,积水会导致根系死亡,易发腐烂病。因此,在核 桃树需水较多的萌芽期、花芽分化期、果实迅速膨大期、 冬旱期应适当灌水,同时结合施肥及时浇水。 3.4授粉 核桃树属于雌雄同株异花授粉,雌雄花常常不遇,人 工辅助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在雌花柱头开裂呈倒“八”字 型,并分泌大量粘液时,开展辅助授粉。上午9:00-10:00 效果最佳,雌花和雄花发育过程中,及早疏除过多的雄花, 可以减少树体养分和水分的消耗,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 3.5整形修剪 核桃树的修剪应在秋季采果后、落叶前进行,春剪和 冬剪会造成伤流,不利于伤口愈合。幼树无果可提前至83 下旬开始修剪。 核桃树干性强,顶端生长优势明显,幼树修剪宜采用 主干疏层形。其方法为:干高50~80 cm,保护好顶芽,定 植当年不做任何修剪。待春季萌芽后,顶芽向上直立生长 作为中心干,仅留顶芽下5~64'-芽萌发侧枝。5~63,选 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4个枝为第1层主枝,其余新梢抹 去。第2年同样方法培育第2层,并保留2~3个主枝,与第 1层相距60~80 cm。第3年选第3层保留1~2个主枝,与 第2层相距50~70 cm。1~4年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 侧枝扩大树冠。一般3~4年成形,成形时树高3~5 。 核桃树花期环剥,可暂时阻断叶片光合作用产物向地 下运输,集中供应开花坐果,提高坐果率。 核桃树进入结果期,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修 剪成为高产的必要措施。从结果初期,应有计划的培养良 好的结果枝组,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 (下转181页) 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第8期 12.2子实体生长管理 当原基分化完成后,光照时间每天保持10~12 h,料 面受光强度需保持均匀,以免子实体在盆内弯卷生长。并 14病虫害防治 14.1病害防治 主要是霉菌。菇棚内高温、高湿、通气不良等因素是 霉菌发生的主要原因。要预防霉菌,必须注意菇棚的通风 适时调整大棚空气相对湿度,湿度管理不当易致气生菌丝 徙长,初期可将湿度控制在80%~85%,待子实体生长长度 超过周围菌丝表面后,将空气相对湿度增大 ̄U90%。同时 加强空气流通,逐渐开大封口膜的通气孔。 透气,调节控制好菇房内的温、湿度。一旦产生霉菌,可 用镊子夹除长有霉菌的培养料,用福尔马林或石灰粉薄薄 撒施在霉菌上。 l3采收与加工 当子实体长到5~8 gin,子座表面有橘黄色粉状物出 现时,即表示虫草花成熟可采收。采收时,用带弯头的小 14.2虫害防治 主要是菇蝇和螨类。菇蝇主要为害虫草花的子实体, 防治其幼虫(蝇蛆),可适当停水,使床面干燥,从而使蝇蛆 因缺水而死,防治其成虫,则可用味精5 g、白糖25 g、敌 敌畏0.25 ml; ̄n水1 000 ml,混匀后诱杀。螨类主要为害菌 丝,发生时可用20%三氯杀螨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喷杀。 铲刀小心地将子实体从基部铲下取出。采下的虫草花按标 准分级,于干燥设备烘烤,烘干后及时销售、保存。虫草 花正品标准,一般是粗细均匀,长度在5 cm以上,颜色橘 黄或金黄色,水分低于13%,无边皮碎料。贮存应放在干 燥凉爽处避光保存。 (上接166页) 结果部位外移。 (1)举肢蛾:幼虫为害果实,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 期落果。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 cm深土中或杂草、枯 叶中越冬,6~7月化蛹产卵,8PJ脱果盛期。(2)小吉丁虫: 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螺旋状取食,直接破坏疏导组织,导 致大枝脱水干枯。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黑褐色。(3)其他 虫害:云斑天牛主要蛀干l刺蛾以初龄幼虫取食叶面下表 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 人工防治:冬春季刮除老皮、翘皮,铲除附在上面的 卵块,秋末早春深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钻柱性害虫在 成虫盛发期,黑光灯捕杀羽化成虫,卵及幼虫用锤击杀, (1)利用徒长枝:幼树徒长枝生长量大,第2年抽生果数 量多,可以通过摘心和短截的方法培养结果枝组。(2)旺长 营养枝处理:旺长营养枝以长放轻剪为宜,对直立粗长枝 进行拉枝,可促进花芽分化,分枝数量增加,从而缓和生 长势。(3)疏除过密枝、下垂枝、病虫枝:为保证树冠内通 风透光,应及时疏除过密枝,下垂枝春季萌芽早竞争力强, 会造成主侧枝枝头生长势变弱,应及时疏除。 3.6病虫害防治 3.6.1病害防治核桃树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溃疡 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细菌性黑斑病等。 (1)腐烂病:主要为害枝和干。枝条染病一种是失绿、 驻干害虫发现新粪孔,先将虫粪清除,再用杀螟松注孔。 化学防治:举肢蛾成虫羽化出土前,用50%辛硫磷乳剂 200~300倍液树下土壤喷洒,然后盖薄土,产卵期每1O~ 15 d树上喷速灭杀丁2 000倍液;小吉丁虫成虫发生期,喷 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或2.5%溴氰菊酯乳剂4 000倍液l 7月 皮层和木质部分离,另一种是从剪接1:3或机械伤口处形成 病斑,病斑环绕1周后形成枯枝。(2)白粉病:为害叶片幼芽 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7~8Pl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褪绿 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叶片正面或反面出现 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人工防治:增施有机肥或种绿肥,改良土壤,增强树 势,秋控春灌,合理灌水,及时排除积水,防治腐烂病; 清洁果园,烧毁残留的病虫枝、枯叶、病果减少病菌侵染, 冬夏2季树干涂白,防止冻害和日灼,减少病菌侵入通道。 对于枝干染病株应刮除病斑,病皮集中烧毁,并用1%的硫 酸铜或石硫合剂涂抹杀菌。 中旬~8月上旬,孵化的刺蛾幼虫开始为害叶片,可用 2.5%溴氰菊酯乳剂5 000倍液喷洒l 8月树上喷40%杀虫净 500倍液防治云斑天牛。 参考文献: [1]刘世英,崔迷俭.矮化核桃树的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 2011,(1O):31. ‘ 化学防治:核桃树花前、花后、幼果期及果实迅速生 长期各喷1次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J,5oo~800倍液,可 有效防治褐斑病、细菌性黑斑病等;7月份白粉病发病初, 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现炭疽病,可用40%乙磷铝 或保果灵100倍液防治嘲。 3.6.2虫害防治核桃树主要虫害有:举肢蛾、小吉丁 虫、云斑天牛、草履蚧、刺蛾等。 [2]高峰,焦海燕.核桃树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 1,(4)-227. [3]李婉秋,李守玉.核桃树怎样管理好[J].河北果树,1993,(2): 23. [4]马云龙,张学发,金太渊等.核桃树的种植与管理[J].养殖技术 顾问,2012,(2):250. [5]辛秀川.核桃树综合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 】64-】65. 1 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