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贺
摘要:汉语词缀是汉语词汇史、语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涉及到词汇、语法两个层面,而且每个词缀各有特性,再加上时代的不同,所以词缀不断地更替,甚至成批地消亡、成批地新生。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说清楚,尤其是词缀的形成与特征等根本问题,更是众说纷纭。从共时语言看是同一个词缀的,从历时语言探讨往往是不同的词缀并有不同的形成历史层次。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词缀具有独特的本质特点。关键词:词缀;词缀的形成;词缀的特征;范畴意义
汉语词缀是汉语词汇史、语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国古代以/辞也0、/语助0对词缀进行泛虚词的研究,差不多有两千年;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差不多也有一百年。但由于词缀涉及到词汇、语法两个层面,而且每个词缀各有特性,再加上时代的不同,所以词缀不断地更替,甚至成批地消亡、成批地新生。这样,汉语词缀中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说清楚,尤其是词缀的形成及其特征等更是众说纷纭。
一、词缀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差异
对同一种语言现象进行共时的研究与历时的研究,所得结论往往有所差别。共时研究得出的是同一时段内的共同规律,带有普遍性;历时研究得到的是更长时间内的演变规律,带有个体特征。凡是具有历
史性的语言问题,这两种方法往往是缺一不可。
汉语词缀的研究就是这样,既需要共时的研究,也需要历时的研究,而且两种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现代汉语共时研究中,一般认为/富于0、/难于0、/善于0、/长于0、/忙于0是附加式,是形
¹
容词加后缀/于0变成了动词,/于0是同一个词缀。这基本上道出了/于0在共时平面上的特征,但如果进行历时的考察就会发现,这些共时特征未必确切。它们不是附加而是仂语的凝固化,不是/于0使形容词变成了动词而是本来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几个/于0也不完全是同一个词缀。如/富于0:
(1)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5史记#曹相国世家6)
(2)陛下富于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李贤注:/春秋谓年也。言年少,春秋尚多,故称富。0(5后汉书#乐恢传6)
(3)韦生富春秋,洞澈有清识。0(唐杜甫5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6诗)
(4)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宋张孝祥5水调歌头#和庞佑父6词)例(1)、(2)中形容词/富0本来就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富有0。介词/于0作用是介绍出/富0的对象)))
收稿日期:20090421
作者简介:杨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¹ 丁声树:5现代汉语语法讲话6,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225页。
108汉语词缀的形成及其特征
/春秋0。/于0介绍的对象与/富0的对象都是/春秋0,即年龄。所以,/富于春秋0可以说成例(3)、(4)的/富春秋0,即富有年龄,也就是年轻。/富于春秋0是述补结构,但人们说话或阅读的时候,受汉语复音化的影响,音步不是/富)))于)))春秋0,而是/富于)))春秋0,使介词/于0发生了音步移位,于是产生/富于0不完全仂语,仂语凝固化就成了复音词。
二、汉语词缀的形成
汉语词缀大多来源于/仂语凝固化0中的虚语素。而类推,一般是在词缀成熟之后才有可能。在汉语
众多的词缀中,/子0缀的形成最富启发性,我们且以/子0缀为例进行探讨。
/子0缀有4个来源,一是人之幼者,二是动物之幼者,三是植物之幼者,四是无生命者。1./子0缀来源于人之幼者。/子0的本义是人之/幼儿0、/子女0,如/子弟0、/子息0、/次子0、/王子0、/天子0、/妻子0、/孩子0、/男子0、/女子0等中的/子0。其中/妻子0、/孩子0、/男子0、/女子0后来成为派生词。
/妻子0本指妻和子,是并列结构。5孟子#梁惠王上6:/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0/妻子0与/父母0相对,/妻子0指/妻和儿女0。5诗#小雅#常棣6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0是劝兄弟要与妻和睦
¹
的,这儿的/妻子0指/妻0,/妻子0是派生结构,是派生词。/孩子0指小孩、儿童,是并列结构。5墨子#明鬼下6:/播弃黎老,贼诛孩子。0/孩子0与/黎老0相对,是同义词复用形成的复音词。但5论衡#本性6/孩子始生,未与物接,谁令悖者0的/孩子0是单用,那么/孩0与/子0是并列结构还是派生结构,就不容易判定了。现代汉语中,/孩子0读为/hi#zi0,/子0为轻声,显然是派生结构。可以看出,只要没有对文说明它是并列结构,就可以认为是派生结构。所以,5论衡#本性6/孩子始生0中的/孩子0是派生结构,是派生词。
/男子0本指男性的孩子,/女子0本指女性的孩子,都是偏正结构。如5诗#小雅#斯干6/乃生男子,载寝之床,,乃生女子,载寝之地0的/男子0、/女子0就是这个意思。但5尔雅#释亲6中的/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0,/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0中的/男子0,只能理解为男孩,是派生结构。如果理解为男性之子,就迂屈了。5尔雅#释亲6:/从母之男子(男性之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0/女子子0与/男子0相对,其中的/女子0与/男0相对,/女子0后的/子0是实词,/女子0是派生词。又/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0/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0/女子子之夫为婿。0其中的/女子0都是派生词。
派生词/妻子0、/孩子0、/男子0、/女子0,皆由仂语/妻子0、/孩子0、/男子0、/女子0演变而来。因为出现很早,不可能是类推的结果。演变的过程中,/子0的/孩子,儿童0义逐渐磨损,同时也失去与词根的或者并列或者被修饰的关系,最后语义上变为名词的标记,结构上变为对词根的依附关系,改变了原来仂语的意义,产生了一个新词。联系下面要讨论到的其他类型,/子0的/幼儿0、/子女0义,是比较容易磨损的。
2./子0缀来源于动物之幼者。由/子0构成的表示动物的派生词,都来源于动物之幼者。动物之幼者称/子0,如5尔雅#释鱼6:/鲲,鱼子。05方言6卷八:/猪,,,吴、扬之间谓之猪子。0又/雏鸡,徐鲁之闲(间)谓之子。05说文#免部6:/娩,兔子也。0又5隹部6:/雏,鸡子也。0
动物之幼者称/子0,/子0仍然是幼子义,但魏晋以后,很多个子小的动物也都可以称/子0了。此时的/子0已经成为动物名词的后缀,但这种后缀好像是类推出来的,类推条件是/动物个子小,或者是年龄小0。如郭璞5尔雅#释虫6/蟏蛸,长踦0注:/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为喜子。0又5释鱼6/鮥,叔鲔0注:/建平人呼鮥子,即此鱼也。0/鱊鮬,鳜鯞0注:/小鱼也。似鲋子。0郝懿行义疏:/鲋,今之鲫鱼。0郭璞5尔雅#释鱼6/鮅,鳟0注:/似鯶(音hn)子。赤眼。今草鱼。0/科斗,活东0注:/蝦蟆子。0郭璞5尔雅#释鱼6/,豶0注:/俗呼小鱝猪为子。(鱝,音fn。一种游泳活泼的鳐类鱼的通称)0又5释虫6/蛄,强蝆0注:/今米榖中蠹,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为蝆子。0
3./子0缀来源于植物的种子、幼芽。如郭璞5尔雅#释木6/刘,刘杙0注:/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05蜀本图经6:/生水中,叶大如荷,皱而由刺,叶子如拳大,形似鸡头,实若石榴,皮青黑,肉白如菱米。0
魏晋以后,很多个头小的植物也都可以称/子0,此时的/子0已经成为植物名词后缀,但这种后缀好像
¹
向熹:5诗经词典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5页。
109刘熙指出,/子0作为词缀,有/小称0范畴特征义,意义重大,具有普遍性。所以在现代汉语中,/子0作词缀有5种类型:¹
一是名词+子,如桌子、帽子、桔子、婶子、命根子;刀子、旗子、厂子、门帘子、新娘子等。二是量词+子,如本子、片子、个子、份子、团子、根子等。三是形容词+子,其中又分三类:A形容词指人的生理特征,多含不尊重意,如胖子、瘦子、麻子、疯子、聋子、瞎子、秃子、傻子;B人的小名,或饲养的狗、猫等动物的名字,如小顺子、二柱子、黑子、黄子;C指事物,个别的指人,如乱子、辣子、单子、(扎)猛子、(抽)冷子、(钻)空子、(卖)关子、他是我们的业务尖子。四是动词+子,如推子、滚子、钳子、剪子、梳子、钩子、拍子、弯子、骗子、挑子、(打)摆子。五是{名+动}+子,如灯罩子、鞋拔子、笔洗子等。这5类中的派生词,除/厂子0外,个头都不大,语义上大都与/小称0有关。所以,/子0作为名词后缀,正如王力先生所说:/小称就是它的词尾化的基础。0º
/仂语凝固化0一般要有凝固条件。凝固条件大致有两个:一是语法位置,二是关涉成分。如/子弟0、/子息0之/子0不可能凝固为词缀,因为它的语法位置在/弟0、/息0之前,不符合后缀语法位置的要求。而/次子0、/王子0、/天子0之/子0在/次0、/王0、/天0之后,虽然符合缀化的语法位置,但关涉成分/次0、/王0、/天0的语义不允许/子0义虚化。因为/次子0与/长子0对立,/王子0与/王0对立,/天子0与/天0对立,如果/子0义虚化,就打乱了语言的系统性。至于/妻子0、/孩子0、/男子0、/女子0之/子0的缀化,则既符合语法位置的要求,也符合关涉成分的要求。符合语法位置的要求不必解释,符合关涉成分的要求是指/妻0、/孩0、/男0、/女0都是常用词,在复音词逐渐增多的大前提下,许多时候要求用复音词表达,最方便的造词方式就是使/妻子0、/孩子0、/男子0、/女子0之/子0语义虚化。动物之幼者、植物之幼者的/子0,也是走了这条道路。到无生命物用/子0作为词缀造词的时候,就是批量的类推了。
汉语词缀的形成,尽管各个词缀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但是在/仂语凝固化0过程中,某个成分能不能缀化,语法位置、关涉成分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三、汉语词缀的特征
什么是词缀?5语言与语言学词典6:/词缀(AFFIX),前缀(Prefix)、中缀(Infix)、后缀(Suffix)的总称。
»
词缀也是加在词基(Base)上以构成新词干(Stem)的词素。05语言学词典6:/不能独立出现而只能附加于词干的构词成分的总称。这类构词成分能构成系列词汇,相应的构词现象被称为词缀构词。0¼5现代语言学词典6:/affix(-ation,-ing)词缀(添加词缀),只能用来附加于另一个语素(词根或词干)的种类构形成分的统称,也就是说,词缀是一类-粘附.语素。0½5辞海6:/词缀,加在词根上边的词素,分为前缀,后缀等。0/前缀,加在词根前面的词素。如-老师.中的-老.。0/后缀,加在词根后面的词素。如-桌子.、-椅子.中
¹º»¼½
吕叔湘主编:5现代汉语八百词6,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25页。王力:5汉语史稿6,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6页。
[英]哈特曼(R.R.K.Hartmann)、斯托克(F.C.Stork)编著:5语言与语言学词典6,黄长著等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0页。[德]哈杜默德#布斯曼编著:5语言学词典6,陈慧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页。[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5现代语言学词典6,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2页。
110汉语词缀的形成及其特征
的-子.,-石头.、-木头.中的-头.。0¹5现代汉语知识大词典6:/词缀,又称语缀、词缀语素。指加在词根上面的构成新词的虚语素。词缀的作用是同词根构成合成词。一般说来,按照词缀同词根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附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又叫词头、语头、前置成分。如-老虎、阿妹、第五.中的-老、阿、第.。附加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如-帽子、木头、姑娘家.中的-子、头、家.。加嵌在词根中间的叫中缀,又称为词嵌。如-对不起、吃得开.中的-不、得.。0/有的词缀单纯地表示语法意义;有的既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又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有的词缀有表达感情和标志词性的作用。0º
中外语言学词典对词缀的定义,基本指出了语言中词缀的形态学本质。其中,5辞海6和5现代汉语知识大词典6是我们所看到的,自1921年黎锦熙较早提出汉语词缀以后,对/词缀0定义表述得最充分的。但是,概念过于笼统,没有边界,不易于操作。因此我国的语言研究者,虽然掌握词缀的定义甚至烂熟于心,但对词缀的数量看法不一样,解释也不一样。我们认为,对于一种语言词缀的具体研究,只有概念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语料的支撑。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词缀。语言不同,词缀不同,词缀的来源不同,形成条件不同,所依附的词根不同,词缀意义以及词缀与词根的关系等,都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词缀就有着独特的本质特点。
第一,从语言单位上看,词缀是词汇平面的一个词素;从性质上说,应当叫作词缀词素。词缀词素,是与词根词素相对的概念。词根词素有概念意义,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词缀词素是虚语素,表示的是构词法意义,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如/老公0、/老婆0,/公0指丈夫,/婆0指妻子,都是对客观对象的语义概括。/老0不反映客观对象,即不表示/公0、/婆0的年纪老,只是在构词上把一般名词的/公0、/婆0变为夫妻间的特称名词/老公0、/老婆0,并为/老公0、/老婆0增加诙谐、爱昵感情色彩。客观对象的意义和构词法意义的融合,才是/老公0、/老婆0的整体词义。又如反映世界事物数量的数词/一0、/二0、/三0与/五0、/六0,前者加上/第0,后者加上/老0,构成/第一0、/第二0、/第三0、/老五0、/老六0等词。/第0、/老0不反映世界事物,只是使词根/一0、/二0、/三0、/五0、/六0改变了词性,由数词变成序数词。/第一0、/第二0、/第三0为基本序数词,/老五0、/老六0为排行序数词。可见,词缀的虚词素性是明显的。
第二,从构词上看,词缀是语法平面的一个构词法单位。构词法单位,与构句法单位相对。构词法中的单位是词素,构句法中的单位是词。词素中的虚义成分是词缀,词中的虚义成分是虚词。词缀和虚词是不同层次上的虚义成分。例如: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5论语#子罕6)
(2)懔懔焉,皜皜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5后汉书#孔融传6)(3)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5史记#苏秦列传6)(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列子#汤问6)例(1)中的/忽0是形容词,意思是急速;加上/焉0构成复音词/忽焉0,变成副词,意思是急速的样子,增加了形象性。例(2)中的/懔懔0,严正;/皜皜0,光亮、明洁,是叠音形容词。加/焉0构成/懔懔焉0、/皜皜焉0,分别表示严正的样子,光亮、明洁的样子,变成能独立成句的三音节形容词。例(1)(2)中的/焉0均是构词法单位,是副词、形容词后缀。例(3)中/焉0是/燕处弱0的句尾语气词,例(4)中的/焉0是/始一反0的句尾语气词。它们都是构句法单位,都是词,一般称为虚词。/焉0虽然还是/,,的样子0,但是,这是语法意义。
例(1)(2)中的/焉0是词缀,例(3)(4)中的/焉0是句尾语气词。它们的性质不同,所处的层次也不同。古代经史注释家一直把它们视为同物,称作/辞也0或/语助0,掩盖了构词法与构句法的区别,也掩盖了构词法意义与构句法意义的区别。
第三,从语法意义上看,词缀表达的是词一级的范畴意义。在印欧语中,词缀表示的词的范畴意义,同时也是句子的范畴意义,词的范畴意义与句子的范畴意义是一致的。在汉语中可不同。词缀表示的是词的范畴意义,跟句子的语法范畴意义无涉。如上面所举/焉0在词根后是词缀,管词的范畴意义;在句子后是虚词,管句子的语法意义。再如/们0表达词的复数范畴意义;/初0表达每月一日至十日时间词的序数范畴意义;/第0表达词的基本序数范畴意义;/老0表达词的排行序数范畴意义,如/老大0、/老二0、/老三0等中的/老0,还表达词的敬称范畴意义,如/老师0的/老0;/子0、/儿0表达词的昵称范畴意义;/阿0表达词的泛称范畴意义;/然0、/若0、/如0、/而0、/尔0、/耳0、/焉0、/馨0等表达词的形貌范畴的意义;等等。
¹º
5辞海6,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386页。
高更生主编:5现代汉语知识大词典6,济南:山东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61页。
111词法范畴表现在词缀上,附着于派生词中,对它前后的成分没有一致性的要求,跟句法范畴无涉,是汉语词缀的一大特色。
第四,词缀的范畴意义大多与所由来的实词意义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范畴意义大多是实词义位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义素及其发展的结果。从来源上看,每个词缀表示的范畴意义虚化程度不同,甚至同一个词缀的不同用法的虚化程度也不同。词缀不同程度的虚化意义多是所由来意义的一个或某几个义素。这些问题将另文论述。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名词前缀/有0,可以用在部族名、国名、朝代名前面,如/有苗0、/有周0、/有汉0等,其范畴意义总含有/存在0的意味,构词法意义是把普通名词变为专有名词。/有0还可以用在一般名词前面,如/有政0、/有居0、/有众0等,其范畴意义都含/占有0的意味,给普通名词打上一定的词法标记。尤其是/有众0,词根/众0在甲骨文中指奴隶,他们的身份是不自由的,是被占有的。/有0还可以放在动词前面,如/有司0,一方面把动词变为了名词,/司0是主管,是动词,/有司0是主管部门,是名词;另一方面,/有0为/司0增加了/有事,有责任0的意味。
/存在0、/占有0、/有事,有责任0分别是/存在0范畴、/占有0范畴、/有事,有责任0特指范畴,分别来源于/有0义的几个不同义素。/有0在甲骨文中写作牛头形,徐仲舒说/疑为牛字之异构,盖古以畜牛为
¹
有0,最早的意义应当指/有牛0。5说文#有部6:/有,不宜有也。0段玉裁注:/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0º依徐仲舒,本义当是/畜有牛0,可分解为[(不当有而有)+畜养+之+牛]。其中,/不当有而有0是核心义素。那么,/存在0范畴、/占有0范畴当是核心义素的虚化,/有事,有责任0特指范畴当是核心义素的特指。总之,都是核心义素发展的结果。
第五,书写形式相同的词缀,不一定是同一个词缀,往往有多个源头,是多个词缀。如/老师0的/老0是年纪大义的虚化,/老鼠0的/老0是蝙蝠老而成仙义的虚化,/老鸹0的/老0乌鸦毛色苍老义的虚化。/老师0、/老鼠0、/老鸹0中三个/老0应当是三个不同的词缀。/石头0的/头0来源于首义,/床头0的/头0来源于边缘义,/上头0的/头0来源于顶端义,也不是意义相同的同一个/头0。另外,词缀还有假借字现象。5世说新语#文学6:/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0/尔馨0是指示代词,/馨0是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代词词缀,意即/,,的样子0。5说文#香部6:/馨,香之远闻也0,那么/馨0这个词缀的范畴意义是从哪里来的呢?5说文#只部6:/,声也。从只,甹声。读若馨。0段玉裁注:/谓语声也。晋宋人多用馨字,,,馨行而废矣。0原来/馨0是/0的借字。/尔馨0实际上是/尔0。所以,研究词缀不能被书写形式所迷惑。
第六,从功能上看,词缀既能加于词根,又能加于短语。加于词根的称为/词缀0,表达的是词的范畴意义;加于短语的称为/短语缀0,表达的是短语的范畴意义。
TheFormationandFeaturesofChineseAffixes
YANGHe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P.R.China)Abstract:Relatingtobothvocabularyandgrammar,ChineseaffixesareanimportantpartofthehistoryofCh-inesevocabularyandgrammar.Everyaffixhasitsownfeaturesandevolveswithtimes.ItfollowsthatChineseaff-ixesareunderconstantchange)somedieoutwhileothersarecreated.Therearemanyquestionsunansweredre-gardingthisprocess,withsuchfundamentalissuesastheformationofaffixesandtheirfeaturesinparticular.Thispaperdiscussestheformationofaffixesfromthediachronicpointofview,andfurtherexploresthesixaspectsofthebasicfeaturesofChineseaffixes..Keywords:affix;formationofaffixes;featuresofaffixes;categorymeaning
[责任编辑:丁秀菊]
¹º
徐仲舒主编:5甲骨文字典6,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745页。段玉裁:5说文解字注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4页。
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